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宮山

洞宮山

洞宮山,地處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境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屏南鴛鴦溪上游。歷史上朱熹、李綱趙迪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跡;著名革命先輩葉飛、黃立貴等在此留下了革命事跡。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014年洞宮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洞宮山景區面積4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香爐峰海拔1459米,有36洞、49景、72峰之稱。以“花橋、虹溪、怪圈”三絕稱著於世的洞宮山,自古以來就是閩東北著名風景區。

景區特色:攝影、登山、橋樑、奇石、怪洞、名山等;目標定位:國家4A級景區(建設申報中)、國家5A級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洞宮山
  • 外文名稱:Mount Donggong
  • 地理位置: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境內
  • 氣候類型: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高山二元氣候
  • 占地面積:40多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暫免
  • 著名景點:花橋、寶豐岩寺、閩東北紅軍會師紀念碑、霧中橋、洞宮水庫等
  • 歷史文化名人:朱熹、李綱、趙迪、葉飛、黃立貴
  • 景區特色:自然風光 人文景觀 革命老區
  • 主要公路:寧武高速 202省道
  • 附近鐵路:衢寧鐵路 武夷山高鐵東站
  • 洞宮村始祖:黃鞠後裔第二十世黃五四
  • 建村時間: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位置境域,主要山峰,地理環境,水文,景觀特色,自然資源,主要景點,花橋,虹溪,怪圈,歷史記載,交通信息,

位置境域

洞宮山脈,由浙江省延伸入境的余脈,東擁壽寧、政和、周寧、福安等縣,南接鷲峰山脈北段。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50公里,一般高度800~1000米。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位於壽寧縣北部,為全區最高點,該山脈主要由流紋岩、花崗岩構成,局部有凝灰岩出露。新生代隆升幅度較大。為平溪、穆陽溪、松溪(南平地區境內)的分水嶺。森林覆蓋率在50%以上,區域內的車嶺、九嶺分別是古代壽寧縣通往東南、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箬坑隘、青草隘則是閩浙間的要隘。

