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維吾爾)

維吾爾族

維吾爾一般指本詞條

維吾爾族(維吾爾語:ئۇيغۇر,英語:Uygur),民族語言為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布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也是維吾爾族較為集中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為數不多的維吾爾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澠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布。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維吾爾族總人口數為1006934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
  • 總人口:987萬(2009)
  • 語言:維吾爾語
  • 代表食品:饢、抓飯、烤包子、拌麵
  • 傳統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族稱,歷史,民族族源,族群統一,兵敗西遷,投靠蒙古,南疆政權,中央直統,近代災難,迎來解放,政治,文化,信仰,飲食,服飾,建築,禮節,語言文字,文學,科學,醫學,農學,藝術,音樂,舞蹈,習俗,節日,婚姻,喪葬,

族稱

“維吾爾”是民族自稱,一般認為為“團結”、“聯合”、“協助”之意。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文文獻對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文獻中稱為“袁紇”。6世紀末、7世紀初文獻中稱為“韋紇”。788年以前文獻中稱為“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稱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稱為“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為“回部”、“纏回”。
1935年開始稱“維吾爾”,並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

民族族源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於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丁零”(“丁靈”、“丁令”)。也有人認為,維吾爾族的先世與匈奴有血緣關係。
公元前3世紀,“丁零”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奴役。 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鐵歷”、“赤勒”或“敕勒”,分布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餘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由於他們使用的車輪高大,又被稱為“高車”。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其中的“袁紇”部,在5世紀時成為“高車”諸部之首,也就是7世紀時“鐵勒”諸部中的“韋紇”。
5世紀中葉,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以阿史那氏為核心的鐵勒部落,被稱為“突厥”。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包括整個蒙古草原和準噶爾盆地的突厥汗國,使其他一些鐵勒部落成為它的屬部。突厥貴族殘酷的統治激起了各鐵勒部落的反抗。為了與突厥貴族相抗衡,“韋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東部鐵勒中較大的九個部落結成地域性的“回紇”部落聯盟,被稱為“九姓鐵勒”,簡稱“九姓”。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744年(天寶三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此後,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係,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唐貞元四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族群統一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
744年(天寶三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此後,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
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係,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唐貞元四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兵敗西遷

9世紀中葉,回鶻為黠戛斯所敗。回鶻諸部紛紛離散,有的被黠戛斯所俘,有的南遷至內地,但大部分遷到西域,進入安西都護府轄地和于闐以西的地方。還有一些到達甘肅西部,投奔了吐蕃。
西遷的回鶻,一部分進入天山東部地區。866年,居住在北庭和吐魯番一帶的回鶻首領仆固俊自北庭出擊,大敗吐蕃的大將尚恐熱,奪取西州、北庭、輪台等要地。從此,回鶻人以高昌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其勢力範圍東起哈密,西及阿克蘇,北至伊犁河,南接吐蕃(今和田、敦煌間)。
西遷的回鶻,還有一支進入中亞草原地區。10世紀中葉,回鶻聯合葛邏祿、樣磨等族建立了強大的喀拉汗王朝。起初,建都城於八拉沙袞城(今巴爾喀什湖南吹河源西南),後來遷都喀什噶爾。強盛之時,其轄境包括今新疆地區的疏勒、莎車、于田、和田等地。到11世紀初,玉素甫·喀迪爾汗將于闐的李氏王朝滅亡,把伊斯蘭教傳到和田地區。喀拉汗王朝統治時期,在促進當地各族經濟發展、提倡遊牧的突厥部落定居和傳播伊斯蘭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投靠蒙古

12世紀初,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從東北西遷至中亞,先後征服了喀拉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王國,建立了契丹人的政權,史稱西遼。西遼統治者對回鶻百姓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非常嚴重。西遼末期,蒙古強盛。高昌王決定依靠蒙古汗國來擺脫西遼統治。他們設計除掉了西遼派來的少監,並宣布脫離西遼,歸順成吉思汗。高昌回鶻王國成為蒙古汗國的屬國。
西遷後定居西域的回鶻,既融合了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遊牧的突厥語各部,又融合了兩漢以來移居這裡的漢人,他們同原來就居住在南疆廣大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民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長期相處,繁衍發展,到16世紀初形成維吾爾族。
蒙古興起後,現新疆大部分地區屬察合台汗國領地。在大批漢族人民調遣到天山南北屯田的同時,還有許多維吾爾族人進入內地,除了手工業工匠之外,還有不少知識分子,其中就有今湖南桃源縣的維吾爾族和回族的祖先。

