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盜刻石

禳盜刻石

山東省是我國保存漢代碑刻數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又以濟寧最為集中,因而有“中國漢碑半濟寧”的說法,就是說,中國的漢碑有一半出在濟寧。在這眾多的國寶中,發現於金鄉的“禳盜刻石”歷來為人矚目。就目前發現的漢碑來說,“禳盜刻石”碑刻文字最多,其書體演變也最具歷史特徵,現在已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漢碑中的精品、極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禳盜刻石
  • 出土地點:山東省金鄉縣
  • 出土時間:1980年
  • 名字來源:根據文字內容來命名
發現過程,名字來源,詳貌,歷史價值,

發現過程

說起“禳盜刻石”的發現,其實非常偶然。在金鄉縣胡集鎮西郭村北面有一座小山叫魚山,這個魚山和我們常說的魚山鎮(開發區)不是一回事。1980年春天,在魚山頂峰偏北的地方,當時村民開山時發現了一個依山開鑿的古墓。墓呈東西走向,長約6米,寬約4.5米,有兩扇石門。打開墓門後發現,墓室分為南北兩室,室內有兩張石床,除了殘存的少量屍骨外,沒有發現任何陪葬品。後來了解得知,墓中有一些錢幣、陶鼎和陶罐等陪葬品,有人在夜裡給盜走了。原來的墓門還雕有銜環鋪首畫像,開啟自如。所謂銜環鋪首,就是古代的大門上一般都有兩個獸首,嘴裡銜著鐵環。現在,因不斷的開採,這座墓早已毀掉了,現場僅剩下一大堆碎石。
當時,西郭村有個小伙子叫郭紹瑞,剛高中畢業。1981年中秋時節,郭紹瑞聽說這個古墓的事,非常好奇,就去細心察看。突然,他發現墓門上面的壓檻石上刻有罕見的文字,這些文字和現在的字不一樣,很難辨認。郭紹瑞很想知道這些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打算抄寫下來。當時天色已晚,郭紹瑞就回家拿了手電筒,花費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這些古文字全部依葫蘆畫瓢抄錄下來。
第二天,郭紹瑞想買下這塊刻有文字的石頭,當蓋房子的地基石。他找到開山的石工,談的價格是10塊錢。可是,等郭紹瑞回家拉車來拉石頭時,刻石已在下放的過程中斷為4段。斷石已不能當基石用了,郭紹瑞就沒有再買下來。
這塊刻石就是稀世珍寶“禳盜刻石”。就在郭紹瑞抄錄文字後不久,當時國家正在進行文物普查,濟寧市文物局的宮衍興、顧承銀在胡集魚山坡上的石料堆中發現了一塊殘石,這塊殘石就是那4塊斷石中的一塊。這塊殘石運到金鄉文物所,後被濟寧市博物館借走,還打了借條,但一直沒有還回來。這就是第一塊殘石。
關於這塊殘石發現的時間,現在還有疑問。據文字的抄錄者郭紹瑞回憶,他抄錄文字的時間是在1981中秋時節,那么市博物館的宮衍興等人發現第一塊殘石的時間不會早於這個時間。但是,宮衍興確認的時間是1980年,因為宮衍興是文物工作者,所以現在多採信這一說法。1980年這個時間,也可能是指古墓最初被發現的時間。
第二塊殘石的發現大約是在10年之後,也就是1990年3月。金鄉縣文物所徵集文物,當時在縣文物所工作的李登科、卓先勝到胡集鎮調查,在郭山口村一位石工家裡發現的。自此,這件國寶才為世人所知。
到現在為止,只發現了這兩塊殘石,一塊藏於金鄉縣文物所,一塊藏於濟寧市博物館,另兩塊至今尚無下落。據當地的石工回憶,另兩塊很可能是被村民拉走修路修橋了。所以,在這裡也請當地的村民們多留意一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發現這件國寶。