主要山峰

,,寨寶尖,在壽寧縣北部,洞宮山脈東麓,曾名官台山。主峰海拔1157米,山勢峭拔,峰巒陡峻,為犀溪、小溪分水嶺。山間有明初開鑿的銀坑洞130多處。明景泰六年(1455),壽寧建縣時移漁溪巡檢司於官台山,並派兵駐守山寨,該山因此而得名。,,白雲山,在福安市西北部,屬洞宮山余脈南段,以山頂白雲繚繞,故名。主峰海拔1448.7米,為福安最高峰。登頂可鳥瞰周寧、壽寧兩縣。山勢西南側平緩,東北側陡峻。為西溪與穆陽溪的分水嶺。地質構造上以中生代火山岩為主,間有零星出露的花崗岩。
山羊尖,位於縣境最北端,海拔1649米,為壽寧縣最高峰,也是閩東地區群峰之冠。因地僻人稀,山羊活動頻繁而得名。地處閩浙交通要道,為古代軍事要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縣張鶴年為防倭寇,在此創建青草隘,屯兵把守。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團尋淮洲部北上抗日經由此地,開向慶元。
雙苗尖,位於縣西北邊境閩浙兩省交界地,海拔1626米,為托溪鄉最高峰,壽寧縣第二高峰。
箬坑坳,海拔1527米,為壽寧縣第三高峰,位於西北部邊境,為聯繫閩浙、勾通壽(寧)慶(元)的必經山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縣張鶴年於此設箬坑隘,屯兵防衛,為古代軍事要地。
岩山,又名仙岩,位於縣西20公里托溪境內溪州村,海拔1040米,岩峰突兀,高數百丈,四面如壁,氣勢雄偉無比。頂上有一石砌黃槐廟。為紀念北宋進士黃槐,每逢農曆九月初九,四處鄉民,成群結隊,到此祭祀。,,苦竹尖(1394米)——鐵崗頭(1345.6米)——北山(1210米)支脈,為地洋溪與小東溪的分水嶺。
透風尖分支寨寶尖(1120米)——麻□店崗頂(1225米)——鬼煙頂崗(774.4米)支脈,系後溪與犀溪的分水嶺。著名的山峰有:
透風尖,位於縣西北部大安、坑底兩鄉交界與浙江慶元縣接壤處。海拔1415米,與卜蛇林同為大安鄉最高峰。
官台山,又名寨寶尖,位於鰲陽東北20公里的大安、坑底、犀溪3鄉交界處,海拔1120米。山上有一黑風洞,洞外為方圓0.2平方公里,廣闊平坦的山間小盆地。山中有明初開鑿的銀坑洞130多處。明景泰元年(1450),括人鄭懷茂等,聚集2000餘眾於官台山,武裝採礦,後遭明朝廷鎮壓。壽寧建縣時,移漁溪巡檢司於官台山,並派兵駐守山寨。
麻□店崗頭,位於縣東犀溪鄉北部與坑底鄉交界處,海拔1225米,為犀溪鄉最高峰。距官台山僅9公里。明代為縣境東部及浙江省泰順、瑞安、平陽等地往古銀場官台山的必經之路,人來客往不絕。有人在此開設麻□店(即供應蒸糕的點心店),故名。
從卜蛇林延伸到大熟一脈分為2支。一支是榲洋的青山崗頭(1166米)——鴻鵠頂(970米),與西浦交野,為泮洋與犀溪的分水嶺;另一支延伸至半嶺山(1214米)——南山頂(1254.4米)——吳道仙頂(1139.4米),至福安的石竹峰(1055米),系蟾溪與泮洋溪的分水嶺。著名山峰有:
大蜀山,又名大熟山,最高峰卜蛇林,海拔1415米,位於大安鄉西部與浙江慶元交界處。壽寧縣第二大河蟾溪發源於此。
棋盤山,位於大熟村後門山,海拔1212米。山頂有“棋盤仙跡”,相傳有仙人對奕於此。
鴻鵠頂,古名天池山,位於縣東犀溪鄉,海拔970米,山頂有清泉,名天池,不論大旱與否,常年不乾。池內有野生水稻,年年不絕。
南山頂,為南陽鄉最高峰,位於縣城以東15公里處,南陽鄉北部東經119°35′與北緯27°27′的交點附近,海拔1254.4米。主峰東南向山坡上,疊石懸岩,峻峭崢嶸,且多摩崖石刻,尤以石門邊的“日出朝未啟,月明夜不關”最為著名。主峰下有龍巖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建,清鹹豐六年(1856)重建。寺前有一池,池內有噴泉,大旱不乾。池畔鐫刻有光緒十五年(1889)縣令何厚卿(即何如謹)所題“石鯉朝天依日月,池魚出水際風雲”的詩句。池內養魚,寺內外遍種桂花、茶花,供遊人觀賞。南山頂不但風光綺麗,而且山高水冷,空谷清幽,未冬先雪,盛夏清涼,堪稱避暑勝地。
吳道仙頂,海拔1139米,位於縣東南邊陲南陽鄉與福安縣交界處。山頂有吳道仙廟,東麓有院洋隘。
從卜蛇林以南分支至清源鄉南側西山頂(1183米)延伸到竹管壟(787米),再轉至馬鞍山(993米)——甲峰頂(1100米)伸入福安一脈為蟾溪與斜灘溪的分水嶺。著名山峰有:
西山,在城西十里,海拔1306米,為鰲陽鎮最高峰。佇立山頂,鰲城風光盡收眼底,每當山頂雲霧籠罩之時,必然下雨,為鰲陽居民的天然晴雨計。
三峰,為壽寧名山之一,位於縣城西南郊1公里處,海拔998米,因有三峰並立而得名。山色秀麗,風景宜人。後梁開平三年(909)至後唐清泰二年(935)間,在此創建三峰寺。宋淳化元年(990),經邑人少宗伯陳洪軫擴建,為壽寧最大禪林,譽稱“八景之冠”。寺內外還有很多古碑石刻。三峰景區集山光、寺廟、古蹟於一處,為壽寧有名的旅遊勝地。歷代名人寄懷詠景者甚多。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為三峰寺題匾:“萬德尊嚴”。
