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腺瘤(GH腺瘤)

生長激素腺瘤(GH腺瘤)為Marie於1886年首次描述,稱之為肢端肥大症,又稱為Marie病。生長激素腺瘤(GH腺瘤)患者的腫瘤細胞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GH)。發生在兒童骨骺閉合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生在成人則表現為“肢端肥大症”。

基本介紹

  • 別稱:GH腺瘤
  • 中醫病名:生長激素腺瘤
  • 英文名稱:Marie
  • 常見症狀:發生在兒童骨骺閉合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生在成人則表現為“肢端肥大症”。
概念,臨床表現,其他紊亂,病理說明,鑑別診斷,

概念

生長激素腺瘤(GH腺瘤)為Marie於1886年首次描述,稱之為肢端肥大症,又稱為Marie病。發生在兒童骨骺閉合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生在成人則表現為“肢端肥大症”。病程發展緩慢,常於10~15年後方可確診。

臨床表現

生長激素腺瘤(GH腺瘤)患者的腫瘤細胞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GH),其生理作用主要為通過影響全身組織代謝效應,並控制肝臟產生生長介素(somatomedinSM),促進組織生長作用。
發生於15歲以前的兒童病人,身高異常,多達2m以上,體重可達100kg以上。男性外生殖器發育似成人,但無性慾,毛髮增多,力氣極大,約40%可出現肢端肥大改變。晚期可有全身無力,智力減退,毛髮脫落,皮膚乾燥,皺縮,嗜睡,頭痛,尿崩等症狀,病人多早年天折(平均20多歲)。
成人患者表現為手、足、頭顱、胸廓及肢體進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遠端呈球形,前額隆起,眶嵴、顴骨及下頜明顯突出,形成所謂“頜突畸形”。牙縫增寬,下頜牙前突較遠,口唇變厚,鼻樑寬而扁平,耳輪變大,面部皮膚粗糙,鞋襪、手套、帽子需換大號,女性病人外貌似男性,皮膚變黑而粗糙,毛髮增多,生須。頭皮鬆垂,多油脂,易出汗。有的病人因脊柱過度生長而後凸,鎖骨、胸骨過度增長而前凸,亦可因胸腔增大而呈桶狀胸。少數男性可有生殖器增大。病人內臟亦肥大,如心臟肥大,少數可發展到心力衰竭,血管壁增厚,血壓增高,有時可發生卒中,其他如腸胃、肝、脾、腦、胸腺均可肥大。
病人早期多精力充沛,但晚期則疲倦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對外界事物缺乏興趣,記憶力差,有時易激動。由於舌、咽、軟齶、懸雍垂及副鼻竇等均肥大,病人說話時聲音嘶啞、睡眠時易打鼾。因組織增生可引起多處疼痛,除頭痛外,病人早期可因全身疼痛而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橫腕韌帶增厚可壓迫正中神經產生腕管綜合徵。背痛可由脊柱增生所致,使椎間孔狹小壓迫脊神經根而引起疼痛或感覺異常,甚至椎管狹窄而致脊髓受壓。骨骼、關節、軟骨增生可引起肢體痛、關節痛、活動受限制、腱鞘炎等。

其他紊亂

其他內分泌代謝紊亂症表現為:①性腺:少數女性有月經紊亂,閉經。男性早期有性慾亢進,晚期則減退以致消失,陽萎,有生殖器萎縮,毛髮脫落,皮膚柔軟。兩性均可不育。②甲狀腺:約20%病人可有粘液性水腫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如多汗、突眼性甲狀腺腫等。③腎上腺皮質:女性病人早期可有毛髮增多,陰蒂、大陰唇肥大,尿17-酮類固醇排量增多等症狀,提示腎上腺皮質分泌雄性激素功能亢進。晚期病人有乏力、軟弱,則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有關。④糖代謝紊亂;約35%病人並發糖尿病,乃GH腺瘤患者的致糖尿激素(diabetogenichormone)分泌增加所致。病人早期有多食,體重增加,晚期則體重減輕,尚有多尿,多飲,外陰瘙癢,足部壞疽,糖尿性視網膜炎,甚至可發生糖尿病性昏迷,血糖增加,半數病人尿糖陽性,葡萄糖耐量曲線呈糖尿病性。⑤約30%病例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臨床上可有溢乳、閉經,此可能為GH-PRL混合性腺瘤或下丘腦控制失調所致。兩者鑑別除GH-PRL混合性腺瘤可用CT掃描顯示腫瘤外,並可作TRH興奮PRL試驗,前者呈低鈍反應,後者呈正常反應。少數血鈣、血鹼性磷酸酶亦可增高。本症如不治療,常可因並發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死亡。
少數病人的臨床症狀與腫瘤大小及GH值高低不盡相符,有的腫瘤較大或GH值顯著升高,但症狀輕微;也有GH值升高不著,但症狀顯著。原因尚難肯定,推測可能是:①與病程長短有關:約20%病例GH值<5~10ng/ml,但症狀顯著。反之亦有。此可能為有時GH值雖增高,但持續時間不長,其症狀反不如GH值輕度升高而持續時間長久者明顯。②GH具有免疫活性(大GH)及生物活性(小GH)兩種,GH腺瘤大多分泌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GH,僅少數分泌具有免疫活性的GH,前者症狀較後者明顯。③GH在體內促進生長作用,乃需通過SM來實現,雌激素可降低血漿中SM的活性及濃度而減低GH全身效應。當GH腺瘤患者雌激素減低(如更年期患者或腫瘤生長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時),則臨床症狀顯著。④GH瘤內出血,引起退變壞死或囊變,可使症狀自行緩解。此種病例,雖腫瘤較大,GH的增高不著,使症狀保持穩定。

