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肉(硨磲肉)

硨磲肉(硨磲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硨磲肉,為硨磲科動物鱗硨磲和長硨磲等的肉。具有藥用價值,全年均可捕捉,去殼取肉,鮮用或曬乾,經濟實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硨磲肉
  • 外文名:Clam meat
  • 【拼音名】: Chē Qú Ròu
  • 來源:硨磲科動物
  • 貯藏:鮮用或曬乾
來源,原形態,分布,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硨磲科動物鱗硨磲和長硨磲等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2.Tridacna elongata Lanmarck[Trdacna (Chamestrachea)maxima(Roding)]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捉,去殼取肉,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1.鱗硨磲,貝殼卵圓形,厚重堅實,殼長約200mm,殼高約130mm,殼寬約 136mm。兩殼大小相等,兩側亦近等。殼頂位於背緣中央,殼頂前方有一長卵形的足絲孔,孔邊緣具有肋狀突起若干條,近殼頂的大而突出,排列緊密,向前端漸稀不清。殼背緣稍平。外韌帶黃褐色,長約為具殼後半部的3/4。殼表黃白色,生長線細密,具有4-6條強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寬而翹起的大鱗片,肋間溝內又有寬的放射肋紋數條。肋與溝使腹緣彎曲呈波狀。於殼頂附近常因磨損而使鱗片脫落。殼內面白色,具有光澤,鉸合部長,左殼有主齒及後側齒各1枚右殼有主齒1枚及並列的後側齒2枚。後閉殼肌痕卵圓形,位於殼中部。外套痕明顯,生活時外套膜緣紅褐色。
2.長硨磲,貝殼長卵圓形,殼極堅厚,一般殼長約170mm,殼高約90mm,寬與高近等。兩殼大小相似。前端突出,延長;後端短。殼頂前方中凹,為長卵圓形的足絲孔,孔周緣有排列稀疏的齒狀突起,殼背緣斜。韌帶黃褐色,長几達腹緣。殼表黃白色,具有自頂部直達腹緣而向前方斜走的強大鱗狀放射肋5-7條,肋寬顯著大於肋溝。近殼頂部放射肋的鱗片低伏,多呈覆瓦狀排列;近腹緣的鱗片較突起,腹緣呈弓形彎曲。殼內面白色,邊緣淡黃色,具光澤,並有與殼表放射肋豐應的凹溝。鉸合部長達末端左殼有主齒及後側齒各1枚;右殼有主齒1枚及並列的後側齒2枚。後收足肌痕與閉殼肌痕近相等。外套痕明顯。生活時外套膜邊緣為藍色。

分布

生態環境:1.生活於潮間帶珊瑚礁間。
2.生活於淺海珊瑚礁間,在潮間帶低潮線附近積水處亦可見到。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南海,如海南、西沙群島等沿海。
2.分布同上種。
【性味】味甘;鹹;性寒
【功能主治】滋陰生津;清熱解毒。主虛贏內熱;消渴;痿痹;泄痢;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200-250g。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