南疆政權

從14世紀末到16世紀末,東起哈密、南至和田的廣大維吾爾族地區,經過二百多年的分散割據,才逐步統一成個大範圍的封建割據的喀什噶爾汗國。因遷都葉爾羌,又稱葉爾羌汗國,統治者仍是蒙古察合台後裔。
清初,葉爾羌汗國與清朝建立了朝貢和通商關係,維吾爾族和內地各族人民之間的往來繼明代時疏時密之後又趨於正常化。
由於代表不同地方封建集團的伊斯蘭教“黑山”、“白山”兩個教派爭權,1678年北疆準噶爾汗國的噶爾丹汗在維吾爾人伊斯蘭教白山派(依禪派)首領阿帕克和卓的引導下,率領準噶爾軍隊南下,消滅了葉爾羌汗國,並建立了以阿帕克和卓為“帕夏”(皇帝)的政教合一的農奴制傀儡政權。
阿帕克和卓及其後人,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相繼依靠準噶爾部蒙古人和中亞的外來侵略者,不斷在南疆製造分裂和暴亂。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平定了準噶爾貴族的叛亂。1759年,又粉碎了阿帕克和卓的後人大和卓木波羅尼都和小和卓木霍集占在南疆的反清叛亂,剿滅了所謂獨立的“巴圖爾汗國”。

中央直統

清政府為加強對新疆的管轄,在新疆實行軍政合一的軍府制度。18世紀中葉以後,新疆完全處於清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1765年,新疆爆發了烏什起義,這是維吾爾族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反封建鬥爭。在賴黑木圖拉、額色木圖拉父子的領導下,起義民眾殺死阿奇木伯克及烏什辦事大臣。起義者堅守陣地,連婦女、兒童也投入戰鬥,他們屢敗清軍,堅持半年之久。
從1820年至1828年,受英國唆使,南疆維吾爾族反動封建主的代表、大和卓木之孫張格爾,以宗教旗幟為掩護,由英國提供武器和直接指揮策劃,多次侵擾南疆,未能得逞。此後的二、三十年間,張格爾的子侄自稱和卓,繼續騷擾南疆,塗炭生靈,使廣大維吾爾族人民深受其害。他們的反動行徑不但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反而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總是以失敗告終。

