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州高新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實行“一區多園”的管理模式,下轄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以及洪山倉山馬尾福州軟體園等6個園區,並於2013年7月開始託管閩侯縣南嶼鎮上街鎮5個村,整合後的福州高新區總面積約193.07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面積約66平方公里)。2016年6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福州高新區主體園區位於福州中心城的西南側,與福州主城區僅一江之隔,交通條件十分便捷與空港、碼頭構成“一小時交通圈”。 海西園定位以高端研發、科技孵化和總部經濟為主體,規劃面積12.35平方公里;“兩園”定位為高新技術輻射區域,以生物醫藥和機電、光電等生產性項目為主,規劃面積12.87平方公里。

福州高新區在產業規劃上堅持打造成科技創新型、資源集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全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先進高新產業為先導,以科技研發與創意產業為核心,以總部經濟為重點,形成了光電顯示、電子信息、軟體與服務外包等產業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製藥、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快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別名:福州高新區
  • 行政區類別開發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福建省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000
  • 地理位置: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
  • 面積:68平方公里
  • 方言:閩東方言-福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福州站,福州南站
  • 車牌代碼:閩A
  • 成立時間:1991年
  • 批准時間: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級高新區
發展歷程,分區介紹,擴容進程,組織機構,區直部門,街道鄉鎮,垂直單位,直屬單位,

