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

積聚

積聚,中醫病名。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的病證。積屬有形,結塊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血分,是為髒病;聚屬無形,包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是為腑病。因積與聚關係密切,故兩者往往一併論述。西醫學中,凡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增生型腸結核、腹腔腫瘤等,多屬“積”之範疇;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塊,則與“聚”關係密切。積聚的病位主要在於肝脾。基本病機為氣機阻滯,瘀血內結。聚證以氣滯為主,積證以血瘀為主。積證治療宜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積證初期屬邪實,應予消散;中期邪實正虛,予消補兼施;後期以正虛為主,應予養正除積。聚證多實,治療以行氣散結為主。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積聚
  • 疾病分類:內科-肝膽病證
  • 發病部位:肝、脾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臨證備要,文獻摘要,醫案選讀,

名詞解釋

積聚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的病證。積屬有形,結塊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血分,是為髒病;聚屬無形,包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是為腑病。

歷史沿革

1、《內經》首先提出積聚的病名,對其形成和治療原則進行了探討。
2、《難經·五十五難》明確了積與聚在病理及臨床表現上的區別,指出:“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3、《金匱要略》進一步說明:“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所制鱉甲煎丸、大黃蟄蟲丸至今仍為治療積聚的臨床常用方劑。
4、《醫宗必讀》提出了積聚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的治療原則,受到後世醫家的重視。
5、此外,《千金方》、《外台秘要》、《醫學入門》等醫籍,在治療上不但採用內服藥物,而且還注意運用膏藥外貼、藥物外熨、針灸等綜合療法,使積聚的辨證施治內容益加豐富。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中,凡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增生型腸結核、腹腔腫瘤等,多屬“積”之範疇;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塊,則與“聚”關係密切。

病因

1、情志失調 情志抑鬱,肝氣不舒,臟腑失和,脈絡受阻,血行不暢,氣滯血瘀,日積月累,可形成積聚。
2、 飲食所傷 酒食不節,饑飽失宜,或恣食生冷肥甘,脾胃受損,運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布,食滯濕濁凝聚成痰,或食滯、蟲積與痰氣交阻,氣機壅結,則成聚證。
3、感受寒邪 寒邪侵襲,脾陽不運,濕痰內聚,阻滯氣機,氣血瘀滯,積聚乃成。亦有外感寒邪,復因情志內傷,氣因寒遏,脈絡不暢,陰血凝聚而成積。
4、病後所致 黃疸、脅痛病後,濕濁留戀,氣血蘊結;或久瘧不愈,濕痰凝滯;或感染蟲毒,肝脾不和,氣血凝滯;或久瀉、久痢之後,脾氣虛弱,營血運行澀滯,均可導致積聚的形成。

病機

積聚的病位主要在於肝脾。基本病機為氣機阻滯,瘀血內結。聚證以氣滯為主,積證以血瘀為主。本病初起,氣滯血瘀,邪氣壅實,正氣未虛,病理性質多屬實;積聚日久,病勢較深,正氣耗傷,可轉為虛實夾雜之證。病至後期,氣血衰少,體質羸弱,則以正虛為主。以上所謂虛實,僅是相對而言,因積聚的形成,總與正氣不強有關。

診斷依據

1、腹腔內有可捫及的包塊。
2、常有腹部脹悶或疼痛不適等症狀。
3、常有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感受寒邪或黃疸、蟲毒、久瘧、久瀉、久痢等病史。

病證鑑別

1、 積聚與痞滿
痞滿是指脘腹部痞塞脹滿,系自覺症狀,而無塊狀物可捫及。積聚則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不僅有自覺症狀,而且有結塊可捫及。
2、 症積與瘕聚
症就是積,症積指腹內結塊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多為髒病,形成的時間較長,病情一般較重;瘕聚是指腹內結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多為腑病,病史較短,病情一般較輕。

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

瘕聚多屬於空腔臟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徵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症瘕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MRI、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辯證要點

積聚的辨證必須根據病史長短、邪正盛衰以及伴隨症狀,辨其虛實之主次。聚證多實證。積證初起,正氣未虛,以邪實為主;中期,積塊較硬,正氣漸傷,邪實正虛;後期曰久,瘀結不去,則以正虛為主。

治療原則(要點)

積證治療宜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積證初期屬邪實,應予消散;中期邪實正虛,予消補兼施;後期以正虛為主,應予養正除積。
聚證多實,治療以行氣散結為主。