星球岩,即獅子球岩,以形似星球而得名。位於城西里許蟾溪北岸,高10多米,周長70多米,上有石刻墨跡。系明嘉靖十六年(1537)吏部尚書湛若水書。明時,岩上構一小亭,匾書“一覽亭”。小巧玲瓏,別具情趣。亭內有對聯一副:“占山占水些些地,宜月宜風小小亭”。系明末文學家曹學栓(閩人)所題。今亭已廢。
北山頂,古名真武山,在縣城北面,海拔864米,為縣城主山,因酷似人形,又居北方,故名。遠觀似鳳,又名鳳山,與城南飛鳳山對峙,譽稱“雙鳳朝陽”。民國時期,山頂建有碉堡1座,以為防衛之用,今已廢。1976年改建縣電視差轉台於此。
半月山,在城西,海拔800米,形如半月,故名。蟾溪流經山下,山影倒映河中,隱隱約約,為壽寧八景之一。已故閩東蘇維埃政府副主席葉秀蕃烈士葬於此。
筆架山,在城東,諸峰並列,形如筆架,故名。海拔800多米,山上建有縣氣象站。《福寧府志》載:,“明嘉靖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南海浮來五山與此山對峙,峰巒突兀,有草木人馬,蓋海市也。自午逾申乃沒。”明萬曆三十年(1602)閏二月二十八日,,“筆架山前又突現一山,自巳至未,形體變動不一,觀者圍之”。
蟹山,位於城東,以形似螃蟹而得名,為壽寧縣革命烈士陵園所在地。園內建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碑上有葉飛、範式人的題詞。
西山頂,原名岱山,又稱顯仙山。位於城南15公里的板仙山上,海拔1183米,面積約20平方公里,為清源鄉最高峰。它以峰奇、石怪、洞幽、流潛等自然景光聞名,譽為“壽寧第一峰”。西山景區,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有“獅子望月”、“美人照鏡”、“仙人臥跡”“仙人對奕”;有“石天梯”、“鬥雞峰”、,“風倒石”、“白門洞”;還有許多石人、石獸、石鐘、石鼓、石筍、石塔林等等,形態逼真,維妙維肖。
白門洞,是天梯嶺腰上一個不大的山洞。深30多米,洞口兩壁久經風化。遠看猶如一副懸空掛著的白色對聯,以蒼松翠柏,相互輝映。“風倒石”居於主峰西南向山坡,高約5米,斜倚在一塊碩大無朋的磐石之上,以6個稜角支撐著,呈風吹欲倒狀。
顯仙庵,山腰有座顯仙庵,建於宋淳化年間(990~994)。庵前有一石,稱“顯仙岩”,狀若仙人臥跡。
車嶺,位於城南20公里處。明中葉(1450~1460)建有嶺路一條,山以形稱,嶺以山名,皆名車嶺。自斜灘蜿蜒而上,相對高差658米(87~745),全長5公里,4450級,酷似一條天梯直上霄漢,有“去天五尺”之稱,為斜灘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知縣戴鏜為防衛倭患,在此設立“車嶺關”,建石砌關門,稱“隘門”,為東南路第一險峻處,有匾日:“南門鎖鑰”。清雍正十二年(1734),壽寧劃歸福寧府管轄後,為通往省、府的正道。沿嶺有4亭2泉,嶺邊遍植楓松,大者高達30~40米。嶺頭亭邊有嘉慶十七年(1812)郭宜魁題的“嶺峻雲深”摩崖石刻。
馬鞍山,位於斜灘、竹管壟、武曲3鄉交界處,海拔993米。明代有銀坑鉛冶,古蹟猶存。
甲峰頂,位於縣南福(安)壽(寧)交界處,海拔1100米,為武曲鄉最高峰。山上終年雲霧繚繞,山巔有仙宮一座,宮旁不遠有一山泉,大旱不枯。宮前有一水池,池旁佇立一石鵝,形象逼真。
洞宮山從王將尖(1312米)延伸至天馬山(1212米),入芹洋,系九嶺溪與修竹溪的分水嶺。名山九峰壇,位於縣西南15公里處,海拔1107米,為芹洋鄉最高峰。因有九座山峰並列而得名。旁側,雄偉的九嶺蜿蜒而上,山下清澈的九嶺溪迂迴而過。山間有石馬、石龍、石門、石洞及天然的釋迦牟尼石像。九峰山頂下,萬綠叢中,有座九峰堂,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規模宏敞,環境清幽,為壽寧五大禪林之一。旁有一井泉水,常年不枯,可供千人飲用。傳說,清初靖南王耿精忠隊伍與太平軍均曾屯兵於此。1984年,從庵堂古井內曾挖掘到刻有“耿精忠”三字的寶劍1把,現存。
從西南邊界的南山頂(1332.2米)延伸至岩尖山(893.1米)——蛇頭山(829米)至斜灘,系斜灘溪中、上游與平溪的分水嶺。
與政和交界的振山(1389.6米)——仙崗頂(1321.3米)一脈。名山仙崗頂,位於縣西南與周寧縣接壤的邊界上,海拔1321米,為平溪鄉的最高峰。山上有一梵宮,每年農曆六月初一,各地香客雲集,熱鬧非常。北麓大林坑——坪崗盛產葉臘石,為壽寧主要非金屬礦區。
與周寧交界的老鴉天(1277.8米)經雞母嶺頭(11617米)——結仙頂(1145.8米)至武曲入福安南山,為斜灘溪與鳳陽溪的分水嶺。著名山峰有:
雞母嶺頭,位於縣南風陽鄉西部,海拔1161.7米,為鳳陽鄉最高峰。民國33年(1944)以來,鄉民曾在此開採硫磺。
鑼鼓山,又名金鼓山,位於縣南鳳陽鄉與福安縣交界處,海拔1131米。相傳山中有巨石,擊之能發出金鼓聲。金(鑼)在五都長洋(今鳳陽村),鼓在九都基德。
結仙頂,古名八仙山,位於縣南風陽鄉基德村,海拔1146米。山巔有巨石,方圓數丈,上有棋盤仙跡。半山腰有一石洞,俗稱仙洞。洞口夏天涼風習習,冬天則熱氣騰騰,不結冰,不積雪。
羅家山,又名老鴉山,海拔1278米,位於鳳陽、平溪兩鄉與周寧縣交界處。山峰高聳,直插雲霄,山上有古銀坑遺蹟。
,,