近代災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在太平天國、捻軍和雲南、陝西、甘肅各族農民武裝起義的影響下,新疆於1864年爆發了反清民族大起義,迅猛的反清風暴席捲天山南北,震撼了清朝在新疆的統治。此間,在南疆和北疆先後出現了幾個互不統屬的割據政權:以庫車為中心的熱西丁汗和卓(回族)、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妥明(回族)、以和田為中心的哈比布拉汗(維吾爾族)、以喀什為中心的金相印(回族)與思的克伯克(柯爾克孜族),以伊犁為中心的塔蘭其蘇丹(維吾爾族)。但是,“民族”、“宗教”的旗號轉移了民眾鬥爭的目標,以致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最終總是被一小撮民族和宗教上層所篡奪。封建割據政權的頭目們稱王、稱汗,對勞動人民進行更加殘酷野蠻的封建統治。他們相互火併,給新疆各族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1865年,喀什噶爾封建主金相印和思的克伯克,利用維吾爾等各族人民在疏附的起義,企圖以擁護“聖裔”號召民眾,從浩罕將張格爾之子布素魯克迎來喀什。英國扶持的浩罕國軍官阿古柏,趁機入侵新疆,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七城汗國),占領了南疆和北疆的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地,對新疆各族人民施行中世紀伊斯蘭教汗國野蠻、暴戾的統治,維吾爾族人民與各族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在阿古柏入侵南疆之際,沙俄為了維護其在中亞的既得利益,與英國保持勢力均衡,加緊和阿古柏勾結,背著清政府暗地與阿古柏簽訂了非法的通商條約。1871年,沙俄藉口“中國西部各省的暴動”,俄國“絕無坐視之理”,悍然以“代收代守”為名出兵,侵占伊犁。沙俄侵略者在伊犁地區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殖民統治,對新疆各族人民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其間所犯罪行,罄竹難書。
徹底摧毀阿古柏政權、收復伊犁是新疆和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在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協助下,1877年清軍取得了討伐阿古柏得勝利。1881年,中、俄兩國簽訂《伊犁條約》。中國雖然收復了伊犁,卻失去霍爾果斯河以西7萬多平方公里之地,賠款900萬盧布。在此之前,沙俄通過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兩個不平等條約,已經強割中國西北地區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僅如此,沙俄還在不得不交還伊犁時繼續作惡,用武力劫走當地維吾爾、回、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族人民達10萬人之多。與此同時,侵略軍肆意破壞農田、水渠、房屋、果園,搶劫糧食、牲畜。伊犁九城有五城幾成廢墟,有三城只剩下頹垣瓦礫一片。伊犁河右岸九個鄉的維吾爾族人民,所有財物也被洗劫殆盡。
1884年,清政府將原伊犁將軍所轄西域之地建為行省,名為新疆。清政府這一措施,對於鞏固西北邊疆、防禦外國侵略、開發和建設新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在外國侵略者和本族封建統治階級造成的戰爭災難中,深感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危害。建省以後,新疆與內地的關係更加密切,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也愈益團結一致。
辛亥革命以後,新疆處在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的統治之下。1933年8月,英國、印度政府派出間諜利用印度商人在南疆的廣泛聯繫,收買許多當地人充當英國間諜和宣傳員,鼓吹“大土耳其主義”和“大伊斯蘭主義”。1933年11月12日,在英國駐喀什領事的精心策劃並給予1000支來福槍和200名士兵的支持下,英國策動泛突厥主義分子穆罕默德·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等人在喀什建立“東突厥斯坦獨立伊斯蘭共和國”,並提出“保護宗教,殺漢滅回”的口號,推行極端的宗教主義和民族主義,對回、漢等民族人民採取斬盡殺絕的政策。1934年2月6日,馬仲英所部軍隊開進喀什,“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土崩瓦解。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陰謀支持馬木提、堯樂瓦斯組織所謂“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馬木提又勾結馬虎山共同叛亂。
1944年8月,盛世才下台,國民黨開始直接統治新疆。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進駐新疆的軍隊人數驟增至10萬。推行保甲制度,建立“自衛團”,以鎮壓各族人民。維吾爾族地區原有的“伯克”,在辛亥革命以後雖已廢除,但許多“伯克”有錢有勢,橫行地方。維吾爾族地區一般每縣都有5個卡孜阿訇(大阿訇),掌管當地宗教事務。封建豪紳與宗教上層密切勾結,操縱基層政權。在維吾爾族聚居的城鄉,宗教法庭是執法機關,許可權之大是信仰伊斯蘭教各國中僅有的。勞動人民蒙冤受屈,重則慘遭鞭笞、斷肢、油烹、活埋等酷刑,輕則臉抹黑灰、倒騎毛驢遊街示眾。教權與政權的結合從生活上、精神上奴役著維吾爾族人民。
1944年,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爆發了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鬥爭(解放後統稱“三區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阿巴索夫等,對麥斯武德、穆罕默德·伊敏、艾沙、烏斯滿及其他民族分裂主義分子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糾正了革命初期的嚴重缺點和錯誤,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在新疆的統治,對促成新疆的和平解放起了一定的作用。

迎來解放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已在全國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迫近新疆地區。9月25日,新疆國民黨駐軍在警備司令陶峙岳的率領下,通電起義。9月26日,以包爾漢為首的新疆省政府也宣布起義。新疆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得解放。

