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

祠堂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先賢的場所。 祠堂有多種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值得注意的是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常在祠堂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祠堂
  • 外文名:ancestral hall
  • 別稱:祖廟、宗祠、祖祠
  • 分別:宗祠、支祠、家祠
介紹,建築特點,廢棄與保存,著名祠堂,晉祠,東漢石祠,江南祠誠敬堂,吳氏著存堂,羅東舒祠,大邦伯祠,胡氏宗祠,徽州,永嘉郡祠,八房祠堂,孝思祠,客家祠堂,

介紹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浙江景寧沙灣宗祠浙江景寧沙灣宗祠
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里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著一個姓地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日本祠堂也經常出現,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
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建築特點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
祠堂
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
正因為這樣,祠堂建築一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桿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
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廢棄與保存

解放後特別是60年代的運動,北方地區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爛或改造成了辦公場所等。
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於其中的家譜等皆被焚燒破壞,如今北方已難見祠堂,不知祠堂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而南方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廣東、福建等較為重視傳統的地區則有了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

著名祠堂

晉祠

晉祠是為奉祀第一代晉王姬燮之父唐叔虞而建,原名“叔虞祠”
儘管兩異其地,數代擴建,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她是基於唐叔虞祠文化發展、豐富起來的,包含多種文化內蘊、透析著華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築群。她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經過多次重修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
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修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塘”。
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
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東漢石祠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縣孝里舖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祠內石壁和石樑上遍布精美的線刻圖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建有保護性復室。
祠堂
孝堂山東漢石祠建於東漢初年,歷經兩千年歷史風雲,石祠之外的廟宇建築早已幾經變遷,但石祠至今完好無損,它也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石祠以及石祠後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誰,至今還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1建築形制
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比嘉祥縣武氏祠略大。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墻壁為厚約20厘米的石板。屋頂為單檐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檐等構件的形象。。
石祠為單檐懸山頂兩開間房屋,坐北朝南,面闊4.14米,進深 2.5米,高約2.64米。後部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構築情況是:東壁上下 2石,西壁 1石,上端皆呈銳角三角形。後壁橫列 2石。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兩側山牆前面立條石柱,上托挑檐枋石。在正中石柱和後牆間,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分室為兩間。屋頂前後坡備用 2塊石板覆蓋。屋頂石板刻出瓦壟、勾頭、連檐形狀,東西兩端刻出排山。原有屋脊石已缺失。後期又在正中八角柱兩側另加小八角形石柱各一,上有唐宋時期題銘。
祠室內的三面皆有淺線刻畫像,三角石樑上也刻有畫像。畫像圖案為朝會、拜謁、出遊、狩獵、百戲等漢代貴族墓葬石刻的常見題材。橫貫西、北、東三面內壁上部的出遊圖,場面宏大,人物、車馬眾多,且刻有“大王車”三字。其他畫像有伏羲、女媧、西王母、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神話、故事題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遊人題記,最早的有紀年者為東漢中期所題,因此該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於東漢中期。
漢永建四年(129年)題記:“平原漯陰邵善君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來過此堂叩頭謝賢明”。
漢永康元年(167年)題記:
《感孝頌》,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齊州刺史隴東郡王胡長仁撰,刻於祠室西外墻。篆書題額,正文為隸書。文中提到郭巨養母的故事,原有人據此認為這是郭巨之墓祠,後經考證此為東漢石祠。
孝堂山東東漢石祠畫像內容:祠內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滿畫像,主要內容是與祠主經歷和生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宴飲、狩獵、百戲、戰爭以及歷史和神話故事等圖像。橫貫三壁上部的“大王車出行圖”是漢畫像中場面最為宏偉、車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參加過諸侯王駕的鹵簿活動。北壁樓閣下部的車騎出行圖,主車旁有“二千石”榜題,表明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東西壁還刻有伏羲、女媧、西王母、風伯、雷公、貫胸人等神話內容及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胡漢戰爭等歷史故事。隔梁石兩面刻有升鼎、橋上墜車故事,底面刻有日月星辰。在石祠畫像的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車”、“令”、“相”、“成王”、“胡王”、“孔子”、“二千石” 7條榜題。石祠畫像的雕刻技法,是在磨光石面上以線刻為主,少部分圖像兼用凹面刻,線條剛勁、洗鍊,形象簡樸生動。構圖雖無明顯界格,卻上下層次分明,是漢代畫像石中的精品。在祠堂內外壁面上,還有後人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書題記,也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其中最早的題記是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和桓帝永康元年(167)兩則。
孝堂山原名巫山,高不足百米,因山上建有孝子郭氏的祠堂而得名孝堂山。祠堂後有一座大墓,封土高約3米,祠堂周圍還有已被盜的漢代墓群。郭氏,相傳為二十四孝中的東漢人郭巨。但郭巨為河內隆慮人(今河南林州),一說為溫人,沒有記載其來過濟南郡。祠堂內的畫像多為王者出遊及戰爭等場面,也與郭巨身份不符,有人認為實際上是漢代濟北王墓或是二千石等高官之墓。因墓主人身份無從考證,因此定名為郭氏墓石祠。
2歷代修葺與研究保護
郭氏墓石祠自漢代以來就是名勝古蹟。酈道元《水經注》對郭氏墓石祠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堂”。北齊時,人們已經普遍認為該墓是郭巨之墓。唐代開始在祠堂周圍修建廟宇。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對此也有著錄。明清兩代屢經修繕,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經大修祠堂附屬廟宇,有八殿兩廊之規模。民國初年,日本人關野貞來此考察,於1916年首次發表祠堂的實測圖。
郭氏墓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築。由於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當地文物部門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圍墻,派人看護。1999年,按照漢代風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額由古建築學家羅哲文題寫。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兩側的漢墓,並將清理是發現的歷代碑碣集中存放於墓園內。