地理環境

水文

後溪,在壽寧縣泰順縣稱壽泰溪,發源於山羊尖南麓的楓樹洋,自西北流向東南。由源頭流經龍溪、地洋至長嶺段稱為地洋溪。匯入支流小東溪後,流量倍增,折向東南經司前的楊梅州至武溪段,稱為鐵梗溪,流出武溪後始稱後溪。沿壽寧與浙江省泰順縣邊境南下,經磜坑、大王前至渡家洋與犀溪交匯後,經甲坑邊境流入福安縣注入東溪,匯於交溪,境內全長48公里,流域面積335.2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2.97億立方米。
犀溪,東溪上游後溪支流。發源於境內透風尖南麓後西溪東北角,自西北流向東南,經後西溪、伏際、溪潭、炭山、榲洋至西浦匯入支流泮洋溪(泮洋溪發源於伏際山,流經大安、村頭、泮洋至西浦墓林下注入犀溪),再經渡家洋注入後溪。全長33.5公里,流域面積182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2.44億立方米。
蟾溪,為縣境內重要水系,發源於西部邊境卜蛇林下大熟山。自西北流向東南,經大熟、六六溪、鰲陽、安章、角林、龜嶺、傍洋、石鼓、後洋、官路至竹管壟匯入支流南陽溪(南陽溪發源於南山頂南麓,上游分2支,其一源於赤陵洋,其二源於鐵場,流至南陽匯合,經官路至布羅林注入蟾溪)然後由竹管壟經坑底林、劉坪至東南邊境橫山流入福安縣境,經太逢,於潭頭鎮匯於交溪東源東溪。上遊河床狹窄,坡度陡峻,水流湍急,居高臨下,多形成瀑布和狹谷,三曲嶺瀑布尤為著名;中下游坡度較為平坦,水流稍緩,但溪底多礫石堆積,礁石突出,無法通航。蟾溪全長45.5公里,流域面積226.7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達2.9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居壽寧溪流之冠。蟾溪流經縣城的一段,建縣前,原流至今之西門橋即以90度直角拐向半月山麓經城南直下。每遇山洪暴發,泛洪往往改道而行,直衝城東。年侵月蝕,漸成窪地,形成東流河道。建縣後,由於需要築城防衛,鑒於水文情況,截彎取直,堵塞南流半月山下河道,開挖新河道。引水順流通過城內,如玉帶長環於舊縣衙之前,東至門外順地勢沿城邊轉向東南。既便於居民取水改變鰲陽風貌,又可作護城河以固防衛之用。改道後的溪邊居住區取名新溪仔,地名沿用迄今。原半月山下河道,今已成為居民區,地底古河道舊跡尚存,沙石厚達3~4米。
平溪,系斜灘最大支流。發源於政和縣西表嶺紫翠岩下,在縣境西部流入南溪。向東流經溪底、東木洋、平溪、環溪、嶺兜、長溪、印潭、下老、豬母岩、渡船頭至斜灘的交溪亭注入斜灘溪,全長50公里,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
鳳陽溪,發源於壽寧縣東北邊境老鴉山東麓。由鳳陽鄉劉厝入境,自西向東流經劉厝、基德、廷加洋、東嶺後至小溪出境,流入福安稱小溪。境內全長18.3公里,流域面積59.3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0.64億立方米。

