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鄉縣(程鄉)

程鄉縣

程鄉一般指本詞條

程鄉縣,是南朝南齊時(公元479-502年)從海陽縣分出部分地方置程鄉縣,設立之初轄境包括今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平遠縣全境及豐順縣的部分鄉鎮。為紀念南遷漢族名士程旻(亦作程旼)而命名。南漢乾和三年(公元945年)於程鄉置敬州僅領程鄉一縣。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因避趙匡胤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因梅江為名,仍領程鄉縣。此後,梅州之名幾廢幾設,直到民國元年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

程鄉縣城梅城歷為治所之地,是粵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縣境演變,縣治變遷,歷代人口,歷任主官,

簡介

溫仲和嘉應州志》載,梅縣在南朝齊時,開始稱程鄉縣,是時有南齊時人程旻(min)居嘉應州義化鄉,後人思其德,名其鄉日程鄉,名其縣為程鄉縣。到了後晉,程鄉縣原隸屬廣州義安改隸屬為南漢國時,始置敬州,及至宋代隸屬廣南東路,始改敬州為梅州。
宋時幾經改置,至明洪武二年又復稱程鄉縣,隸屬廣東潮州府。至於稱"嘉應直隸州省程鄉縣"之名,那是清朝雍正年間的事情,到嘉慶時,嘉應州升為。直至民國,隸屬廣東省,廢嘉應州改稱梅州,後改為梅縣。
今梅州市轄五縣二區一市,即興寧市五華縣蕉嶺縣平遠縣大埔縣豐順縣梅江區梅縣區,均操純客方言。梅州話客家話的代表。

歷史沿革

建國後,從考古工作者在水車、畲江、梅西、鬆口等22個鄉鎮先後發掘的數十處新石器遺址一“山崗遺址”表明,距今4000—5000年間,梅縣境內便有人類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一前221年),梅縣(即古程鄉縣)地為南越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派兵攻取南越,統一嶺南,置桂林、象、南海3郡。梅縣地屬南海郡揭陽戍
秦末漢初,趙佗割據嶺南,建南越國,梅地屬南越國揭陽縣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重建南海郡,梅縣屬交州南海郡揭陽縣地。三國時,為吳國廣州南海郡所屬;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從南海郡劃出部分地域增設東官郡,將揭陽縣劃分為海陽、潮陽、綏安(今漳浦)、海寧(今惠來)4縣,梅縣屬廣州東官郡海陽縣地。晉義熙九年(413年),分東官郡置義安郡,領海陽、潮陽、綏安、海寧、義招5縣,梅縣地方仍屬海陽縣地。
南齊(479年一502年)時,從海陽分出部分地方置程鄉縣,轄境包括今梅縣、蕉嶺、平遠全部及豐順之一部分,隸屬廣州義安郡,是為梅縣建置之始。
梁朝陳朝時(502年一589年),程鄉縣先後隸屬義安郡東揚州(曾改名瀛州)、廣州義安郡(註:《輿地紀勝》雲:“齊立程鄉縣,屬義安郡;梁屬東揚州,又改屬瀛州。陳廢瀛州。隋平陳置潮州,而程鄉以縣屬焉。”《方輿紀要》曰:“齊置程鄉縣,梁陳因之。”而《光緒嘉應州志·沿革》則稱《隋書·地理志》雲:“南齊所置程鄉縣,梁陳兩代既廢。”據查,《隋書》並無此記載)。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廢義安郡,撤銷程鄉縣。在義安郡廨置義安縣,原程鄉縣境為其所轄。開皇十一年,置潮州,復立程鄉縣,隸屬潮州。
唐代,程鄉縣先後為江南道、福建經略史、嶺南道領屬的潮州或潮陽郡所轄。
南漢劉晟乾和三年(即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於程鄉置敬州,僅領程鄉一縣,州、縣並置。此為潮梅分治之始。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滅南漢。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仍領程鄉一縣,屬廣南路。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於潮州。宋元豐五年(1082年),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梅州賜名義安郡,屬廣南東路。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潮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為路。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隸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州,領程鄉縣。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年),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潮州府
清康熙年間設惠潮道,程鄉隸屬廣東省惠潮道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領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4縣,加上嘉應本屬(原程鄉),稱“嘉應五屬”,直隸廣東省。嘉慶十二年(1807年),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復設程鄉縣,程鄉屬嘉應府管轄。嘉慶十七年(1812年),撤銷程鄉縣、嘉應府,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宣統三年(1911年),嘉應復名梅州。
民國建立後,廢除州府制。民國元年(1912年),梅州改稱梅縣,隸屬廣東省轄。民國3年,廣東省設定潮循道,梅縣為潮循道所轄。民國9年,潮循道廢,梅縣直屬廣東省轄。民國14年至25年,先後隸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東區綏靖區。民國25年,東區綏靖公署撤銷,梅縣屬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至5月,屬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管轄。
1927年5月13日至19日,梅縣建立過梅縣人民政府委員會。
1949年5月17日,梅縣解放,仍稱梅縣,隸屬中共梅州地委領導。5月24日,成立梅縣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為人民政府)。7月28日,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成立,梅縣為其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梅縣仍屬潮梅行政區領導。1950年1月,成立廣東省興梅專員公署,梅縣隸屬興梅專區管轄。1952年11月,興梅專區撤銷,梅縣隸屬粵東行政公署管轄。1956年1月,粵東行政區撤銷,分設汕頭、惠陽兩專區,梅縣隸屬汕頭專區
1958年11月20日,中共廣東省委發文,撤銷蕉嶺縣建制,並人梅縣。12月,蕉嶺縣正式併入。1961年3月,蕉嶺從梅縣分出。196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專區劃出原興梅區管轄的興梅7縣,成立梅縣地區專員公署,梅縣隸屬梅縣專區(1970年更名為梅縣地區)管轄。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梅縣所轄的梅州鎮從梅縣分出,設定縣級的梅州市,1979年3月正式掛牌辦公。梅縣和梅州市均隸屬梅縣地區。1983年6月,梅縣與梅州市合併,定名梅州市。9月,改稱梅縣市(國務院1983年12月22日批准),仍屬梅縣地區管轄。詳見地表1。
梅縣建置沿革表
地表1
歷史紀年
公元
名稱
隸屬
轄屬
備註
始皇帝三十三年
前214年
未有
專名
南海郡揭陽戍地
高祖元年至元鼎六年
前206年—前111年
未有
專名
南越國揭陽縣地
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
元鼎六年
前111年
未有
專名
南海郡揭陽縣地
王莽始建國元年
9年
未有
專名
南海亭
揭陽縣
改名南海亭
建武元年
25年
未有
專名
南海郡揭陽縣地
建安十八年
213年
未有
南海郡
至延康元年
—220年
專名
揭陽縣地
三國吳
黃武五年
226年
未有
專名
廣州南海郡
鹹和六年
331年
未有
廣州東官郡
至義熙九年_
—413年
專名
海陽縣地
義熙九年
413年
未有
廣州義安郡
至元熙二年
—420年
專名
海陽縣地
武帝永初元年至順帝升明三年
420年—479年
未有
專名
廣州義安郡海陽縣地
高帝建元元年至和帝中
興二年
479年—502年
程鄉縣
廣州義安郡
從海陽分出置縣
梁武帝天監元年至陳後主禎明三年
502年
程鄉縣
義安郡、東揚州(後改瀛州).廣州義安郡
—589年
文帝開皇元年至煬帝大業十四年
581年—618年
程鄉縣
義安郡
潮州
隋開皇十年廢義安郡,撤程鄉縣。開皇十一年置潮州,復置程鄉縣
高祖武德元年至哀帝天祐四年
618年—907年
程鄉縣
江南道、福建經略史、嶺南道潮州
天寶元年至至德二年。潮州改為潮陽郡,乾元元年復名潮州


