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白鱀豚)

白鰭豚(白鱀豚科動物)

白鱀豚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鱀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媒體常寫作“白鰭豚”或“白暨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僅產於長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河流、湖泊內。被認為是當前最接近滅絕的水生哺乳動物,有“長江女神”、“水中大熊貓”之稱。

白鱀豚自成一科,是古老的孑遺生物,化石證據表明53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期就已在長江出現。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數量銳減,在1989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

自1980年起,唯一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成為相關資訊的重要來源,2002年7月14日“淇淇”死後再無確切的活體記錄。2007年8月8日,英國皇家學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宣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更新發布,未確認白鱀豚滅絕,保持原定評級“極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鱀豚(bái jì tún)
  • 別稱:鱀、鱁(古稱);白鰭豚、白暨豚、中華江豚、揚子江豚、長江河豚
  • 二名法: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191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有頜下門
  • :四足總綱→哺乳綱
  • 亞綱獸亞綱真獸下綱
  • 勞亞獸總目偶蹄目
  • 亞目:鯨河馬亞目→鯨下目→齒鯨小目
  • :白鱀豚科
  • :白鱀豚屬
  • :白鱀豚
  • 亞種: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 分布區域:中國長江中下游及毗鄰的河道、湖泊
  • 英文名:Baiji
  • 英文別稱:Yangtze river dolphin,Chinese White-fin plataniste
  • 英文舊稱:Chinese river dolphin
  • IUCN評級:CR(極危,可能滅絕)
物種命名,中文名,英文名,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保護級別,系統發生,瀕危原因,內在因素,人為因素,保育紀錄,

物種命名

    中文名

    白鰭、白暨、白鱀,究竟哪個名稱規範,曾是人們探討的一個問題。
    據鯨類研究專家周開亞的論述,,可考,《爾雅》:“鱀,是鱁。”晉朝學者郭璞為《爾雅》做注,對“鱀,是鱁”注為:“鱀,䱜屬也。體似鱏魚。尾如䱡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因此,“白鱀豚”為正確的中文學名,“白暨豚”顯然是誤寫。而“白鰭豚”的提法是受1955年以來漢字簡化運動的影響。包括“鱀”在內的一大批使用率極低的冷僻字都成了“死亡字”,未被收入國家公布的簡化字內,所以部分學者棄而不用,改“鱀”為“鰭”,表明這是一種鰭肢內側呈白色的淡水豚。但在“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後,媒體上仍然稱呼各異。國人常用的智慧型ABC拼音輸入法中,只有“白鰭豚”是成詞,所以使用最多,其次是“白暨豚”,“鱀”則根本打不出來,“白鱀豚”作為最規範的名稱反而使用最少。

      英文名

      19世紀末,一位美國生物學家到中國長江流域進行地理生物考查,在漁民合作捕魚時觀察到這一物種,後在漁民處蒐集到一成體標本,並帶回華盛頓研究,將其命名為:Chinese River Dolphin(中華江豚)。該命名隨文化出版物流行了近一個世紀,尤其在《Nature》雜誌上的影響更廣,也被中國學者所採納。但近些年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廣泛,學術界開始重視中國的文獻研究成果,且以最早發現的文獻或最早發表的研究報告為優先定名原則,因此白鱀豚的正式英文名改為Baiji(白鱀), 或者Chinese White-fin plataniste(白鰭豚)。

