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

從社區生活出發,集合各種社會力量與資源,通過社區中人的動員和行動,社區完成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營造
  • 含義:社區培力和維權
  • 目的:整合“
  • 提出者夏鑄九教授
  • 社區營造師寧軍
基本概念,理論基礎,具體要求,具體目標,主要特徵,國內實踐,社造進程,社造體系,案例資料,

基本概念

社區營造是個新詞,維基百科裡的定義是:“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漸地,居民彼此之間以及居民與社區環境之間建立起緊密的社會聯繫,此一過程即稱為‘社區營造’。”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區居民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產”指的是在地經濟與產業活動的集體經營等;“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等。
社區營造,是社區培力和維權。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夏鑄九教授
社區營造就是要政府誘導、民間自發、NGO幫扶、是社區自組織、自治理、自發展,幫助解決社會福利,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提升社區的集體社會資本,達到社區自治理的目的。

理論基礎

社區營造針對不同種類的社區議題而行動
“社區營造”系針對不同種類的社區議題而行動,日本的宮崎清教授主張將這些議題區分以下為五大類。
“人”指的是社區居民的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
“文”指的是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
“地”指的是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
“產”指的是在地產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產的創發與行銷等;
“景”指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
從“社區營造”到“永續社區”
① 建立一套以“社區價值”為核心的社區政策;
Ø 社會正義(Socialjustice):使得人們能夠享有其人權、符合其需求、以及對影響其生活的決策過程有較大的掌控權。
Ø 參與(Participation):以充分公民權、自主、分享權力、技巧、知識和經驗為基礎,藉由人們對影響其生活的議題,促進其民主的參與。
Ø 公平(Equity):挑戰歧視及反邊緣人口的個人態度及制度和社會的實務。
Ø 學習(Learning):彰顯對實際付諸行動以處理社會、經濟、政治和環境問題之有貢獻和發展者的技巧、知識和專門技術。
Ø 合作(Co-operation):基於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和貢獻上,共同協力以確認和採取行動。
Ø 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justice):使得人們能夠對其所居住的環境負起責任,並採取行動以保護和改善環境。
② 開拓有益於累積“社區能力”的社區夥伴關係;社區培力的目的在於藉由參與、學習和合作等以提升社區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種社區能力建構(communitycapacitybuilding)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社區能力的體現可能表現在四個重要的面向:
Ø 社區意識(senseofcommunity):系指反映出成員之間的連結程度,以及對環境相互關係的認知,包括:集體持有的共同價值、規範和願景之程度。
Ø 成員彼此之間的承諾(commitment):系指特定的個人、團體或組織願意為社區所發生的事負責。
Ø 解決問題的能力(Theabilitytosolveproblems):即將承諾轉化為行動,且僅有“社區參與”是不夠的,在規劃和執行本身改變的策略時,社區必須扮演最主要的角色。
Ø 資源的取得(accesstoresources):除評估、確認並取得既有的社區資產外,也要能連結並取得社區外的資源(如經濟、人力、有形和政治資源)。
Ø 顯然,“社區能力”的定義是廣泛且不明確的,它可能是有形的物理環境或無形的意識或價值;它可能是個人、組織或社會網路;它也可能是個人間、組織間或網路間之情感、意識或價值的連結。
Ø 社區工作強調要“由下而上”,這是一種基本但非絕對的理念,之所以基本是因為它是社區永續發展的命脈,之所以非絕對是不可因此而放任社區自生自滅。社區需要培力,“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是需要相互搭配的,理念上我們強調“由下而上”,但作法上並不排斥“由上而下”,亦即當社區能力尚不足之際,其工作重點在於透過外力(含政府及專家)協助以提升其能力,當其具備能力則外力不宜過度介入,因而,必須秉持的是一種“可上可下”的社區工作思維,在居民的參與下藉由這種彈性方式調整介入程度,始能培植社區居民的真正能力,這也正是培力之“為社區做”(doingforcommunity)到“與社區做”(doingwithcommunity)再到“由社區做”(doingbycommunity)。
③ 建構“社區聯盟”的實務運作模式;
Ø 永續社區需要以“社區能力”為基礎,社區能力中的人力資本與組織資源往往是有形的,社會資本則是無形的資產,有形資產易於讓社區的外觀顯得耀眼,但若缺乏無形的資產做為後盾,外觀的耀眼將可能是短暫且缺乏根基的。
Ø 網路是構成社會資本的要素之一,若將網路的概念置於社區脈絡,即指網路的功能包括:
(1)提供完整且分散的溝通管道;
(2)創造反思與學習的機會;
(3)促進集體行動;
(4)支持跨單位間的夥伴關係;
(5)促進社會凝聚,這些功能的發揮某種程度上將有助於前述社區價值的實踐。