病理說明

分顆粒密集型及顆粒疏鬆型,兩者發生率常相仿,後者發展較快,易復發。①顆粒密集型:瘤細胞形態與正常GH細胞相似,圓形或多角形,核居中,圓或卵圓形,高爾基器發達,RER及線粒體較豐富,胞漿內分泌顆粒大且多,分布密,直徑350~400nm,圓形。②顆粒疏鬆型:細胞及胞核常為多形性,核仁明顯,高爾基器,線粒體及RER均較豐富,胞漿內有較多的微絲,平均寬為11.5nm,有時聚集成球狀,稱球形纖維體(globularfibrousbody),為此瘤特徵(約55%可見到),分泌顆粒較小而少,直徑250~350nm,多呈球形,少數可大至500nm。

鑑別診斷

1.畸形性骨炎此病可有脊柱彎曲,顱骨增大,長骨增厚等。但軟組織不增生,面部極少受影響,沒有肢端肥大表現等可資鑑別。
2.骨性獅面症(leontiasisossium)又名顱骨纖維結構不良症。主要為頭部改變而肢端正常,無內分泌症狀,故鑑別不難。
3.異位生長激素釋放因子綜合徵(ectopicgrowthhormonereleasingfactorsyndrome)某些垂體外腫瘤(如下丘腦神經節細胞瘤、類癌、胰島內分泌瘤)可異位分泌生長激素釋放因子(GHRF),作用於垂體前葉細胞,使之增生及分泌過多的GH,產生肢端肥大症,這些腫瘤又稱生長釋放瘤(Somatolibrinoma),引起的肢端肥大症稱異位生長激素釋放因子綜合徵。①下丘腦神經節細胞瘤合併肢端肥大症稱下丘腦肢端肥大綜合徵(Asa等),多見於40~60歲,除有肢端肥大改變外,尚有頭痛、視力視野障礙、糖尿病、閉經、溢乳、性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症狀。②類癌合併肢端肥大症:稱類癌肢端肥大綜合徵(carcinoidacromegalysyndromeAltmann等),多見於腸道、肺類癌病例,女性多見,臨床除肢端肥大外,約半數有類癌症狀:如面紅、出汗、腹瀉、咳嗽、咯血、反覆性肺炎、高血壓等。檢查可發現腹部腫塊或肺內塊影,50%病人尿中5-羥吲哚色胺酸(HIAA)增高。③胰島內分泌瘤(胰島素瘤或類癌):臨床表現除肢端肥大症外,有餐後低血糖、糖尿病、閉經、溢乳、腹部腫塊等。
異位腫瘤的體積多較小,故大多無腫瘤本身的症狀,臨床診斷測定GH、生長介素C、免疫反應性生長激素釋放因子(IR-GRF)均增高,GH不被葡萄糖所抑制。腫瘤切除後,GH及生長介素C均可恢復正常。肢端肥大症狀可獲緩解或消失。
4.腸癌、肺癌、胃癌少數患者可伴有肢端肥大、類肢端肥大或肥大性骨關節病症狀。發病機制尚不了解,可能是癌腫中有異位GH分泌所致,或因肢端肥大症病例的生長介素C增加,或其他未確定的生長因子激化,或長期刺激引起細胞的轉化率及有絲分裂活性增加,導致產生癌腫。其中以腸癌較多見,多見於50歲以上,除肢端肥大等改變外,尚有腸道症狀(便血、腹瀉、梗阻),大多數病人尚有多發性皮損(頸、眼瞼處有軟垂疣)。
一般認為GH基值>10ng/ml者即有診斷價值,有時本症GH基值可達1000ng/ml以上,不被高糖所抑制。GH腺瘤作動態試驗中,興奮試驗有L-多巴,TRH等,抑制試驗有葡萄糖抑制試驗,後者最常套用且對診斷有特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