      外形特徵

      唯一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1978—2002)唯一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1978—2002)
      白鱀豚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一般在36℃左右。成體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白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顏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由水面向下看時,青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分辨;由水底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也很難被發現。這使得白鱀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隱蔽屏障。
      白鱀豚吻部狹長,約30厘米,前端略微上翹,後方的嘴角閉合線也略微上揚,看上去像在微笑。口中約有130顆圓錐形的同型齒,受顳頜關節功能的限制而無法用於咀嚼,但對獵物可造成瞬間性的殺傷,並能有效地將獵物牢牢固定在口中,防止其掙脫。眼極小,在嘴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具有單一的圓形噴氣鼻孔,位於頭頂左側。鰭肢較寬,末端鈍圓;背鰭低矮,呈三角形;尾鰭呈新月形。
      雌性體型大於雄性。成體全長1.5—2.5米,極限身長雄性2.3米,雌性2.5米;體重90—150千克,極限體重230千克。
      中國共有三種鯨豚類被列入一級保護動物,除白鱀豚外的兩種是江豚和中華白海豚(江豚原為二級保護動物,2017年5月國家農業部將其提升至一級)。三個物種之間常有混淆,實際它們的形態差別顯著,進化譜繫上分屬不同的類群,三者間沒有很近的親緣關係。
      江豚實為窄膂露脊鼠海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長江亞種N.a.asiaeorientalis,屬於鼠海豚科,體型較白鱀豚小,吻部短而圓鈍,並且沒有背鰭。窄膂露脊鼠海豚另有一個東亞近海亞種N.a.sunameri,棲居在馬祖列島以北的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沿岸海域。窄膂露脊鼠海豚的近親是印太露脊鼠海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分布在馬祖列島以南,向西沿著東南亞、南亞、西亞一直延伸到波斯灣的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近岸海域。
      “中華白海豚”系太平洋駝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中國通稱,屬於海豚科,是名副其實的“海豚”,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並不生活在長江里。其體型較白鱀豚大,中國東海南海的種群成年後全身呈粉白色,明顯異於白鱀豚的青灰色。此外,中華白海豚常以整個身子躍出水面,而白鱀豚生性羞怯,僅在換氣時將頭部和背部露出水面。
      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活力十足的,基本都是中華白海豚。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活力十足的,基本都是中華白海豚。

      生活習性

      白鱀豚喜歡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節,集群行為就更明顯。每群一般2—16頭。其活動範圍廣,但對水溫條件要求較高,經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待水溫條件發生改變後,又遷入另一地域。
      白鱀豚白鱀豚
      白鱀豚喜在江流中心的深水區活動,偶爾也進入湖泊、支流與幹流匯合處。膽怯害羞,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常在晨昏時游至淺水區捕食魚蝦。白鱀豚視覺很差,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它的消化能力很強,捕到食物不經過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甚大,一般攝食量可占體重的10%—12%。獵食對象以體長小於6.5厘米的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節肢動物和水生植物。
      白鱀豚用肺呼吸,每次呼吸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時間約1—2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長潛時可達200秒。每隔一兩分鐘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有時會噴出水花,出水呼吸時會發出聲響。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它便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民眾稱為“白鱀拜江”。

      分布範圍

      從三峽地區的宜昌葛洲壩上游35千米處,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鄱陽湖在內,全長約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和分布區域逐漸縮小。後來僅局限於長江中下游及與其連通的洞庭湖、鄱陽湖、錢塘江等水域中,尤以荊州市沙市區以下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的江段為多。
      白鱀豚白鱀豚
      到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與鄱陽湖已經絕跡。在長江中分布範圍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壩下游170千米處的荊州附近。其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蹤跡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觀測中,在南京下游臨近的江陰以下就再未有發現。
      2000年至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銅陵段、九江段和洪湖段三個區域。最後一次得到證實在野外發現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長江南京段發現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屍體。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近40名科學家對宜昌到上海長江中下游的幹流1700千米江段進行地毯式搜尋,未發現一頭白鱀豚,因此不少科學家懷疑白鱀豚已經滅絕。但可以推斷,長江中下游還有少量殘存,然而僅憑這最後幾隻個體,已經難以延續種群。

      生長繁殖

      白鱀豚壽命可達30年。雄性4歲、雌性6歲性成熟。野生狀態下,成年兩性比例為1:1,但雌性受孕率一般僅為30%,自然繁殖率很低。成年雌性一年中有兩次發情期,分別在3—5月和8—10月。妊娠期10~11個月,翌年1—2月分娩。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雙胞胎,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剛出生的幼豚通過吮吸母豚的乳汁維持能量,並隨群活動。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CR(極危,可能滅絕)。