具體要求

(一)社區意識
社區營造的內容主要依據社區的需求而定,社區營造的基本原則之一是自下而上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畫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社區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的主人翁意識。即個人對於所屬社區擁有的一種同體共感和衷共濟的一體感。此種一體感植根於個人對社區的直覺和態度,同時表現出認同,關懷,參與的心理作用。這是人與社區通過互動交流所產生的一種情感表達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社區居民的潛力。
(二)社會交往能力
社區工作是一個變化萬千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問題,例如不同利益者之間的衝突、人際關係問題、法律問題、合作與協調問題、與社區內各類組織和單位的關係等等。社區工作的推展也相當複雜,不但要求問題得到解決,更重要的是推動社區居民通過參與,活動和工作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和成長。這些都要求工作者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具體表現在:一是交往對象的多樣性對工作者的交往能力提出高要求。由於工作需要,工作者往往要接觸各種不同年齡、性別、民族、背景、職業的居民,並與他們建立關係,了解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把他們組織起來共同研究、策劃和推行工作等;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群體的社區居民,其生活方式也有相當的差異,所以要求工作者具備與各類社區成員交往的能力。而是交往環境的複雜性要求工作者有嫻熟的交往技巧。不同工作情景的社區,對工作者交往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即使實在同意社區環境下,隨著居民態度,行為的改變,交往方式和技巧也要發生改變。
(三)組織能力
社區營造者需要運用組織和動員社區居民參與總體營造的行列。通過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方案的細化,並專門機構進行協商,整合社區成員、團體及政府部門的相應資源,滿足社區需求,實現社區目標。積極發掘、組織、協調與利用社區資源,是社區營造過程中的基本原則和特徵。社區營造者應當熟悉各種資源,善於將各種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平衡各方面的關係。社區營造者的組織能力還表現為組織具體相關活動的能力,如會議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劃以及推動社會行動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優秀的社區營造者能夠通過分析、策劃、檢討、激勵、諮詢、教育、談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潛能。
(四)社會責任感
社區營造者對自己在社區中所處的地位和套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知。根據馬斯洛需求原理分析,每一個個體都有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五種需求。社區營造者必須以完善和發揮營造對象為己任。其宗旨和目標就是幫助解決社區問題,是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維權)和能力(社區培力),並不向其收取任何費用。社區營造屬於非營利性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例如企業)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和家園建設。社區營造者必須要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愛社區(家園),為社區(家園)付出。

具體目標

a)促進居民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提高社區居民的社會意識;
b)調整或改善社區關係,減少社區衝突
c)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增強鄰里互動來往,促成社區自治
d)發揮居民的潛能,發掘並培養社區的領導人才,為社區增能;
e)培養互相關懷、彼此互濟的美德,建立社區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社區營造:社區營造是指居住於本社區內部的居民自發性組織很多小團體,自我治理,自己解決諸多社區問題,又能在大集體中和諧共存,協商解決矛盾,提升居民的各種能力。社區營造的主要目標是幫助社區居民滿足社區需要,自己解決社區問題,培養社區成員的參與感和使命感;更深層次的目的是挖掘居民自我價值,增加居民信心和社區自組織的權利,改善社區環境,並促成其自我價值的實現,形成社區自治,建立永續社區。

主要特徵

在地性、獨特性、故事性、體驗性、生活性

國內實踐

社造進程

社區營造師寧軍抓住曾厝垵文創村被列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試點社區這個契機,帶動當地商戶、文藝青年參與品牌規劃、空間營造、有機更新、社會治理、組織建設、政策制定,短短兩年多時間實現了曾厝垵由城中村向中國最文藝漁村的美麗蛻變。廈門華新路老別墅、圖強小區等區域的社區營造,寧軍深度參與,花了一年時間實現了環境提升、人文精神回歸、社區文化凝聚,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社造體系