症治分類

證名:肝氣鬱結證(聚證)
症狀:腹中結塊柔軟,時聚時散,攻竄脹痛,脘脅脹悶不適,苔薄,脈弦等。
治法: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代表方:逍遙散、木香順氣散加減。
常用中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生薑、薄荷、香附、青皮、枳殼、鬱金、台烏藥。
加減:如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氣止痛;如兼瘀象者,加延胡索、莪術活血化瘀;如寒濕中阻,腹脹,舌苔白膩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砂仁、桂心等溫化藥物。
證名:食滯痰阻證(聚證)
症狀:腹脹或痛,腹部時有條索狀物聚起,按之脹痛更甚,便秘,納呆,舌苔膩,脈弦滑等。
治法:理氣化痰,導滯散結。
代表方:六磨湯加減。
常用中藥:大黃、檳榔、枳實、沉香、木香、烏藥。
加減:若因蛔蟲結聚,阻於腸道所致者,可加入鶴虱、雷丸、使君子等驅蛔藥物;若痰濕較重,兼有食滯,腑氣雖通,苔膩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六曲。六磨湯以行氣導滯為主,平胃散以健脾燥濕為主,運用時宜加區別。
證名:氣滯血阻證(積證)
症狀:腹部積塊質軟不堅,固定不移,脹痛不適,舌苔薄,脈弦等。
治法:理氣消積,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減。
常用中藥: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參、延胡索、蒲黃、五靈脂。
加減:若兼煩熱口乾,舌紅,脈細弦者,加丹皮、山梔、赤芍、黃芩等涼血清熱;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溫,舌苔白,脈緩,可加肉桂、吳萸、全當歸等溫經祛寒散結。
證名:瘀血內結證(積證)
症狀:腹部積塊明顯,質地較硬,固定不移,隱痛或刺痛,形體消瘦,納谷減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頸胸臂或有血痣赤縷。女子可見月事不下,舌質紫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等。
治法:祛瘀軟堅,佐以扶正健脾。
代表方:膈下逐瘀湯合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中藥:當歸、川芎、桃仁、三棱、莪術、香附、烏藥、陳皮、人參、白朮、黃精、甘草。
加減:如積塊疼痛,加五靈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氣止痛;如痰瘀互結,舌苔白膩者,可加白芥子、半夏、蒼朮等化痰散結藥物。
證名:正虛瘀結證(積證)
症狀:久病體弱,積塊堅硬,隱痛或劇痛,飲食大減,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黃或黧黑,甚則面肢浮腫,舌質淡紫,或光剝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治法:補益氣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八珍湯合化積丸加減。
常用中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地黃、川芎、三棱、莪術、阿魏、瓦楞子、五靈脂、香附、檳榔。
加減:若陰傷較甚,頭暈目眩,舌光無苔,脈象細數者,可加生地、北沙參、枸杞、石斛;如牙齦出血,鼻衄,酌加山梔、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涼血化瘀止血;若畏寒肢腫,舌淡白,脈沉細者,加黃芪、附子、肉桂、澤瀉等以溫陽益氣,利水消腫。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主穴:肝俞、脾俞、期門、章門、中脘。
配穴:肝氣鬱結加膻中、太沖、陽陵泉;食滯痰阻加下脘、豐隆;氣滯血阻加太沖、血海、三陰交;瘀血內結加合谷、血海、三陰交;正虛瘀結加胃俞、足三里。
操作:豐隆、胃俞、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余穴用瀉法。

轉歸預後

聚證一般預後良好。少數聚證日久不愈,可以由氣入血轉化成積塊。症積日久,瘀阻氣滯,脾運失健,生化乏源,可導致氣虛、血虛,甚或氣陰兩虧。若正氣愈虧,氣虛血澀,則症積愈加不易消散,甚則逐漸增大。如病勢進一步發展,還可出現一些嚴重的變證。如積久肝脾兩傷,統藏失職,瘀熱傷絡,導致出血;濕熱瘀結,膽汁泛溢,出現黃疸;氣血瘀阻,水濕泛濫,亦可出現腹滿肢腫等症。

預防調護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注意冷暖,條暢情志,保持正氣充沛,氣血流暢,是預防積聚的重要措施。此外,在血吸蟲流行的區域,要殺滅釘螺,整治疫水,做好防護工作,避免感受蟲毒。黃疸、瘧疾、久瀉、久痢等患者病情緩解後,要繼續清理濕熱余邪,舒暢氣機,條肝運脾,防止邪氣殘留,氣血鬱結成積。積聚兼有氣血損傷者,宜進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補養氣血,易於康復。