政治

維吾爾族社會制度,在不同歷史時期有多種不同的組織形式。
據《舊唐書·回紇傳》載,回紇最初稱其首領為“俟斤”、“頡利發”。後來,吐迷度自稱可汗。內外宰相和其他各級官吏,一般從俟斤、頡利發和可汗的家族和血緣親近的氏族部落中挑選任命。由骨力裴羅締造的回紇汗國是以內九族(九姓回紇)為核心,再加上外九族而構成的。內九族中的藥羅葛氏為王族集團,可汗常從藥羅葛氏里產生。外九族原為聯合回紇反對突厥的一個部落聯合體。795年,汗位從藥羅葛氏轉到阿跌氏手中。
在高昌回鶻王國時期,最高統治者稱為“亦都護”,其權利是專制和世襲的,他是王國的最高立法者和執行者,亦都護委任九宰相、都督、司法官和各級伯克對國家事務和地方行政進行管理。
喀拉汗王朝的政治制度從多方面繼續了原回鶻、樣磨、葛邏祿、烏古斯等突厥語部族的傳統,同時也深受伊斯蘭國家尤其是薩曼王朝社會制度的影響。最初,喀拉汗王朝實行“雙王制”,即大可汗和副可汗,大可汗稱“阿爾斯蘭汗”,駐於八拉沙袞,副可汗稱為“卡迪爾汗”,先駐於怛邏斯,後遷至喀什噶爾。後來,喀拉汗王朝的最高統治集團還使用過“布格拉汗”“桃花石汗”等稱號。王朝的中央和地方官吏有宰相、傳令大臣、宮廷大臣、將軍、財務大臣、內侍大臣、葉護、伯克等。
葉爾羌汗國實行分封制,每位汗登基後的首要工作就是分封近親和功臣。受封者是封地的總督。封地不能世襲,但是當某個總督的勢力發展到足以與汗抗衡時,封地便成為世襲了。汗國的官制較為複雜,汗廷的最高行政官是宰相,地方官主要由汗廷委派的行政官員。葉爾羌汗國時期,宗教勢力——和卓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汗國後期他們把持和操縱著政權。
清朝前期,在新疆實行軍府制,並在維吾爾聚居區採取了許多新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革了伯克制,即分散阿奇木伯克的權利,廢除世襲制為任命制,並規定伯克的養廉、俸祿辦法,儘量限制伯克無端搜刮百姓,但是伯克仍舊是獨霸一方的封建領主。
1884年,清朝政府在新疆建省,廢除了伯克制度,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實現了新疆與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一致,實行更為直接的統治。
辛亥革命後,新疆進入了軍閥統治時期。楊增新、金樹仁政府基本上承襲了清朝末年的制度,保留了封建王公制。盛世才統治前期,為了穩定局勢,爭取民心,鞏固統治,制定並執行“六大政策”,這在客觀上穩定了新疆的政治局勢。隨著時間的推移,盛世才暴露他軍閥本性,徹底投靠國民黨蔣介石,新疆完全處於國民黨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黨中央立即在新疆設立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並相繼在新疆建立了各級黨的領導機關。1949年12月17日,在黨的領導下,由新疆各族各界代表聯合組成的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包爾漢任人民政府主席。省人民政府徹底廢除了歷來反動統治者執行的民族壓迫政策,保證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並在全疆開始土地改革運動。
1953年12月22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新疆省民族區域自治實施辦法》正式發布。在新疆先後成立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這個基礎上,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成立,首府設在烏魯木齊。民族區域自治的實施,進一步實現了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大大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積極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的權力和新疆的實際,制定了適應新疆特點和需要的各種法規和決議。

文化

信仰

歷史上,維吾爾族曾經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
10世紀末,喀拉汗王朝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到了公元15世紀時,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地區逐漸占據統治地位。
伊斯蘭教有不同的教派,維吾爾族大多數人信仰遜尼派的教法學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義的蘇菲派,在新疆稱為依禪派。此外,還有少部分人信仰瓦哈比派。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派別,他們篤信胡達和胡達的使者穆罕默德,崇奉《古蘭經》。
禮拜寺是遜尼派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新疆的依禪派尊奉遜尼派教義,但是在對《古蘭經》和《聖訓》的解釋上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倡“不重今生重來世”,要禁慾、苦行和守貧。
麻札是依禪派教徒活動的中心,朝拜麻札是該教的重要特點。

飲食

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麵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對較少。主食的種類很多,最常吃的有饢、抓飯、包子、拉麵等。
,是用小麥面或玉米面製成的,在特製的火坑內烤熟,為形狀大小和厚薄不一的圓形餅。
抓飯,維吾爾語稱“頗羅”,是用大米、羊肉、羊油、食油、胡蘿蔔燜成的一種飯食,味道鮮美。
蒸包子,維吾爾語稱“曼它”;烤包子,維吾爾語稱“撒木薩”,用面做皮,用羊肉丁、羊油拌少許洋蔥做餡,皮薄肉多。
另外有拉麵、炒麵、湯麵、“納仁面”等。名菜有烤全羊、清燉羊肉、烤肉等。
維吾爾族嚴格禁止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
在南疆部分地區還禁食馬肉(北疆牧區或農牧區則無此限制)。
一般未念經宰殺的牲畜和家禽也禁食。
維吾爾族喜歡飲茶。

