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語族

突厥語族

突厥語族是指古代突厥民族使用過的,現在突厥後裔仍在使用的,隸屬阿爾泰語系的一個語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厥語族
  • 外文名:Turkic Language branch
  • 屬    性:黏著語
  • 分    布:中亞,高加索及西亞地區
  • 系屬阿爾泰語系
  • 使用人數:1.82億
現狀簡介,突厥民族,分布區域,語言特點,語音方面,辭彙方面,影響因素,文字特點,分類標準,第一種分類方法,本青分類法,最新分類法,中國突厥語,發展研究,簡介,主要內容,

現狀簡介

該語族內各語種之間在語音、語法、辭彙等方面都呈現出非常相似的特點,所以他們大都可以在不用翻譯的情況下互相溝通。突厥語族的語言分布於西起高加索,東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南臨阿拉伯半島,北至亞洲大陸北端的新西伯利亞群島的廣大地區。突厥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82億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遍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甘肅、青海一帶(中國境內使用人口約1200多萬人口)。
突厥語族
當今的突厥語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範圍里與相應的古代突厥語各部在族源、語言、文化上有著某種或多或少的歷史聯繫。古代突厥語各部的文化是後世突厥語各族文化的先頭之一,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越是往古就越是成為當今突厥語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和財富。但是,當今任何一個突厥語民族都不是由某一個古代突厥語部落單一、直線發展過來的,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古代突厥語部落的後裔是全部進入到後世某一個突厥語民族當中的。事實上,當今突厥語諸族雖以相應的古代突厥語諸部為歷史、文化先頭之一,但又都經歷了各自的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道路。因此,當今突厥語諸民族雖然都同古代突厥語部落有著千絲萬縷的歷史聯繫,彼此在文化上常常表現出某些相近與相似,但是他們在文化上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突厥民族

突厥民族先世源於丁靈人、鐵勒人。南北朝時鐵勒人原住在葉尼塞河上游,後南遷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 突厥人是鐵勒人的一部,以狼為圖騰。5世紀中葉被柔然人征服,徙於金山南麓(今阿爾泰山)。 因金山形似戰盔“兜鍪”,俗稱突厥,因以名其部落。以善鍛鐵被柔然人稱為“鍛奴”。6世紀時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遣使向西魏獻方物。546年合併鐵勒部5萬餘落(戶), 勢力逐漸強盛。552年又大敗柔然人,以漠北為中心在鄂爾渾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隸制政權。最盛時疆域東至遼海(遼河上游), 西瀕西海(今海), 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 南臨阿姆河南。“可汗”為最高首領,其子弟稱“特勤”,將領稱“設”。分轄地為“突利”(東部)、“達頭”(西部)。 可汗廷帳在東、西兩部之間鄂爾渾河上游一帶。汗國官制有28級。稅法規定對普通牧民、黑民(戰爭中歸附者)“徵發兵馬、科稅雜畜”。
突厥語族人突厥語族人

