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福安市)

福安(福建省福安市)

福安市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安市(古屬福寧府福安縣)隸屬於寧德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mǔ)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2′之間。行政區域面積1880.1平方公里。東鄰柘榮縣,西連周寧縣,北接壽寧縣、南接寧德市。福安市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常住人口57.45萬人(2016年末),轄13個鎮5個鄉4個街道,另設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市人民政府駐城北街道中興西路16號。

福安文化積澱,有歷史名茶坦洋工夫茶韻,還有瓜溪“活化石”刺桫欏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溝、仙岫畲族風情等形成“紅、茶、古、畲、廉”的傳統福安文化。福安市境內有瀋海高速、寧上高速、福泰高速溫福鐵路等公路鐵路穿境而過。2016年,福安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8.77億元,比2015年增長7.1%。2016年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 29.28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8.63億元。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安
  • 外文名稱:Fu'an
  • 別名:韓城、韓陽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
  • 政府駐地:城北街道中興西路16號
  • 電話區號:0593
  • 郵政區碼:3550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部寧德市
  • 面積:1880平方公里
  • 人口:57.45萬人(2016年末)
  • 方言閩東語福寧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白雲山地質公園、廉村、樓下村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福安站寧德火車站
  • 車牌代碼:閩J
  • 市委書記謝再春
  • 市長葉其發
  • 行政區劃代碼:350981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衛生,科技,交通運輸,綜述,鐵路,公路,水路,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先秦時期今福安市地域為閩越族居住地,《禹貢》稱為揚州地。
為七閩地域,屬閩中郡,初隸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冶縣,東漢屬會稽南郡。
三國屬吳建安郡東安縣,南朝屬溫麻縣。
開皇九年(589年)屬原豐縣。
大業三年(607年)屬閩縣。
武德六年(623年)起屬長溪縣。
嘉定十年(1217年),鄉人鄭子化以長溪西北鄉地偏難治,上書請析縣,寶慶元年(1225年),長溪令范夔也建議設縣,以韓陽坂為治所。
淳祐四年(1244年),太學生張過請在建縣前先將長溪縣西尉移駐西北鄉。同年5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項寅孫派員勘查,9月復派簽廳鄭準親往踏勘縣治,里人(進士)許子大願意獻地建治所。
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錫五福,以安一縣。”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直隸福建路福州。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縣改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寧州。
洪武二年(1369年),福安縣劃歸福建行中書省福州府管轄。
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寧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安縣隸屬福建省福寧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福建劃分為4個道,福安縣隸屬東路道(道治在今閩侯)。
民國三年(1914年),東路道改稱閩海道,福安縣屬之。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安縣直屬於福建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2月,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福安縣屬閩海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福安縣復為福建省直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全省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後移駐閩侯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次年9月移駐閩侯縣)。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督察區、2個市,福安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全省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19日,福安縣解放。9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設立8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1950年3月,行政督察區改以專員公署駐地縣命名,福安縣屬福安專區。
1956年8月11日,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柘榮縣,併入福安縣。
1961年8月16日,恢復柘榮縣。
1970年2月,福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機關遷駐寧德。
1971年6月,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福安縣屬寧德地區。
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縣建市,仍屬寧德地區。
1999年11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福安市由福建省直轄,委託寧德市代管。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宋元時期區劃
淳祐五年(1245年),福安建縣後,劃為永樂、靈霍2鄉。
