韃靼(對歐亞草原突厥-蒙古系統民族的泛稱)

韃靼(對歐亞草原突厥-蒙古系統民族的泛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韃靼韃靼人(Tatar或Tartar)是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對出現在歐亞大草原的不同的遊牧民族的泛稱,不是一個具體的民族或團體。在東亞最早見於唐代突厥文碑銘和某些漢文記載,先後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諸譯,其指稱範圍隨時代不同而有異,遼金時指蒙古高原東邊的塔塔爾部;明代僅指蒙古高原東部建立的韃靼政權;歐洲則最早用來稱呼保加爾人,後成為俄國對亞歐大陸各國使用突厥語各族的統稱,現代指在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後裔。

韃靼人一名,最早於公元5世紀出現於遊牧部落中,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一帶。9世紀前後指陰山南北沿邊塞直到河西出現的與遼夏有交往,並被稱為阻卜的韃靼人;金代指主要遊牧於呼倫,貝爾兩湖以西的塔塔爾部(韃靼聯盟);南宋稱蒙古人為黑韃或蒙韃,稱汪古人(後成為蒙古部族之一)為白韃,或依其開化程度區別為熟韃靼與生韃靼。13世紀初,這些蒙古突厥遊牧民族的不同群體成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隊的一部分,其後蒙古人突厥人互相混雜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羅斯和匈牙利的蒙古軍隊,也被歐洲人統稱為韃靼人。13世紀蒙古人建立金帳汗國而統治了歐洲部份突厥民族及其後裔(包括此前未併入蒙古人的操突厥語的韃靼人);受此影響俄國亦將境內操突厥語諸族稱為韃靼人。而女真(滿洲)因為與遊牧民族的差異很少被稱為韃靼,只在明清鼎革時期被當時歐洲人短暫的稱為韃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韃靼
  • 外文名:Tatar people
  • 含    義:對歐亞草原遊牧民族系統泛稱
  • 別    名:達旦、達怛、Tatar
  • 最早記載:唐代突厥文碑銘和某些漢文記載
  • 時    代:公元10世紀後
含義,來源歷史,塔塔爾人,早期文明,遼朝時期,金元時期,進入歐洲,元朝滅亡後,現代韃靼人,社會組成,韃靼人的淵源,近代中的歷程,社會組成模式,與東歐的牽連,文化,文化中心,文化含義,語言,史籍記載,不同史籍的稱呼,中國史書,相關解釋,韃靼族,塔塔爾族,韃靼斯坦共和國,

含義

韃靼這個古代族稱,曾用於與現代俄羅斯韃靼族無關的許多民族。有時用於稱呼歐洲亞洲大草原和沙漠的所有遊牧民族,包括蒙古人和突厥人;也曾用以稱呼蒙古帝國(13一14世紀)諸民族與國家。
歐亞大草原歐亞大草原
現居住於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成份中,就有突厥人、保加爾人成分。在蒙古帝國時期,許多民族融合成韃靼人,19世紀時,楚瓦什人和莫爾多瓦人也被吸收進去。
韃靼人14世紀由薩滿教改伊斯蘭教,民間亦信仰森林神、水神、家神等

來源歷史

塔塔爾人

韃靼之名,始於唐代。但韃靼一詞在南北朝已經出現,當時源自柔然的別名大壇、壇壇,北齊與隋朝通過室韋知道韃靼。有陰山以西有九姓韃靼,在呼倫貝爾有三十姓韃靼。人們認為他們是柔然餘部
韃靼人(塔塔爾部)的興起早於蒙古人。韃靼人在遼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的統治後,大部分融入了形成中的蒙古人,成為蒙古民族的主要來源之一。古代的九姓韃靼部(塔塔爾部)是一個多民族的部落集團,裡面既有說突厥語的部族,也有說蒙古語的部族。說突厥語的韃靼部西遷路線有兩條,一個是伏爾加河流域,另一個是葉尼塞河流域。遷到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結合原來這裡說突厥語的欽察人、伏爾加保加利亞人形成今天喀山韃靼人,而留居葉尼塞河的韃靼部人則和當地阿爾泰人哈卡斯人融合形成西伯利亞-葉尼塞韃靼。被成吉思汗征服後遷往俄羅斯的韃靼部人,他們遷徙的時間大約是中國南宋末期。廣義韃靼包括室韋、林木中百姓汪古部

早期文明

原名為塔塔爾部,本是居住在呼倫貝爾地區的蒙古語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732年突厥文《闕特勤碑》,稱Otuz-Tatar(三十姓韃靼),系概稱突厥東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語族諸部,當因其中Tatar部最強故有此名。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還載有 Toquz-Tatar(九姓韃靼),謂其曾與Toquz-Oghuz(九姓烏古斯)聯合反抗突厥。8世紀中葉,九姓韃靼又與八姓烏古斯聯合反抗回鶻,其活動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東南一帶。此後,韃靼人逐漸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滲透;840年回鶻汗國的滅亡和回鶻西遷,為他們提供了更大規模地進入大漠南、北的機會,“達怛”之名開始出現於842年的漢文文獻中。唐末,漠南韃靼數萬之眾被李克用父子招募為軍進入中原,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權力角逐。同時,九姓韃靼則據有原回鶻汗國腹心地區鄂爾渾河流域。隨著韃靼人取代突厥語族部落成為蒙古高原的主體居民,韃靼一名也漸演變為對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語族部落)的泛稱

遼朝時期

遼興,韃靼諸部經過遼太祖耶律億至遼聖宗耶律隆緒各朝的經略,盡為遼廷屬部,《遼史》通稱之為阻卜或術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別。遼廷分別命其首領為大王(或夷離堇),置西北路招討司以統之;並建三城於鄂爾渾河上游與土拉河之間,置鎮、防、維三州,駐軍鎮戍,開闢屯田。統和末年(1011年),又派官充任諸分部節度使以加強統治。韃靼(阻卜)諸部需歲貢馬、駝、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應徵出兵。歲貢的沉重,節度使的貪殘,使他們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開泰元年(1012年),韃靼部長殺節度使以叛,圍攻鎮州;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討使蕭惠出征甘州失利還鎮,韃靼諸部乘機皆叛;大安八年(1092年)“北阻卜”部長磨古斯乘各部起義反遼,規模尤大,延續八年始被平服。遼亡前夕,宗室耶律大石(西遼德宗)退據漠北,後率部西遷,其中就有一部分韃靼(阻卜)人。