發展歷程

隨著軟體產業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末,經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了國家火炬計畫產業基地福州軟體園和大學科技園、“福州高校科技孵化園”。2001年,在福州軟體產業基地內成立了“福州市研究生培訓服務工作總站”和清華、北大、北郵等高校聯手培養一大批軟體高級人才。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市委市政府先後制訂頒布了《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規定”的通知》、《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頒發“福州市鼓勵留學人員來榕工作的若干規定”的通知》、《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科技人員在榕創業和建立人才資源高地的決定》、《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扶持軟體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優惠政策有力地扶持了福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福州市科技園區從開創以來,先後投入20多億元資金進行水、電、路、氣、環保、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興建了50多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園區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孵化功能,通過良好服務、資金扶持,孵化出一批諸如梅生、金得利實達、新大陸、創識、華融、金山藥業、宏智集團等一批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以及環保和軟體產業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以良好的軟、硬投資環境吸引了中華映管、LG、NEG、EPSON、三協精機等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前來投資辦廠,形成了電子信息占70%、光機電一體化占8%、生物工程占12%、新材料占10%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體,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優勢和特色的支柱產業。
福州市科技園區從創建以來,興辦了科技企業300餘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1家,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2家,超億元的16家,5000萬元以上的27家。在園區創業的28648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占8865人,科技和研發人員占3373人,開發出新產品600多項,其中: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60項,省級火炬計畫項目97項。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24.3億元人民幣,稅收27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4.8億美元。2002年園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78億元,為創建初期9000萬元的180多倍。近年來,園區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經濟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福州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壯大福州市經濟總量、提高經濟質量作出了貢獻。
福州市科技園區地域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已成為企業前來投資辦廠、科技人員前往創業的一方樂土。
地址:福州市工業路北段548號創業大廈福州市科技園
郵編:350002
主管單位: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分區介紹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轄洪山、台西、倉山、馬尾等4個老園區以及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以下簡稱海西園)、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以下簡稱“兩園”)2個核心主體園區,規劃面積約63平方公里。
主要分區
洪山科技園
園區坐落在福建省省會福州市的中心城區——鼓樓區,通訊發達、交通便捷、投資環境良好,是全國唯一以鄉鎮一級為投資主體的高科技園區。在洪山園周圍分布著福州大學、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建火炬高新技術創業園、福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福建省中心檢驗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20多家,是福建省科研機構最為密集的地區,是洪山園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依託力量。
倉山科技園
園區地處福州市倉山區會展片區,位於二環快速路鼓山大橋連線線西北側,與福州新區核心區和福州自貿區倉山片均直接接壤,是倉山區為福州新區核心區和福州自貿區倉山片提供強厚產業支撐的重點區域,園區內布局建設有中國·福州網際網路+產業園。中國·福州網際網路產業園”是以“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為核心組成,其旨在為工業園區傳統企業提供產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服務,為企業有效利用“網際網路+”的要素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提供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產業園也植入倉山自貿區“金融創新”的核心要素,引進資本雄厚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扶持和資本運作服務。
馬尾科技園
馬尾高科技園區創辦於1988年,並於1991年3月由國務院批准設立。1995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園區內劃出1.2平方公里建設“百億電子信息城”,使其成為福州市電子工業的龍頭。為了進一步強化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功能,1999年馬尾高科技園區成立園區管委會,明確將鼓山隧道與馬尾隧道之間和江濱路與福馬路之間的5.6平方公里區域劃定為高科技園區。
多年來,園區本著促進高科技發展的目標,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建設和營運,引進科技風險投資,支持科技創業,營造高科技成果向產業化轉化的良好環境。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地位,重點向電子信息、半導體、計算機軟硬體、生物醫藥、輕工機電、冶金機械等高新技術領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技術、生化工程、冶金機械等支柱產業,中華映管、JVC電器、多多良音響、EPSON印表機、南海岸生物工程等重點項目迅猛發展。隨著江濱大道的建成,“百億電子信息城”在首期開發的基礎上新擴大至1.8平方公里,地域向閩江沿岸拓展,並利用江濱大道的優勢,塑造“百億電子信息城”高科技、國際化的新形象。園區內的“新大陸科學園”、“國家863計畫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正整裝待發,高科技園區已成為福建省電子工業布局最集中、密度最高、規模最大的電子基地之一。
福州軟體園
福建福州軟體園是福州市政府整合中小型軟體企業,促進本地軟體業朝規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所採取的重大舉措。福州軟體園地處福州市西北隅風景秀麗的五鳳山麓,規劃面積為3.3平方公里,1999年2月經科技部評審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軟體產業基地”,並被列入福建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和福建省產業化基地重點項目,同年3月破土動工。
2000年6月,園區“創業樓”迎來了30家首批入園的軟體企業。2001年12月,軟體園產業一期建成並交付使用,與之配套的公寓樓、園林景觀等工程也全部完工,便利店、中西式快餐店、公車站等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園區建設初具規模。與此同時,省市及周邊地區的優秀軟體企業不斷湧入,達到入園企業150家,入駐企業42家,並在當年創下技工貿收入15億元的業績。2001年9月,經福州市政府批准,“福州市研究生培訓服務工作總站”在園內正式掛牌成立,由此,長期困擾企業發展的人才吸納與培養問題得以緩解。
2003年6月,“國家863軟體專業孵化器福州基地”項目申報通過科技部專家組的評審,並獲立項。2003年12月,軟體園產業二期全面竣工,同時規劃用地1700畝的產業三期工程開始建設,至此,園區已開發面積1.1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3億元。2003年12月,福州軟體園被信息產業部、人事部授予“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這標誌著福州軟體園已經躋身全國軟體產業強手之列。
截止至2005年4月,福州軟體園已有入駐企業176家,福建省4家列入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全部入駐軟體園,福州軟體園的產業集聚效應已基本形成。
園區內有3所高校,分別為福建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商業高等專科學院 。