開平元年至龍德三年
907年—923年
程鄉縣
潮州


同光元年至清泰三年
923年—936年
程鄉縣
潮州
後晉
天福元年至開運二年
936年—945年
程鄉縣
潮州
〔南漢)
劉晟乾和三年至大寶十四年
945年—971年
敬州
程鄉縣
州、縣並置

天福十二年至乾祜三年
947年—950年
敬州
程鄉縣
後周
廣順元年至顯德七年
951年—960年
敬州
程鄉縣
太祖開寶四年
971年
梅州
廣南路
程鄉縣
因避諱改敬州為梅州
神宗熙寧六年
1073年
程鄉縣
潮州
廢梅州
元豐五年
1082年
梅州
廣南東路
程鄉縣
徽宗宣和二年
1120年
梅州
廣南東路
程鄉縣
賜名義安郡
高宗紹興六年
1136年
程鄉縣
潮州
廢梅州
紹興十四年
1144年
梅州
廣南東路
程鄉縣
復置州
至元十六年
1279年
梅州路
總管府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
程鄉縣
至元二十三年
1286年
梅州
江西行省廣東道
程鄉縣
由路降為州
元貞元年
1295年
梅州
潮州路總管府
程鄉縣
延祐五年
1318年
梅州
廣東道宣慰司
程鄉縣
洪武二年
1369年
程鄉縣
廣東等處行中書省(潮州)府
廢梅州
洪武九年
1376年
程鄉縣
廣東布政司潮州府
順治元年至雍正十年
1644年—1732年
程鄉縣
潮州府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直隸
嘉應州
廣東省
興寧.長樂(五華).平遠.鎮平(蕉嶺)
嘉慶十二年
1807年
嘉應府
廣東省
程鄉.興寧.長樂.平遠.鎮平
復設程鄉縣
嘉慶十七年
1812年
嘉應州
廣東省
興寧.長樂.平遠.鎮平
撤銷程鄉縣