江南祠誠敬堂

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誠敬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
祠堂建築構思奇特。座東朝西,俯瞰呈“丁”字形,與對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對應,暗寓王姓“人丁興旺”;誠敬堂的門樓風格特異。底層為門廊,俗稱“拴馬廊”,整座門樓全靠兩根立柱支撐,頂層為喜鵲聚巢閣;祠堂的整個布局猶如一座城堡,除大門外,另有6道小側門,縱身分為五個層次:門廊、前廳、天井、正廳和後廳,而且祠堂的平面設計成縱階梯形,寓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後廳的門是一個完整的圓形,且圓形的下方剛好與中廳牆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一般,寓意“日”,這恰好與祠堂後面的“月光台”交相輝映,每年舉行祭祖慶典時,旺盛的香火將後廳映襯得紅彤彤的,又因祠堂是座東朝西的,遠處看來,仿佛一輪紅日從東邊冉冉升起,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整座祠堂共有五口天井。後廳兩口,中間的院子是一個大的天井,兩邊的耳房也各有一口,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形成一個品字,這也是祖先希望子孫後代做人有品行,讀書有品味,做官有品階。木料銜接都用木榫。
全棟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所有木料銜接部位都用木榫,沒用一顆鐵釘,特別是正廳的穹頂和門樓的鵲閣,這樣高難度的建築不用一顆鐵釘,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評為國保單位的主要原因。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廣東潮陽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肇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 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臥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檐,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灰崗岩石旗桿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吳氏著存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破四舊”時期廢棄,2005年重修。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羅東舒祠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堂記》記載,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先建寢殿(1540年),歷經七十餘載,毀壞嚴重。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又重新擴建,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落成。分別是嘉靖和萬曆兩度建造,故形式和風格迥異。坐西朝東,背山面水,占地3300多平方米,氣勢宏大。閣為二進歇山頂,祠堂前沿溪照壁面寬29米,呈八字型,進而是欞星門,大門繪有彩繪鬥神,其後左右建有兩碑亭,立《祖東舒公祠堂記》碑碣於其中。再進是儀門,上懸羅哲文先生所提“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匾額,穿過儀門即為寬大的天井,天井當中是甬道,兩旁各有廡廊,兩廡廊階前臨天井池處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欄板。甬道盡頭為露台(陛),登露台進入第二進大廳,大廳名“善廳”,享堂懸有巨大匾額,上書“彝倫攸敘”四個大字,為明萬曆進士董其昌手書。過大廳在寢殿又設一天井,天井內有三條寬闊的石台階。寢殿高出前堂1.6米多,殿前是一道浮雕石刻欄板。石台階和欄桿頭上各有石獅一對,欄板雕刻精美,每塊圖案各異。寢殿是供奉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個祠堂的精華所在,並列三個三開間,加上兩盡間,共十一間,十根檐柱採用琢成訛角的方形石柱,檐下正中懸著吳士鴻手書的匾額“寶綸閣”。寢殿內的梁頭、駝峰、脊柱、平盤斗等木構件,用各種雲紋、花卉圖案組成,雕刻玲瓏剔透,並且都繪有精妙絕倫的彩繪,以青綠、土黃為主調,間以橙、赭、玫瑰紅等對比色,圖案清晰艷麗,實乃罕見,兩端設有樓梯,可登臨二層閣樓。該閣用於珍藏曆代皇帝賜予呈坎羅氏的誥命、詔書等恩旨綸音及家族議事。

