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秦篆)

小篆

秦篆一般指本詞條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篆(又叫“秦篆”)
  • 形成年代:戰國時期
  • 代表作品:《泰山刻石》
  • 代表書家李斯李陽冰鄧石如
特點,制定,書體由來,秦創小篆說,小篆為戰國文字說,臨寫方法,用筆,結字,李斯貢獻,代表書家,秦代石刻,嶧山石刻,

特點

  1. 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 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3. 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4. 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制定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有感於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於是提出“書同文”,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
另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改變原先那種彎彎曲曲的筆劃線條,整理出一種筆畫勻整,便於書寫的新字型。
小篆的制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

書體由來

秦創小篆說

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秦統一前由於長期地域割據,“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書寫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現象十分嚴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種寫法,給發展經濟和文化交流帶來極大不便。故在統一貨幣、車軌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又著力推行“書同行”政策。《說文解字·敘》記“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可見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變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而創秦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趨簡化,線條圓勻,字呈豎勢。是我國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布白工整,為小篆的精華和代表。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秦權上刻制的小篆
泰山記得石也稱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書。石高4尺,四面環刻文字,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內容主要是“頌秦德”。字型小篆,原殘石現存岱廟。其傳世拓本較多,其特點是筆畫圓潤,挺遒流暢,筆筆如鐵線;結體端莊嚴謹;字形稍長,造型健美;分行布白體勢工整,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絕妙。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均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貴寶。”
《琅玡刻石》《琅玡刻石》
嶧山刻石俗稱嶧山碑,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嶧山(山東鄒縣)所立,傳為丞相李斯所書,小篆。內容前為始皇詔,144字,自“皇帝曰”以下為二世詔,計79字,字略小。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現所見均為後摹寫,雖多失秦篆古厚的筆勢,但其筆畫清勁,圓轉宛通,對研究篆書藝術的演變有重要價值。秦詔版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記秦始皇的頒布詔內容。其筆畫勁遒,書風隨意自由,大小相同,隨勢生姿;字間行間,時疏時密,雖不齊整,前後成趣。

小篆為戰國文字說

著名學者、書法篆刻家徐無聞先生認為,在一個極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創造出一種文字來的,一種文字的形成要經過長期過程的,秦始皇只是對戰國時期就已形成的小篆進行加工、整理和推廣而已。
概論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鄧石如小篆鄧石如小篆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石權始皇廿六年詔則最能見其真相。
發展
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餘年,經歷了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 “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有的字型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 這雖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代表作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
《碣石頌》《碣石頌》
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
琅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臺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
會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會稽刻石》《會稽刻石》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型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信息,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一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中國書法藝術的兩大系統,一為碑系,一為帖系。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
嶧山刻石》原石毀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後被拓跋燾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殘損不堪,不可摹拓。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里。在李斯之後,唐代李陽冰、五代徐鉉、清代鄧石如,近人吳昌碩等都以篆書為長。秦代小篆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以及無數秦量、秦權、詔版。東漢時許慎作《說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產生年代雖然不早,數量卻很大,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橋樑。
風格特徵
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臨寫方法

用筆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這五個字可以說是篆書用筆的度世金針,警世名言。 “婉”和“通”雖僅二字,卻準確揭示出對篆書用筆的基本筆勢和篆書筆畫質量的要求。因此,臨習篆書寫應以中鋒為主,中鋒立骨,中鋒才能使筆畫圓實勁健,運筆應流暢,此乃正宗古法、風格神采所系。否則,極易寫得板滯,要打破其板滯,用筆的虛靈是其關鍵。篆書的捉筆須掌虛而指實,運筆講求中含內斂、流暢通達,筆力藏於筆畫之中,使氣息浩浩然、綿綿然而首尾貫通。
蕭退庵篆書蕭退庵篆書
清人朱和羹認為:“筆不虛,則欠圓脫,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離合之間,神妙出焉。此虛實兼到之謂也”,可謂得其三昧。一般說來,實筆,指用筆較為重而遲緩且墨濃;虛筆,指用筆較輕而急速且墨乾。用筆要虛實互出、潤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書的筆畫(線條)節奏鮮明,韻律生動,行氣貫通。故而,書篆宜虛實相生、潤燥結合,宜圓轉澀進,澀而通暢,才能使線條渾厚、通暢而又古拙、虛靈,從而表現出圓通勁健的力度來,形成毛、澀、松、暢的藝術效果。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線條粗細穿插和變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勻。
當然,我們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級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度。