民國元年
1912年
梅縣
廣東省
民國3年
1914年
梅縣
廣東省潮循道
民國9年
1920年
梅縣
廣東省
民國14年—25年
1925年—1936年
梅縣
廣東省東江行政區、東區綏靖區
民國25年
1936年
梅縣
廣東省第六行政區
民國38年
1949年4月至5月
梅縣
廣東省第九行政區
1949年5月
梅縣
中共梅州地委
1949年5月17日梅縣解放
1949年
7月
梅縣
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






1949年10月
梅縣
潮梅行政區
1950年1月
梅縣
廣東省興梅專區
1952年—1956年
梅縣
粵東行政區
1956年—1965年
梅縣
廣東省汕頭專區
1958年12月至1961年3月蕉嶺縣並人梅縣
1965年—1970年
梅縣
廣東省梅縣專區
1970年—1983年
梅縣
梅縣地區
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的梅州鎮升格為縣級的梅州市,隸屬梅縣地區
1983年一1987年
梅縣市
梅縣地區
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併,初稱梅州市,9月,改稱梅縣市。

行政區劃

一、唐、宋、元時期
縣以下的行政區劃,唐時始有記載,稱鄉、里。《光緒嘉應州志·圖說》雲:°鄉堡之稱則自唐始。舊志曰:'唐武德中,令天下四家為鄰,四鄰為堡,百戶為里,五里為鄉。邑居者為坊,野居者為村。'是時,程鄉縣分為六鄉:懷仁光德、豐順、逢福、萬安、太平。後因之。”又雲:“葛志所載之鄉五,無豐順。杯仁、太平、萬安其地猶存,光德、逢福名且無傳,豐順早失所在。”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元豐時,廢都、保而復鄉、里。《太平寰宇記》(卷之一百六十七)稱:“程鄉縣依舊三鄉”。元代,改鄉、里為都圖。梅州、程鄉下設鄉里、都圖名數,今無考。
二、明、清時期
明代,縣以下政區改設廂都制。附郭(即城內,附城)為廂,野居(城外鄉村)為都,廂都下為圖、里,每圖編戶10里。明初,程鄉縣劃為3廂9都,下轄19圖。
3廂:東廂、西廂、南廂。每廂各轄1圖。
9都:石坑都(轄1圖,今石坑一帶)、松源都(轄2圖,今松源及蕉嶺南北標一帶)、韓蒲都(轄1圖,今梅西一帶)、溪南都(轄溪一、溪二、溪三3圖,今鬆口、松南、隆文一帶)、龜漿都(轄2圖,今白渡和蕉嶺縣相連處一帶)、萬安都(轄萬一、萬二、萬三3圖,今丙村、西陽、白宮、梅南、水車、畲江及豐順環清、小溪、建橋一帶)、義化都(轄1圖,今平遠東石、壩頭、大柘一帶)、長田都(轄1圖,今平遠縣境長田、超竹、熱柘一帶)、石窟都(轄2圖,今平遠泗水與蕉嶺廣福、蕉城、新鋪一帶)。
清代,縣以下的政區改稱堡,堡以下設甲、約,有的稱社、卒、宮或鄉村(均相當於現在的村)。康熙初,程鄉縣(即今梅縣)劃分為36堡,下轄230甲、約。詳見地表2。
清以前,梅州各縣行政區劃設定不盡相同。程鄉縣在唐代、里。全縣劃分為懷仁、光德、豐順、逢福、萬安、太平等6鄉。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
元豐廢都、保而復鄉、里。元代改鄉、里為都、圖。宋、元代鄉里、都圖數多少無考。至明代改設廂、都制,附郭(即城內附城)為廂,野居(城外鄉村)為都,廂、都下為圖,圖下為里。明初程鄉設3廂9都,下轄19圖、190里,置平遠縣時,劃出義化、長田、石窟三都四圖,置鎮平縣時劃出松源之第二圖,龜漿之第二圖。置豐順縣時劃出萬安之第三圖第五里(即萬安都徑心、環清、建橋三堡),至乾隆,全縣尚存36、13139。清乾隆改稱(有的亦稱社、卒、宮、村),嘉應本屬程鄉縣劃為36堡,下轄224個約或甲、社。
清代程鄉縣分36如下:西街、東街、西廂、東廂、水南、白土、羅衣、龍文(原名龍崗)、大立、小立、欖潭、柴黃、畲坑、扶貴、長灘、南口、錦屏(原名小乍)、河田、四都、瑤上、石坑(原名下)、李坑、大坪、石扇、西陽(曾稱四場)、丙村(曾稱錦洲)、金盤、雁洋、鬆口、大竹、梅屏(原名下半圖)、嵩山、隆文(原名龍牙)、堯塘、桃源、松源。
清代嘉應州本屬36堡名稱及所轄甲、約表
地表2
轄甲、
約數
所轄甲、約、社、卒、宮、鄉村名稱
西
15
一甲至十甲曾井甲望杏坊社甸甲
百果圍烏寥沙
東街
12
一甲至十甲金山甲攀桂坊
西廂
4約
寨中黃流古田洋門
東廂
7約
三坑石子嶺書坑周溪芹菜洋黃坑扎田
水南
7約
晏宮楊古狀下宮壩沙壠長崗待詔坑莆心
白土
4約
上坪壢林泮坑龜潭
羅衣
5約
小密大密上羅衣下羅衣軒坑
龍文(原名龍崗)
6約
徑尾安和藍田大林水車旁溪
大小立
8甲
增田黃坭塘水源坑魚塘曹田坑故旺鵝公坑古聲坑
欖潭
6甲
鹹和蓮塘和尚坑雙螺坑雙螺畲杉里
柴黃
5約
熊公岡頭印山雙下黃芬
畲坑
4約
官鋪松林中坑陳洞
扶貴
4約
大塘車上溪湖古塘
大竹
6約
神竹山前寺中村三葵坑尾西山
長灘
5約
周塘周車灘下濁水赤水
南口
5約
岡上馬子湖寺前車陂潭頭
錦屏(原名小乍)
4約
大塘尾葵岡雞籠羅徑
河田
8甲
下村松韭圍里張黃李鄧張陳周林兩岸陳張
四都
5約
東坑石子塘董田金坑李鄉
瑤上
4約
鉛畲白葉瑤美東門
石坑(原名標下)
5約
碭下洞尾陳坑中洞均田
李坑
5約
李坑白畲鳳坑瓜洲西凹
太坪
3約
太坪濁水薯田
石扇
5約
大嶺中心三坑巴樟蕉林
西陽(曾稱四揚)
5約
龍坑田心菜陽坑古田獎坑
丙村(曾稱錦洲)
5約
鄭均人和萬安扎洋黃沙小都
金盤
6社
小莆小河嚴子渡大坑井塘銀場
雁洋
6約
雁洋石寮大坪半逕南福村松樹坪
鬆口
15宮
王顯王鎮福善廣福集福橫山五通金盤太平界溪漢帝月泮王明王濟祥雲
梅屏(原名下半圖)
14社
謝田黃竹洋葵嶺上濁水下濁水章鹿黃蓮白龍洲采寥塘汾水金谷坑鸕鶿坑羊角汶水
白渡
(原名上半圖)
10甲
象湖蓮塘桂坪上大坑頭田背梅子坑鬲坑染采坪南華壩周坑頭
嵩山
4卒
嵩山村頭村中村底
隆文(原名龍牙)
5社
東山岡上坑尾井溪橫坑
堯塘
8鄉村
梘頭坑陳坑石螺同掩桑大塘尾松林深凹余坑
桃源
6甲
黃沙山背桃皮大塘塔子裡水岩頭
松源
4甲
寶坑葵坑塘邊蕉嶺

