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四貴

秦國四貴

公元前307年,年輕的秦武王因比賽舉鼎,受傷死後,因沒有兒子,而其父親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爭相繼承,便開始了王位爭奪戰。而武王的母親稱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前。

秦惠文王的小老婆羋八子有個能力出眾的同母異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只有他最有勢力,這時挺身而出,擁立姐姐的兒子公子稷為王,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便讓燕國人迅速送他回國,如此讓公子稷得以繼位成為秦昭襄王

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公元前307年
簡介,附錄,

簡介

昭王即位後,年紀還輕,尊母親羋八子為宣太后,讓舅舅魏冉執掌大權,並任命為將軍,衛戍鹹陽,後來四次擔任丞相,封為穰侯,封地即(今河南鄧縣),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
秦宣太后在助子奪位後,親自主持朝政,對親黨回報,大肆分封。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從這項推薦來看,羋八子的母親應該是姓向的)。
她的同父同母弟弟叫羋戎,封為華陽君,封地先是華陽,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
宣太后與秦惠文王的一個兒子——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今河南南陽)。另外一個兒子——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陝西高陵,秦昭襄王十六年,又換封地為鄧(河南郾城)。這樣,宣太后這兩個弟弟和兩個親兒子,分別封為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在秦國權勢煊赫,合稱“四貴”,由於專權跋扈,人心不附。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范雎入秦,一語道破,讓心有不滿的被秦昭襄王採取集權措施,立即親政,免穰侯相職,改用范雎為相“四貴”則全部驅出都城到封地而失勢。
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秦昭王曾經派弟弟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但齊湣王不敢得罪,好生招待後,次年,讓把涇陽君送回秦國,孟嘗君薛文亦隨後入秦為相。

附錄

戰國策·秦三》
范雎曰:“臣居山東,聞齊之內有田單,不聞其有王;聞秦之有太后、穰侯、涇陽、華陽,不聞其有王。夫擅國之謂王,能專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威之謂王。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涇陽、華陽擊斷無諱。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者下,下乃所謂無王已。然則權焉得不傾,而令焉得從王出乎?臣聞善為國者,內固其威,而外重其權。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裂諸侯,剖符於天下。征敵伐國,莫敢不聽;戰勝攻取則利歸於陶,國弊,御於諸侯;戰敗,則怨結於百姓,而禍歸社稷。《詩》曰:‘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齒之權,縮閔王之筋,縣之廟梁,宿昔而死;李兌,減食主父,百日而餓死。今,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已。臣今見王獨立於廟朝矣。且臣將恐後世之有秦國者非王之子孫也。”
秦王懼,於是乃廢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涇陽於關外。昭王謂范雎曰:“昔者齊公得管仲,時以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為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