金元時期

金重點用兵於宋,蒙古高原各部勢力乘機有了很大發展,呼倫貝爾草原的塔塔兒(Tatar)部,以鄂爾渾河上游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強盛。他們雖先後臣服於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時服時叛,襲擾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兒、蒙古二部為甚,金朝不得不築長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獻中,往往將蒙古高原各部概稱為韃靼,又就其離漢地的遠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區別為黑韃靼(指蒙古諸部)、白韃靼(指汪古部)、生韃靼。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後,諸部遊牧民均被編入各千戶,遂統稱為蒙古人,開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體。元代文獻中一般都用“蒙古”這一族名,而以原來的各部落名稱作為姓氏標誌,但民間漢文卻仍習慣地稱他們為“達達”(韃靼),一些漢譯蒙文文獻亦以“達達”譯寫原文中的蒙古(Monggol)。於是韃靼一名又為漢人對蒙古人的俗稱。

進入歐洲

在俄羅斯和部份歐洲國家,韃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帝國擴張時期隨蒙古人進入歐洲的其他草原遊牧民族。12世紀維吾爾大學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認為韃靼人說一種突厥語方言。
“韃靼”這個名字是拜占庭人開始使用,用來指代黑海鹹海一帶廣袤草原的各種遊牧半遊牧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韃靼這個名字來源於蒙古草原的九姓韃靼,但是九姓韃靼也不完全是蒙古語部族,其中還有一些原屬於鐵勒的突厥語部族。成吉思汗征服韃靼部後,說突厥語的韃靼部民就西遷了,留下來融入蒙古族的基本上是說蒙古語的部民。俄羅斯所有的塔塔爾族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韃靼部民的血統,即便沒有韃靼部血統,但是有些血統是共有的,比如欽察、烏戈爾,這也是大家都沿用塔塔爾族名的原因。
蒙古大帝國(西部三汗國均以突厥人占多數)蒙古大帝國(西部三汗國均以突厥人占多數)

元朝滅亡後

明朝人把退據蒙古高原的韃靼征服納入版圖。洪武元年(1368)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棄大都北逃,兩年後死於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西),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國號。由於明朝的多次進攻和蒙古貴族內部的激烈鬥爭,其勢力逐漸削弱,元順帝後裔雖然仍被奉為正統,但汗權衰微,權臣勢盛,愛猷識理達臘以後的四代大汗(脫古思帖木兒至坤帖木兒)都在內爭中被殺。貴族鬼力赤篡奪了汗位,因非汗裔,部眾不服,其部將阿魯台殺之,另立坤帖木兒弟本雅失里為汗(即蒙文史書上的額勒錐特穆耳汗),阿魯台自任太師,專擅朝政(事在1408年)。其後,阿魯台與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貴族攻戰不已,各自擁立北元汗裔為傀儡可汗;明朝則利用雙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等三人為王,繼亦封韃靼太師阿魯台為王,使其相互抗衡。馬哈木子脫歡統一瓦剌各部後,出兵攻殺阿魯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脫脫不花為汗(即蒙文史書上的岱總汗),治韃靼諸部。脫歡子也先進一步擴展勢力,完全兼併了韃靼,並殺汗自立。也先以異姓貴族篡奪汗位,部下離心,紛紛背叛,不久亦在內爭中被殺,瓦剌勢衰,韃靼復起。但各部異姓貴族仍爭權奪利,操縱可汗,相互混戰。 1480年(一說1470)把禿猛可(明人所稱第二個“小王子”)即位,號達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稱他“賢智卓越”。達延汗擊敗瓦剌,削平割據勢力的反抗與叛亂,統一了韃靼各部,分六萬戶以治之,自掌察哈爾、喀爾喀、烏梁海左翼三萬戶,而以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右翼三萬戶封與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號賽音阿拉克濟農(濟農,明人譯為吉能,當是漢語“晉王”的譯音),汗權大大加強,結束了權臣專政、諸部紛爭局面。1517年達延汗死後,韃靼又陷於分裂。巴爾斯傳羅特次子、土默特萬戶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萬戶,稱司徒汗,與大汗(達延汗的繼承者,明人通稱為小王子)分庭抗禮,進而吞併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東遷義州(今遼寧義縣)邊外。俺答曾大舉進攻明朝,1571年達成協定,受明朝封為順義王,恢復並發展了與明的封貢關係,土默特的中心地豐州灘“板升”被命名為歸化城。他還遠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區,將西藏佛教(黃帽派)傳入蒙古,封其主鎖南堅錯為達賴喇嘛三世,達賴喇嘛之號自此始(見達賴三世)。韃靼大汗東遷後,在土蠻汗(即圖們札薩克圖汗,1558~1592年在位)時代曾一度強盛。明末,林丹汗力圖重建統一,並聯合明朝抗擊後金。他雖然收服了右翼諸部,並得到漠北喀爾喀部的擁戴,但卻懾於後金,倉促西逃,1634年死於撒里畏兀兒境內大草灘地方(今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兩年後,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韃靼亡。到清代,西方人又把滿族也稱為韃靼。
歐洲韃靼人在各個汗國境內都發展到一種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貴族階層保持其政治和軍事領導地位,到俄羅斯統治時代仍無改變;平民中的明顯階級分別是商人和農民。以喀山汗國為例,政府首腦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員納入俄羅斯貴族行列,這些都是根據16世紀雙方直接協定而定的。韃靼人社會內部這種階層畫分形式,一直延續到俄羅斯革命才告終結。自9世紀至15世紀期間,韃靼人的經濟活動變得以農牧業混合為主,迄今仍是這樣。韃靼人還發展了手工業傳統,有木器、陶器、皮革製品、布疋、金屬器皿等。他們還以善於經商著稱。在18∼19世紀時,他們在不斷擴張中的俄羅斯帝國範圍內獲得有利地位,在新獲得的中亞領土上充任商業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師、乃至行政官吏。大約有150萬喀山韃靼人仍然生活在窩瓦河地區及烏拉山地區。構成韃靼共和國人口的半數左右。他們現被稱為窩瓦韃靼人,並且是韃靼諸群體中最為富有、產業工人中最為先進的一支。大約100萬或更多的韃靼人居住在哈薩克和中亞地區;西伯利亞的韃靼人散居於該地區西部,人數僅10萬左右。

