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科

河豚科

河豚科(學名:Platanistidae):又稱淡水豚科。僅4屬4種7亞種。是比較原始的鯨類。喙長,動作靈活,頭部有較強的轉向能力。是捕魚的高手。是主要生活於淡水水域的鯨類,隔離分布於亞洲和南美洲的幾處不同的水域。

河豚通常是單個或成對生活,但有時也會為了捕獵而組成多達20多頭的群體。不像其他的豚類,河豚的頸椎不是連成一體的,它的頭部可以靈活地轉動。儘管眼睛很小,但是它們的視力較好。通常在河底捕食蝦、蟹、小魚,偶爾也能捕捉到體形較小的龜。

亞洲的河豚類生存受到威脅,均為瀕危物種,中國白鰭豚已經野外滅絕。印度河豚恆河豚分布於亞洲恆河,白鰭豚在長江流域,亞馬孫河豚拉普拉塔河河豚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奧利諾科河流域和附近的海域。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該科物種,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河豚是比較原始的鯨類。喙長,動作靈活,頭部有較強的轉向能力。體型似魚,用肺呼吸。頸短,頭似與軀幹相聯;頸椎癒合;鼻孔為噴孔,鼻孔位於頭頂最高處;前肢成鰭,前臂退化,掌部變長,趾數增加,但從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後肢退化;尾似魚,有水平尾鰭,游泳靠尾揮動。具許多水生生活適應性:骨骼具海綿組織;體腔具較多油脂,使身體浮力增大,且易保持體溫;嗅覺不靈,視覺不佳,但聽覺和觸覺發達。可在水下發聲,靠回聲來定位和尋找食物,並用於個體間交往。子宮雙角,陰莖縮入體腔中,睪丸在腹腔中。母河豚在生殖孔旁有1對裂縫,乳頭在裡面 ,內有大量奶汁,靠肌肉收縮擠進幼鯨口中。
亞馬遜河豚亞馬遜河豚
亞馬遜河豚(學名:Inia geoffrensis
成體的典型體長為2.5米,體重為150千克。是體形最大的淡水豚。和海豚不同,它們的頸椎不連在一起,能90°旋轉,非常適合在樹叢中滑行。鰭狀前肢寬大,背鰭退化可利用回聲,精確定位河泥里的獵物。
亞馬遜河豚的體表顏色並不限於粉紅色一種,還可以是暗褐色、灰色、藍灰色或者乳白色。其狀前肢略向後彎曲,與驅乾相比顯得較大,無背鰭,但是背部鈍三角形的脊狀隆起顯示了進化遺留的痕跡。喙部突出,既長且尖,上下顎各有25到35枚牙齒,前部的牙齒呈立錐狀,後部較平並有細小的尖銳突起。兩種牙齒分擔不同的工作,前者用於攫取獵物,後者用於咀嚼。
白鰭豚白鰭豚
白鰭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身長1.5-2.5米,成熟個體最大體長,雌性2.5米,雄性2.3米;體重100-150千克,最多230千克。吻部狹長,約30厘米,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於頭頂左側。眼極小,在口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白暨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成年白鰭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
恆河豚恆河豚
恆河豚(學名: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
河豚遊動時能看見恆河豚的整個頭部與嘴喙,成年豚重量70-90千克,頭型不對稱,向左斜傾,顎骨隆起朝後上方彎曲,最獨特的部位是長而窄的嘴喙,長度有時可及身長的1/5。雌雄體色都有較大差異。體色範圍可能從淡藍,層次不同的灰,乃至暗棕色都有。嘴喙末端的牙齒較長,背鰭的位置有三角形的隆起,末端尖銳,腹部的顏色比背部與體側淡,尾鰭柔軟。
印度河豚印度河豚
印度河豚(學名: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
體長3-9米,頷細長,牙齒非常尖利頭小、體形粗壯,體呈均勻灰褐色,背鰭的位置有三角形的隆起,寬寬的鰭狀肢好像船槳,眼睛很小,幾乎看不見。
巴西河豚巴西河豚
拉普拉塔河河豚(學名:Pontoporia blainvillei
雌性體長137-177厘,雄性體長121-158厘米;體重36-50千克。是河豚科唯一生活在鹹水中的海豚種類,也是最小的海豚之一。 它有一個特別長而窄的喙和一個大頭。 背部呈棕褐色,側面和腹部較淺。 頸部由於未熔合的椎骨是柔性的,氣孔是獨特的月牙形,背鰭小呈三角形,具有尖端圓形的喙。 少年有眉毛,上頜上有七根毛,隨年齡而消失。