縣境演變

梅縣自南朝齊(479-502年)始置程鄉縣以後,不僅縣、州、府的建置歷有變更,且轄境亦有改變。
建程鄉縣時,縣境包括今梅縣、平遠、蕉嶺三縣的全部和豐順之一小部分,全境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5月開設平遠縣,劃程鄉縣的豪居林子營置平遠縣城。四十三年(1564年),增劃程鄉縣西北境的義化都(今東石、壩頭、大柘一帶)、長田都(今長田、熱柘、超竹一帶)、石窟都(今泗水及蕉嶺縣石窟河一帶)歸平遠。此時,程鄉縣境面積縮小1000多平方公里。
明崇禎六年(1633年)置鎮平縣(今蕉嶺縣),劃程鄉縣的松源都第二圖(今南、北標)、龜漿都第二圖(今白渡與蕉嶺交界處)歸鎮平,程鄉縣境面積又縮小近千平方公里。
清乾隆四年(1739年)置豐順縣,劃程鄉縣的萬安都第三圖之小溪壩、環清、徑心歸豐順縣。縣境面積減為2900多平方公里。
建國初,豐順縣的徑心、義士、赤嶺、葉田和蕉嶺縣的田心等村莊分別劃歸梅縣畲江和松源。1956年和1966年,梅縣石扇的黃竹坪劃人平遠縣熱柘鄉,興寧縣的石嶺和葉華先後劃歸梅縣水車和徑義鄉。梅縣縣境面積增為3017.4平方公里。
1958年11月20日,蕉嶺並人梅縣,縣境總面積增至近4000平方公里。1961年3月,蕉嶺又復分出,縣境面積復為3017.4平方公里。
1975年8月,梅城鎮改為梅州鎮建制,1978年12月30日從梅縣分出,設定縣級的梅州市(總面積46.3平方公里),梅縣面積減為2971.1平方公里。1983年6月,梅縣與梅州市合併為梅縣市。至此,梅縣全境面積復為3017.4平方公里。