現代韃靼人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分廣義和狹義兩個稱謂,廣義指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亞塞拜然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而“韃靼”一詞起源於7世紀到9世紀時在貝加爾湖東南地區遊牧的蒙古部落,13世紀由於蒙古人西遷,歐洲人便將阿爾泰語系的蒙古人和突厥人統稱為韃靼人。狹義韃靼指韃靼族,該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開始只有克里米亞的突厥人自稱韃靼。其他地區的韃靼人十九世紀才自稱韃靼。其實各韃靼也不是一回事,各個“韃靼”的名稱也是俄羅斯人起的,因為他們只知道用“韃靼” 來描述突厥、蒙古人。因為有些韃靼人像白色人種,有些像黃色人種,對喀山韃靼來說的汪古部落影響較為大。全世界有57支不同韃靼人,但也是同一民族。20世紀末全世界有1000萬韃靼人。在中亞五國與亞塞拜然人口也多於三萬。
“韃靼”和“塔塔爾”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稱,我國尊其民族形成時的自稱,稱其“塔塔爾”,俄國將其境內講突厥語的各族統稱為“韃靼人”。塔塔爾族的演變和形成是中世紀遷徙浪潮中, “突厥人蒙古化”以及“蒙古人突厥化”這一交融過程的典型寫照,同時也反映征服者往往為被征服者的生產生活方式所改變的客觀歷史規律。到了19 世紀,由於不堪忍受沙俄的橫徵暴斂和 25 年役期的兵役制,一些塔塔爾族青年從伏爾加河流域逃難投奔到阿爾泰山北部的哈薩克中玉茲部落,以給哈薩克牧民當養子養女的方式謀生。19 世紀上半期,沙俄侵入中亞,為再度擺脫沙俄的殘酷統治,逃到哈薩克中玉茲部落的塔塔爾族青年翻越阿爾泰山來到中國境內,開始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區定居。同時,沙俄農奴制危機四起,封建主強行掠奪土地,搶占了伏爾加河盆地內塔塔爾人民的大片生存之地,迫使喀山等地部分塔塔爾族陸續遷往新疆。這些就是最早遷入新疆的塔塔爾族。19世紀中葉,沙俄公然向我國新疆地區擴張,並通過《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設立了僑民區和貿易圈,遷來大批俄商和移民居住,其中就有不少塔塔爾族商人和移民。1882 年《中俄伊犁條約》後,我國收復了伊犁,沙俄貿易圈相繼撤銷,許多塔塔爾商人、移民及俄商雇員則留居在當地。自 1905 年以來,俄國大批塔塔爾族青年和宗教人士以及大量難民逃到新疆,中國政府允許他們投靠親友或自謀生路,使他們得以在新疆定居。100 多年以來,遷居新疆的塔塔爾族與當地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回、漢等民族相濡以沫、休戚相助,共同開發和保衛了祖國的邊疆。
克里米亞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

社會組成

韃靼人的淵源

韃靼人一名,最早於西元5世紀出現於遊牧部落中,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一帶。韃靼人中有些人與蒙古人一樣,是使用蒙古語,在蒙古部出現前,塔塔兒(韃靼)一詞多代表說蒙古語的部落。13世紀初,這些蒙古突厥遊牧民族的不同群體成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隊的一部分,其後蒙古人與突厥人互相混雜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羅斯和匈牙利的蒙古軍隊,就被歐洲人統稱為韃靼人。
成吉思汗帝國解體之後,韃靼人特別同蒙古統治勢力的西部政權關係密切,該政權擁有俄羅斯大部歐洲地區,號稱金帳汗國(Golden Horde)。 14世紀烏茲別克汗時,這些韃靼人都改宗遜尼派伊斯蘭教。14世紀末,金帳汗國在內有紛爭,外有異族的壓力下,分裂為幾個獨立的韃靼汗國:喀山汗國(Kazan)和阿斯特拉罕汗國(Astrakhan)均在窩瓦河畔;失必兒汗國(Sibir)位於西伯利亞西部;還有克里米亞汗國。俄羅斯於16世紀將前三個汗國征服,但克里米亞汗國則成為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附庸,直到1783年才為凱薩琳大帝併入俄國版圖。

近代中的歷程

克里米亞韃靼人有自己的近代史。他們曾是1921年蘇維埃政府所建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人口的基礎。不過,1945年蘇聯領袖史達林指控這批大約為數20萬的克里米亞韃靼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敵,與德國人合作,因而把這個自治共和國撤銷。結果,大批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驅逐到烏茲別克和哈薩克,而遷到這兩地之後,韃靼人的語言就被禁止使用了。1956年,赫魯雪夫的非史達林化的計畫實施以後,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公民權利得到恢復,但由於克里米亞已於1954年劃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他們仍不能獲準返回其原來的家園。直到90年代早期,許多克里米亞韃靼人才乘蘇聯中央政府解體之機,開始返回克里米亞,在幾達半個世紀的“國內流亡”之後,再次定居下來,重整家園。

社會組成模式

韃靼人在各個汗國境內都發展到一種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貴族階層保持其政治和軍事領導地位,到俄羅斯統治時代仍無改變;平民中的明顯階級分野是商人和農民。以喀山汗國為例,政府首腦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員納入俄羅斯貴族行列,這些都是根據16世紀雙方直接協定而定的。韃靼人社會內部這種階層畫分形式,一直延續到俄羅斯革命才告終結。
自9世紀至15世紀期間,韃靼人的經濟活動變得以農牧業混合為主,迄今仍是這樣。韃靼人還發展了手工業傳統,有木器、陶器、皮革製品、布疋、金屬器皿等。他們還以善於經商著稱。在18~19世紀時,他們在不斷擴張中的俄羅斯帝國範圍內獲得有利地位,在新獲得的中亞領土上充任商業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師、乃至行政官吏。
大約有150萬喀山韃靼人仍然生活在窩瓦河地區及烏拉山地區。構成韃靼共和國人口的半數左右。他們現被稱為窩瓦韃靼人,並且是韃靼諸群體中最為富有、產業工人中最為先進的一支。大約100萬或更多的韃靼人居住在哈薩克和中亞地區;西伯利亞的韃靼人散居於該地區西部,人數僅10萬左右。