分布區域

突厥語族的語言分布在西起高加索,東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勒納河,南臨阿拉伯半島,北至亞洲大陸北端的新西伯利亞群島這一廣大地區。現代突厥語族語言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青海一帶。有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土克曼語、撒拉爾語、柯爾克孜語、烏茲別克語、塔塔爾語、西部裕固語和圖佤語。使用人口700餘萬 (1982)。在國外 ,突厥語族語言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蒙古人民共和國等。有土克曼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塔塔爾語、亞塞拜然語、吉爾吉斯語、諾蓋語、楚瓦什語、巴什基爾語、雅庫特語、卡拉卡爾帕克語、庫梅克語、維吾爾語、嘎嘎烏孜語、圖佤語、卡拉恰伊 -巴爾卡爾語、哈卡斯語、阿爾泰語、卡拉伊姆語、哈拉吉語等約30種語言(包括和中國少數民族同名的語言)。突厥語族的書面語言,古代突厥碑銘語言,以7~10世紀的鄂爾渾-葉尼塞碑銘為代表。已發現的鄂爾渾-葉尼塞碑銘有11通。其中《雀林呇碑》屬 7世紀,建於頡跌利施可汗在位時(688~691,唐垂拱四年至天授二年之間),為突厥語族已發現的最古的文獻。碑銘的文體證明,突厥語當時已有優美的韻文。《翁金碑》(見圖)是第二突厥汗國的創立者骨咄祿可汗的記功碑,建於7世紀末或8世紀初,1891年發現於蒙古翁金河流域。
中古文獻語言  ①東部以高昌為中心的維吾爾文學語言,使用回鶻文字母。 9~15世紀主要通行於今新疆東部至甘肅一帶維吾爾佛教徒中,代表文獻有《彌勒會見記》等。②西部以喀拉汗王朝(10世紀下半葉~13世紀上半葉)為中心的哈喀尼耶語(喀拉汗王朝語言),使用阿拉伯字母,代表文獻有11世紀的《福樂智慧》、《突厥語詞典》等。
喀拉汗王朝以後時期文獻語言  13世紀分化為3支:①在烏古斯語基礎上形成的西支,通行於亞塞拜然、土克曼、撒拉爾等民族中。塞爾柱帝國的語言屬這一支,代表文獻有口頭文學創作《科爾庫特爺爺的故事》。②以欽察語為基礎形成的北支,通行於金帳汗國以及塔塔爾、哈薩克等民族中。③以回鶻-葛邏祿語為基礎形成的東支,通行於維吾爾、烏茲別克等民族中。從帖木爾(1336~1405)時期開始稱作察合台語。從阿爾泰,往南到印度半島的莫臥兒帝國,許多講突厥語的民族都曾使用過這種文學語言。15世紀詩人N.A.納沃伊(1441~1501)的著作、16世紀的《巴布爾回憶錄》、《突厥世系》等為其重要文獻。突厥是歐亞大陸民族的主要成分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82億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分布在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新疆青海循化甘肅蒙古克里米亞以色列俄羅斯巴爾幹,遍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今的突厥語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範圍里與相應的古代突厥語各部在族源、語言、文化上有著某種或多或少的歷史聯繫。古代突厥語各部的文化是後世突厥語各族文化的先頭之一,他們在文化上的成就越是往古就越是成為當今突厥語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和財富。但是,當今任何一個突厥語民族都不是由某一個古代突厥語部落單一、直線發展過來的,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古代突厥語部落的後裔是全部進入到後世某一個突厥語民族當中的。事實上,當今突厥語諸族雖以相應的古代突厥語諸部為歷史、文化先頭之一,但又都經歷了各自的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道路。因此,當今突厥語諸民族雖然都同古代突厥語部落有著千絲萬縷的歷史聯繫,彼此在文化上常常表現出某些相近與相似,但是他們在文化上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語言特點

語音方面

①有元音和諧律。②9世紀以前,突厥語固有詞,詞首甚少出現濁輔音r、l、n、m。③詞首、詞尾都不出現相連的兩個輔音。④詞的重音一般位於末一音節。
語法方面,具有黏著語的形態特徵,構形及構詞是在詞根或詞幹後面加表示某種意義的後綴來實現。句子的基本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

辭彙方面

突厥語族語言的基本辭彙,具有共同的詞根詞素,但語音上有變化。

影響因素

元音和諧雖然是突厥語族語言普遍存在的規律,但它在不同的語言中情況並不完全相同,而且各語言元音的搭配在相互和諧的同時又有許多不和諧的情況。這種現象的存在和一些內在的與外在的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1)各語言元音和諧發展不平衡
2)元音系統的發展
3)語言的地理分布
4)語言的供用
這些討論基本上展示了突厥語族語言元音搭配除和諧外另一個側面的情況,並通過它來反映該語族一些現代語言元音和諧的面貌及其在歷史發展中可能經歷的過程。

文字特點

在歷史上先後使用過的書面語言有突厥文(突厥碑銘文字)、回鶻文(中古文獻語言)和阿拉伯字母喀拉汗王朝以後時期文獻語言)。從20世紀30年代起,中國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改用經過改進的阿拉伯字母系統的文字。前蘇聯各突厥語民族也在30年代起使用以西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察合台文察合台文

分類標準

由於突厥語族人口長期與周邊民族混居,使得他們的語言劃分很困難:一方面,突厥語族受到了漢語波斯語阿拉伯語俄語等語種的較大影響;另一方面,突厥語族亦對周邊民族的語言產生影響,近至東南亞,遠達俄羅斯的北疆、甚至北美洲。20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出於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和方法對突厥語族的語言進行分類,其中多數學者主要是以語音特點與地理分布為依據進行分類,也有從歷史淵源的角度進行分類的。以下主要介紹兩種分類標準:

第一種分類方法

一:布爾加語支(Bolgar)
楚瓦什語(chv)(俄羅斯(歐洲))
二:東突厥語支(葛邏祿語支)
艾努語(Aini)(aib)(中國)
察合台語(查加泰語)(chg)
伊犁土爾克語(Ili Turki)(ili)(中國)
維吾爾語(uig)(中國)
北烏茲別克語(uzn)(烏茲別克斯坦)
南烏茲別克語(uzs)(阿富汗斯坦)
西部裕固語(ybe)(中國)
三:北突厥語支
南阿爾泰語(alt)(俄羅斯(亞洲))
北阿爾泰語(atv)(俄羅斯(亞洲))
紹爾斯語(cjs)(俄羅斯(亞洲))
多爾乾語(dlg)(俄羅斯(亞洲))
卡拉嘎斯語(Karagas)(kim)(俄羅斯(亞洲))
哈卡斯語(kjh)(俄羅斯(亞洲))
雅庫特語(sah)(俄羅斯(亞洲))
圖瓦語(tyv)(俄羅斯(亞洲))
四:南突厥語支
土庫曼語(tuk)(土庫曼斯坦)
亞塞拜然語(aze)
南亞塞拜然語(azb)(伊朗)
北亞塞拜然語(azj)(亞塞拜然)
哈拉吉語(klj)(伊朗)
卡什凱語(qxq)(伊朗)
Salchuq(slq)(伊朗)
克里米亞韃靼語(crh)(俄羅斯)
撒拉爾語(slr)(中國青海)
巴爾幹嘎嘎烏茲語(bgx)(土耳其)
嘎嘎烏茲語(Gagauz)(gag)(摩爾多瓦)
霍拉桑語(kmz)(伊朗)
烏魯姆語(uum)(喬治亞)
五:西突厥語支
1,鹹海-裏海語支(Aralo-Caspian)
卡拉卡爾帕克語(kaa)(烏茲別克斯坦)
哈薩克語(kaz)(哈薩克斯坦、中國)
吉爾吉斯語柯爾克孜語)(kir)(吉爾吉斯斯坦)
諾蓋語(nog)(俄羅斯車臣)
2,黑海-裏海語支(Ponto-Caspian)
猶太-克里米亞韃靼語(Judeo-Crimean Tatar)(jct)(烏茲別克斯坦)
卡拉伊姆語(kdr)(立陶宛)
卡拉恰伊-巴爾卡爾語(krc)(俄羅斯(歐洲))
庫梅克語(kum)(俄羅斯(歐洲))
3,烏拉爾語支(Uralian)
巴什基爾語(bak)(俄羅斯(歐洲))
楚利姆語(clw)(俄羅斯(亞洲))
塔塔爾語(韃靼語)(tat)(俄羅斯(歐洲))
六:古代語言
塞爾柱語、波羅維茨語(庫曼語)、察合台語、布爾加爾語、鄂爾渾碑銘文獻語言、葉尼塞碑銘文獻語言、回鶻語哈扎爾語等。

本青分類法

一:布爾加爾語支
楚瓦什語
二:南部語支(烏古斯語支,也譯奧古茲語支)
亞塞拜然語
土庫曼語
撒拉爾語
克里米亞韃靼語
嘎嘎烏茲語
古代塞爾柱語
三:西部語支(克普恰克-庫曼語支)
1、黑海-裏海次語支
卡拉伊姆語
拉恰依語
巴勒卡爾
庫慕克語
2、烏拉爾次語支
伏爾加地區和西西伯利亞地區的塔塔爾語(韃靼語)
巴什基爾語
3、鹹海-裏海次語支
哈薩克語
卡拉卡爾帕克語
諾蓋語
柯爾克孜語(吉爾吉斯語)
四:東部語支(維吾爾或察合台語支)
烏茲別克語
現代維吾爾語
西部裕固語
五:北部語支
1,鹹海-薩彥次語支
阿爾泰語
紹爾語
哈卡斯語
圖瓦語
2,北西伯利亞次語支
雅庫特語
多爾甘語