元代,永樂鄉分為福安、用儒2鄉,靈霍鄉改名秦溪鄉。福安縣轄有3鄉、8里、36都。福安鄉領界東(合併歸化東里、歸化西里)、平溪2里;用儒鄉領西興、仁風、欽德3里;秦溪鄉領沿江、秦溪、秦東3里。
明清時期區劃
明初,分界東里為界東、界西2個裡,福安縣轄有3鄉、9里、36都。
明代福安縣行政區劃簡表明代福安縣行政區劃簡表
景泰六年(1455年),劃出平溪里的十一、十二、十三、十四都給新置壽寧縣,福安縣共轄3鄉、9里、32都、36個圖,明萬曆間全縣有主要村落143個。清代,福安縣鄉、里、都設定不變。
光緒十年(1884年),全縣有32都48圖,主要村落720個。
民國時期區劃
  • 民國政區
民國初期,福安縣沿用3鄉9里32都區劃。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實施《縣組織法》,縣以下設區、村里、閭鄰。
民國十八年(1929年),福安縣劃分為7個區(號稱地方自治機構)統轄全縣99個鄉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5月,福建省實行保甲制度,以保甲代替閭鄰制度,撤銷區公所,設立區署。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公布《福建省各縣分區設署辦法施行細則》,全省分3期施行,福安縣列為第二期,限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8月完成分區設署任務。全縣劃分4區:第一區(區署先設城關,後移賽岐),第二區(區署設社口),第三區(區署設穆陽),第四區(區署設甘棠);共領有33聯保380保4216甲。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第一區城廂鎮改由縣政府直轄,區署移駐賽岐,全縣4個區設定不變,轄有40聯保,284保。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銷第一區,改為縣政府直屬,原第四區改為第一區,全縣領有34個鄉鎮、382保4344甲。下半年,全縣分區設署的只余社口區1個。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福安縣編為24個鄉鎮,其中鎮5個、鄉19個,轄260保。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銷區署,實行縣、鄉二級政制。稍後撤去3鄉28保,全縣調整為5鎮、16鄉,轄232保3207甲。
民國三十五(1946年)年又將21個鄉鎮合併為12個鄉鎮(4鎮8鄉),下轄173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調整為15個鄉鎮,轄144保2067甲。
  • 蘇區政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月,閩東土地革命期間,福安縣境邊沿地區先後建立起福安縣革命委員會、(福)安(寧)德縣蘇維埃政府、福(安)霞(浦)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福(安)壽(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福)安福(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和寧(德)壽(寧)縣蘇維埃政府等6個縣級蘇維埃政權;鼎盛時期轄有24個區蘇維埃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區劃
1949年7月19日福安解放,在原有14個鄉鎮基礎上設立14個鄉(鎮)人民民主政府,10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設7區,統轄146保2089甲。
1950年4月,廢除保、甲制度,實行縣、區、鄉3級政制,全縣設10區、128鄉。1952年,128鄉調整為123鄉。1953年從一區析出第十一區,區公所駐坂中,從第五區分出第十二區,區公所駐溪柄。全縣共轄12區142鄉。同年2月8日,在原第十一區畲族聚居的仙岩鄉試驗建立畲族仙岩鄉自治區人民政府。
1954年7月中旬,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有關調整行政區劃方案和福安專署執行意見,福安縣調整基層行政區劃,原七區頂頭鄉林門頭村劃歸寧德縣氵祭山鄉,撤銷柘榮區,改設下洋中區。全縣調整為12區172鄉(鎮、街)。
1955年,撤銷下洋中區、湖坂區(原十一區),全縣恢復原10區設定,共領160鄉。
1956年8月11日,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柘榮縣,併入福安縣。同年,畲族仙岩自治鄉撤銷,併入湖坂鄉,改稱仙坂鄉。11月,撤銷賽岐、溪潭、灣塢3區,成立上白石、穆陽、賽岐、甘棠、下白石、溪柄、雙城、城關等8鎮,其中城關鎮為縣直轄鎮,11月5日成立8個居民委員會。全縣為1鎮、9區,領有113鄉,7個區屬鎮。
1957年,貫徹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福安縣先後建立3個民族鄉,領有216自然村。同時撤銷大林鄉,增劃銅彭鄉,全縣共設1個直轄鎮、9區,127鄉、7個區屬鎮。
1958年7月,撤區並鄉,全縣分設11鄉2鎮和1區。9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鄉鎮改為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畲族鄉被撤銷,併入相應的人民公社。全縣設15個人民公社,下轄445生產大隊。10月人民公社復稱鄉鎮,下分聯社。11月,經調整,溪潭鄉鳳洋聯社850戶併入穆陽鄉,溪潭西嶺聯社的九都、牛地坑、下嶺頭、秋竹岡、里灣和施洋村250戶併入穆陽鄉,甘棠鄉西隱村256戶1011人併入溪潭鄉,溪潭鄉溪北聯社的鳳凰池村17戶73人,併入穆陽鄉。
1959年6月撤銷聯社,增設穆陽鎮。11月鄉鎮改稱人民公社,賽岐和穆陽2個鎮和人民公社合併。
1960年8月,城關公社改稱城郊公社,劃出上白石公社所屬的28個大隊,增設潭頭公社。全縣共設有15個公社和1個城關鎮,下轄383生產大隊。
1961年7月,恢復區建制,原15個公社改設為15個區。8月16日恢復柘榮縣,柘榮、富溪、楮坪3區劃歸柘榮縣。全縣12區1鎮調整為10區、2個縣直屬鎮(城關、穆陽)和1個縣直屬人民公社(賽岐),下轄98鄉(即小公社),縣屬鎮領有1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全縣領有844個生產大隊。
1962年撤銷松澳區後,其西嶺、金溪、茶洋3個公社劃歸溪柄區,赤溪、象洋、寶洋3個公社歸賽岐公社管轄。1963年賽岐直屬公社改為區建制,賽岐區轄賽岐、赤溪、象洋、寶洋4個小公社和1個區屬賽岐鎮。同年全縣設11區、2個縣直屬鎮,下轄98個公社(即鄉)、1個區屬鎮。並恢復仙岩、鳳洋、山嶺、茶洋、竹嶺5個少數民族公社。
1965年全縣調整為11區3鎮。轄94個小公社、623個生產大隊、4623個生產隊。
1966年,實行區、大公社並存制度。8月,撤城郊、穆陽、溪潭、下白石、灣塢5個區,成立城郊、坂中、穆陽、康厝、溪潭、下白石、灣塢、溪尾8個人民公社,同年11月撤甘棠、賽岐、溪柄3個區,成立甘棠、賽岐、溪柄、松羅4個人民公社,並撤銷穆陽、賽岐2個鎮。同年保留上白石、社口、潭頭3個區。
1967年恢複賽岐、穆陽2個鎮,全縣有3個區12個公社3個鎮。
1968年,撤銷穆陽鎮,改區為公社,全縣設城關、賽岐2個鎮,15個公社;轄354個大隊、3157個生產隊。