與東歐的牽連

東歐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部分散居在克里米亞、西伯利亞等地。另有少數分布在蒙古國、中亞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1944年被史達林從克里米亞強行遷入)。屬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
韃靼(Tatar或Tartar)人屬突厥語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隨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種類的突厥人的血統,是今俄羅斯聯邦韃靼人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國新疆境內的稱塔塔爾族,他們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少數改信東正教(稱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聯邦楚瓦什共和國境內),還有部分信原始的薩滿教。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韃靼人屬喀山韃靼人,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伏爾加-保加爾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爾人原居中亞一帶,後隨匈奴人西遷到黑海以北,七世紀時分成五部,一部西遷到多瑙河下游地區,聯合斯拉夫人打敗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建立保加利亞汗國,後被當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為基督徒。後來保加利亞人就成為同化了這支保加爾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稱。另一支保加爾人北上到伏爾加河中游、卡馬河流域一帶,稱伏爾加-保加爾人,蒙古西征時稱他們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徵結束時建立欽察(金帳)汗國,跟隨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戶(參加拔都西征的軍隊約15萬人,西徵結束後,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隊都回原來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隊,大多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他們後來逐漸被周圍的操突厥語諸部混血同化,講突厥語,信伊斯蘭教。伏爾加-保加爾人失去了自己原來的名字。另一種較為少人知道的韃靼是諾蓋人,他們分布在達吉斯坦與車臣共和國一帶,也是韃靼人的一種。

文化

文化中心

今天的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在韃靼語中,“喀山”的意思就是“大鍋”,這是因為當時這座城堡的形狀如同一個倒扣著的大鍋而得名。與此同時,伊斯蘭教也傳入韃靼人居住的地區,在此後的一千年間,儘管這塊土地幾經易主,但韃靼人的信仰始終沒有改變。在過去一千年中積澱下來的歷史遺產,使喀山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並列為全國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
喀山位於喀贊河與伏爾加河的交匯處,如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樣,伏爾加河也哺育了俄羅斯族以及包括韃靼族在內的眾多民族,大約至少4萬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遺蹟了。而喀山的歷史則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約11世紀初,當時統治喀贊河流域伏爾加-保加爾公國為了抵禦外敵入侵,在卡贊河的東岸的一個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質的關隘,這也就是喀山的雛形。
13世紀初,蒙古人的鐵騎宣告了伏爾加-保加爾公國的滅亡,這個當時東歐最強大的政權,在蒙古騎士的鐵蹄下,頃刻間土崩瓦解,1242年,一個西至多瑙河、東至額爾齊斯河的幅員遼闊的蒙古國家--金帳汗國宣告成立,土耳其人、韃靼人、西班牙人和羅斯人,都成為蒙古民族的百姓。
兩百年之後,內訌不止的金帳汗國終於分裂成為若干個小汗國,其中之一,就是韃靼貴族於1438年建立的喀山汗國。而與此同時,在西方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一個名為莫斯科公國的國家也開始悄悄的崛起,由此揭開了韃靼人與俄羅斯人之間一場持續100多年的戰爭。
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中葉,羅斯人同韃靼人之間的連年征戰,互有勝負,韃靼人曾俘虜御駕親征的莫斯科大公,而俄羅斯人也曾經一度占領喀山城。1548年,年僅18歲的伊凡加冕為俄羅斯的君主,並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也從此改稱沙皇俄國。這位以暴戾和智慧而著稱的年輕人,被後人稱為“伊凡雷帝”。正是他,宣告了俄羅斯與韃靼之間這場百年戰爭的終結。
1552年,22歲的伊凡率領15萬大軍和150門大炮渡過了喀贊河,在喀山城下同韃靼人進行血戰。韃靼人退回城內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堅壁清野,切斷水源,欲不戰而勝。然而十天、二十天過去了,韃靼人依舊生龍活虎,另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一個韃靼人的叛徒道出其中秘密:韃靼人在城內得水塔下修建了一條密道,通往數百米之外的喀贊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炸毀水塔,然後對喀山成發起強攻。幾天之後,喀山淪陷,喀山汗國滅亡。

文化含義

在俄羅斯和部分歐洲國家,韃靼人是東歐及中亞的突厥民族族群的稱呼;而古代中國漢人,韃靼後來成了對北方各遊牧民族的統稱,從此詞發展出來的貶義詞有:韃虜和韃子。

語言

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後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少數信東正教。過去,韃靼人主要從事農業,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則從事畜牧業和漁業,部分人從事製作靴子等皮革品、首飾以及紡織等手工業。農業以生產穀物(小麥、燕麥)為主。