服飾

維吾爾族傳統的男子外衣稱為“袷袢”,長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穿時腰間系一長帶。
女子普遍穿連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婦女和姑娘都喜歡用天然的烏斯蔓草汁畫眉,染指甲,戴耳環、手鐲、戒指、項鍊等。
維吾爾族(維吾爾)
維吾爾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過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幾條髮辮,以長發為美。頭上別有各式各樣的頭飾,也有將雙辮盤成髮髻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傳統的服裝和服飾之外,在城市普遍流行穿時裝。

建築

維吾爾族傳統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為“外間”、“餐室”、“後室”三種基本平面組合形式。
建築建築
各地區大都以一種形式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體布局上也有較大差別。
浩瀚的沙漠、劇烈的風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寒冷的生態環境,使維吾爾族非常注重對環境的改造和美化,因而庭院式的住宅往往開闢有果園花圃、白楊、葡萄棚。
維吾爾族重視房屋的裝飾,呈現出多樣化的裝飾手段。不過,每個家庭牆壁上都掛有壁毯,土坑上都鋪有地毯,這是其共同的特點。

禮節

維吾爾族人路遇尊長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見要握手,婦女相見要互相擁抱,貼一下右臉,都以“撒拉木”問安,最後,雙手撫膝躬身道別。晚輩要先向長輩施禮,現在多以握手作為見面禮。
維吾爾族普遍認為賓客盈門是令人羨慕的事。通常客人如果同時到來,要分男女長幼進門,上炕入座,最尊貴及最年長的客人,要坐在炕中間主人特意鋪的褥子上。飯前飯後主人都會提著洗手壺為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沖洗三遍,客人不得將水亂甩。主人先給每人斟一碗茶水,雙手敬上,然後在客人面前鋪開一張餐布,擺上各種點心、瓜果及美食,有條件的還要宰羊款待來賓,讓客人盡情享用。有時主人會彈起都塔爾、熱瓦甫等民族樂器,以歌舞助興。用餐結束時,在年長者的帶領下,要念“都瓦”祈禱。如果天晚了,主人總要熱情挽留,拿出最好的被褥給客人用。客人臨走時,主人總要送出大門以外,目送客人遠去。

語言文字

  • 語言
現代維吾爾語是維吾爾民族的共同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歷史上,維吾爾語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古突厥語階段(7-13世紀),察合台語階段(14-18世紀),近代和現代維吾爾語階段(19世紀至今)。
現代維吾爾語在中國共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標準語以中心方言為基礎,以伊犁—烏魯木齊語音為標準音。維吾爾語與同語族的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烏孜別克語等親屬語言既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自己獨具的特點。
  • 文字
維吾爾族使用文字的歷史十分悠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區採用不同的字母系統書寫自己的語言,文字名稱也不相同。
8世紀在鄂爾渾河流域建立政權的回紇人曾用突厥如尼文。9世紀至15世紀之間,今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以及蔥嶺西的回鶻人都曾使用過以粟特字母為基礎的回鶻文,但各地區使用的時間長短不同,東部的回鶻佛教徒使用的時間最長。
蔥嶺西回鶻和葛邏祿等部建立的喀拉汗王朝自10世紀信奉伊斯蘭教後,改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稱為王朝突厥文。這種文字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不斷擴大使用範圍,在15世紀基本取代了回鶻文,成為維吾爾族和新疆、中亞一帶突厥語諸族通用的文字。由於起初主要使用在原察合台汗國的領地,故稱為察合台文。
現行的維吾爾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為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經過不斷改進和補充,迄今已成為維吾爾族全民通用的文字。1960年,曾進行過拉丁化的文字改革,但由於全面改用新文字的條件尚不成熟,故1982年9月起停止使用新文字。