寧軍基於“五共”模式創新建立CSMM社區營造體系,搭建了社區營造團隊。

案例資料

1. 日本古川町社區營造案例
古川町1589年建成,位於日本關西崎埠縣,南邊為城,北邊為寺院,東邊為武士住宅區,西邊為商人住宅區。古川町中心分為三町,風景秀麗,原屬於防衛型城市,現為林業和小型物資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間。在1970年後開始的“發現日本”熱潮掀起了日本古川町歷史街區休閒空間營造的熱潮,通過全體居民持續不斷的努力,街區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時其成功多樣的街區營造活動及成果,是歷史街區營造成功的典範之一。古川町的居民社區營造的成功主要歸功於4個方面:全民動員,木匠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老規矩”的形成和條例化,傳統節日和習俗的延續。
2.台灣台中南投縣桃米村社區營造案例
提供災區自然環境、傳統產業、人際關係的重建及再生經驗。921地震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進入埔里桃米社區,協助居民從家園的山水土地間,找到一個重建與轉型的新方向,桃米居民上上下下動起來,為打造生態村的理想而努力,以生態工法綠美化,家戶及景觀設施大變身;至今以永續教育求新知,培育解說員傳播生態保育觀念,帶動地方開設特色民宿、自創DIY、風味餐飲及桃米工班等,創造1/4社區居民的就業機會。近來成立Paper Dome(紙教堂)見學園區,可體驗如何將危機化為轉機。
3.台灣台南市土溝社區
提供農村與大專校院合作參與社區營造工作經驗,原步入沒落農村台南縣後壁鄉土溝村,2001年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立,進行社區改造,在協會、居民與高校指導團隊的共同創意之下,文化學堂、阿嬤灶腳、豬寮咖啡廳、水牛起厝等,讓村子有了不同的面貌。
4.台灣台北縣汐止夢想社區
提供民間企業藉由藝術活動參與社區營造的經驗。夢想基金會主要以提升社區生活素質以及藝文氣息為社區營造訴求,及對生活環境和這片土地的關心,靠著社區中所經營的餐廳、茶館及才藝班為主要的經費收入來源,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免費提供來回機票和三餐及零用金,住的部分則由基金會和社區居民一同提供住宿。由於有豐富又多元的活動,提供社區居民揮灑創意及參與的機會,讓來自於不同地方的異鄉客都有光榮感,進而形成社區的連結與凝聚力,夢想已經不再是空想,而是具體的理想實踐。
5.台灣信義房屋集團“社區一家”贊助計畫
2004年台灣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先生推出“社區一家”社區營造的贊助計畫,鼓勵有心讓社區變得更好的個人或團體一起打破人際藩籬,共同為社區努力,並進一步繁榮社區。在推動的過程中,信義房屋不僅提撥經費,還成立專家顧問團,並給予活動執行方面最實際的建議,漸漸地打破冷漠的關係,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投入的心血。見證了許多社區空間從荒蕪到精彩的過程,串起了幸福,築起了信任和尊重,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營造的活力與品質。截至2014年,信義房屋推動“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10年有成,已贊助2億新台幣成功幫助全台1271 個社區圓夢。
山西永濟蒲韓鄉村社區案例
蒲韓鄉村社區橫跨山西永濟蒲州、韓陽兩個鄉鎮、43個自然村,耕地4萬畝,4300戶,將近2萬人。蒲韓鄉村社區以農民協會為組織載體,兼顧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目標的綜合發展,開創了一種"綜合性鄉村社區"治理模式,在此模式中,農民被有效的組織起來,探索出了一條“共同致富、集體發聲”的綜合發展之路。在蒲韓鄉村社區由農民自己出資,自我經營,已形成了22個經濟合作社10餘個社會組織的整合體,恢復了鄉村社會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重建了社會信任和信用,以綜合農協的集體力量促進組織資產增長和農民增收,使分散的小農戶恢復自信、自強自立,使農村基層社會充滿活力。
成都社區營造項目
從社區生活出發,集合各種社會力量與資源,通過社區中人的動員和行動,社區完成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的過程。“我們希望社區鄰里之間建立更多的信任和聯繫,讓社區更有溫度,而不是像現在,大家雖住在同一棟樓,回家關門互不來往。”昨天,成都市城鄉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項目正式啟動,100個項目獲成都市民政局總計820萬元的資金資助,全面開啟營造100個溫暖社區行動。
“社區營造”在中國還是一個公眾較陌生的辭彙。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一位負責人概括道:“社區營造就是要把社區的一個個人連線成為整體,讓大家有責任意識、參與意識,發揮主體作用來讓自己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舉個小例子,比如大家同住一個小區,有的人下班早,下班晚的家長就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去街坊鄰居家學習玩耍,這在幾十年前是常態,但現在每家都得專門有人接孩子,對街坊的信任感也很弱。”據介紹,此次成都市民政局用820萬元資助100個社區營造項目,這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先例。 記者瀏覽了獲得資助的100個項目,有的是組織社區讀書活動,有的組織社區環保行動,有的關注社區退休老人生活,有的則致力於留守兒童安全教育,“因為各社區的情況不一樣,社區營造的切入點自然也不同”。上述負責人解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