棲息環境

棲息於淡水河流。如印度河流域、恆河梅克納河與布拉嘛普特拉河流域,以及孟加拉的戈爾諾普利河、森古河和在中國境內的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從喜馬拉雅山山腳到潮汐區呈現不連續的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和奧里諾科河流域,從靠近入海口的長江到距離海岸距離可達3000公里南美大陸。
然而,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河豚可能從海洋親戚演化而來,最近在中新世時期,隨著海水水位的升高和下降,河豚最終會游入河口,隨後進入河流。這些物種喜歡深度超過3米的水域,有特殊的適應性,使它們也存在於較淺的水域。水的溫度範圍為8-33攝氏度。

生活習性

河豚通常是單個或成對生活,但有時也會為了捕獵而組成多達20多頭的群體。在行動中有集群習性,常三五成群活動,偶爾也進入湖泊、支流與幹流匯合處活動。不像其他的豚類,河豚的頸椎不是連成一體的,它的頭部可以靈活地轉動。儘管眼睛很小,但是它們的視力較好,只不過腫脹的下頜會擋住向下的視線,有時出於觀察的需要它們會將身體翻轉改泳姿為仰泳。每年春天,河豚離開所屬河道的範圍,到支流去晃一晃。因為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雨水會淹沒亞馬遜河和恆河數千平方英里的森林,使它變成樹木罩頂的汪洋。非常適合河豚生存。
河豚喜歡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區,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它時常游弋至淺水區,追逐魚蝦充飢。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它們吻寬細長,上下頜長有多枚圓錐形的同型齒,可它卻懶得咀嚼,只管張口吞下魚食,消化能力很強。
河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動物,每次呼吸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鰭,出水呼吸時間約1-2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長潛時可達200秒。每隔一兩分鐘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有時會噴出水花,出水呼吸時會發出聲響。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它們便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河豚是肉食性動物,其視覺很差,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
河豚食性以魚為主,常在淺灘、岔流以及支流匯合處覓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攝食量可占體重的10%-12%。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通常在河底捕食蝦、蟹、小魚,偶爾也能捕捉到體形較小的龜。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厘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委內瑞拉、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阿根廷、 巴西和烏拉圭。

該科物種

河豚科(1屬 4種 7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亞馬遜河豚屬
Inia
1
Inia geoffrensis
de Blainville, 1817
●亞馬遜河豚玻利維亞亞種
Inia geoffrensis boliviensis
d'Orbigny, 1834
●亞馬遜河豚指名亞種
Inia geoffrensis geoffrensis
Blainville, 1817
●亞馬遜河豚奧里諾科亞種
Inia geoffrensis humboldtiana
Pilleri & Gihr, 1978
白鰭豚
Lipotes
2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
南亞河豚屬
Platanista
3
Platanista gangetica
Roxburgh, 1801
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
Roxburgh, 1801
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
Owen, 1853
拉普拉塔河河豚屬
Pontoporia
4
Pontoporia blainvillei
Gervais & d'Orbigny, 1844

繁殖方式

成年河豚全年可交配。雌性懷孕期8-11個月,母豚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雙胞胎,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剛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長大,並隨群活動。哺乳期2至12個月。壽命可達30多年,性成熟4-10年。

種群現狀

隨著人類不斷對河豚棲息地的破壞,生活壞境的不斷惡化,對河豚生存有明顯影響。威脅正在迅速增加。過去的50年間(截止2010年),人類毀壞了亞馬遜至少17%的熱帶雨林,比整個委內瑞拉的面積還要大,相當於兩個西班牙的面積。
二十世紀50年代時,中國長江中尚可見到較大的白鰭豚群體,但此後的數量卻急劇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長江中的個體己不足100隻,僅殘存在長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據報導,1980年代初有400多頭,1986年減至300多頭,1990年調查時有200多頭,至1993年為130多頭,到1995年不足100頭。2011年7月6日,在長江中打魚的漁民發現了3隻疑似白鰭豚,出現在長江江面。2011年8月21日,在長江洪湖段發現一疑似白鰭豚的動物。中科院水生所調查由於缺少圖片證據,監測也沒有進展,同樣沒辦法確認。 得到訊息後,長江新螺段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前往現場查看,但沒有結果。
保護河豚等生物的生存環境迫在眉睫。其中包括對土地和資源的使用權和保有權進行規劃;對農業和畜牧業施行最佳管理;更好地規劃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的發展,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遏制當地文化多樣性的枯竭。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Ⅱ級保護動物。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極危(CR)——1種;瀕危(EN)——2種;易危(VU)——1種;不詳(DO)——1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