縣治變遷

梅縣(程鄉縣)從南齊置縣至今,縣、州、府、專區、市治均在梅城。
隋朝,程鄉縣治在今西區更樓下。
宋代,梅州署在城內三桂坊(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以北)。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程鄉縣縣治由更樓下遷於城內州署(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有雲:“程鄉官署跡尋求,曾井東隅舊址留,隋代築成明徙位,土名猶自號更樓。”原詩注:“今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余,鄉人謂為舊程鄉縣之廢址雲”)。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程鄉縣治於城內東南隅,後改建於城內西南隅。
清順治三年(1646年),縣署移建於北門原察院行署舊址。是年,縣署毀。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程鄉縣署於原州署舊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為直隸嘉應州,以原程鄉縣署為州署(即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民國時期,梅縣縣政府駐地仍設於此。
建國後,1949年至1983年,梅縣人民政府駐地設於民國時期的梅縣縣政府駐地。1983年,梅縣市人民政府機關遷於梅城江南一路。
附:縣、州名稱來歷考
梅縣從南齊建縣以來,先後有過程鄉、敬州、梅州、嘉應州、嘉應府、梅縣、梅縣市#縣、州、府、市名稱。其來歷考釋如下:
程鄉縣 南齊置縣時,名程鄉。據《光緒嘉應州志·沿革》引《方輿紀要》雲:“南齊置程鄉縣,時有程受·者,以信義行於鄉,因名,屬義安郡。”
敬州 南漢劉晟乾和三年,即後晉開運二年(945年),程鄉縣境設敬州。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注:“敬州或作恭州,非恭州,乃宋避廟諱而稱”(見《光緒嘉應州志》)。但因何取名敬州,尚無史料可考。
梅州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平廣南,滅南漢,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見樂史《太平寰宇記》、王象之《輿地紀勝》),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何以稱“梅州”?據《光緒嘉應州志·山川》載:“梅峰在城西門外(今西郊),五峰錯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嘉應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鄉縣升為直隸嘉應州,欽定州名為嘉應。嘉應州之得名是因在梅城東門外(今梅州文化公園左側),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建有“嘉應橋”,因而得名。清《乾隆嘉應州志·橋渡》載:“雍正十一年升程鄉為直隸州,欽定州名嘉應,此橋(指嘉應橋)若先兆焉。”《光緒嘉應州志·序》:“秦開五嶺,東為揭陽,訖於南齊,肇有程鄉,曰敬曰梅,雄鎮一方,賜名嘉應,橋兆其祥。”
梅縣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改稱梅縣。因北宋、南宋、元朝沿用過梅州之名,1911年11月,嘉應州光復,一度復名梅州,故廢州改縣時稱為梅縣。

歷代人口

一、唐至明清戶口
梅縣的戶口,唐以前無考。唐時,有關資料亦無明確記載。清《光緒嘉應州志·食貨》雲:“潮州,梅州舊戶屬潮州籍,開元戶一千八百。”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潮州領海陽、潮陽、程鄉3縣,均為中下縣,天寶間(742—756年),有4420戶,26745口。按三縣平均,每縣1500戶左右。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一雍熙四年(979—987年),縣境有主戶1201戶、客戶367戶。熙寧八年一元豐三年(1075-1080年)有主戶5824戶、客戶6548戶。其後,因宋、元之間兩次遭元兵屠殺,縣內人口銳減。元大德七年(1303年)存2478戶,14865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陳滿起義,遭滅族性的鎮壓。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僅存1686戶、6989人。其後,原居閩西、贛南的客家人陸續大批遷梅,人口復逐漸增加。明永樂十年(1411年),有2617戶、10769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增至3099戶、38366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和四十三年,從程鄉劃出部分地方,置平遠;崇禎六年置鎮平(今蕉嶺縣),程鄉實存1817戶、19674丁(口)。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前,有民15歲為丁(口),需納丁(口)稅,20歲增負徭役,官吏和70歲以上免役的規定。人民為逃避過重的丁口稅,常瞞報戶口,或遷移流寓而舊戶籍冊不改,致人口編査常有錯漏。清康熙五十一年起,有增丁不加丁口稅的規定;雍正元年(1723年)開始,將丁口稅攤入各地田賦,不再單獨稽徵。自此,縣境人口記載才較為詳實。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有150273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24882戶、268193人。至清末,縣境內人口己達30餘萬人。宋、元、明、清間部分年份戶口見地表23。
宋朝至清朝部分年份戶口統計表
地表23
年號
公元
其中
總人口
備考
(資料來源)
總戶致
主戶
客戶
宋太平興國四年一雍熙四年
979——987
1568
1201
367
《太平寰宇記》
宋熙寧八年至元豐三年
1075—1080
12372
5824
6548
《元豐九域志》
宋元豐年間
1081—1085
12370(人戶)
葛三陽《程鄉縣誌》
元大德七年
1303
2478
14865
《元史地理志》
元順帝至元年間
1335-1340
3522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1686
6989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永樂十年
1412
2617
10769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宣德七年
1432
2840
12740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景泰三年
1452
3247
16261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正德七年
1512
2952
26201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3099
38366
明崇禎六年
1633
1817
19674
清順治八年
1651
1814
15764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150273
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
24882
268193
清末
1911
30餘萬
民國《梅縣概況》