      系統發生

      20世紀初至70年代,世界上的四種淡水豚(南亞河豚、白鱀豚、亞馬遜河豚拉普拉塔河豚)都被歸為一科,即河豚科,又稱喙豚科、淡水豚科。新建的白鱀豚科在1978年發表以後,各國學者採用不同的方法對白鱀豚的系統發生位置進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態學、古生物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都表明淡水豚類不是一個單系群,南亞河豚比其他三類更接近系統進化樹的基部,白鱀豚、亞馬遜河豚和拉普拉塔河豚代表了從進化為海豚總科的主幹分出的三個早期支系,支持它們都是獨立的科。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研究之後,淡水豚類是並系的,淡水豚類的四個現生屬分別屬於四個獨立的科,白鱀豚至少是一個科級的階元,這三點已經成為鯨類學家的共識。

      瀕危原因

      內在因素

      1. 數量稀少,難以大量繁殖。
      2. 繁殖率低,生長較慢。

      人為因素

      1. 人類對其食物魚蝦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
      2. 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鱀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干擾和破壞。
      3. 人類在長江附近建造的化工廠和醫藥廠,使長江水質受到嚴重污染。
      4. 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鱀豚被船隻的螺旋槳打死打傷。
      由於人類活動增加或活動不當,使白鱀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據統計,1973—1985年間,共意外死亡59頭,其中被魚用滾鉤或其它漁具致死29頭,占48.8%;被江中爆破作業致死11頭,占18.6%;被輪船螺旋槳擊斃12頭,占20%;擱淺死亡6頭,占10%;誤進水閘1頭,占1.6%。另據統計,長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鱀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輪船螺旋槳擊斃的。

      保育紀錄

      1978年,武漢市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鱀豚研究組,正式開展白鱀豚的科研工作。同年國務院頒布了《水資源繁殖保護條例》、《關於嚴格保護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通令》,均把白鱀豚列為重點保護對象。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魚縣漁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長江邊意外捕獲一頭雄性幼豚,隨即送往中科院水生所進行人工飼養,取名為“淇淇”。同年,湖北省政府發布了《關於保護珍貴動物白鱀豚的布告》。
      白鱀豚淇淇白鱀豚淇淇
      1983年,中國立法規定狩獵白鱀豚為違法。
      1986年,淡水豚生物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白鱀豚成為國內外科學家關注的話題。時任中國銀行行長的陳慕華為白鱀豚捐款50萬美元。同年,中科院水生所捕獲一頭雌性幼豚,取名“珍珍”,後於1988年9月27日死亡。
      1989年1月14日,林業部和農業部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白鱀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92年,農業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鵝洲和湖北新螺江段兩個國家級白鱀豚自然保護區,並批准建立湖北監利、湖南城陵磯、江西湖口、安徽安慶、江蘇鎮江五個保護站。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頭成年雌豚,放養在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白鱀豚自然保護區內,後於1996年夏季的長江洪水中觸網而死。
      1996年12月23日,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
      1997年8月,“長江瑰寶白鰭豚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
      2000年9月,武漢耗資60萬元舉辦“拯救白鰭豚”科普展,原計畫接待20~30萬人,最終參觀人數為1671人,被迫提前撤展。
      200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陶醒世等在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加緊保護白鱀豚的提案。同年7月14日,白鱀豚“淇淇”死亡。
      2004年8月,在長江南京段發現一頭擱淺死去的白鱀豚屍體,是最後一次發現白鱀豚的確切記錄。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瑞士六國的近40名科學家,對宜昌到上海長江中下游的幹流1700公里江段進行了考察,未發現一頭白鱀豚。
      2007年8月8日,英國皇家學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宣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發布,白鱀豚現狀仍為“極危”,未確認其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