文學

維吾爾民間文學體裁形式多樣,有民間故事、寓言、笑話、諺語等。
  •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維吾爾族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事內容往往是統治者殘酷盤剝勞動人民,而勞動人民利用智慧,巧妙地揭發和挫敗統治者的陰謀詭計,如《桑樹蔭影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還有鼓舞勞動熱情,抒發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和教育後代,以及描寫愛情生活的故事,如民間故事《三條遺囑》是教育人民要團結互助,戰勝困難,從而獲得幸福的故事;《兩個懶漢》是教育人們要熱愛勞動,不圖安逸享受的故事;《聰明的其滿汗》、《農家姑娘》、《鐘情機智的女人》是對維吾爾族婦女們勤勞和高尚品德的熱情讚揚和歌頌。
  • 古典文學
維吾爾古典文學以《烏古斯可汗傳》、《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辭典》、《真理的入門》和《五部長詩集》最為著名。
《烏古斯可汗傳》,又稱《烏古斯可汗傳說》,是在古代維吾爾族人民中廣為流傳的一部民間英雄史詩。其內容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古代維吾爾族古老的神話、傳說;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烏古斯可汗征戰的歷史。它用民間史詩特有的寫法敘述了許多歷史故事,再現了維吾爾族先民社會生活的原始風貌,對於研究古代維吾爾族的歷史、文學和語言具有重要的價值。
《福樂智慧》是玉素樸·哈斯·哈吉甫獻給當時喀拉汗王朝的君主不格拉汗的。用突厥文寫成,直譯應為“給予幸福的知識”。闡述詩人經邦治國的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體現了詩人倡導的行為準則和人生理想。詩歌總結了維吾爾族草原遊牧文化,詩人公開宣稱“以秦國聖哲的至理微言寫成”,既繼承了漢族文化,又接受了阿拉伯、波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從而開創了維吾爾文學的新時代,這部輝煌巨著具有深刻的社會性、哲理性、優雅的藝術性和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影響大、流傳廣。目前,《福樂智慧》在國內有維文、漢文版本,在國外已有俄文、英文、德文、土耳其文、烏茲別克文、哈薩克文、吉爾吉斯文等多種全譯本和日文、烏克蘭文等節譯本。
《突厥語大辭典》是瑪赫穆德·喀什噶里於公元1074年用阿拉伯語編寫成,是世界上第一部大型突厥語辭典。這部辭典提供了有關新疆和中亞地區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和各種專業術語,可稱為一部關於突厥民族的簡明百科全書。全書除了長篇序言外,共有七千多詞條。《突厥語大辭典》附有一幅圓形地圖,這幅地圖描繪出作者當時所了解的世界,也是流傳到今天的最早和最完整的中亞地圖。
《真理的入門》是由艾合買德·尤格納克寫於13世紀初的一部勸戒性長詩。用阿魯孜韻律的木塔卡里甫格式寫成。作者以伊斯蘭教的倫理道德觀念,勸戒世人遵循教規和公德,以此恢復社會的秩序和寧靜。《真理的入門》對研究喀喇汗王朝時期的維吾爾文學、語言、歷史和哲學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五部長詩集》由艾里希爾·納瓦依創作,為五部敘事長詩的合集,用察合台文寫成,其哲學思想對維吾爾族的倫理道德的形成影響極大。五部敘事長詩中以《聖賢傳》最為有名,記述了伊斯蘭教發展史上的一些著名聖賢人物,對維吾爾古典文學影響很大,並在維吾爾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17世紀—20世紀初還出現了一些揭露封建統治勢力與封建專制制度的作品,如赫爾克特的《愛情與苦惱》、阿不都克熱木·那扎里的《熱比亞一賽丁》、《萊麗與麥吉儂》等。
  • 現當代文學
維吾爾現當代文學受俄國影響較大。小說、戲劇的出現,突破了過去以詩歌獨尊的傳統,代表作有黎·穆塔里甫的《黎·穆塔里甫詩選》(漢文)、《黎·穆塔里甫文集》(漢、維文),尼米希依提的《祖國之戀》、《塔里木姑娘》,賽福鼎·艾則孜的《第一列火車的嗚叫聲》、《阿曼尼莎汗》等。