景觀特色

洞宮山坐落於鷲峰山脈中段(鷲峰山脈,山脈橫貫福建閩東北,南接戴雲山脈,北接洞宮山脈,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為武夷山余脈),因山中一巨石呈“宮”字狀,其山洞又有洞中宮殿之稱,故而得名。山中風光旖旎,景色清幽,峰巒岩洞,秀拔奇偉。洞宮海拔很高,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氣候宜人(獨特的高山二元氣候,兼具平原與高山氣候,冬暖夏涼)。在南方很少地方在冬季能見到雪,而這裡卻幾乎每年都有下雪,下雪時間多在過大年的前後,為春節增加另一番迷人的景色。夏季清涼,睡覺蓋著厚厚的一層被子也不覺得熱,空氣清新,四周都是森林、奇石,是個休閒避暑的好去處,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所指的洞宮,實際是指洞宮村,而這種氣候,只有在洞宮村附近可以享受到,而相隔稍遠的地方卻迥然不同,雖然相隔距離不是很長,但氣候卻有著不小的差異。
洞宮山,地處閩東北交通要塞,山勢險要,乃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土地革命時期,這裡被開闢為蘇區根據地。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黃立貴帶領的閩北獨立師葉飛帶領的閩東獨立師在洞宮山會師整訓,兩位師長在洞宮會談,成立了閩浙贛邊省委。會師期間,兩位領導還登台為民眾演出,至今許多老人還津津有味地講述這個傳奇的革命故事。
洞宮山集岩、洞、湖、瀑布、溪流、湖泊,革命遺址、民俗風情及道教文化於一體,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旅遊、觀光、探奇,是福建省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避暑勝地。

自然資源

洞宮山下的大溪村發現了為數眾多的一億三千萬年前侏羅紀的東方緣龍及難源組魚化石,是研究福建地質的寶貴財富。
洞宮山區物產豐富,盛產茶葉香菇魔芋馬鈴薯生薑錐栗天井洋的大雪梨曾進京參展,載譽而歸。洞宮山的紫荊樹不但因其嬌羞怕癢招人喜愛,更因其花色艷麗,花期長達四個月而受世人青睞。此外還有各種野生保護動植物,這裡物種豐富,是動植物的王國。
洞宮山古廊橋---上車橋洞宮山古廊橋---上車橋