二、民國時期戶口
民國16年(1927年),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黨政府軍隊反覆“進剿”縣內各革命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到處“燒、殺、搶”。僅民國19年7月至民國20年2月的8個月時間內,國民黨政府軍隊張徐光、馬毅、黃承典部,對全縣128個革命老區村莊“進剿”達61次,計被捕、被殺和逃亡外鄉下落不明的共4157人。梅南的九龍嶂浪蕩石和小桑等村莊,大部分房屋被燒毀,財物被搶光,人煙幾乎絕跡。民國21年8月,梅縣縣政府進行人口調査,計全縣有66837戶,總人口為293326人,其中男131922人,女161404人。對比清末,21年中,全縣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近萬人。
據梅縣縣政府民國30年(1941年)出版的《梅縣概況》記載:“廣州、潮汕淪陷後,前來避難者絡繹不絕,縣境人口遞增。民國28年再次進行人口調査,全縣現住96357戶,總人口369617人。”比民國21年增加76291人。7年中,每年平均增加1萬多人。民國28年以後,全縣人口繼續增加,至1949年全縣有101500戶,總人口417203人,比民國28年增加47586人,增長12.87%。10年中,平均每年增長12.87%0。
三、建國後戶口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査,全縣總戶數為119230戶,總人口436436人,其中男194750人,女241686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査,全縣總戶數為119350戶,總人口502556人,其中男240030人,女26252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査,全縣總戶數144606戶,總人口701038人,其中男355919人,女345119人。1987年末,總戶數160843戶,總人口765023人。比1949年末增加347820人,增長83.4%。38年中,每年平均增長21.95‰。

歷任主官

據《光緒嘉應州志》載,唐代有縣令1人,余無考;南漢有縣令1人,余無考;宋代任梅州知州37人,縣令7人;元代任梅州知州11人,縣尹2人;明代任程鄉縣知縣61人;清代任程鄉縣知縣21人,嘉應州知州85人,知府3人。
歷任知州、知縣(縣令、縣尹)任職情況表
政表6
唐朝(公元618-907年)
職務
姓名
籍貫
任職時間
縣令
張楷
廣東曲江
不詳
註:其它縣令無考。
五代南漢(公元917-971年)
任職時間
不詳
註:其它縣令無考。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姓名
籍貫
任職時間
王式
廣東曲江
景祜五年(1038年)五月至七月
陳希伋
廣東揭陽
元祜年間(1086-1093年)
葉齊
不詳
元祜年間
侯晉升
廣東曲江
紹聖年間(1094—1097年)
劉允
廣東海陽
紹聖年間
沈同之
不詳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之前任
邱致中
不詳
建炎四年秋到任
劉安雅
不詳
紹興年間(1131-1162年)
譚守約
廣東樂昌
紹興年間
方漸
福建莆田
紹興年間
柯宗英
福建泉州
紹興年間
陳王猷
不詳
紹興年間
陳自修
不詳
紹興年間
楊承祖
不詳
紹興年間
陳康延
廣東番禺
紹興年間
鄧酢
廣東始興
紹興年間
黃德
不詳
乾道年間(1165-1173年)
孟搏
不詳
淳熙年間(1174-1189年)
張概
河南洛陽
淳熙年間
游庾
不詳
淳熙年間
黃5
福建邵武
淳熙年間
劉煥
不詳
慶元年間(1195-1200年)
陳模
福建永春
慶元年間
余克濟
福建安溪
慶元年間
李克齡
不詳
慶元六年(1200年)
留丙
福建泉州
嘉泰年間(1201-1204年)
邱知剛
不詳
嘉泰年間
姚筠
福建三山
開禧年間(1205-1207年)
顏墉
福建永春
開禧年間
顏質
不詳
嘉定年間(1208-1224年)
宋栩
福建莆田
嘉定八年(1215年)
鄭至果
福建晉江
嘉定年間
葉敷榮
不詳
紹定三年(1230年)到任
李鑒
福建寧德
淳祜年間(1241-1252年}
楊應己
淳祜年間
賈全
寶祜元手(1253年)到任
林之望
開慶元年(1259年)到任
蒲壽晟
福建泉州
鹹淳七年(1271年)
湯執中
德祜元年(1275年)
毛煥
廣西富州
德祐年間(1275—1276年)
許仕連
不詳
蒙甄
不詳
劉藻
不詳
錢榮之
景炎二年(1277年)一月前任
元朝(1271-1368年)
姓名
任職時間
罕察馬
大德元年(1297年)到任
吳越
至大三年(1310年)到任
李貴
延祐七年(1320年)到任
徐震
泰定三年(1326年)到任
馮惟吉
天曆元年(1328年)到任
咬住
至順年間(1330-1332年)
安童
至順年間任
忻都
至順年間
麥卜顏
至順二年(1331年)
郭義
至順三年(1332年)
黎玉英
廣東東莞
至正年間(1341-1368年)
黃圭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到任
孔圭
元末至明朝洪武二年(1367-1369年)