科學

醫學

維吾爾醫藥學是中國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維吾爾族醫藥學”簡稱“維醫”,有悠久的歷史和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維吾爾醫學以“土、水、火、空氣”為代表的“四大物質學說”和“血津、痰津、膽津、黑膽津”的“四津體液學說”為基本理論,創立了一整套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方法。診斷疾病重視查脈、望診和問診。內科疾病多以內服藥為主,非體液型氣質失調疾病採用調正法,體液型氣質失調疾病採用致病體液成熟法、致病體液排泄法、主藥根治法,此外還有熏藥、坐藥、放血、冷熱敷、日光浴、溫泉浴、埋熱沙等20多種療法,對肝膽疾病、消化疾病及白癜風、糖尿病、血管硬化性心臟病等有著較好的療效。在外科方面,在服藥的同時採用烙法、熱罨、披獸皮、結紮、手術、針刺、按摩、手法復位等20多種療法,常用藥已達800多種,製劑400多種。
維吾爾族出現過許多優秀的醫生、醫學家和醫學著作。維吾爾名醫比吉·贊巴·希拉汗的《醫學寶鑑》、《傷寒解義》,維吾爾著名科學家、哲學家、天文學家、醫學家法拉比(870—950年)的《論自然界》、《論人體學》、《論神經學》、《器官的功能》、《論自然物的熱性、寒性,濕性、乾性》,維吾爾名醫賈馬力丁·阿克薩依的《阿克薩依》,著名維醫藥學家胡都優木汗·阿吉(1567—1658)參與編寫的《回回藥方》,喀什維醫醫院創建人玉素甫·阿吉生前編著的《卡祖農》,第一部大型維醫著作四卷本的《維吾爾醫百科全書》等。

農學

傑出的農學家魯明善著有《農桑衣食撮要》。

藝術

音樂

維吾爾族民間音樂從體裁上可分為木卡姆、民間歌曲、民間歌舞、民間器樂、說唱音樂、宗教音樂等,繼承了疏勒樂、于闐樂、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的的優良傳統。
  • 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是一種包括歌曲、器樂曲和舞蹈在內的古典大曲形式,有喀什木卡姆、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三種類型,由民間音樂家們在習俗節日、喜慶婚禮和娛樂晚會上表演。16世紀傑出的維吾爾族女音樂家阿曼尼沙蒐集整理各地流行的木卡姆,將其編為十二套歌舞大曲,使木卡姆形式趨於定型。2005年,“十二木卡姆”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樂器
維吾爾族民族樂器有彈撥、吹奏和打擊樂器等數十種之多。
“獨他爾”和“熱瓦甫”是最常用的獨奏和合奏樂器,音色清亮、柔和。
“達甫”是用手指敲擊的羊皮鼓,鼓邊木框鑲有許多活動的小鐵環。隨著鼓聲鏗鏘作響,多用於舞蹈伴奏。
  • 民歌
維吾爾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況,由於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不同,各地維吾爾族民歌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簡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獷。維吾爾歌手演唱常有樂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爾和彈布林;哈密歌手喜用哈密艾介克;南方歌手喜用喀什熱瓦甫。民歌的音階、調式方面,南疆大部分地區的民歌運用七聲音階或多於七聲的音階,有不一般的感受。東北地區有不少民歌運用五聲、六聲音階。
就其內容可分為傳統民歌和新民歌兩大部分。傳統民歌包括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等類別。
勞動歌主要有獵歌、牧歌、麥收歌、打場歌、挖渠歌、紡車謠、砌牆歌等。許多愛情歌中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無比忠貞和熱烈追求,歷史歌是反映維吾爾族人民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歌曲。如北疆流行的《築城歌》、《往後流》等;有的歌頌農民起義,如“英雄沙迪爾》、《馬車夫之歌》、《鐵木爾海力派之歌》等;有的揭露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醜惡面貌,如鞭笞阿古柏的歌和《迫遷歌》。
生活習俗歌與各種儀式和民族傳統習俗關係密切。在婚喪嫁娶、慶典、祭禮及民間節日中都要吟唱習俗歌。這類民歌有婚禮歌、迎春歌、迎雪歌、喪歌(又稱“輓歌”)、封齋歌等。流行在東疆的催眠歌(如《睡吧,孩子》)是典型的短調徒歌。相和歌也可分為兩小類。第一類以獨唱的自彈自唱為主,演唱抒情、敘事性民歌。第二類相和歌採用固定節奏型,節拍規整,節奏鮮明,氣氛熱烈,常用以伴舞。表演形式以對唱、齊唱或領唱、幫唱為主。
歷史歌主要是關於維吾爾族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歌謠,有的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及農民的英勇反抗和暴動起義,有的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反抗外來侵略,保衛家鄉、保衛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流傳較廣的有北疆伊犁地區的《諾孜古姆》、《築城歌》、《英雄沙迪爾的歌》、反對沙皇的《迫遷歌》,南疆喀什地區的《關於馬提台的歌》等等。
愛情歌在維吾爾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間熾熱的戀情往往通過富有維吾爾民族心理特徵和地域特色的比興手法來加以表達,因此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新民歌則是維吾爾族人民對於社會主義新生活的熱烈頌歌,表現了人民對黨、對領袖、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