擴容進程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意見,2009年5月,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規模擴容,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
2009年海交會前,福州完成了“福州市高新區總體規劃項目”中的產業規劃。按照該規劃,閩侯上街-南嶼-南通地域,將崛起一座面積為68平方公里的生態科學城,這裡將打造成海峽西岸經濟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研發創意”基地,希望能為承接台灣產業轉移、實現兩岸經濟融合做準備。目前福州市高新區產業基地已啟動建設。
國務院出台的《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專門提到,福建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建設海峽西岸高新技術產業帶,使之成為承接台灣高新技術產業與技術轉移的載體。”福州選在這個時候擴容高新區意義重大,一方面是推進自身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承接台灣高新技術產業與技術轉移做好相應準備。
2008年,“一區四園”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75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33%,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8家,入駐科技企業320家,完成利稅29億元。
根據新一輪《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與《福州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07年),福州高新區產業基地選址確定為閩侯上街-南嶼-南通地域。
新的高新區產業基地與老的“一園四區”在功能定位上有明顯區分。根據新一輪福州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座落在市區的福州軟體園、福州高新區洪山園、台西園、金山工業區正積極調整產業定位和園區規劃,重點發展都市型高科技軟體、動漫創意產業和信息技術外包、創意設計外包等服務外包產業,鼓勵培育和發展總部經濟,加快研發中心、企業總部建設步伐。市區高新技術產業將逐步往新的高新區產業基地轉移、積聚,既符合城市發展的方向,也有利於科技資源整合,最佳化產業布局。
福州高新區產業基地是上街-南嶼-南通城市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得天獨厚的區位、地理、自然和人文條件,將規劃定位為福州城市副中心與福州生態科學城。該產業基地位於福州中心城的西側,毗鄰旗山腳下,北靠大學城,東臨烏龍江,西、南為旗山和五虎山,大樟溪從中穿過。隨著洪塘大橋、金山大橋、浦上大橋灣邊大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陸續建設開通,上街-南嶼-南通區域與福州中心城區的聯繫更加緊密,將成為未來幾年內福州中心城區重點開發建設的區域之一。
高新區產業基地北起316、324國道連線線,東至大樟溪,西南至山體,與福州主城區僅“一江之隔”,擁有閩江烏龍江、大樟溪水運之便利。公路方面,福銀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316國道324國道、101省道穿境而過,交通異常便利。此外,外福鐵路溫福鐵路都從該區域經過,這裡到長樂國際機場也不過35公里,至福州港只有57公里。
該產業基地緊鄰福州大學城,周圍有福建醫大、福建中醫學院、福建農林大、閩大和福建工程學院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可充分發揮大學城科技、人才優勢,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為建設研發中心、孵化高新技術項目,實現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產業基地周邊自然環境優美,同時區內水系豐富,很適宜打造成“山、江、溪、河、城”相融合的生態型高科技產業基地。
為鼓勵和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在高新區產業基地的積聚,政府陸續出台了諸多優惠政策,入駐高新區產業基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土地安排,國家、省級項目資金配套,科技人才購房和子女入學,企業稅收減免及補貼,企業引進人才補助等方面將享受一系列政策扶持。市政府還承諾,對產業基地內重大領軍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的特別優惠政策。福州高新區管委會擁有市一級的項目審批許可權。管委會實行全程跟蹤的免費代辦制,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優質便捷服務,並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保障、人才及勞務資源保障等。
按照規劃,福州高新區產業基地產業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一期用地為10平方公里,起步區先開發5000畝。基地內初步劃分為電子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軟體產業園、軟體&工業設計產業園、物流基地等。一期重點建設平板產業基地。
高新區力爭打造兩岸高新產業合作的平台,進一步密切與台灣新竹、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產業對接與合作,努力建設海峽兩岸科技創新和高新產業對接與合作的“先行區”。2009年1月,簽訂了福州高新區和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交流合作協定。
自2013年7月1日,福州高新區正式接管閩侯縣南嶼鎮及上街鎮5個村。
2014年3月5日,國務院向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覆》(國函〔2014〕31號)。《批覆》內容為:你省《關於懇請將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請示》(閩政文〔2013〕233號)收悉。現批覆如下: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組織機構

區直部門

  • 黨政辦(法制辦)
  • 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監察審計局
  • 財政金融局
  • 經濟發展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 國土環境保護局
  • 規劃建設局(交通運輸局)
  • 社會事業管理局
  • 商務局(科學技術局)
  • 行政審批局
  • 綜合執法局
  • 市場監督管理局

街道鄉鎮

  • 南嶼鎮人民政府
  • 村鎮管理辦公室

垂直單位

  • 福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
  • 福州市交通警察支隊高新區大隊
  • 國稅局
  • 地稅局

直屬單位

  • 綜合執法大隊
  • 土地收儲分中心
  • 智慧高新區管理服務中心
  • 市研究生培訓服務工作總站
  •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大隊
  • 綜治信訪中心
  • 市政管理服務中心
  • 福州高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福州新南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 福州高新區旗山房屋徵收服務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