1970年7月,撤銷柘榮縣,楮坪等7個公社劃歸福安縣管轄。全縣劃為22個公社、2個鎮,下轄373個大隊。1971年3月城關鎮與城郊公社合併,稱城關公社,賽岐鎮與賽岐公社合併,全縣轄22個公社、376個大隊、3412個生產隊。
1975年3月,楮坪、英山、宅中、柘榮、東源、富溪、黃柏等7個公社劃歸柘榮縣管轄,福安縣保持15個公社,下轄310個大隊。同年10月,恢復城關鎮。
1980年8月23日,恢複賽岐鎮,9月8日恢復穆陽鎮,全縣轄15個公社3個鎮。1981年9月,城關鎮改稱韓陽鎮,城郊公社改稱城陽公社。
1984年,廢棄“政社合一”制度,建立縣、鄉(鎮)、村3級政權。9月撤銷坂中、康厝鄉,建立坂中、康厝畲族鄉;撤銷下白石鄉,建立下白石鎮。10月,撤銷穆陽公社,建立穆雲畲族鄉;撤銷賽岐公社,建立賽江鄉;並撤銷城陽、社口、上白石、潭頭、溪柄、松羅、溪潭、甘棠、灣塢和溪尾人民公社,改為鄉建制。12月,撤甘棠鄉,建立甘棠鎮。全縣共有5鎮、10鄉、3個畲族鄉。
1985年3月,撤溪柄鄉,建立溪柄鎮。4月,增置范坑、曉陽2個鄉。全縣劃分為6鎮、11鄉、3個畲族鄉。
1985年10月,撤銷賽江鄉,併入賽岐鎮,全縣劃分為6個鎮、10個鄉、3個畲族鄉。
1989年4月,撤銷上白石鄉,建立上白石鎮,全縣有7個鎮、9個鄉、3個畲族鄉。
1990年9月,社口鄉改為鎮建制。1990年底,福安市設8個鎮、8個鄉、3個畲族鄉,下轄449個村民委員會、20個居民委員會,3743個村民小組、230居民小組。
2011年,撤銷城陽鄉,設立城陽鎮。調整後,全市轄3個街道、12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
2012年5月25日,福建省政府(閩政文[2012]190號)批准同意福安市從賽岐鎮析出羅江村、三江社區,從甘棠鎮析出南安、大留、小留、樟港、加招、北山、坑門裡等7個村,設立羅江街道。調整後,全市轄4個街道、12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福安市轄13個鎮5個鄉4個街道,另設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市人民政府駐城北街道中興西路16號。
行政區劃代碼街道、鎮
行政區域面積(平方公里)
所轄社區、行政村(2016年)
45平方千米
羅江村、南安村、小留村、樟港村、加招村、大留村、北山村、坑門裡村
6.7平方千米
富春社區、冠杭社區、中興社區、錦陽社區、前進社區、棠發洋社區、東鳳社區、後壠社區
5.2平方千米
南郊、南湖、東風、蓮池、官村社區、程家壠
3.3平方千米
陽春、陽和社區、陽中社區、廣興社區、陽上社區、陽泉社區
96平方千米
社口村、大坪村、岩下村、秀峰村、林柄村委、龜齡村、公岐村、山里村委、坑裡坑村、坦洋村、仙溪村、溪口村、上山村、填頭村、吉洋村、溪坪村、榮嶺頭村、謝嶺下村、潘洋村、岩坑村、沙溪村、利岔村、牛山灣村、嶺後村
77.2平方千米
曉陽村、谷口村、龍洋村、牆坪村、馬洋村、南源村、首洋村、下南溪村、東源村、嶺下村
128.4平方千米
興龍居、溪柄村、立峰村、北山村、仙洋里村、扆山村、田坂村、長洋村、港里村、龍潭面村、水田村、黃瀾村、浦後村、白沙村、樓下村、榕頭村、墩面村、東坪村、山下村、三村村、溪南村、茜洋村、採花橋村、坑口村、橫坑村委會
150平方千米
潭頭村、富羅坂村、東升村、泥洋村、高岩村、大莊村、建柄村、漁溪洋村、西洋境村、棠溪村、東昆村、樞洋村、柯洋村、南岩村、千詩亭村、東嶺洋村、汾洋村、祠堂前村、柘頭村、後洋村、鵝山村、上坪洋村、西坑村、太逢村、東坑村、坑坪村、下洋村、半坑村、後灣壠村
上白石鎮
120平方千米
白石社區、上白石村、流尾村、前洋村、沙坑村、園潭村、不老村、里壟坑村、坪莊村、山頭境村、鄭家山村、東峰村、佳漿村、白石坂村、財洪村、南山頭村、松茂林村、曹洋村、西園村、小洋村、坑尾村、姜家山村
119.5平方千米
廉明社區、溪填村、城山村、溪北村、馬山村、雙峰村、鳳林村、瀨頭村、瀨尾村、瀨洋村、岔口村、前浦村、仙石村、廉村村、蘭田村、王里村、洪口村、上灣村、洋頭村、沙岩村、陳家山村、張家山村、西隱村、岳秀村、岐山村、磻溪村、下莊村、院前村、西安村、瓜溪村、芹洋村、吉坑村、嶺頭村、華岩村委、周家山村
103.7平方千米
蓮城街、西門村、東門村、南門村、北門村、上塘村、港邊村、南塘村、甘坪村、甘江村、外塘村、後岐村、港岐村、國澤村、春雷雲村、牛家洋村、奎聚村、英岐村、牛柏洋村、厝坪村、山下村、倪下村、吳洋村、觀里村、眉洋村、何厝村、銅坑裡村、山頭莊、小嶺村、可洋村、嶺尾村、過洋村、大車村
102平方千米
黃岐街、下白石村、林門頭村、章嶺村、王坑村、外山村、鳳山村、頂頭村、英平村、六嶼村、小梨村、斗門頭村、大梨村、通灣洋村、亨里村、白招村、塘樓村、湖頭村、遠杞村、章沃村、秦坎村、平崗村、藟尾村、寧海村、北斗都村、東岐村、外宅村、坑門村、樓坪村、福嶼村、福漁村、漁江村、荷嶼村、章坑村、長坑村、行洋村、塔里村、大獲村、南浦村、下赤村、金腰帶村、下岐村
92.7平方千米
寶林村、寒洋村、岩下村、池頭村、白蓮村、灣塢村、梅洋村、坑源村、福嶺村、沙灣村、寶嶺村、下塘村、下廣村、半嶺村、深安村、徐江村、上洋村、爐山村、馬頭村
57.1平方千米
新溪街、溪尾村、溪邊村、眾坑村、漁岐村、坎下村、林田村、仙洋村、利洋村、溪邳村、坂村村、下邳村、湖嶺村、石合村、臨江村
78.5平方千米
下港街、萬壽街、凱旋、賽里村、店前村、郭厝坪村、寶洋村、秀洋村、桃洋村、大象村、泰康村、象環村、青江村、溪里村、蘇洋村、長岐村、下長岐村、泥灣村、大盤村、小盤村、江兜村、大葉村、廉首村、獅子頭村、宅里村、梨園村、下浦村
3平方千米
中興街、西城街、石馬街、東旭街、百歲街、蘇堤街、穆陽村、蘇堤村
151平方千米
步兜亭、中泉、秦源、金園、後樓村、荷洋村、洋面村、堵坪坑村、仙嶺村、上沃村、官洋村、馬上村、占洋村、秦溪村、石門院村、中村村、林洋村、溪東村、岩湖村、雁塔村、林家洋村、阮家坑村、東口村、鐵湖村、白坑村、赤嶺村、茶洋村、紙坪村、日山村、馬嘉村、瓮窯村、湖塘坂村、化蛟村、留洋村、王灣村
77.4平方千米
松羅村、洋西村、牛落洋村、上後洋村、尤沃村、外嶺頭村、滿洋村、柳溪村、小茶洋村、古厝村、王加村、大坪里村、赤溪村、杜坑村、後溪村、山界村、南溪村、金山村
108.74平方千米
范坑村、墩頭村、竹柄村、徐家山村、馬岡村、上坪村、領先村、半坑村、山岫宅村、蛇頭村、毛家坪村、八斗村、古嶺宅村、洋山村、鹹洋村、東洋村、蒲家山村
67.7平方千米
滿春居、坂中居、松潭居、仙源里村、坑下村、長汀村、南岸村、和安村、仙岩村、大林村、許洋村、後門坪村、井口村、彭家洋村、湯洋村、銅岩村、冠嶺村、亭兜村、廉嶺村、日宅村、江家渡村、湖口村委會
116.8平方千米
桂林村、洋坪村、燕科村、虎頭村、溪塔村、高嶺村、黃儒村、上洋村、玉林村、雙溪村、南山村、鹹福村、蟾溪村、龜鳳村、竹州山村、外洋村、外壟村、外厝村、下村村、上村村、里樓村、溫岩村、燕坑村、嶺坑村、橋溪村、貴洋村、王樓村、梨田村、下逢村、翁洋村、中岙村、科後村、隆坪村
110.2平方千米
康厝村、郵亭村、蘇坂村、高台村、紅坪村、竹岙村、東山村、彭洋村、洋溪、梧溪村、長潭村、金斗洋村、鳳洋村、社洋村、宋家村、西銘村、大坑村、福源村、秋嶺村、施洋村、杜家洋村、湖洋村、界竹村、赤路村、崗頭村、渡頭村、填秦村、象地村、石尖村、牛嶺尾村
16.8平方千米
半山村、南洋村
灣塢工業集中區
25平方千米
龍珠村、半嶼村、漁業村、白馬村、浮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mǔ)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2′之間。東鄰柘榮縣、霞浦縣,西連周寧縣,北毗壽寧縣、浙江省泰順縣,南接寧德市、三沙灣。東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880.1平方公里。此外,海域面積83.7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4.45%。

