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傑而取天下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世影響巨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用人傑而取天下
  • 作品出處:《史記
  • 文學體裁:通史
  • 作者司馬遷
原文譯文,原文,譯文,注釋,作品出處,

原文譯文

原文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群臣說服。

譯文

高祖在洛陽的南宮舉行酒會。高祖說:“各位諸侯將領,請你們不要隱瞞我,都坦率地說一說,我為什麼能夠得到天下?項氏為什麼會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好侮辱人,項羽仁慈而愛護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了城邑就封給他,和大家利益相共。而項羽妒賢嫉能,有功的人遭陷害,賢良的人被懷疑,打了勝仗不論功行賞,攻占了土地不給人好處,這就是他為什麼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講到運籌策劃於帷帳之中,取得勝利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調運軍糧,使運輸線路暢通無阻,我不如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傑出人才,而我能夠任用他們,這是我為什麼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手下就有一個范增,還不能任用,這就是他為什麼失敗的原因。”

注釋

①無敢:不要。
②朕:皇帝自稱。
籌策:古代計算用具,引申為計策。
④子房:張良的字。

作品出處

本文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