明朝(1368-1644年)
職務
姓名
籍貫
任職時間
知縣
樊思明
不詳
洪武二年(1369年)到任
知縣
潘得祐
不詳
洪武五年(1372年)到任
知縣
劉成
不詳
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任
知縣
陸雋
不詳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到任
知縣
鄭懋中
福建晉江
建文四年(1402年)到任
知縣
劉寬
不詳
永樂元年至六年(1403-1408年)
知縣
鐘迪
不詳
永樂六年(1408年)到任
知縣
廖福
福建閩侯
宣德十年(1435年)到任
知縣
張先
福建
正統二年(1437年)到任
知縣
文琳
浙江龍泉
正統七年(1442年)到任
知縣
鄧義
廣西
景泰二年(1451年)到任
知縣
牛亨
不詳
景泰五年(1454年)到任
知縣
陳彥文
河北懷安
天順四年(1460年)到任
知縣
丁傑
江蘇吳江
天順七年(1463年)到任
知縣
陳章
廣東南海
成化二年(1466年)到任
知縣
吳元善
福建
成化八年(1472年)到任
知縣
官舜
福建閩侯
成化十二年(1476年)
知縣
劉彬
江西永豐
成化十二年(1476年)後任
知縣
辛貴
廣西
弘治六年(1493年)到任
知縣
陸嵌
浙江平湖
弘治九年(1496年)到任
知縣
孫鎬
福建閩侯
弘治十三年(1500年)到任
知縣
陳謙山
福建莆田
弘治十七年(1504年)到任
知縣
朱珙
浙江
正德六年(1511年)到任
知縣
張欽
江西南昌
正德七年(1512年)到任
知縣
張戩
廣西
正德九年0514年)到任
知縣
唐繼仁
廣西藤縣
正德十四年(1519年)到任
王澤
廣西武仙
嘉靖四年(1525年)到任
林譚
福建莆田
嘉靖四年至十二年間(1525-1533年)任
戴光
江西新建
嘉靖十二年到任
陳應奎
福建閩侯
嘉靖十五年(1536年)到任
黃進
江西豐城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
吳誥
福建安溪
方懋元
不詳
施模
福建
胡愷
不詳
劉堯典
不詳
徐甫宰
山西山陰
(以上6人嘉靖二十五年至四十四年間任)
顏若愚
福建龍溪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任
洪敷言
廣西桂林
隆慶年間(1567-1572年)任
武尚耕
江西溧水
萬曆初年(1573-1577年)任
莫可尚
廣西柳江
萬曆五年(1577年)到任
陳揚善
福建甫田
萬曆七年(1579年)到任
蔣蒙吉
廣西柳江
萬曆七年後任
湯民仰
廣西永福
萬曆十二年(1584年)到任
施懋
廣西橫州
萬曆十二年後任
王賢卿
江西金溪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到任
鄭廷惠
貴州歸化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到任
葉時敏
福建福清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到任
尚彥
四川南充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到任
李先春
不詳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到任
喻子賢
江西萬載
萬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任
吳奇逢
福建閩侯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到任
林欲棉
福建晉江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到任
丁應雒
安徽安慶
天啟二年(1622年)到任
謝宗份
山西山陰
天啟五年(1625年)到任
倪光遠
福建南安
崇禎元年(1628年)到任
徐洪祚
江蘇宜興
崇禎五年(1632年)到任
陳燕翼
福建侯官
崇禎八年(1635年)到任
李和鼎
江西吉水
崇禎十四年(1641年)到任
嚴爾琮
浙江吳興
崇禎十六年(1643年)到任
戴長治
浙江秀水
崇禎十七年(1644年)到任
清朝(1644—1911年)
姓名
籍貫
任職時間
林羽儀
不詳
順治五年(1648年)任
葛三陽
安徽蒙城
順治八年至十一年(1651-1654年)
施洪烈
不詳
順治十一年到任
鄭鴻
不詳
順治十二年(1655年)
程天旋
北京通縣
順治十三年(1656年)到任
洪圖光
浙江鄞縣
康熙二年(1663年)到任
戴明適
河北滄州
康熙四年(1665年)到任
王仕雲
江蘇江寧
康熙七年(1668年)到任
潘繼賢
不詳
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任
王吉人
福建晉江
康熙十七年(1678年)到任
劉廣聰
山東鄒平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到任
曹延懿
上海
康熙三十年(1691年)到任
劉世濟
山西新絳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到任
郭廷祚
河南
康熙四十年(1701年)到任
張琪
陝西鹹陽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到任
高彥登
寧夏
康熙四十九到任
尹正齏
江蘇溧水
雍正四年(1726年)到任
王國禧
不詳
雍正四年任
張朴璽
山西臨猗
雍正六年(1728年)到任
鄭大敬
江蘇如皋
雍正九年(1731年)到任
劉企峻
陝西鹹陽
雍正九至十一年(1731-1733年)任
王元樞
山東濟寧
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
李匡然
江西南昌
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三年(1734-1738年)任
李懷智
不詳
乾隆六年(1741年)到任
林寅
福建永春
乾隆六年到任
於霈
四川閬中
乾隆七年(1742年)到任
王者輔
安徽天長
乾隆九至十一年(1744-1746)任
董承娼
江蘇武進
乾隆十一年到任
吳廷元
不詳
乾隆十二年(1744-1746年)任
知州
王之正
通州(今北京)
乾隆十三至十五年(1748-1750年)任
印光任
上海寶山
乾隆十五年任
周懷濟
江蘇溧陽
乾隆十五年任
吳軾
不詳
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
邱炳岩
不詳
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
毛維錡
不詳
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754-1757年)任
詹昌
江西崇義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到任