名字來源

這件國寶為什麼叫“禳盜刻石”呢?這是根據文字內容來命名的。雖然我們無法看到這件國寶的全貌,但幸好郭紹瑞把文字全部抄錄下來了。經初步審閱郭紹瑞手抄的全文,殘石一和殘石二分別為全石的首段和中段。據此推算,全石總字數達138字,其中軼失的約有15行,全石總長度應在196厘米左右。
刻石的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警告、詛咒盜墓的人不會有好結果,後部分是規勸人們要多行善積德。前幾行字是這樣的:“諸敢發我丘者,令絕毋戶後。疾設不詳者,使絕毋戶後。”
什麼意思呢?“諸”就是凡是;“毋”是不要。前一句意思是:凡是敢掘開我的墳墓的人,就讓他斷子絕孫。“疾”的意思是殘缺,這裡作破壞講;“設”就是假設、假如。後一句意思是:即使不是故意破壞,破壞者也一樣斷子絕孫。
後來,就根據前一部分的內容,就將這件國寶命名為“禳盜刻石”。這個“禳”字現在很少用了,是祈禱消除災禍的意思,也有去除的意思。
對於這件國寶的名稱還有不同的意見。有一種意見是叫“魚山刻石”,因為發現這件國寶的這座山叫魚山,按照以發現地命名的通行做法應該叫“魚山刻石”。但是,現在人們都習慣叫“禳盜刻石”了,所以我們現在仍然用這個名稱。

詳貌

這是金鄉文物所收藏的一塊“禳盜刻石”殘石的拓片(圖一)。這塊殘石長41厘米,寬35.6厘米,厚約23厘米。上面有字5行半,每行5字,共25字,還有2個殘字。兩行之間刻界格,界格高30厘米,行距約7厘米,石邊上有斧剁的紋路。
圖一圖一
這是濟寧市博物館收藏的一塊“禳盜刻石”殘石的拓片(圖二)。這塊殘石長52厘米,寬近39厘米,厚僅9.7厘米,比上塊薄了近14厘米。當時,石工搬運時嫌它太厚重,就將石頭的背面砸去大半,幸好沒有砸壞正面的文字。該殘石有字跡8行,每行有5字的,也有6字的,一共34字,還有8個殘字。其它都和上塊殘石一樣。
圖片二圖片二

歷史價值

首先,“禳盜刻石”的文字之多,決定了它的價值非同一般。西漢時期留下來的文字石刻非常少,真正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近代學者徐森玉著有《西漢石刻文字初探》一書,書中總共只收集到10種。而且,這些刻石多為篆書,大都是三言兩語的記事或題名,字數非常少。所以在考古界有一個說法,就是“漢碑三字為寶”。比如說,在鄒城發現的“萊子侯刻石”,在“禳盜刻石”被發現之前,字數算是最多的,一共才35個字。而“禳盜刻石”現存的兩塊殘石就多達59字,還有10個殘字。如果另兩塊也能找到的話,整塊刻石上的文字就多達138字。所以,這塊刻石自發現以來,一直為中外碑刻研究者、文字研究者、書法界和歷史學界所關注,曾一度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其次,我們從歷史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一下。從刻石全文來看,墓主人為防止墳墓被盜,先惡言詛咒,再良言相勸。這充分反映了出當時的社會狀況、時代背景和人們的願望,為研究西漢的社會狀況提供了難得珍貴素材。“禳盜刻石”的內容之一就是詛咒盜墓賊,詛咒他們滅門絕戶、斷子絕孫。上海大學的黃景春博士認為,這種詛咒,最早的例子就是“禳盜刻石”。古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這對研究中國古代孝文化來說,也是很好的歷史資料。從民俗墓葬文化方面來看,“禳盜刻石”是墓門上方的壓檻石,這與其它幾座墓頂門石上的刻石一樣,都是放在墓室外面告誡盜墓賊的,這說明當時民間有這種風俗。“禳盜刻石”為研究西漢時期的這種民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
第三,我們再從漢字演變的角度來看一下。從篆書到隸書的演變,是漢字字型與書法藝術史中一個最為重要的階段。在篆書中,文字的象形成分還比較大,演變為隸書後,象形的意味大大減少,漢字基本上脫離了圖案化,可以說完全變成了抽象化的符號。這個變化對於文字的演變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再來看看“禳盜刻石”上的文字,這些文字近似小篆,但體型趨於方正,屬於帶有濃厚篆意的隸書。也就是說,這些文字處於從篆書向隸書的過渡階段,這就填補了西漢中後期漢字隸變過程的空白,為研究我國文字的演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第四,我們再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一下。“禳盜刻石”表面粗糙,高低不平,文字基本是利用石頭的自然平面刻成的。從原石和刀口兩個方面來看,刻字的的水平很不一般。這些漢字古樸質美,率意直取,生動多姿,是我國漢代民間字型的典型代表。刻字的刀法沉穩,方圓兼顧,字型結構內斂外張,疏而不散,密而不拘,有一種簡約生動的藝術之美。禳盜刻石的發現,為秦漢書法發展的源流關係及風格技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這對隸書藝術的繼承和發展,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