地質

據福建省地層區劃,福安市屬華南地層區東南沿海地層分區漳州地層小區。
綜合地層表綜合地層表
福安市境內地層出露不全,中生界分布範圍大,新生界、震旦亞界僅小面積出露。新生界系第四系中更新統、上古生界石炭系中下統地層缺失。低山丘陵地、低山丘陵坡地、河流高階地及濱海台地的“山田”,以坡積物和堆積物為主。河谷平原、山間盆地和部分山壠緩坡地帶以沖積物為主、兼有坡積物,濱海平原為海積物。

地形地貌

福安市地處鷲峰山脈、太姥山脈和洞宮山脈之間,這三大山脈控制著全市的地形骨架。山體走向大致呈北東—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東走向。山嶺延伸的方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兩側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級或四級階梯狀分布。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西部高,中間低,全市地形成為南北走向的狹長谷地。地貌可分為5大類型:
  • 山地
主要分布在北部、東部和西部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200米,有的超過500米,面積1062.5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1880.1平方公里的56.52%;其中低山(海拔500至800米,相對高度大於300米,山坡坡度多為25至30度)面積696.39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37.04%,是全市最大的地貌類型,主要分布於東部、西部和北部;中山(海拔8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500米,山坡坡度達35度以上,局部在45至60度之間)面積366.1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9.47%。
  • 丘陵
主要分布在山地的邊緣或盆谷的周圍,坡度在25度以下,海拔小於500米,相對高度小於200米,面積458.4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1880.1平方公里的24.38%。其中低丘主要分布於高丘的前緣,山間盆谷的周圍,少數散布於平原上的多為孤丘,海拔30至250米,相對高度小於100米,山坡坡度在20度以下,多數為10至20度,面積145.7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7.75%;高丘主要分布在山地前緣,河谷兩側,海拔250至500米,相對高度100至200米,坡度在25度左右,面積312.7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6.63%。
  • 山間盆谷
主要分布在北部、東部和西部的中低山一帶。全境較大的山間盆谷計有24個,面積約50.2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2.67%。面積較大的有甘棠鎮的厝坪盆谷和溪柄鎮的柏洋盆谷。海拔最高的是上白石鎮的蛇頭盆谷,高程達800多米。
  • 平原
主要分布在交溪及其支流的中下游沿岸,海拔小於20米,相對高度多在10米以下。總面積為157.6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39%。其中交溪及穆水溪中游沿岸一帶的沖積平原,海拔小於20米,相對高度小於10米,面積55.84平方公里,以福安盆地平原最大;交溪及其支流下游沿岸沖積海積平原,海拔小於15米,相對高度小於5米,面積76.17平方公里。面積大的有溪北洋和甘棠平原,其中甘棠平原為閩東最大平原。沿海一帶沖積平原,海拔小於10米,相對高度小於5米,面積25.64平方公里。 
  • 海灘
福安市沿海一帶海灘(灘涂),主要分布在白馬港兩側以及白馬門到溪尾和大獲一帶的沿海邊緣(即白馬港、鹽田港和盧門港等三條港道的沿岸一帶),大多數位於高低潮位間。面積67.44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3.59%。土壤多為淤泥,少數是沙積物,地勢較平坦,由沿岸向港道緩傾。海灘含鹽量約1%~1.5%。多為光板地,是重要的水產養殖區。
福安市海域內有烏山島、福嶼、樟嶼、長岐沙島、六嶼島、小歲嶼、長膠嶼、退嶼、單嶼山、秤錘井嶼、青嶼仔、鞋嶼、上隔嶼、下隔嶼等島嶼。

氣候

福安市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87天。由於所處地理緯度低,瀕臨東海,受季風環流影響,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長,冬季稍短;光熱充足,無霜期長,季風明顯,颱風頻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點。又由於福安背山臨海,境內以山地為主的地貌,類型多樣,高差懸殊,氣候還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區域性特點。春季:氣溫開始呈波動性回升,氣溫變化大。晴雨天氣交替出現,以陰雨天居多,降水強度較大。夏季:春末夏初多梅雨,降水強度增大。盛夏有短暫的酷暑,境內的河谷小盆地是福建省的高溫中心之一,多颱風暴雨。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天氣晴朗少雨,溫度較春季高。冬季:除山區外一般無嚴寒,霜雪少見,南部受海洋的調節,霜雪更少。

水文

福安市境內水系發達,河流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9條,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條,河流除錢塘溪、山溪等單獨入海外,主要為交溪水系。年徑流量的時、空分布與降水基本吻合,78%集中在春末至秋初(4~9月),其中4~6月梅雨季徑流量占全年的45%。西部為河谷丘陵,東部沿海河谷少,北部山區、南部沿海平原多。境內溪流有:交溪、東溪、西溪、茜洋溪、穆陽溪。海水錶層水溫年平均20℃~21℃,1月最低,平均11.2℃~11.4℃;8月最高,平均28.3℃~32℃,極端高溫33℃,極端低溫10℃。海水鹽度常年在25.0‰~29.0‰之間,最低值為12.5‰,鹽度在海區的變化趨勢是自港道內端向外口逐漸增高。白馬港的鹽度常低於其他海區,退潮後更低。
福安市潮汐屬半日潮類型,每一太陰日(24小時又50分鐘)中各有兩次高潮和低潮。一漲一落的時間相隔12小時25分,一天內兩次潮的高度幾乎相等,漲落潮的時間也差不多長。大潮潮差6~7米,小潮潮差3~4米。正常月最高潮位在農曆初三和十八前後。正常年最高潮位農曆八、九月的初三和十八前後,1969年9月27日受颱風影響,白塔水文站實測最大海潮水位5.3米。
海流以往複流為主,在寬闊彎道處形成迴轉流。鮮艷澳、退嶼、外宅海區大潮退、分潮時流速分別為0.36米/秒、0.22米/秒、0.76米/秒。