最新分類法

一、阿爾古語支
哈拉吉語
二、葛邏祿語支
羅布語(被歸為維吾爾語方言)
三、克普恰克語支
1、Ponto-裏海次語支
庫曼語
克里米亞塔塔爾語
卡拉恰伊—巴爾卡爾語
克普恰克語
克里姆恰克語
烏魯姆語
2、Aralo-裏海次語支
西伯利亞塔塔爾語
費爾乾納克普恰克語
3、Uralo-裏海次語支
古塔塔爾語
四、烏古斯語支
加高茲語
霍拉桑突厥語
卡什凱語
烏魯姆語
五、西伯利亞語支
多爾乾語
古突厥語
紹爾語
托法語

中國突厥語

中國現代突厥語具有不同發展時期的特徵。①語音方面:基本上保持了前後相對的元音系統,但在維吾爾語中古代的i和?amp;#91;的對立已消失,合併為一個i音位並產生了與之相關聯的音位變體;a、ε在特定條件下出現同化或弱化現象;元音對應的系統,只保持了 a—ε、o—═、u—y3 套,而i、e 在元音和諧中具有中性的性質。哈薩克語增加了新的音位ε ;柯爾克孜語與圖佤語有長元音;撒拉爾語元音和諧較為嚴謹,共有8個元音,前元音和前元音和諧,如毛驢eşek,饃饃ermek,後元音和後元音和諧,如蘋果alma,綠色yaşıl等;西部裕固語出現了帶擦元音及複元音。各語言元音和諧嚴整程度不一。輔音系統中,大多數語言塞音分清音 p、t、k(送氣)與濁音 b、d、g(不送氣)相對立的兩套;西部裕固語清音送氣與不送氣對立,並有堮、堮 、惼音。古代舌根音 g、k和小舌音γ【惒】、q分別與前元音和後元音相拼的特點在許多語言中已消失;由於各語言已大量吸收借詞,詞首已出現r、l、n、m等濁音,詞末出現複輔音。②語法方面,仍保持粘著語的特徵。但名詞的領屬性後綴,在撒拉爾語裡第一、二人稱已不分單複數,在西部裕固語中已退化。如撒拉爾語:ɑtɑ(父親)-ata-m(我〈我們〉的父親),atañ(你〈你們〉的父親),ata-sı(他〈他們〉的父親),但有時也出現第二人稱分單複數;西部裕固語: ɑnɑ(母親)-ɑnɑ嬜(我〈我們〉的母親 ),ɑnɑ嬜 (你〈你們〉的母親)ɑnɑ-s?amp;#91;(他〈他們〉的母親)。西部裕固語的數詞,保持突厥文回鶻文文獻語言的古老形式。動詞陳述式在西部裕固語中不用人稱後綴。如西部裕固語:men bahrd?amp;#91;(我去了),sen bɑr?amp;#91;p dro(你去了),gol bar?amp;#91;p dro(他去了)。③辭彙方面,在西部裕固語、圖佤語裡突厥語的古老成分占較大的比例;各語言吸收漢語、蒙古語藏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俄語及其他語言借詞的情況不一。
突厥語族的郵票突厥語族的郵票

發展研究

簡介

學術界通常把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稱為“突厥語族民族”。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主要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一帶西北地區,包括維吾爾、哈薩克、土克曼、撒拉爾、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裕固七個民族,約995萬人口(2000年),人口最多的是維吾爾族,其次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和撒拉爾族介於20~10萬人間,10萬人以下(含10萬人)的人口較小民族有3個,他們是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和裕固族。突厥語族民族以其勤勞和智慧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各自創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這種文化突出表現在物質的、社會的和精神的等各個方面。
操同一語族語言的民族,在語言上必然有共同的起源,同時在族源上也曾經有過密切的聯繫。但是,在文化上對現存同一語族民族,我們就很難做出肯定的結論。從這裡,我們可以引申出這樣兩個問題:使用同一語族語言的民族,在文化上有何異同?他們分布在不同區域、受周圍民族的影響,其文化的變遷又有何不同?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文將突厥語族諸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主要內容