主要景點

洞宮風景區由寶豐岩、麒麟山香爐山和九層際庫區四大景區組成。海拔一千餘米,年均氣溫14℃,是旅遊避暑好去處。當你驅車來到洞宮山九層際庫區時,只見座座奇峰秀岩迎面兀立,松濤竹影,山光水色,使遊人頓覺心曠神怡。往東百米,第一個映入眼帘的是“象鼻岩”,岩下是碧波蕩漾的湖水,岩上是茂密的森林。車從岩下穿過,別有情趣,遊人皆在岩前留影。再往右望,就是神秘的“觀音岩”,只見她仰頭眺望,臉如滿月,頭戴昆蘆,身披袈裟,飄然欲動,故而名曰“觀音望南海”。穿過觀音岩,來到寶豐岩下,那十二座懸崖岩石,高插雲端,千姿百態。有的形若寶劍,狀似樓台,類比塔宇;有的似虎、獅、龜、蛇、蟆、鶴等動物,栩栩如生。岩上松濤陣陣,岩下竹影婆娑,格外怡靜秀雅,別有一番天地。徒步往西,便是兩崖對峙的寶台峰,又稱姐妹峰。兩間峭壁,是天然絕好的“一線天”,長50米,高70米,最窄僅一人側身能過。峭壁下有數十個石洞,大的可容數百人,小的可容數十人,最大洞高十餘米,深二十餘米。
水庫下游是瀑布群,長450米,每節有一深潭,隆隆水擊聲如雷動,水花飛濺似萬斛珍珠撒落在萬綠叢中,蔚為壯觀。尤其是被譽為“美人浴池”的第一潭,潭中有一赤石,猶如美女躺在潭中沐浴,玉體楚楚動人。麗人佳景,令遊人不捨離去,爭相與玉女留影。考古工作者在第八潭發現數百個岩圈,說是外星人留下痕跡,引起省里考古、新聞界的重視,紛紛前來考察。瀑布上游的虹溪,清澈見底,溪床一色赤岩,平展如毯,毫無砂礫隙縫,真似刀切劍劈而成,凡三里如是,蔚如奇觀。
入閩始祖-黃鞠後裔第十世黃千四,於五代後唐(923-936)因世亂,由石橋遷下坂肇基,至第二十世黃五四攜一子於宋慶元元年(1195年)遷西門開基,至今820年(1195-2015)。西門村現有古民居大都建於清朝中後期,除部分毀於火災和拆舊建新外,完好保存清代建築風格的古屋還有7棟,都集中在相鄰的幾條小巷之間。青石鋪地的巷道,巷隨牆轉,曲曲折折的幽靜中瀰漫著淡淡的歷史的氣息。這些古民居都是黑瓦土牆的土木結構,土牆內外用石灰塗刷,但因風雨剝蝕,石灰大都已脫落;古屋門前的台階、拴馬石、大門門框,屋內的天井、礎石、踏步都是青一色的青色花崗岩;古屋內融磚雕、石雕、木雕藝術於一體,古樸典雅;古屋的大廳內都高懸著一塊或幾塊木雕牌匾。從房屋的氣勢和這些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牌匾的內容上推斷,這些古屋的主人都是當時社會上頗有影響的鄉紳。
位於西門村深山上的寶豐禪寺為洞宮山景區的中心景點,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毀於文革期間,重建於1995年。寺院背倚寶豐岩,岩壁平整如刀削,兩側翠竹遮掩,環境優雅。寺院大殿和後院崖壁石洞下供奉著神佛,大殿兩邊偏房供看護寺院的善男信女住宿。此外,大殿中還有一隻拜佛狀的蟾蜍,它是利用天然隆起的岩石雕刻而成,為大殿禮佛增添了一份虔誠感。每年凡遇禮佛節日時,各地的信徒與香客便會慕名而來,寶豐禪寺因此而香火旺盛。
相傳此洞是魏虞二真修道所在。夏日洞中涼風習習,陣陣流泉如琴聲,冬日暖融融,松
濤聲似石鼓。縱觀奇岩怪洞,真有“洞洞橫對山崖下,深凹莫測吐雲煙”之感。站在洞口,仰望高處,只見一線陽光直射洞口,好一個別有洞天。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科院考察分隊在洞宮挖掘大量海生動物化石、貝殼等,證實該地遠在遠古時就是洲澤湖海。由於地殼演變,形成諸多岩洞、怪石、奇峰,成為美麗風景勝地。