史籍記載

不同史籍的稱呼

波斯史學家拉施特丁的《史集》是我們研究中央亞細亞草原地區各民族在蒙古人統治之前及其統治時期歷史的主要文獻 。該書的中心內容自然是記述蒙古帝國的締造者 ,但其中仍然能折射出草原上其他部落在遠古時期的一絲信息。
例如 ,對在《元朝秘史》中被鐵木真攻滅的韃靼人,《史集》的記述是:“他們的名字自古以來即聞名於世。從他們分出了許多分支。 ……他們的遊牧區 、宿營站和禹兒惕的地點 ,均按氏族和分支規定 , 臨近乞台地區邊境。他們的根本居所[ 禹兒惕] , 是稱做捕魚兒-納兀兒(今蒙古東北部貝爾湖)的地方。 ……他們相互間也敵對不和 ,這些部落間的戰爭常年持續 ,並且發生過大戰。”
拉施特丁在《史集》中首先提到了其餘韃靼部落和旁系之間長期對立和爭雄的歷史。隨後, 他又述及在成吉思汗之前統治著蒙古人的韃靼政權, 緊接著又回憶了韃靼人久遠的歷史以及他們周圍的民族分布情形 :“如果以他們人數之多 ,他們彼此同心同德而不敵對 ,那么乞台人等其他民族以及任何一種生靈,都不能同他們對抗。儘管種種敵對和紛爭盛行於他們中間 ,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 ,就[已經] 是大部分[ 蒙古] 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 以其] 偉大 、強盛和充分受尊敬[ 而出類拔萃] 。由於[ 他們] 及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 ,其他突厥部落 , 儘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 , 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 , 全部被稱為塔塔兒[ 韃靼] 。”拉施特丁隨後補充道:“正如現今(即公元 14 世紀),由於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興隆 ,由於他們是蒙古人, 於是各有某種名字和專稱的[ 各種] 突厥部落 ,如札刺亦兒 、塔塔兒、斡亦刺惕 、汪古惕、客列亦惕、乃蠻、唐兀惕等 ,為了自我吹噓起見 ,都自稱為蒙古人,儘管在古代他們並不承認這個名字。”最後 ,《史集》中還有一段對蒙古人統治之前中央亞細亞草原地區民族歷史的有趣記憶:“聲譽卓著、各有軍隊和君長的塔塔兒部落 ,有下列六個 :禿禿黑里兀惕 -塔塔兒 、阿勒赤-塔塔兒 、察罕-塔塔兒、奎因-塔塔兒、帖烈惕 -塔塔兒 、不魯恢-塔塔兒。”拉施特丁認為, 蒙古人統治之前中央亞細亞草原地區的居民以突厥部落為主, 其組織“結構”為 6 個韃靼人國家(各有自己的軍隊和君長),其中以駐牧在捕魚兒 -納兀兒的韃靼牙帳為主 。雖然 “遠古時期”韃靼諸部落之間不和, 經常發生內訌, 但所有部落和地區都還是臣屬於控制範圍達中國邊境地區的韃靼政權的。這些臣屬的部落主要為“突厥部落” ,他們以統治部落的名稱為自己冠名, 韃靼一名也由此漸變為蒙古高原各族的共名 。這一歷史相當久遠,當時蒙古人的勢力還處在無足輕重的狀態 ,直到三百年前的 9—10 世紀, 蒙古人才“開始崛起” 。總之 ,正如拉施特丁所言 ,在古代,“蒙古人不過是全體突厥草原部落中的一個部落” 。
漢文史籍是研究古代突厥歷史的主要文獻 。通過閱讀其中有關韃靼的記載我們首先發現,韃靼是回鶻汗國(744 -840)眾多臣屬的部落聯盟成員之一。根據12世紀南宋學者王明清在《揮塵前錄》卷 4 的記載 :“契丹舊為回鶻牧羊,韃靼舊為回鶻牧牛。回鶻徙甘州,契丹韃靼遂各爭長攻戰 。”公元 756 年 , 乞兒吉思為回鶻所敗 , 遠徙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外 ,大約在公元 840 年之前不久才出現在唐努-烏拉山南部一帶。我們可以據此確定乞兒吉思-韃靼戰爭的時間下限 。公元 840 年(唐開成五年),漠北回鶻被乞兒吉思擊退 ,部眾被迫遷徙 ,或南下,或西徙 。會昌二年(842)夏四月 ,回鶻嗢沒斯部歸附於唐。由於公元 842 年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韃靼之名才始見於漢文史籍:漢族官員李德裕在《會昌一品集》中提到, 韃靼是乞兒吉思的對手和最後一位回鶻可汗的盟友。
其他文字的史料記載也證實, 在蒙古人統治之前的 10—11 世紀 ,“韃靼”一稱不僅為中原帝國 ,甚至為中亞和伊朗等地所熟知。韃靼的名字經常與哈拉汗突厥一起出現在波斯著名詩人的詩 作中 。伽色 尼王朝 著名詩 人阿布 -恩 -納吉姆 · 瑪努切 赫(公元 11 世紀)曾經在詩歌中讚美一位有著“突厥 -韃靼相貌”的英俊少年 。而對與這位詩人同時代的人來說 ,“成群韃靼麝香鹿散發出芬芳香氣”也是詩歌中常用的比喻 。11—12 世紀 ,伊斯蘭教的伊瑪目薩爾德·丁-哈拉瑪巴蒂在獻給伊斯康傑爾蘇丹的詩中也提到過一個“韃靼人(татарин)” 。