大邦伯祠

又名“敦本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景區,建於明嘉靖年間。為福建汀州府知府許伯升而建,後為長子都福之支祠。三進五開間,規模宏大,總進深約60米,開間18米。磚砌仿牌樓式門樓,四柱五檐,樓檐下每組斗拱都有昂如象鼻伸出。門廳及兩廡木構架為清式,中進構架乃明式,有檐下斗拱,丁字拱內藏花,瓜柱下置蓮花斗。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坐落在徽州績溪縣瀛州鄉大坑口村東,為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族祠,距縣城12公里,龍川是大坑口的古稱。據《龍川胡氏宗譜》載:“東晉散騎常侍胡焱提兵鎮守歙州時游觀華陽鎮龍川(即績溪縣華陽鎮,當時隸屬歙州),見這裡‘東聳龍峰,西侍雞冠,南則天馬奔騰而上,北則長溪蜿蜒而來’,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即刻上書皇帝請求賜居,恩準,遂於鹹康三年(337)舉家遷此定居。
龍川胡氏宗祠始建於宋。明嘉靖年間,里人兵部尚書胡宗憲倡導捐資擴建。原懸掛在宗祠正廳上首的匾額書有“宗祠”兩個大字,上款為(明)“嘉靖丁未年(1547)”,下款是“光澤王書”。光澤王乃嘉靖帝之叔父,可見該祠距今已有400多年。此後,宗祠進行過幾次修繕,其中較大的一次修繕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此,主體結構、內部裝修仍保持了明代的藝術風格。
龍川胡氏宗祠以其強烈的徽派建築風韻,屹立在中國古代建築之林。其豐富的建築文化內涵,叫人為之驚嘆。1988年1月,龍川胡氏宗祠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徽州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個重要的社會和歷史現象。本文探討了徽州宗族祠堂的興起時代、建造規模、建築裝飾及其歷史背景和社會作用。作者認為,明代嘉靖年間,夏言進行民間祭祖札制改革以後,徽州宗族出現了大建祠堂的熱潮;徽州宗族祠堂規模宏大,裝飾精美,建築耗費驚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出現所引起的徽州社會變化,衝擊了徽州的宗族統治,因此許多宗族集團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強宗族觀念和宗族團結,鞏固宗族組織和宗族制度。
南屏葉氏
又名“奎光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南屏村。為南屏葉氏支祠。建於明弘治年間,清雍正年間改建門樓和大門,乾隆年間重修祀堂及門樓。祠堂門前有照壁,形成護垣,門樓高大,四根40厘米見方的石質檐柱,托著碩厚的額枋和曲梁。四柱三間三樓木質結構,明間三樓近10米寬的額枋上,開列著四攢九踩四翹品字斗拱。次間二樓各列二攢九踩四翹品字斗拱,各托著流線優美,結構相稱的飛檐,參差相襯。大門兩側有一對抱鼓石,雕刻精緻。全飼分把堂和享堂兩大進,享堂有摟,比祀堂大30平方米。從門樓到享堂,全長46米,闊16米,脊高12米,約700多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績溪周氏
又名“衍緒堂”,位於績溪縣城曹家井39號,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進行了擴建和修繕。原來兩堂北面有濂溪書院、桂花廳、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閣,因歷史原因現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門樓、庭院、廊廡、正廳、庭院、寢室等七大部分組成,寢室已被後人改為平房,現存建築面積為 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規模宏大,蔚為大觀,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面闊七間,進深兩間。走進周氏宗祠,仰望頂部,木雕額枋上的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圖案躍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而下一塊額枋雕刻的是福、祿、壽三星圖。俯首須彌座上的淺浮雕刻花鳥圖,一幅幅既生動又別致,讓人仿佛置身於花鳥世界。儀門兩側,石鼓對峙,上方懸掛“周氏宗祠”匾額。門樓後為庭院,中設市道通向正廳,兩邊皆用青條石鋪面。廊廡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硬山式屋頂,斗拱挑檐,用材碩大,做工講究,明間上方懸“道國世家”匾額。額妨梁馱、平盤斗、扶脊木、雀替等無一不鏤、無一不雕,刀法古樸有力,線條遒勁豪放。中進庭院的石刻欄板,更是石刻精品,欄板上面刻有丹鳳朝陽、松鶴延年、杜鵑唱梅、牡丹富貴,畫面典雅生動,件件巧奪天工,讓人流連忘返。祠堂的後進卻是另一番天地石刻欄板上,精雕細刻著造型迥異的花瓶和爭妍鬥奇的插花,表現出周氏先人對如花似錦的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嚮往。1998年5月,周氏宗祠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嘉郡祠