繆廷機
不詳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到任
陳文焯
不詳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到任
蔣龍昌
江蘇武進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到任
周懷濟
江蘇溧陽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回任
陳景塤
不詳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到任
蔣龍昌
江蘇武進
乾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771-1772年)任
曾萼
不詳
乾隆三十九至四十年(1774-1775年)任
通恩
不詳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到任
戴求仁
宛平(今北京市)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到任
趙康
陝西銅川
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八年(1778-1783年)任
韓義
浙江紹興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到任
傅巽
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年(1784-1785年)任
戴求仁
宛平(今北京市)
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四年(1786-1789年)任
郭廷筠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到任
李戴春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92-1793年)任
彭人傑
江西吉安
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任
邱桂山
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任
王淦
嘉慶元年(1796年)到任
丁兆凱
嘉慶三年(1798年)到任
丁如玉
嘉慶四年(1799年)到任
嵇成閒
嘉慶六年(1801年)到任
吳敬權
嘉慶七至十年(1902-1805年)任
李秉忠
嘉慶十二年(1807年)到任
王沖
嘉慶十三年(1808年)到任
嘉慶十四年(1809年)到任
周理
嘉慶十四年(1809年)到任
謝濤
北京大興
嘉慶十七年(1812年)到任
吉壽
嘉慶十八年(1813年)到任
劉廷楠
河北獻縣
嘉慶十九至二十年(1914-1815年)任
戴錫綸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到任
劉廷楠
河北獻縣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復任
朱廷桂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到任
田文燾
河南固始
道光元年至三年(1821-1823年)任
徐淮清
道光四年(1824年)到任
金錫鬯
浙江桐鄉
道光六至九年(1826-1829年)任
胡承光
道光十至十二年(1830-1832年)任
金錫鬯
浙江桐鄉
道光十三至十五年(1833-1835年)復任
韓鳳修
浙江蕭山
道光十六年(1836年)到任
吳思樹
道光十八年(1838年)到任
易長華
不詳
道光十九年(1839年)到任
汪元炳
不詳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到任
倪灃
浙江長興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到任
汪元炳
不詳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復任
吳均
浙江餘杭
道光二十三年到任
梁星源
陝西峽山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到任
春霖
不詳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到任
余士墚
安徽鳳台
道光二十六年到任
張應庚
不詳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到任
文晟
江西萍鄉
道光二十八年至鹹豐五年(1848-1855年)三月
顧駿
順天(今北京)
鹹豐五年三月至五月任
帖臨藻
山西應縣
鹹豐五年五月至八月代理
王淳修
北京大興
鹹豐五年八月到八年(1858年)二月
張邦泰
江西泰和
鹹豐八年二月至四月代理
陳昂
浙江義烏
鹹豐八年四月至六月任
文晟
江西萍鄉
鹹豐八年六月至九年(1859年)二月復任
汪政
北京大興
鹹豐九年二月至十月
薩保
不詳
鹹豐九年十月至同治三年(1864年)八月任
程培霖
安徽婺源
同治三年八月至五年(1866年)二月任
楊有成
江蘇江寧
同治五年二月至十月任
周士俊
甘肅蘭州
同治五年十月至七年(1868年)二月任
彭翰孫
江蘇蘇州
同治七年二月至九年(1870年)三月任
張觀美
浙江建德
同治九年三月至十年(1871年)八月任
嚴家疇
江蘇吳縣
同治十年八月至十一年(1972年)十一月
張日銜
浙江杭州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至十二年(1873年)六月
徐殿蘭
浙江湖州
同治十二年六月至七月護理
張鶴齡
安徽桐城
同治十二年七月至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
周士俊
甘肅蘭州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至光緒三年(1977年)二月
李敦厚
四川樂山
光緒三年二月至四年(1878年)十月
嚴家疇
江蘇吳縣
光緒四年十月至五年(1879年)十一月
姚克浚
浙江杭州
光緒五年十一月至八年(1882年)四月
陳善圻
湖南郴州
光緒八年四月至十年(1884年)七月
姚克浚
浙江杭州
光緒十年七月至十三年(1887年)三月
金桂馨
江西高安
光緒十三年五月至十四年(1888年)十月
劉清泰
山東濟寧
光緒十四年十月至十六年(1890年)二月
吳宗焯
湖北安陸
光緒十六年二月至十九年(1893年)十一月
蔣嗚慶
沈麟書
吳國章
關廣槐
周經魁
李慶榮
部增祜
以上7任知州籍貫、任期不詳
陳壽譎
福建
宣統間(1909—1911年)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