花橋

花橋位於楊源鄉坂頭村口,橫臥蟠溪之上,是由坂頭蘇坑人陳桓於明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及第後衣錦還鄉時創建,隨後時毀時修,現存建築雖為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但一如舊貌。該橋為單孔樓閣式風雨橋。橋身長約50米,寬約6米,因三層主樓翹檐朝天似蓮狀而得名。橋內文化色彩極其濃郁,在橋頂斗拱,橋廊神龕以及80根橋柱樁上,繪有“桃園結義”、岳母刺字”等歷史故事,花鳥壁畫,楹聯近百幅,藝術品百幅,藝術品位高,令人讚嘆。橋內設有兩條通道,其中一條用木柵欄相隔,寬約1米的邊道過去專供婦女行走。這在福建眾多古橋樑建築中還是少見的,在橋的二、三間掛有風鈴,遇風則叮噹作響,村民們便根據是東邊還是西邊鈴響來預測晴雨,頗為靈驗。更為奇特的是,在橋孔中央石縫間還伸出兩把黝黑的寶劍尖,據村民介紹,寶劍尖逢澇時能自動伸出,旱時則自動縮回5至20公分,實屬奇觀。
虹溪虹溪

虹溪

虹溪位於洞宮山景區中心麒麟岩下,長10餘公里,寬約3米,令人驚奇的是,如此長度的儲赤色河床,居然如刀削斧劈一般平坦。溪中全然不見河卵石和泥沙。關於虹溪的由來,還流傳著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當年龜蛇精為患洞宮山時還沒有虹溪。因此,旱災、澇災連年不斷,百姓輾轉溝谷,無以為生。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兩位仙人下凡消滅了龜蛇精,並用神牛、神犁從洞宮山起沿環峽一直犁到屏南,造就了虹溪和鴛鴦溪

怪圈

即虹溪岩圈,在虹溪新舊橋之間還屹立著一塊球狀山岩,人稱“風動岩”。幾人合力推之,能微微晃動。在洞宮山霧中橋下峽谷中的8塊岩石上,布滿了280多個形狀規則、大小各異的同心圓。令人不解的是,在這條數公里長的峽谷中,僅有這8塊岩石上有同心圓圖形,且這8塊岩石石質十分堅硬,風鑽在上面彈跳也不過留下些白點。因此,關於它的由來,人們眾說紛壇,或疑為外星人所為,或疑為火山爆發所致,或疑為滄海桑田時海生動物所為,或疑為古越族圖騰或宗教信仰的遺蹟等等,撲朔迷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便將它命名為“怪圈”。 一位作家曾生動地描寫道:“它如符咒,如密碼,如一頁頁讀不懂的天書,卻又使人隱隱感到,那是天工造化對人類的某種暗示,某種隱喻,某種呼喚。”

歷史記載

道家七十二福地: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第二十七福地: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里,黃山公主之。”建州關隸鎮五嶺里即為今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的洞宮山。
《天地宮府圖》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引有《福地誌》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於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云云,具體名目則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坂頭村的《六音字典》、楊源村的“四平戲”又是考證福建古文化的重要證據,這座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福地洞天”的洞宮山留下了朱熹、李綱趙迪、郭斯璽等名人足跡。“風帆渡海瞻蓬島,壑崖橫空近武夷;曾記煉丹爐畔立,一聲長笛落花飛”,是洞宮山的真實寫照。

交通信息

前往:乘坐交通工具進入寧武高速公路(或:乘客可以在武夷山高鐵東站下車)--->政和縣--->楊源鄉(出高速公路)--->桃洋村(由202省道往與202省道垂直的縣道行進)--->花橋、西門(由此到達洞宮景區區域)。
離開:西門村(鄉道)--->泗橋(省道)--->周寧縣--->福州(寧上高速、寧武高速)。
景點:板頭村---花橋、禾坪村---閩東北紅軍會師革命紀念碑、西門村---寶豐禪寺、清代建築群、洞宮庫區(上下游兩座水庫)、虹溪、霧中橋、怪圈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