中國史書

韃靼之名,始見於唐之中葉。闕特勤碑之突闕文中有三十姓韃靼,九姓韃靼(Otuz Tatar/Tokuz Tatar)是為韃靼初見紀錄之始。按闕特勤碑立於開元二十年,則韃靼之名古矣。李德裕《會昌一品集》卷五,有《賜回鶻嗢沒斯特勒等詔書》,末云:“卿及部下諸官,並左相阿波兀等部落,黑車子達怛等,平安好。”又卷八,《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於伽思書》云:紇扢斯即專使將軍踏布合祖雲,發日,紇扢斯即移就合羅川居回鵲舊國,兼已得安西、北庭、達怛等五部落。是為韃靼見於漢籍之始。時唐武宗會昌二年也。嗣於懿宗鹹通九年,從朱邪赤心討龐勛,僖宗中和二年,從李克用黃巢,並有功。至後唐、漢、周,仍世入貢,故薛、歐《五代史》及歐、宋《唐書》並記其事,而歐氏於《五代史》並為達怛立傳。宋初太祖、太宗朝尚三次入貢,後為西夏隔絕,不與中國通。而兩宋人紀錄中尚屢見其名,乃《遼史·營衛志》所記諸部族,《百官志》所記屬國職名中,皆無韃靼;本紀中雖見三見“達旦”字,亦去其偏旁;《金史》乃並絕其跡。正史中至《明文》始復有《韃靼傳》,而《明史》之《韃靼傳》,實蒙古傳也。然則遼、金三百年中,唐宋間所謂韃靼者,果何往乎?觀宋元人之著書,知當時固有韃靼,其對遼金之關係,決非淺鮮,正史中必不容沒其事,而竟不概見,此讀史者當發之疑問也。以余之所見,則唐宋間之韃靼,在遼為阻卜,在金為阻(革濮,右去氵亻),在蒙古之初為塔塔兒,其漠南之汪古部,當時號為白達達者,亦其遺種也。
曷言乎韃靼在遼為阻卜,在金為阻(革菐)也。《遼史·聖宗紀》開泰元年正月,達旦國兵圍鎮州,州軍堅守,尋引去。而《蕭圖玉傳》云:開泰中,阻卜復叛,圍圖玉於可敦城,勢甚張。圖玉使諸軍齊射卻之,屯於窩魯朵城。按《聖宗紀》,統和二十二年,以可敦城為鎮州,《地理志》,鎮州建安軍節度,本古可敦城,則《紀》、《傳》所載地名既合,年歲不同,自是一事;而一稱達旦,一稱阻卜,是阻卜即韃靼之證一也。《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十五)真宗鹹平六年七月,契丹供奉官李信來歸,言戎主母后蕭氏有妹二人,長適齊王,王死自稱齊妃,領兵三萬屯西鄙驢駒兒河,使西捍塔靼,盡降之。按《遼史·聖宗紀》,統和十二年八月,詔皇太妃領西北路烏古等部兵及永興宮分軍撫定西邊,以蕭撻凜督其軍事。十五年三月,皇太紀獻西邊捷,九月,蕭撻凜奏討阻卜捷。而《蕭撻凜傳》則云:十二年,夏人梗邊,皇太紀受命總烏古及水興宮分軍討之,撻凜為阻卜都詳穩。凡軍中號令,太妃並委撻凜。十五年,敵烈部人殺詳穩而叛,遁於西北荒,撻凜將輕騎逐之,因討阻卜之未服者。諸蕃歲貢方物充於國, 自後往來若一家焉。撻凜以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絕後患,從之。考三城者,謂鎮州及防、維二州,皆在驢駒河西南,與西夏相去絕遠,是統和間太紀西征非討西夏而實經營阻卜諸部,乃李信謂之西捍塔靼,是阻卜即韃靼之證二也。而此事完全之證據,乃在《金史》。《金史·夾谷清臣傳》;北阻{革菐}叛,上譴責清臣,命右丞相襄代之。又《內族襄傳》:襄代清臣,遂屯臨潢, (中略)乃命支軍出東道,襄由西道。而東軍至龍胸河,為阻{革菐}所圍,三日不得出,求援甚急,(中略)襄即鳴鼓進發,(中略)向晨壓敵,突擊之。圍中將士亦鼓譟出大戰,獲輿帳牛馬,眾皆奔斡里札河,遣完額安國追躡之,眾散走。會大雨,凍死者十七八,降其部長,遂勒勛九峰山石壁云云。今按《元朝秘史》(四):大金因塔塔兒蔑古真薛兀勒圖不從他命,教王京丞相領軍來剿捕,逆著浯泐札河將蔑古真薛兀勒圖襲將來。按王京者,完顏之對音,《聖武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並記此事,皆作“丞相完顏襄”;浯泐札河亦即《金史》之斡里札河(今烏爾載河),是二書紀事並相符合。而《金史》之阻{革菐}、《元秘史》謂之塔塔兒,正與《遼史·蕭圖玉傳》之阻卜、《聖宗紀》作達旦者,前後一揆;而塔塔兒一語,為韃靼之對音,更不待言。故曰唐宋之韃靼,在遼為阻卜,在金為阻{革菐}也。
更從地理上證之。唐時韃靼住地,據闕特勤碑側之突厥文,兩記三十姓韃靼,皆在黠戛斯、骨利乾之後,契丹、白霫之前。日本箭內博士謂黠夏斯在突厥西北,骨利乾又在其北,契丹、白霫皆在突厥之東,則在其間之三十姓韃靼,當居突厥東北,與金元之塔塔兒方位全同。其說良是。今假名此部曰東韃靼,然此碑突厥文中尚有九姓韃靼,此部住地無可考。然《唐書·地理志》引賈耽《入四夷道里記》云: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柵,北口有歸唐柵,車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又五百里至鷿鵜泉,又十里入磧,經麚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八百里至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七百里至回鶻牙帳。此達旦泊在回鵲牙帳東南數百里,疑以韃靼人所居得名。九姓韃靼所居,蓋當在此。今假名此部曰西韃靼。《會昌一品集》所見達但,其一與黑車子連稱者,似與東方之三十姓韃靼相當;其一與安西北庭連稱者,似即西方之九姓韃靼也。而唐末五代以來,見於史籍者,只有近塞韃靼。此族東起陰山,西逾黃河、額濟納河流域,至北宋中葉,並散居於青海附近,今假名之曰南韃靼。歐陽公《五代史》之所傳,王延德使高昌時之所經,李仁甫《續通鑑長編》之所見,皆是族也。而《遼史》所記阻卜,其分布區域,乃各與此三部韃靼相當,李信謂遼齊紀領兵屯西鄙驢駒兒河,西捍塔靼,而《遼史·文學傳》蕭朝家奴之言曰:阻卜諸部,自來有之,曩時北至驢狗河,南至邊境,人多散居,無所統一,惟往來抄掠。及太祖西征,至於流沙,阻卜諸部望風悉降,是遼時邊境以北至臚朐河,皆有阻卜部落,此可擬唐時之東韃靼。又《太祖紀》云:天贊二年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鵲城,丙午,遣騎攻阻卜。《蕭圖玉傳》云:阻卜復叛,圍國玉於可敦城。《蕭惠傳》云:西阻卜叛,都監涅魯古等將兵來援,遇敵於可敦城西南。又《蕭撻不也傳》,阻卜酋長磨古斯紿降,撻不也逆於鎮州西南沙磧間。按古回鶻城即今外蒙古額爾德尼昭西北之合刺八刺合孫(唐時回鵲牙帳),在鄂爾昆河西岸;可敦城即鎮州,其地今雖未能考定,要當在鄂爾昆河之東,喀魯哈河左右。而阻卜自其西南來,則其住地當在可敦城西南。唐時達旦泊正在此方面,放此部可擬唐時之西韃靼。又《遼史·屬國表》,聖宗開泰五年,書阻卜酋長魁可來降。《聖宗紀》作党項魁可來,《兵衛志》言西夏元吳諒祚智勇過人,能使党項阻卜掣肘大國。此以阻卜與党項互舉連言,則阻卜又南與党項相近。此種阻卜,又可擬唐末五代之南韃靼。故遼時阻卜分布之廣。正與唐宗人所謂韃靼相同。至見於《金史》之阻卜若北阻卜,則略當唐時之東韃靼,亦即蒙古人所謂塔塔兒。此亦可由地理上證的之。《金史·宗浩傳》云:內族襄以為攻破廣吉刺;則阻卜無東顧憂。是阻卜在廣吉刺之西,而《元朝秘史》記翁吉刺住地云:合勒合河流入捕魚兒海子處;有帖兒格等翁吉刺。“其記培塔兒住地,則云:阿亦里兀惕、備魯兀惕兩種塔塔兒,在捕魚兒海子與闊連海子中間,兀兒失溫地面(今鄂爾頃河)。又云: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魯孩四種塔塔兒,在冗勒灰失魯格勒只惕地面(今烏爾渾河與色野爾集河合流處):皆東與在喀爾喀河流域之翁吉刺為鄰。又載扯克扯兒地面(今蘇魯克斜山),有塔塔兒人,距翁吉刺之德薛禪家不遠,與《金史》所載阻卜地望無一不合、故《遼》、《金》二史中阻卜阻{}之為韃靼,自地上證之而有餘矣。