舞蹈

維吾爾族的舞蹈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傳統的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
“賽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即興表演的舞蹈有時一人獨舞,有時二人對舞,也有時三、五人同舞的。在樂隊伴奏之下,圍坐成圓圈的民眾拍手唱和。當音樂節奏由中速轉為快速,舞步也越來越急促時,“凱——那”(加油)、“巴力卡勒拉”(妙啊)的呼聲隨之四起,舞蹈者的情緒也更加熾烈。各地的“賽乃姆”具有自己的風格,通常冠以地名。如喀什“賽乃姆”、伊犁“賽乃姆”等,以示區別。
“夏地亞納”流行全疆尤其盛行於南疆的一種舞蹈,意為歡樂的舞,是一種民間集體舞蹈。參加人數不限,隊形也不固定。不同地區的“夏地亞納”,曲調各有特點,有的歡騰華麗,有的渾厚有力。“夏地亞納”的基本步伐以小跳步為主,兩臂上舉,手掌內外快速抖動,給人以歡樂、輕快之感。
“多朗(刀郎)”被譽為民間藝術之花,是富有勞動人民生活氣息的舞蹈。它的內容表現了古代麥蓋提一帶人民的狩獵活動。舞蹈動作驃悍、剛勁、熱情奔放、節奏感強。伴奏“多朗”舞的音樂,稱為“多朗木卡姆”、“多朗賽乃姆”,曲調結構樸實、演唱風格寬廣、豪邁,具有濃郁的草原情調。
“納孜爾庫姆”流行於吐魯番、鄯善、哈密等地,用舞蹈動作表現活潑、詼諧的內容,充分反映出維吾爾族人民樂觀開朗的性格。

習俗

節日

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節日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伊斯蘭教曆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
肉孜節又叫“開齋節”,因為它在封齋一個月後舉行,一般要過3天。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在肉孜節過後70天舉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隻羊。
諾魯孜節是維吾爾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春分時節,相當於公曆3月22日。在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和傳統的“麥西萊甫” 。

婚姻

維吾爾族過去曾盛行包辦婚姻,現在自由戀愛較為普遍。婚前,男方必須向女方交財禮。
男女雙方領取結婚證後,會舉行婚宴,招待各自的親戚、好友同事,有的會請阿訇念‘尼卡’。婚禮有迎接新娘儀式、揭蓋頭儀式、新郎與新娘為自己婚禮所舉行的慶賀儀式等。
宴席完了之後,要舉行“麥西來甫”。在這期間,人們會歡歌雀躍,氣氛非常熱烈。在跳舞的過程中,有一對男女會有目的地上來跳舞,男的故意揭開新娘的面紗,女的再蓋上,直到重複三遍時,新娘站起來,向賓客們深深地鞠一躬,而賓客們用掌聲表示這一儀式的結束。

喪葬

維吾爾族遵照伊斯蘭教規,實行土葬,主張速葬。在超渡亡靈的伊斯蘭教儀式“納瑪孜”結束後,用抬屍床將屍體送至墓地,挖穴安葬,不用棺材,不用任何陪葬品。墓丘多長方形,也有圓形的。墳地周圍砌圍牆,不許牲畜進入,不許取土挖土。
維吾爾族在死者當日、3日、7日、40日和周年時進行祭奠活動,維吾爾語稱作“乃孜爾”。在所有的祭奠活動中,7日、40日與周年都比較隆重,要宴請親屬、朋友、鄉親與同事做“杜瓦”(祈禱),請阿訇誦經。祭奠中的飯食主要是抓飯等。
按照傳統習俗,凡來參加“乃孜爾”的男子必須頭戴帽子,女子頭戴圍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