土壤

福安市土壤多系由花崗岩凝灰岩流紋岩、砂岩形成的紅壤、黃壤。山地土壤多為坡積物、殘積物,少數為堆積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福安市地下水總資源為年均6085.3萬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源5384萬立方米/年,占地下水總資源的88.48%;分散在1760.62平方公里的岩層,埋深多大於6米,很難開採利用。鬆散岩孔隙水源701.30萬立方米/年,占地下水總資源的11.52%。其中福安盆地、穆陽、溪潭、溪柄東北部和賽岐東部等河漫灘及一級階地潛水量比較豐富,可開發利用。福安市多年平均徑流量達19.94億立方米,其中地面徑流量16.5億立方米(不包括外縣流入市內的水量),地下徑流量3.44億立方米。1988年人均占有徑流量4258立方米,耕地畝均6086立方米。
福安市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量為3.44億立方米,約占水資源總量的17.3%。

礦產資源

福安市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20多種,其中鉬礦儲量6500噸。其分布情況如下::分布在城陽鄉小溪邊村。礦化點3處,分布於康厝、溪潭、城陽等鄉。:分布在松羅鄉嶺頭村,上白石鎮不老洋村。礦化點5處,分布於穆雲、上白石、甘棠等地。:分布在甘棠鎮銅坑裡村。礦化點4處,分布於賽岐、上白石等地。:分布在松羅鄉嶺頭山。鉬:分布在康厝鄉龍甲山的赤路鉬礦為本省最主要的單獨鉬礦床,礦區面積12平方公里,主要鉬礦物為輝鉬礦,含量中等。金屬蘊藏量6500噸,該礦產資源服務年限達100年。此外,另有礦化點5處,分布於上白石鎮、坂中鄉等地。鉍:分布在潭頭鄉高岩村。銀:分布在范坑鄉。礦化點1處,分布於坑尾洋。多金屬礦:分布在坂中鄉半嶺村。礦化點1處,分布於穆雲鄉溪塔村。

森林資源

福安市植物種類繁多,植物資源多樣,全市維管植物1015種,其中蕨類植物28科41屬65種,裸子植物9科16屬23種,被子植物136科531屬927種。境內植被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明顯,可分為四個林帶:
  • 山地灌木草甸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地區。生長有福建杜鵑、三花冬青、烏飯、胡枝子、白芒、馬蘭、野古草等低喬、灌木和草本。
  • 針闊混交林帶: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地區。林木以殼斗科為主,伴生一些針葉樹與其它常綠落葉喬灌木、柳杉馬尾松、紅花油茶、木荷、杜鵑、柃木、白櫟等。
  • 照葉林帶:分布於海拔500~800米地區,主要樹種以櫧殼類為主,混生杉木、毛竹、油茶、三年桐,林下植被有剛竹野海棠五節芒、高芒箕等。
  • 用材經濟林帶:分布於500米以下地區。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香樟、木荷、楓香、油茶、油桐及其他果樹。林下及荒山灌木有小葉赤楠、柃木等。

動物資源

在中國動物區系劃分中,福安市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面亞區。動物種類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直體腔動物344種,其中脊椎動物77科,163種。
哺乳類:鼩鼱(臭鼠)、蝙蝠(蚍婆壁)、穿山甲(鯪鯉,二級保護)、華南兔(野兔、山兔、短耳兔)、松鼠(胡狸)、黃胸鼠褐家鼠黃毛鼠小家鼠豪豬、狐(南狐)等。
鳥類:有小鸊鵜(瓠頭鐸)、白鷺(小白鷺、鷺鷥)、牛背鷺(黃頭鷺)、鴛鴦(二級保護動物)、綠頭鴨(野鴨)、斑頭秋沙鴨環頸雉(雉雞)、鷓鴣(斑雉)、鵪鶉、草鴞、鵓鴿、斑鳩(古郭姑)、紅嘴鷗(海鷗)、虎皮鸚鵡(鸚哥、阿蘇幾)、斑頭鵂鶹、短耳鴞、普通翠鳥(鯽魚鳥)等。
爬行類:有烏龜(金龜、山龜)、(團魚、甲魚)、壁虎(灶魚、守宮)、中華石龍子(肚腚)、藍尾石龍子(肚腚)、草蜥(錢串、蛇舅母)等。
兩棲類:有東方蠑螈中國雨蛙(禍鬼)、小弧斑姬蛙飾紋姬蛙大樹蛙等。
魚類:有鰻鱺(鰻)、大鱗鱲寬鰭鱲馬口魚(泥魚)、草魚、扁圓吻鯝、南方擬䱗大眼華鯿濟南頜須鮈點紋頜須鮈福建棒花魚黑脊倒刺䰾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殷周時期,福安市境內即有土著先民的生息活動。隋唐之際,中原百姓開始遷居境內。宋代,境內的穆陽、蘇陽、廉村、黃崎鎮等地的人煙已很稠密。明代,畲族大規模遷入縣內。入清以後,人口持續增長。民國時期,社會動盪、災患頻繁,人口呈下降趨勢。
2015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2015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截至2016年末,福安市常住人口57.45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2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9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水平)為62.6%,比2015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出生率為14.1‰,死亡率為6.9‰;自然增長率為7.2‰。全市年末戶籍人口670858人,其中男性354047人,女性316811人。

民族

截至2016年底,福安市總人口67萬人,其中畲族人口6萬多人,是全國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縣份。其中坂中畲族鄉地處福安市西北郊,總人口2.385萬人,其中畲族人口9300人,占總人口的39%,穆雲畲族鄉地處福安市西部,現有人口2.70萬,其中畲族人口9149人,占總人口的33.8%。

經濟

綜述

2016年,福安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8.77億元,比2015年增長7.1%。全年人口消費價格比2015年上漲1.3%,其中食品菸酒價格上漲4.9%。消費品價格指數比2015年上漲2.1。
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2016年,福安市全年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3495元,比2015年增長9.0%。按常住地分,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元,比2015年增長9.0%;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0084元,比2015年增長9.0%。全市人口人均消費性支出17270元,比2015年增長7.7%。按常住地分,農村人口人均消費支出11469元,比2015年增長8.9%;城鎮人口人均消費支出21358元,比2015年增長7.3%。
2016年,福安市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29.28億元,比2015年下降15.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8.63億元,下降20.7%,其中稅收收入11.99億元,比2015年增長0.6%;非稅收收入6.65億元,比2015年下降42.6%。2016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04.70億元,比2015年下降12.3%。其中,城鎮項目投資完成159.36億元,下降22.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5.34億元,增長57.1%。新增固定資產94.79億元,比2015年下降55.3%。施工項目達190個,其中本年新開工150個。
2016財政總收入2016財政總收入