前言部分簡單介紹了“突厥語”一詞的科學概念和突厥語族語言的共同特點,當今世界突厥語族民族的主要分布區域和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的民族成分、人口、聚居地區。
第一章 參考近期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概述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的族源及歷史形成過程。
第二章 根據經濟文化類型理論,各民族的生計方式和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特點,因此,本章結合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的人口分布特點及複雜的生態環境特點,把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劃分為四種經濟文化類型組(盆地草原遊牧型、綠洲農牧型、高山草原畜牧型、山區農耕型)並分別加以闡述。
第三章 根據歷史民族區(或稱歷史文化區)理論,論述新疆突厥語族諸民族既受中亞伊斯蘭大歷史文化區的影響,與中亞大歷史文化區有著某些文化特徵上的相似,同時,新疆又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突厥語族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與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在與中原漢民族的交往中吸收了諸如語言、制度、道德等諸方面的因素。由於新疆處在伊斯蘭文化和國家主流文化(以儒家為代表的漢文化)兩種強勢文化的交匯區,因而處於兩套文化價值觀的調適階段。而甘青地區的撒拉爾族、裕固族都處在各種大歷史文化區的邊緣地帶,遠離各文化區的核心地區,因而形成了一種複合性文化(混合性文化)。
第四章 從衣、食、住、行、用五個方面論述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的物質文化。在傳統生計方式作用下,突厥語族諸民族的生產、生活資料多取材於自然生態環境,所以他們的物質文化又分別表現出草原、綠洲、山區的不同文化特點。通過這些物質文化也反映出他們傳統習俗與信仰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第五章 伊斯蘭文化是絕大多數突厥語族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特徵,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國突厥語族民族的伊斯蘭文化特徵,通過解讀突厥語族民族的禮俗觀、色彩觀、數字觀、方位觀,來發現外來的伊斯蘭文化是如何與原來的突厥文化相結合的,再通過音樂、舞蹈、文學的分類,發現在伊斯蘭文化的外衣下,綠洲、草原、山區各民族居住環境對民族文化的重大影響。
第六章 以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為代表的突厥語族民族親屬制分屬兩種類型(即:直系型和二分旁系型),它們與維、哈兩民族歷史上和現存的婚姻習俗有密切關係。可是,在對稱時,都按照年齡把所有親屬劃分為老、中、幼三個等級,它們不僅使用於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亦可稱呼沒有親屬關係的人。這也是突厥語族民族親屬稱呼的共同特點。筆者認為,這種親屬稱呼泛化的現象與其相互隔離的居住環境和封閉半封閉的自然經濟社會有關係。在一片片綠洲和牧場構成相互獨立的小經濟區域,人們的血緣關係與地緣關係重合,並通過宗教得以強化。在此種社會中,人們不得不通過扮演家庭、社會角色來維持類似親屬間的社區團結和穩定關係。
第七章 當代我國突厥語族民族信仰的兩種宗教(伊斯蘭教和藏傳佛教)出現了明顯的相反的變化趨勢,前者強化,後者弱化。本章分析了宗教強化和宗教弱化的原因,並結合世界範圍內的伊斯蘭運動,說明伊斯蘭教與現代化的關係。最後闡明,在西部大開發的今天,伊斯蘭教與現代化協作的基礎與前景。
第八章 論述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文化變遷的必然性和特殊性。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加快,市場商品極度繁榮,突厥語族諸民族在物質文化、社會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從一元向多元化方向轉化,少數民族從事多種經營的主動性也正在逐步提高。隨著牧民定居項目的基本完成,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裕固族等民族由原先單一的游生產變為農牧兼營,傳統的草原遊牧型文化有了質的變化。伴隨著巨大的變化,人們開始出現多種文化的新需求,同時,也出現了環境破壞、生產、生活不適、文化、教育、衛生條件滯後等諸多問題。最後嘗試性地探索突厥語族民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由於我國突厥語族諸民族分布地域廣闊,又多處於西北邊遠地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複雜,對他們的研究相對薄弱。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在突厥語族民族的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突出表現在突厥語言的研究上。然而,這些研究多限於本地區、單個民族的研究,而且在內容上多局限於對族別史、地區民族史、民族關係等一般性的研究。本論文將克服上述局限性,從民族學、社會學角度對我國突厥語族民族的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文化及其變遷做跨民族比較,努力做到更全面地展現我國突厥語族民族的文化概貌和變遷過程。在我國突厥語族民族中,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吉爾吉斯)、撒拉(土庫曼)、烏孜別克(烏茲別克)和塔塔爾(韃靼)等六個民族都為跨境民族,因而此研究又具有國際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