臨證備要

1、積按初、中、末三個階段,可分為氣滯血阻、瘀血內結、正虛瘀結三個證型,但在臨床中,各個證型往往兼有鬱熱、濕熱、寒濕、痰濁等病理表現,其中,兼鬱熱、濕熱者尤為多見。至於正氣虧虛者,亦有偏重陰虛、血虛、氣虛、陽虛的不同,臨證應根據邪氣兼夾與陰陽氣血虧虛的差異,相應地調整治法方藥。
2、積聚除按氣血虛實辨證外,尚須根據結塊部位、臟腑所屬綜合考慮,結合現代醫學檢查手段明確積聚的性質,對治療和估計預後有重要意義。如症積系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脾腫大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可選加具有抗病毒、護肝降酶、調節免疫、抗纖維化等作用的藥物;如惡性腫瘤宜加入扶正固本、調節免疫功能以及實驗篩選和臨床證實有一定抗腫瘤作用的藥物。
3、積聚治療上始終要注意顧護正氣,攻伐藥物不可過用。正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聚證以實證居多,但如反覆發作,脾氣易損,此時需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以培脾運中。積證系日積月累而成,其消亦緩,切不可急功近利。如過用、久用攻伐之品,易於損正傷胃;過用破血、逐瘀之品,易於損絡出血;過用香燥理氣之品,則易耗氣傷陰積熱,加重病情。要把握好攻與補的關係及主次輕重,《醫宗必讀·積聚》提出的“屢攻屢補,以平為期”的原則深受醫家重視。

文獻摘要

1、《靈樞·五變》:“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
2、《難經·五十五》:“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3、《諸病源候淪·症瘕病諸候》:“盤牢不移動者是症也,言其形狀可徵驗也”;“瘕,痛隨氣移動是也,言其虛假不牢,故謂之為瘕也”;“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
4、《聖濟總錄·積聚門》:“症瘕癖結者,積聚之異名也。”
5、《醫宗必讀·積聚》:“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居之。……國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日積月累,非伊朝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傷正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也,而邪反固矣。”
6、《金匱翼·積聚統論》:“積聚之病,非獨痰、食、氣、血,即風寒外感,亦能成之。然痰、食、氣、血,非得風寒,未必成積,風寒之邪,不遇痰、食、氣、血,亦未必成積。”
7、《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壯盛之人,必無積聚。必其人正氣不足,邪氣留著,而後患此。”
8、《醫林改錯·膈下逐瘀湯所治之症目》:“無論何處,皆有氣血,……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

醫案選讀

病案一
杜右,腹部結塊,按之略疼,或左或右,內熱神疲。脈沉弦,苔薄膩。症病屬髒,著而不移,瘕病屬腑,移而不著。中陽不足,脾胃素傷,血不養肝,肝氣瘀凝。脈症合參,病非輕淺。若僅用攻破,恐中陽不足,脾胃素傷,而致有臌滿之患。輾轉思維,殊屬棘手。姑擬香砂六君加味,扶養脾胃,冀其消散。
炒潞黨參三錢,制香附錢,半大棗五枚,雲茯苓三錢,春砂殼五分,炙甘草八分,炒白朮二錢,陳廣皮一錢。
複診:前方服二十劑後,神疲內熱均減,瘕塊不疼略消,納谷漸香,中陽有來復之象,脾胃得生化之機,再擬前方進步。
炒潞黨參三錢,炙甘草八分,陳廣皮一錢,雲茯苓三錢,制香附錢,半大腹皮三錢,炒白朮二錢,春砂殼五分,炒谷芽三錢,大紅棗五枚,桂圓肉五粒。
(丁澤周著,丁澤萬編.丁甘仁醫案.症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病案二
詹某,女,26歲。因右側卵巢囊腫,已行手術切除三年。但左側尚有鴿蛋大囊腫,月經來潮量多,色紅有塊,腹痛頗劇,婚後數年未孕,平素頭暈,腰酸疲乏,腹部隱痛,脈象細弦,舌苔薄,質暗紅,有齒印。肝腎不足,氣血瘀滯,症瘕結聚,正虛邪實之候,當虛實並顧,攻補兼施,補益肝腎.化瘀活血。藥用:桑椹膏,每日二次,每次一匙,沖服。桂枝茯苓丸,每日二次,每次一錢,五分。連續服藥半年以上,左側卵巢囊腫竟得消散,一年後懷孕,順 產一孩,母子倶安。
(江蘇新醫學院編.中醫內科學.積證.江蘇人民出版社.19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