第一產業

2016年,福安市第一產業增加值49.16億元,增長4.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0%,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81.91億元,比2015年增長4.4%。2016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1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4.5%。
2016年,福安市糧食種植面積31.17萬畝,比2015年減少0.59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6.15萬畝,減少0.71萬畝;油料種植面積0.98萬畝,增加0.07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5.67萬畝,增加0.62萬畝。
2016年,福安市全年糧食產量9.54萬噸,減產0.26萬噸,比2015年下降2.7%。其中,稻穀產量6.27萬噸,減產0.27萬噸,下降4.1%。
2016年,福安市全年實現林業產值5.34億元,比2015年下降1.7%。
2016年,福安市全年生豬出欄16.70萬頭,比2015年的13.17萬頭,增長26.5%;牛存欄0.20萬頭,羊存欄1.82萬頭,家禽出欄65.91萬頭等,分別比2015年增長2.3%、3.6%、6.2%;肉蛋奶總產量1.87萬噸,比2015年的1.72噸,增長8.9%;畜牧業總產值5.64億元,比2015年的4.29億元,增長12.9%。
2016年,福安市全年漁業現價產值23.12億元,增長6.0%,全年水產品產量9.39萬噸,增長6.2%。其中:海水產品產量8.87萬噸,增長6.3%;淡水產品產量0.52萬噸,增長4.9%。

第二產業

2016年,福安市第二產業增加值231.95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1.2%。全年規模比2015年工業增加值210.53億元,比2015年增長6.4%。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建築業實現增加值
2016年,福安市從經濟類型看產值,國有企業現價下降4.7%,股份制企業現價增長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現價下降7.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現價下降31.3%。分輕重看,輕工業現價下降25.5%,重工業現價增長4.3%。工業產品銷售率93.4%,比2015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工業增加值及增速工業增加值及增速
2016年,福安市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1.0億元,比2015年增長7.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01.28萬平方米,增長3.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0萬平方米,下降100%。
2015年,福建福安經濟開發區實現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13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95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
2017年,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全年度實現工業產值158.3144億元。

第三產業

綜述
2016年,福安市第三產業增加值97.65億元,增長7.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6073元,比2015年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5.8%。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福安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14.32億元,比年初增加19.55億元,增長10.0%,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25.25億元,比年初增加17.17億元,增長15.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33.44億元,比年初減少11.77億元,下降4.8%。
2016年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2016年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
倉儲物流
201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情況2016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情況
2016年,福安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9.40億元,比2015年增長5.4%。全年貨運量1322.96萬噸,比2015年增長8.8%,旅客運輸周轉量68045.9萬人公里,比2015年下降1.0%。
2016年,福安市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53億元,比2015年下降0.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58億元,增長19.5%;電信業務總量4.94億元,下降2.5%。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37.67萬件,包件業務32.64萬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7347萬戶,比2015年下降9.8%;行動電話用戶53.42萬戶,比2015年下降8.3%;網際網路用戶14.34萬戶,比2015年增長6.8%。
2016年,福安市共接待遊客242.08萬人次,比增19.3%,旅遊綜合收入25.52億元,比增28.5%。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6年,福安市有普通中學28所,在校學生30816人,招生10736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2453人,招生998人;國小63所,在校生52490人,招生8491人;幼稚園1163所,在園幼兒21540人,招生864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67人,招生13人。

文化

截至2016年,福安市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個,影劇院4個,國家二級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調頻廣播發射台1座,廣播節目2套,電視轉播台1座,數字影院1座,縣級廣播室1個,鄉鎮級廣播室19個,村級廣播室439個。數位電視節目208套,鄉鎮模擬電視4套,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55%,全市有線電視用戶8.5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幹線總長1286公里。

衛生

截至2016年,福安市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27個,其中醫院4個,衛生院17個,婦幼保健院1個,預防控1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590人,其中執業醫師814人,助理醫師83人,註冊護士1258人。衛生機構床位2252張。

科技

截至2016年,福安市有高新技術企業11家、創新型企業21家、“福建省科技型”企業115家、福建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9家,寧德市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30家。2016年福安市圓滿完成國家火炬福建福安中小電機特色產業基地覆核工作。

交通運輸

綜述

福安市瀋海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橫貫南部沿海,寧上高速公路和福壽高速公路、瀋海高速複線分別穿過西部、北部區域在城區交匯,建設中的白馬鐵路支線及規劃中的衢寧鐵路交叉貫穿全境。福安還是海西東北翼的交通樞紐和閩浙贛內陸的重要物資集散地,白馬港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截至2016年底,福安市已建成高速及高鐵累計25.02公里,“公鐵港”三位一體的通江大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規劃形成“兩縱一橫一聯絡線”的高速公路網(即“兩縱”是指沈海線、沈海複線,“一橫”是指寧武速,“一聯”是指福壽高速公路),實現與沿海城市和內地城市的對接。2016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 19.40億元,比2015年增長5.4%。2016年貨運量1322.96萬噸,比2015年增長8.8%;貨物運輸周轉量52.59億噸公里,比2015年增長17.5%;客運量1768.2萬人,比2015年下降8.2%。

鐵路

溫福鐵路福安段:溫福鐵路全長298.4千米,其中福安段全長25.014公里(橋樑8座總長7195.5米,隧道6座總長11077米,路基總長6741.5米)。由鐵道部、福建省和浙江省合資建設的國家I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於2005年動工,2009年6月30日開通貨車。
白馬港鐵路支線:全長26.5公里,自溫福鐵路福安站引出至白馬港作業車場,上澳港灣站至大唐作業車場,含相關配套工程。全線設福安接軌站、上澳港灣站,大唐、白馬港作業車站。
衢寧鐵路寧德北至福安貨車聯絡線:鑒於溫福鐵路暫時不開啟貨運天窗,為解決白馬港鐵路支線後方通道問題,福建省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已明確寧德北至灣塢貨車聯絡線納入衢寧鐵路同步報批設計建設。
福州機場至寧德城際鐵路(寧德至福安):2016年5月,福建省城際鐵路第四次工作會議已明確開展省內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前期工作。

