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教

禮教

《現代漢語詞典》中,禮教指舊傳統中束縛人的思想行動的禮節和道德。

古人將“禮教”與“樂教”並提,它們的本義,不過是以禮為教、以樂為教。禮教,指禮的教育。語出《列子·楊朱》:“衛之君子多以禮教自持。”禮是指 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教
  • 別名:名教
  • 注音:ㄌㄧˇ ㄐㄧㄠˋ
  • 拼音:lǐ jiào
英譯,引證解釋,基本概念,

英譯

[the Confucian or feudal ethical code]

引證解釋

指禮儀教化。
《孔子家語·賢君》:“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 三國 魏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都人士女,服習禮教。” 晉葛洪《抱朴子·審舉》:“ 江 表雖遠,密邇海隅,然染道化,率禮教,亦既千餘載矣。”魯迅《花邊文學·論秦理齋夫人事》:“這幾年來,報章上常見有因經濟的壓迫,禮教的制裁而自殺的記事,但為了這些,便來開口或動筆的人是很少的。”葉聖陶倪煥之》二十:“被重新估定而貶損了價值的,要算往常號稱‘國粹’的綱常禮教了。”

基本概念

禮教禮儀教化,禮教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樂文化,因其重視名份,又稱名教,即以名為教。禮教思想統治影響中華民族兩千餘年。對名教系統的破壞行為稱為“僭越”。
禮教
孔子家語》稱“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凌廷堪說:“上古聖王所以治民者,後世聖賢之所以教民者,一禮字而已”。魏晉時“名教”泛指整個社會人倫秩序。宋人袁燮《又乞歸田裡第一奏》:“公論弗容,士友交謫,皆以為名教罪人,臣實懼也。”
僭越就是指做出超越自身階級應有的行為,儒家認為這樣會破壞名教系統。
最經典也最常見諸典籍的“僭越”就是指顛覆國家政權正統,自立為皇帝的人,比如王莽曹丕等人。
其他具體的僭越行為有擁有大量兵馬刀甲(不符合身份或詔命者)、私造皇宮和皇帝用品(車乘、冠服、稱號)等。
中國歷史中把商人置放“士農工商”之末也是防止僭越行為的產生。商人的錢和權再大,也不能超越皇家,為皇家服務的士大夫地位最高,而把“投機者”的商人置於農民及工匠之下。所以貴族通常不會與商人家庭通婚。明太祖朱元璋甚至頒令,商人只許穿布衣,不得穿綾羅綢緞。
●清代學者淩廷堪說過:“上古聖王所以治民者,後世聖賢之所以教民者,一禮字而已”意思是說,上古聖王治理民眾的方針,以及後世聖賢教育民眾的方法,都可以最終歸納為“禮”這一個字。
聖王治世的目標,是建立大同世界,這是見諸於禮記的。聖賢教民,是要讓百姓懂得禮、遵守禮。淩氏的見解,非常的精到.太古時代,人與禽獸為伍, 《禮記"曲禮》說,為了讓人們懂得“自別於禽獸”,有聖人起來,“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就是制定了禮來教人,禮使人自覺地區別於禽獸,走向了文明。
1919年11月1日,吳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6號上發表了《吃人與禮教》一文,他說:“我們如今應該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把吃人和禮教這兩者直接畫了等號。在此後的近百年當中,“禮”不斷被人潑髒水,“積毀銷骨眾口鑠金”,於是,禮教變成了上自黨政幹部、知識分子,下至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無人不曉的貶義詞。中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樂文化――每每簡稱為禮。如果吳虞的說法得以成立,則中華歷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如此野蠻的國家,豈能加以 “文明古國”的桂冠?因此,對於禮的認識,事關對於中華文明的基本評價,不可等閒視之,我們不可不明辨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