結字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小篆成為官方統一的文字。小篆體勢修長,講究對稱,筆畫停勻,用筆起收不露痕跡,體態端莊而妍美。
自秦以後,歷代的書法家大都把秦篆奉為圭臬,取修長的縱勢為體貌。唐代李陽冰為篆書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鉉,宋代有張謙仲、喻湍石均為其時的篆書大家。元代有趙孟頫、吾衍、周伯琦、吳叡,各以篆書擅名一時。明代徐霖則飲譽當代。降至清中葉後,王澍、丁敬、錢坫、洪亮吉、孫星衍、莫友芝、楊沂孫,乃至近代羅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脈,皆規模“二李”(李斯李陽冰)——起筆藏鋒斂毫,行筆中鋒,收筆多垂露,筆畫停勻,講究對稱,字型方整,結體疏鬆古拙。這些篆書名家或師《石鼓》、或參鐘鼎籀書,雖然評者譽稱其篆書“遠接前秦”、“情參鐘鼎”,然而,大致工致多於神情——用筆、結字均未能突破前賢的藩籬。
蕭退庵老人認為小篆“必須能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可謂一語道破了篆書的結字特徵。因此,在習篆時,應以方楷一字半為為宜。以我個人的體會,將篆書寫扁寫方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這首先要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並且要多從漢碑篆額的篆書上去感悟。同時,在臨習書篆時,必須以“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能容針”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結字達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為風神,以密為老氣,這樣就能想方就方,想圓就圓,要長就長,要扁就扁,隨心所欲,無所不宜了。另外,還要考慮字形的取勢。一般來說,取勢是字形生動與否的重要一環。就篆書字勢而言,應該追求端莊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與垂腳長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適度。如此於展縱間兼取橫向之勢,便能於一字之內、字字之間,得舒展跌宕而又顧盼之情。再結合以中鋒用筆為主,偏鋒、側鋒並用,收筆多側鋒,懸針、垂露兼融,筆畫間注意搭接的裝飾意味諸方面,兼工帶寫,篆書“取勢”、“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現出來。 