公路

綜述
2015年,福安市公路總里程1826.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24.6千米,國省道177.1千米,農村公路(含縣、鄉、村道)1525千米。2016年,福安市已建成高速及高鐵累計25.02公里,“公鐵港”三位一體的通江大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實現與沿海城市和內地城市的對接,進一步拓展福安經濟發展腹地空間。同時,形成以國道G104、省道S301、S302等三條國省道為主骨架,縣道及若干鄉道和其它公路為支線的公路網路。
  • 高速公路
瀋海高速公路(遼寧瀋陽至海南海口,G15):福建境內段經福鼎、霞浦、福安、寧德市區、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全長約644公里,其中在福安境內設灣塢樞紐接寧上高速(G1514)、下白石一般互通,全長30公里,2000年6月動工,2003年6月竣工通車。
寧上高速公路(福建寧德至江西上饒,G1514):福建境內段稱寧武高速公路,途經福安、周寧、政和、松溪、武夷山,全長約323公里。在福安境設灣塢樞紐互通連線沈海線、賽岐一般互通、福安一般互通、康厝樞紐互通連線沈海複線、白雲山一般互通,全長62公里,2009年12月動工,2012年7月竣工通車。
溧寧高速公路(江蘇溧陽至福建寧德,G4012):福建境內段稱福壽高速公路,途經福安、壽寧,全長約55公里。在福安境設坂中樞紐互通連線沈海複線、社口一般互通,全長約13.6公里,2012年12月動工,2015年8月竣工通車。
寧東高速公路(浙江寧波至廣東東莞,G15W3):福建境內段稱沈海複線高速公路,途經福鼎、柘榮、福安、寧德市蕉城區、福州、永泰、仙遊、安溪、漳州、平和,全長約687公里。在福安境設福安北一般互通、坂中樞紐互通引出福壽高速、康厝樞紐互通聯接寧武高速、溪潭一般互通、甘棠一般互通,全長約45公里,2012年12月動工,2018年1月竣工通車。
  • 國省道
104國道(縱二線,北京至福州):寧德境內段與規劃縱二線共線,途經福鼎、柘榮、福安、寧德市區、羅源等。福安境內規劃全長82.68公里,在福安境內經上白石鎮、潭頭鎮、城陽鎮、羅江村、甘棠鎮。
228國道(縱一線,遼寧丹東至廣西東興):福建境內段與規劃的縱一線共線,即東南沿海大通道,途經霞浦、福安、寧德、長樂、福清、泉州、廈門、龍海、雲霄、詔安。福安境內規劃全長34.3公里,在福安境內經溪尾鎮、灣塢鎮、下白石鎮。
353國道(橫一線,寧德福安至雲南福貢):福建境內段與規劃的橫一線共線。福安境內規劃全長74.84公里,其中共線段0.9公里。在福安境經松羅鄉、溪柄鎮、賽岐鎮、溪潭鎮(溪北洋組團)、穆雲畲族鄉、穆陽鎮。
237國道(橫二線,寧德福安至山東濟寧):福建境內段與規劃的橫二線共線。福安境內規劃全長14.3公里,其中共線段4.4公里,在福安境經下白石鎮。
203省道(聯八線,福安下白石至壽寧大熟):福建境內段與規劃的聯八線共線。福安境內規劃全長58公里,其中共線段34.8公里,在福安境經下白石、甘棠、賽岐鎮、社口鎮、穆雲畲族鄉。

水路

白馬港福安市白馬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原有泊位23個,年貨物通過能力約613萬噸,運送旅客3萬人次,2012年以來新建鼎信3.5萬噸級專用碼頭和銘可達3萬噸級物流碼頭。
賽岐港賽岐港是潮汐天然良港,賽岐開港於唐末宋初,到明清鼎盛時期就與日本和台灣、天津、上海等港口通航通商。北起賽岐大橋上游的三江口,南至下白石的白馬門,水域面積5508萬平方米,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海岸線長60公里。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闢為外貿運輸物資啟運點;1984年經福建省政府批准闢為國輪外貿物資裝卸點;從1983年起與香港正式通航。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廉村古道廉村古道
廉村古道
廉村古道是明清時期鋪設的鵝卵石古官道,約1000米。道旁立一石碑,雲“大路兩溝不許曝曬穢土,搪塞園草,違者罰戲二本。”古官道典雅整齊,由三條縱向平行鋪排的光潔條石組成,中間鑲嵌著精心拼花的細小鵝卵石。
奎光閣奎光閣
奎光閣
奎光閣位於福安市蓮池廣場南邊金山頂。始建不詳,現存為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祀奎星。閣三層樓,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坐北向南,平面呈八角形,穿斗木構架,攢尖頂,鵲尾脊。八根內柱直通屋頂,八根內檐柱通至三層作圍欄柱,八根外檐柱直通至二層作圍欄柱。底層北面屏壁後設木梯。角檐下施角魚、垂燈和象鼻。2004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廊橋古廊橋
古廊橋
古廊橋飛檐斗拱形似長虹臥溪,飛架南北,橫跨福安壽寧兩縣。這座橋始建於明代,清鹹豐年間坦洋工夫的創始人之一施光凌領頭重修。因廊橋橋屋裡奉祀真武大帝而得名。真武橋是閩東曾經通往閩北的必經之路,在坦洋茶業大興時曾是一個大型的茶葉交易市場。真武橋見證了坦洋工夫的興起、興盛、到衰退、復興的全過程,已成為坦洋工夫重要歷史元素。

