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營計畫

生態經營計畫就是基於循環經濟的生產經營計畫。它是指企業為了適應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根據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和企業的實際狀況,對企業在較長時期內,如何保護生態環境,怎樣保持自身與環境的相容性,又如何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長遠性和全局性的謀劃。它是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行動綱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經營計畫
  • 基礎:循環經濟
  • 性質:生產經營計畫
  • 作為: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行動綱領
生態經營計畫的基本內涵,生態經營計畫的特徵,生態經營計畫的地位與作用,生態經營計畫的制定,

生態經營計畫的基本內涵

1.生態經營計畫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指南
企業是社會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的生存與發展不僅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原料、能源和其它一切資源,而且依賴於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因此,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如果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危機,那么將從根本上動搖企業的生存基礎。如果某個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那么該地區將很難吸引資金、人才和技術。這裡的企業必將陷入惡性循環,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方向確定自己的發展道路。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取決於它能否制定出一個兼顧生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生態化水平,並且和生態環境保持相容性的生態經營計畫,這個計畫既決定著企業對整個生態供應鏈的支持程度,也影響著社會公眾和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程度。所以,企業在制定生態經營計畫時,不僅要考慮企業經濟和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而且要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它們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企業能夠為其解決哪些問題?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又應該如何做?等等。這些問題在生態經營計畫中都要列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措施以及總體的計畫安排。生態經營計畫的制定要堅持科學性、系統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原則,要能夠實現企業、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共同繁榮及持續成長。
2.生態經營計畫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的行動方案
傳統的經營計畫僅僅從企業自身如何發展的角度來謀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往往把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經營計畫的最終目標。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自然要追求經濟效益,但是,如果企業只顧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將會產生損害消費者、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短期行為。企業也將喪失社會公眾的信任,遭受環保法規的懲罰,最終將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所以必須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確定企業經營總目標,並把總目標包含的社會目標、生態目標與經濟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為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企業生態經營計畫的總tfl標可分解為三個二級分目標,即經濟目標(資產增值目標、銷售額目標、利潤目標等)、社會目標(上繳稅收目標、職工收入目標、職工福利目標等)、生態目標(資源利用目標、環境保護目標、生態產品目標等)。
企業在制定和執行生態經營計畫過程中,應正確處理好經濟目標、社會目標和生態目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為了能夠實現三者目標的動態平衡、統籌兼顧,企業必須促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之間的共同提高,而不是相互損害,尤其是要特別關注生態環境目標,因為生態環境目標有最高和最低之分。最低目標就是政府規定的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標準,企業務必達到,否則就要受到懲罰或被關、停、並、轉。最高目標就是企業所在行業的國際先進水平,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而言,必須以政府規定的標準為基礎,努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還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技術條件、資金實力等實際情況,並結合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先進合理、切實可行的生態環境目標,將環境目標、社會目標、經濟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最終實現企業和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富強。
3.生態經營計畫是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根本保證
制定和貫徹執行生態經營計畫既是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獲取競爭優勢的必要策略,也是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根本保證。國外一些大企業為了在新一輪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無不尋求在生態環境技術上的壟斷。例如:摩托羅拉公司就宣稱,爭當生態環境的行業領袖。又如世界著名化學工業公司杜邦公司從t990年開始,在全球化工行業中,率先回收氟里昂,並計畫在30年內,不斷地減少“三廢”排放量,努力成為真正的生態企業。生態經營計畫已成為當今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

生態經營計畫的特徵

生態經營計畫是從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確定企業生產經營總目標,並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包括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協調平衡,技術與管理手段的選擇以及各項目標和任務完成的進度規定,等等。概括起來,生態經營計畫具有下主要特徵:
1.生態經營計畫的目標性
生態經營計畫及其派生的各種業務計畫都致力於企業的生態經營總目標和各項分目標的實現。企業通過精心合理的安排,將經營與環保總目標進行層層分解,直至每個部門和每個員工,讓其明確自己和部門的環保責任與生產經營任務。
實踐證明,對總目標進行分解有利於生態經營計畫的落實和環保目標的實現,從而使得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的生態經營計畫工作就是要針對企業所要實現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目標,想方設法取得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經營效果。如果沒有生態經營計畫作為企業的行動指南,那么企業的污染控制、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等各項活動必將出現混亂局面,其結果不堪構想。
2.生態經營計畫的領先性
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中,雖然企業的各種管理職能交織在一起並形成一個管理系統在發揮作用,但是生態經營計畫工作始終處於特殊的領先地位。首先,它為企業確立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企業效益的奮鬥目標;其次,它為企業制定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有效措施和具體步驟;再次,它還讓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明確知道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什麼樣的組織機構和優秀人才,遵照什麼方針來指揮與監督下屬,以及採取何種控制方法來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3.生態經營計畫的普遍性
生態經營計畫是企業各級負責人的行動綱領。雖然生態經營計畫工作的特點和涉及的範圍,會隨著各級負責人所掌握的職權和分管工作的內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無論是總經理還是基層管理者,幾乎無一例外都需要從事程度不同的生態經營計畫中規定的工作,都要為完成計畫中所規定的任務而努力奮鬥。
4.生態經營計畫的效益性
生態經營計畫的效益性是以完成計畫的所得扣除執行計畫的支出之後的餘額來衡量的。在這裡,完成計畫的所得是指實現企業生態經營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後所獲得的各種利益,而執行計畫的支出則是指為了貫徹落實生態經營計畫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以及其它非預期代價之總和。這種效益性不僅僅指經濟效益,還包括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是企業實現可持續成長的綜合反映。