若然,遼、金之阻卜、阻韃,於唐宋為韃靼,於蒙古為塔塔兒,則阻卜、阻{}之名,烏從起乎?文於唐宋以前、蒙古以後;得求此名之源流否乎?然求之前後諸史,絕不見有與阻卜或阻{}相類之名稱,余乃不得不設二極武斷、極穿鑿之假說,曰:阻卜、阻{}者,韃靼二字之倒誤,且非無意之誤而有意之誤也。何以言之?曰:遼、金人文字中多言韃靼,如史願《亡遼錄》:(《北盟會編》卷二十一引=云:遼於沙漠之北,則置西北路招討府(中略),鎮攝韃靼蒙骨迪烈諸國。又,金主亮遣翰林學士韓汝嘉與宋國信使副徐嘉等宣渝公文(《北盟會編》卷二百二十九引》云:向來北邊有蒙古韃靼等,從東昏王時數犯邊境。是遼、金時固有韃靼,其《國史》、《實錄》亦當不諱言韃靼;而《遼》、《金》二史中無之者,曰蒙古人諱言韃靼故。蒙古人何以諱言韃靼?曰蒙人本非韃靼,而漢人與南人輒以此名呼之,因為蒙古人所不喜;且元末修史之漢臣,已不復知韃靼與蒙古之別,而遼、金史料中所記韃靼事,非朝貢即寇叛,彼蓋誤以蒙古之先朝貢於遼金也,慮其有損國禮,故諱之尤深。當蒙古盛時,《秘史》、《親征錄》並記太祖受金官職事初未嘗以此為諱,然《宋》、《遼》、《金》三史之作,在順帝之世,其時蒙古之勢力既已墜地,故於文字之間尤多忌諱,試舉實證以明之。《續資治通鑑長編》於太祖乾德四年、開寶二年、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並書韃靼入貢,蓋本與於《國史》及《會要》,《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十九)亦云:韃靼於大祖、太宗朝各再入貢,及《宋史·本記(紀)》於外國朝貢無一不書,獨無太祖大宗韃靼入貢事。王延德《使高昌記》載於王明清《揮麝前錄》者,中有韃靼字凡六處,《宋史·高昌傳》全錄其文,惟刪去有韃靼字之處。《亡遼錄》(《北盟會編》卷二十二弓門天詐於保大四年得大石林牙兵,又得陰山韃靼毛割石兵;自謂天助,欲出兵收復燕雲,大石林牙力諫云云;《東都事略。附錄》(二)亦云:耶律延僖得大石林牙七千騎,又陰結韃靼毛褐室韋三萬騎助之,而《遼史·天詐紀》則云: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又得陰山室韋漠葛失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收復燕雲。《遼史》此節,分明出於二書,而二書皆有韃靼字,《遼史》獨無。又《松漠記(紀)聞》:余都父子以遊獵為名,循入夏國,夏人問其兵幾何,雲親兵二三百,遂不納。投韃靼,韃靼先受悟室之命,其首領詐出迎,具食帳中,潛以兵圍之。余都出敵,不勝,父子皆死。《遼史·耶律余睹傳》則云:余睹假遊獵為名遁西夏,夏人問汝來有兵幾何,余睹以二三百對,夏人不納,卒。此事與《紀聞》同。當出《紀聞》,而獨無投韃靼被殺事;《金史·叛臣傳》亦但言邊部殺余睹及其二子,函其首以獻;《太宗紀》亦言部族節度使土古廝捕斬余暗及其諸子,而不明言其為何部。是數證者,謂非元人修史時有意刪去韃靼字不可也。然遼金史料中之韃靼,固自倍蓰於宋史料,又不必與他事並見,史臣以其不可刪,且不勝刪也,乃或省其偏旁作達旦字,又創為改字之法。考韃靼之始見載籍也,其字本作達怛(《會昌一品集》及《冊府元龜》),後作達靼(薛、歐《五代史》及《夢溪筆談》),至宋南渡後,所撰所刊之書乃作韃靼,韃字不見於《集韻》、《類篇》,是北宋中葉尚無此字,其加革旁,實涉題字而誤。然遼金史料中,其字當已有作韃靼者,其倒也或作但達,或作韃靼,極與阻{}二字相似,當時史料中或有一二處誤作阻{},或省作阻卜者,史臣乃利用其誤,遂並史料中之不誤者而盡改之,以避一時之忌諱。其於《遼史》太祖、聖宗紀三處尚存達旦字者,蓋史臣所未及改,抑故留此間隙以待後人之考定者也?且《遼史》所見之達旦三處,不獨省其偏旁,亦異其書法,凡史家於敵國使來則書聘,屬國則書貢,此諸史之通例,《遼史》本紀惟於梁、唐、周、宋四國書聘,後晉、北漢、西夏之稱臣或受冊而書貢,南唐雖未稱臣,亦仍書貢,至塞北諸部更無不書貢者。惟《道宗紀》太康十年二月庚午朔,萌古國遣使來聘,三月戊午,遠萌古國遣使來聘。獨書聘者,以示蒙古之先與遼世為敵國也。而《太祖紀》書神冊三年二月達旦國來聘,《聖宗紀》書統和二十三年六月達旦國九部遣使來聘。亦書聘者,蓋元代修史諸臣, 已不知韃靼蒙古之分,故以敵國書法書之,與《道宗紀》之書萌古來聘,同一用意。由此二條,可見元人修史時諱言韃靼之隱。《金史》之中亦有類是之特筆。如西北西南招討司下之{}軍詳隱,本有十處,今《地理志》、《兵志》所載均為九處,《地理志》有移典{}而無萌古扎,《兵志》反是。其實二者均當有之,蓋萌古、萌骨之為蒙古,此人人所易知,元人必以蒙古列於金之吼軍為諱,故於《地理志》刪之,而於《兵志》亦刪去移典,以與《地理志》之九處相應。然於其首大書曰:西北西南之純軍十,明移典、萌骨二{}皆所當有,故於二《志》互見,以使人推考得之。《兵志》部族節度使有萌骨部族,而《地理志》之無之,亦由此故。其所以刪彼而存此者,緣《地理志》記各部族節度使各詳穩,皆自為一行,易屬人目;若《兵志》之文,則蟬聯而下,非通讀全文,難以覺察故也。此皆史臣之微辭。《遼》、《金》二史中之阻卜、阻韃,亦由是矣。要之吾儕既發現元人諱言韃靼之隱,則其刪剟事實,改易名目,並不足深怪,而上所陳述武斷穿鑿之假說,固自有可能性在也。
漠南剟(陰山韃靼)之見於載籍也,較漠北東、西二韃靼(三十姓剟及九姓剟)為後。唐會昌初年,回鶻為黠夏斯所破,其一部南走中國近塞。時李德裕為相,籌所以防禦招撫之者甚備,具見《會昌一品集》中。而其中所記近塞蕃族,僅有沙陀、契苾、退渾、党項四部而無苾。至鹹通九年,韃靼始從朱邪赤心討龐勛,赤心時為蔚州刺史,則爾時韃靼已居蔚州近塞,知韃靼之徙陰山左右,當在會昌與鹹通之間。然則未徙之時,果居何地?抑稱何名?自歐史以來頗有異說。余謂陰山韃靼當即三十姓韃靼或九姓韃靼一部之南下者,蓋當時東、西二韃靼均有南徙之可能性,即《會昌一品集》中之達但與黑車子連稱者,余前既定為三十姓韃靼。當唐之季,黑車子一族實已南徙幽州近塞,(見拙著《書津田博士室韋考後》)則其鄰部之達但,同時亦南徙并州近塞,固非不可解之事。又九姓韃靼住地,余前以賈耽《道里記》中之達旦泊擬之,此泊在回鶻牙帳東南,當回鶻入唐之道。回鶻既破,此部相率南徙,亦自然之勢也。日本箭內博士乃據閻復駙馬高唐忠獻王碑所引《汪古氏家傳》及《蒙韃備錄》,謂陰山韃靼出於沙陀乃突厥人種,與漠北韃靼之屬蒙古人種者全非同族。余意此二族在唐並為韃靼,在《遼史》並為阻卜,自不既視為異種。南徙之後,與沙陀、党項諸部雜居,故此部中頗有他種人、而其與党項之關係,尤較沙陀為密,故昔人多互稱之。如折氏本同卷又稱之為達怛都督折文通,又《遼史·屬國表》有阻卜酋年,熟戶旺家族擊夏兵;擒軍主二人以獻;又大中祥符二年,夏州略豐熟戶旺家族首領都子等來歸;按旺家即白韃靼名族王古之異譯,而《宋史》以為党項部族。《元史·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傳》虧:阿刺兀思剔吉忽里,汪古部人。金源氏塹山為界,以限南北,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以二軍守其衝要。而《蒙韃備錄》則云:金章宗築新長城,在靜州之北,為唐古糾人戍之。唐古亦即党項之異譯,故互受通稱。然若據此而遽謂陰山韃靼出於党項,則與謂其出於沙陀者,同為無根之說也。故余對箭內博士之二元論,寧主張一元論,以唐之韃靼、遼之阻卜名稱之統一,非是無以解釋之故也。