永嘉郡祠,原名劉氏宗祠,在碧蓮鎮上村。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敕封劉基上三代為永嘉郡公後,取名永嘉郡公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為二進二廂四合院式木構建築。前為門廳,通面寬20.80米。後為正殿,通面寬22.80米,通進深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懸山屋頂。中有戲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頂,八角重拱復斗式藻井。是明代典型的木構祠宇建築。
祠內藏有劉基注諸葛亮《水陸攻守戰略秘書七種》13卷,頗具文物價值。

八房祠堂

八房祠堂,又稱悌三祖祠,在楓林八房路。建於明朝前期,紀念九世祖徐文輝。徐文輝(1333-1396),字仲華,號東平。出身於武術世家,曾於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率鄉兵戍守樂清蒲歧以防倭寇。清末民初,八房祠設警備營。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括蒼綏靖處於此設監獄。建國後,曾駐永嘉縣公安局。祠堂坐北朝南,前後兩進各五間,兩側廂軒各三間單層,形成封閉的四合院。天井中軸龍道用方塊石鋪設,北端接月台。正堂屋頂設倒回椽,屋後設花園。八房祠占地約600平方米,是楓林最為古老的木石建築,歷經600多年的風雨滄桑,仍保持完整。

孝思祠

孝思祠,在花坦鄉廊二村,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坐西朝東,占地1200平方米,由影壁、門廳、兩廂、戲台、正廳等組成,面寬17.82米,進深37.4米。東面開三組雙扇大門,中門由基座開槽作為通道。戲台居中,單間亭閣式,頂棚設八角藻井,五重斗拱。正堂樑柱用材粗獷,柱礎多為木質。明、次間12根經柱柱頭齊平,俗稱“十二平”,為他處建築所罕見。該祠規模宏大,製作精美,為明代典型建築。
胡村程氏家祠胡村程氏家祠
胡村程氏家祠
胡村程氏家祠,系明朝萬曆年(約公元1573年後)程氏第五十二世社明公之子天益、天貴、天遠三兄弟從安徽績溪程里遷徙江西玉山胡村定居之後聚資所建,迄今己逾二百多年。該祠堂於2004年9月8日起,經國務院批覆,列為縣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胡村原有三座程氏祠堂,一座是社明祠,人稱大祠堂,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初期廢棄;一座是天益祠,就是現存的祠堂;還有一座天遠祠,又稱三房祠,現已無存。
現存的程氏家祠(天益祠)也是胡村程氏長房祠堂,該祠始建於清乾隆癸巳年(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建築上乘,主要體現在內部的精美修飾。自乾隆朝以後經歷代擴修,規模宏偉壯觀:重堂四進雙檻轉廂,懷玉青丹井相襯,雕樑畫棟、錦楹繡枋,鎏金溢彩,極盡美輪美奐!其工藝之精緻,構架之豪華,堪為方圓百里之佼佼,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

客家祠堂

據歷史記載,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才發展到高峰。客家人遷徙到南方定居後,在居室方面,不但創建了集宜居與安全於一體的客家圍屋,而且繼承和發展了祠堂的構築藝術。從遍布城鄉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結構宏偉、工藝精美,大多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久遠的傳統文化,顯示出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
客家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布局,院落大都為二進、三進或五進,兩邊青磚砌成的高牆,高聳過瓦面,牆頂上高低有序、相互對稱地翹起水牛角似的“多子”,顯得典雅而又雄偉。祠堂一般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亭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還開闢有庭院、花園,有的還附設戲台。亭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較大而堅實的柱頭和橫樑構建。寢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紀念對象之所,顯得莊嚴而神聖。每逢清明或節日,或個人,或全族,在祠堂里進行祭祖活動,弘揚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由於客家祠堂是祭祖的神聖場所。因此,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
客家祠堂是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它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象徵民俗文化的代表。因此,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從祠堂里的匾額諸如“中憲大夫”“進士”,便可知該族的輝煌。正是: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祠堂作為民間宏偉的建築,並不是專為某一姓某一房祭拜先祖所用,它還有其他作用。如城鄉祠堂會被當地村民和城市居民用來開會、看戲、放電影、辦文化活動中心,給祠堂注入了新時期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活力。
閱覽客家祠堂,如同閱覽一卷綿長的歷史畫軸。而祠堂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還能從這裡尋找到人類前進的足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