李斯貢獻

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吞併各路諸侯,統一了中國,分天下為36郡,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王朝,兼取三皇五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在這中國歷史上重大的轉變時期,作為秦始皇最為重要的戰略謀臣的李斯,在秦始皇統一大業的過程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因此,司馬遷在《史記》里稱其為:“因時推秦,遂得意于海內,斯為首謀。”
李斯像李斯像
李斯,生年不詳,卒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與韓非同為荀況的學生,早年曾為郡小吏,公元前247年西入於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得以遊說秦王,後來深受秦王的賞識,勸說秦王滅諸侯、成帝業,遂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旋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政所採納,不久官拜廷尉。秦統一天下後,建議實行郡縣制,並主持制定了秦一系列的法律規章。不久李斯官至丞相。始皇34年,李斯上言焚燒《詩》、《書》以及諸子百家之書,為始皇所採納,從而造成了文化上的一場浩劫。秦始皇死後,李斯與趙高合謀矯詔,廢長子扶蘇,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此後雖竭盡曲承,而終被趙高所忌,腰斬於市。
在文學方面,李斯的散文上承荀況,下開枚乘、鄒陽。其書奏議論,比喻層出,辭藻斐然,而又刻峭謹嚴,風格與《韓非子》相近。魯迅先生稱其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漢文學史綱要·李斯》)。
小篆(秦篆)
始皇26年,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發布政令,在全國“書同文字”。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均採用新改定的小篆書體,以此頒布天下。李斯小篆既是秦代官方文字,又是後世篆書藝術之祖,在書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因李斯在小篆改定和推廣方面的功績,歷史上曾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唐代李嗣真《書後品》稱其書法為:“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絕,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竇臮《述書賦》亦云:“斯之法也,馳妙思而變古,立後學之宗祖。”就是放在整個書法史中去關照,能當此評價者,可謂不多。
李斯所留下的書法遺存,當是隨同始皇出巡,所至之處的紀功刻石作品。這些紀功刻石作品雖然均無署名,但歷來史料都確信必出李斯之手,這裡權從舊說。見於史料的刻石一共有七處,它們分別是:泰山、琅玡台、嶧山、碣石、會稽、芝罘、東觀刻石。七處刻石中,碣石一刻早已沒入海中,歷代都無著錄。芝罘、東觀二刻石也早已散佚。嶧山刻石原石早已毀於兵火,宋元兩代都也曾作過翻刻,至今尚存。琅玡台刻石,為琅琅玡山的摩崖,是天然的石柱,橫畫均呈弧曲狀態,其下垂以及斜曲之筆,皆圓暢流美,自然生動,氣息古厚,為李斯小篆的傑作之一。惜其磨泐太甚,幾無完字,作為範本,會給臨習者帶來較大困難。會稽山刻石,為始皇最後一刻。此石在南宋時尚在會稽山頂,但其字跡幾乎全部損泐,後經輾轉翻刻,書法已板滯無神,失去原刻風貌。要之,能全面反映李斯小篆風貌者,惟《泰山刻石》而無他選了。儘管有學者考證出《泰山刻石》非原石拓本,但與《嶧山刻石》、《會稽山刻石》相較,要近於秦篆原貌多多。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時所立。石四面環刻,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及從臣名字。《史記·秦始皇本紀》詳載其事及辭。原刻石立於泰山玉皇頂南沿碑亭處,明嘉靖以後,此石流落在碧霞元君祠西牆外的玉女池旁,時僅存二世詔書四行29字。至清雍正年間,此石又被移置至碧霞元君祠之東廡。清乾隆五年,碧霞祠遭火災,石佚。至清嘉慶二十年春,由蔣因培等人在玉女池中覓得殘石兩塊,尚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十殘字。後幾經磨難,到宣統時尚存9字。殘石現存山東泰安岱廟內,或有疑為非原石者。
小篆(秦篆)
北宋劉跂是歷史上最早對泰山刻石進行詳細考察的人,他兩次登臨泰山,弄清了刻石的石材、形制情況,最大發現是弄清了刻石四面刻字,除了秦始皇刻辭,還有二世刻辭。他親自墨拓,得146字,在《泰山秦篆譜序》中作了詳盡的記載,為研究秦始皇刻石提供了寶貴資料。
泰山刻石》傳世最早的是宋人摹刻於叢帖之中的殘本。
拓本最早、最為著名的是明代錫山安國所藏北宋《泰山刻石》165字和53字本,上世紀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再有拓本就是輯入《秦金石刻辭》的29字本了。
秦泰山刻石歷代多有摹刻拓本,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乾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
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複製刻石全文立於岱廟。

代表書家

秦代石刻

從中國書法發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冊的。所謂小篆當以秦刻石為代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鞏固統治,加強影響,他帶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視各地,刻石記功,以頌揚他廢分封、立郡縣、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從而留下了珍貴的秦代刻石,相傳為丞相李斯所書。秦始皇東巡刻石多已殘毀佚亡,今所存者僅《泰山刻石》、《琅玡刻石》,雖已殘毀,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均為後人翻刻,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泰山刻石》也稱《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
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頌辭144字,二世詔78字,總計222字。李斯手書。碑石四面環刻,書體為小篆。今存10字,字形結構長形整齊一致,運筆流暢飛動,轉折處柔和圓勻,風格優美,生動有力。
小篆小篆
《琅玡台刻石》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下泰山南登琅玡山所刻,今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四周環刻,剝蝕嚴重,僅存兩面13行86字。清代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評價道: 嬴秦之跡,唯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 以上諸碑皆為丞相李斯書寫的小篆,充滿雄強渾厚之氣。筆畫停勻,提筆疾過,圓渾而遒健,筆法若玉箸,所以後人又稱其為 玉箸篆.它結體平穩,上密下疏,沉著舒展。這類風格的篆書非常適合於莊重嚴肅的場合。
秦刻石上的小篆比《石鼓文》、《秦公簋》上的籀文簡化,並且結束了戰國時六國文字混亂的現象,統一了全國的書體。
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還銘刻在秦虎符上。如《陽陵虎符》,銘文是極精美的小篆,筆道圓勻,筆力雄健,對稱均衡,結法謹密,更兼字畫錯金為之,燦燦金光,眩人眼目。《新郪虎符》也是筆道圓融,結體嚴密,字型風格屬於秦系文字,精美異常。

嶧山石刻

嶧山刻石碑文】清文學家王昶金石萃編》錄其全文如下: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①,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嶧山石刻嶧山石刻
註:①繹山:指嶧山。②此碑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