相關解釋

韃靼族

韃靼族,幾支操突厥語的民族之一,20世紀末人數約達600萬。他們大體上居住在俄羅斯中西部,沿窩瓦河中游及其支流卡馬(Kama)河兩岸,東抵烏拉山脈。韃靼人也有居住在哈薩克的,少部分在西伯利亞西部地區。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即塔塔爾族是受蒙古族影響的部落之一,又稱韃靼,兩者均是Tatar的音譯。塔塔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少數散居在布爾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有4800多人。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由於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共處,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也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日常用語和通用文字。歷史上,塔塔爾族多居城鎮從事商業,不少人長期從事教育工作。
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同一切伊斯蘭教信徒一樣,每個塔塔爾族的伊斯蘭教徒必須要按照規定進行宗教活動。也有少數信仰東正教。
塔塔爾族最愛清潔,在房舍布局和室內陳設方面,塔塔爾人一般住平頂房,獨門獨院,庭院內種植著各種果樹和花草,環境清幽,像一座小花園。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遊牧生活,都住帳篷。住房總是收拾得乾淨整齊,周圍還栽滿各種樹木,環境幽雅,特別是飯堂和廚房,經常保持得一塵不染。

韃靼斯坦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東部、伏爾加河中游地段、俄羅斯中央地區和伏爾加河流域地區的結合部。面積6.8萬平方公里,人口365.8萬(1990年),首都喀山。有韃靼人、俄羅斯人、楚瓦什人和莫爾多瓦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