文化

  • 古文化
東宮侍讀東宮侍讀
東宮侍讀
薛令之被任命為東宮官“太子侍講”(又作侍讀,職掌講授經史,《唐摭言》作“左庶子”)是開元二十六年(738年)7月以後的事。也就是他56歲後的最後一次任職。他因此被捲入一個被李林甫冷眼虐待、傾軋排擠的政治漩渦中。
理學名宗理學名宗
理學名宗
廉村在宋代之時早已聞名遐邇,許多名賢大儒都曾到訪廉村。朱熹之父朱松到此地瞻仰薛令之的故居,而一代理學宗師朱熹則在廉村講過學,所教廉村弟子陳經著有《書解》五十卷、《詩經講義》《存齋語錄》等傳世,成為一方理學大師。
  • 畲文化
清代遷界讓靠海為生的民眾一度流離失所。(資料圖)清代遷界讓靠海為生的民眾一度流離失所。(資料圖)
畲族落籍閩東契機
沿海遷界又稱遷海令。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為斷絕沿海居民給占領台灣的鄭成功接濟,採用浙閩總督屯泰意見:“沿海省份,應立嚴禁,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統一台灣,才結束遷界,開始展界。簡單來說,它就是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讓中國從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大量遷入閩東的畲族人民加入到開發閩東的行列當中,為復墾沿海36.88萬畝荒蕪田地,付出了艱辛和努力。而這些,也為畲族立足閩東奠定了地位。
畲族簡介畲族簡介
畲族風俗
居住在閩東北沿海一帶山區的畲族婦女,有頭佩“三把刀”的習俗。“三把刀”實際上是三支外形似刀,兩面有鋒,長五六寸的金屬管。相傳這種風俗始於明末,當時外敵入侵中國東南沿海,為防止入侵者的污辱,畲族婦女把三把短劍插在髮髻之中,危急時可用以抵抗外敵,保護自己。三把刀的習俗顯示了畲族婦女豪放、純潔的品格。
婚俗: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一件件唱回去。

地方特產

坦洋工夫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
福安是中國著名的茶葉之鄉,是茶葉主產市(縣)、綠茶、花茶主產區和紅茶原產地。但說起當地的茶葉品牌,福安人必稱"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紅茶原產於白雲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於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年-1874年)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試製成功。
溪塔刺葡萄溪塔刺葡萄
溪塔刺葡萄
穆雲鄉葡萄產業帶以溪塔刺葡萄溝為主產地,遍及虎頭村、玉林、高嶺等16個村,面積1200多畝,年產量逾1500多噸。其中虎頭村的刺葡萄苗產業最好。畲族民眾在種植野生刺葡萄中,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具體情況,沿溪邊種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間,讓刺葡萄藤交叉穿插。
穆陽線面穆陽線面
穆陽線面
穆陽線面,已有680年歷史(截至2016年),一直保持著純手工製作的工藝,經發、捶、擠、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穆陽線面是福安特產。
福安穆陽水蜜桃福安穆陽水蜜桃
福安穆陽水蜜桃
穆陽水蜜桃是福安市水蜜桃名品,聞名省內外。當地土壤優良、氣候環境適應,生產出的水蜜桃形成了果大、核小、味甜、色澤鮮艷、肉質柔軟多汁等風味特點。
蘇陽楊梅蘇陽楊梅
蘇陽楊梅
福安楊梅生產具有良好的區位、氣候優勢。且掛果時間長、果大、味甜、質優。同浙江相比,福安楊梅早熟,故所以前來採購的人多。
福安芙蓉李福安芙蓉李
福安芙蓉李
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大。福安芙蓉李具有顆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適中,不粘核等特點。

風景名勝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於2009年12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景區位於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白雲山後峰西坡有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後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在仙頂峰還可看到少有的“佛光”。
溪塔葡萄溝溪塔葡萄溝
溪塔葡萄溝
溪塔葡萄溝地處福安市穆雲畲族鄉溪塔村,是閩東北親水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份。“葡萄溝”系當地畲民們利用秀溪、詹溪兩條溪流,在溪旁種植野生刺葡萄,溪面搭架,形成綿延近5公里的葡萄溝。
柏柱洋柏柱洋
柏柱洋
福安柏柱洋是全國18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號稱“閩東的延安”。有著愛國傳統的柏柱洋憑藉其地理位置、及民眾基礎等優勢,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清泉洞清泉洞
清泉洞
清泉洞位於福安市穆雲鄉桂林村鳳翔山側峰,距福安市區45公里。洞由嶙峋怪石構成。
瓜溪刺桫欏生態保護區瓜溪刺桫欏生態保護區
瓜溪刺桫欏生態保護區
福安市溪潭鎮瓜溪村海拔150-500米的峽谷及其周圍10平方公里的山野,分布有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刺桫欏樹,是省級刺桫欏生態保護區。其中,最大的一株桫欏樹高達6.5米,超過《中國瀕危植物紅皮書》最高6米的記載,堪稱“桫欏王”。
獅峰寺獅峰寺
獅峰寺
獅峰寺又稱獅峰廣化禪寺。位於福安市柏柱洋獅峰山麓:距縣城30公里。寺始建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原在山頂,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移建於此。據載。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題寺匾“獅峰廣化禪林”,並贈詩,詩中有“影動方池魚驚客,聲來半嶺竹引風”之句。
天馬山天馬山
天馬山
天馬山於1994年2月,福安市委、市政府決定:開發天馬山風景區,成立福安天馬山開發管理領導小組,1998年劃歸為福安市林業局管理,更名為“天馬山森林公園”。
福安廉村福安廉村
福安廉村
廉村位於福建寧德福安市溪潭鎮。廉村原名石磯津,是唐朝福建第一個進士薛令之的故鄉。廉村被喻為開閩進士第一村,位於福安市溪潭鎮穆陽溪中游西岸,舊名富溪津、石磯津,因里人薛令之是福建第一位進士(唐神龍二年、706年中進士),且為官清廉,被御賜“廉村”、“廉水”、“廉嶺”之名。

著名人物

薛令之(683年-757年),字君珍,號明月先生,長溪西鄉石磯津(今福安市溪潭鄉廉村)人。高祖薛許,曾任隋戶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肅宗追贈其為侍講國公。
薛令之薛令之
陳最(生卒年不詳),字季常,長溪縣西北鄉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鄉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進士,授官新昌(現浙江新昌)縣丞。
王定國(1126年-?),字安卿,號不欺居士,長溪縣黃崎鎮(今福安市下白石)人。少年有大志。紹興中(約1146年),向朝廷提出《邊宜十策》。任上政績顯著,官終奉政大夫。
趙萬年(1168年-?),字方叔。祖籍浙江衢州,移居長溪縣西鄉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鄉溪填村)。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赴閩北從朱熹學,深得朱熹讚賞。慶元二年(1196年),應武舉試得中,任襄陽制置司幹辦官。
楊復(生卒年不詳),字志仁,號信齋,宋長溪縣西鄉楊澳(今福安市甘棠鎮楊岙)人。少時聰敏嗜學,博聞強記。
黃乾(約1152年~1221年),字尚質,福建長溪西鄉察陽(今福安陽頭)人。祖父黃奎在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因遭洪水由蟠龍(今福安市白沙坂)遷居察陽。父黃參,以耕種、打魚為生。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6日,福安市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