生態經營計畫的地位與作用

生態經營計畫是生態供應鏈上企業能夠保持長期、穩定、有效合作的基礎。它在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生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始終處於重要的戰略地位,並發揮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它必將對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促進人類社 和生態環境友好相處,並實現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1.生態經營計畫對企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具有推動作用
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並不是指企業僅僅採取一些節約資源和減少“三廢”排放的相關措施,而是要求企業持續不斷地改善自身與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並使之能夠持久性地保持融洽、和諧的友好關係。由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永無止境的長期經營行為,伴隨著企業成長與發展的全過程,所以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趨勢,制定企業的生態經營計畫,以確保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例如:早在1991年,日本松下公司就發表了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生態供應鏈管理的《環境宣言》;1996年ISO140000國際標準剛剛頒布,該公司就立即作出積極回響,並有200多家企業陸續進行了資格認證與環保審核活動;從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通道、產品使用到廢棄物品的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嚴格的限制標準。
在生產過程中,始終樹立“珍惜生態資源,重視循環利用”的經營理念,努力實現產品生產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經營目標。進入21世紀後,松下公司又投入巨資購置新型環保設施,更換和淘汰污染環境的陳舊設備,積極研製與生產無氟冰櫃、節能燈具等環保型產品,所有廢棄物都實現了達標排放的目標。顯然,這些輝煌業績的取得與生態經營計畫的貫徹執行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見,生態經營計畫對企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髮揮了重要作用。
2.生態經營計畫是企業進行資源與環境管理的行動綱領
生態供應鏈上的企業要想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同企業持續成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必須按照生態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成長方向制定相應的生態經營計畫和保障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因此,企業要從戰略高度分析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和現有資源的利用狀況以及自身的技術條件,準確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慎重確立資源與環境管理的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並制定出能夠確保資源利用與環境管理目標得以實現的有效措施。例如:柯達公司認為,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把環境管理目標和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使之成為企業生態經營計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柯達公司明確規定了自身的環保責任,並制定了有效的環保方案用於指導和幫助經理人員將公司的環保責任融入到各項經營活動之中。柯達公司回響了“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的號召,199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僅相當於1990年排放量的50% ;到1995年,該公司完全停止溫室氣體的排放,為保護正在枯竭的臭氧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廢物最小化和再循環利用也是柯達公司製造業與商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綜上所述,柯達公司等企業在資源與環境管理方面取得的顯著業績,無不都是在生態經營計畫的指導下所完成的。由此可知,生態經營計畫就是2l世紀企業進行資源利用與環境管理的有效行動綱領。
3.生態經營計畫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環境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新形勢下,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公眾對環境保護也更加重視,企業的環保形象和生態化水平將直接影響其產品的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態經營計畫,從長遠和全局的高度謀劃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生態經營計畫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非常重視對環境問題的研究,並認真制定和貫徹執行生態經營計畫。
例如:貴州鋁廠是全國最大電解鋁生產企業,過去該企業對環境污染很嚴重,當地居民怨聲載道,曾多次受到當地政府的處罰。然而,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之後,十分重視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工作,把降低能源消耗和噸鋁含氟量作為工作重點,並制定了生態經營計畫,做到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技術改造活動,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大大減少了廢棄物排放量,降低了成本,擴大了產量,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結果:該廠的噸鋁含氟量從以前的23千克降到0.7千克,SO2 氣體排放量也大大降低。因此,該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盛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生態經營計畫的制定

生態經營計畫的制定,首先應根據社會發展目標、生態環境、生態供應鏈上、下游合作夥伴對企業的要求,找出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和實施生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其次,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確立自己在近期和遠期應該解決的問題,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站在長遠的、全局的高度指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和實施生態供應鏈管理,有效地幫助企業決策者進一步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制定生態經營計畫的原則
為了確保生態經營計畫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並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具有促進作用,現代企業在編制生態經營計畫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統籌兼顧原則。在編制生態經營計畫過程中,一定要全面考慮到企業內部各個生產環節、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是還要兼顧到生態供應鏈上各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關係,進行統一籌劃。因為生態經營計畫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的整合與最佳化來實現企業經營總目標,而整合與最佳化的關鍵在於企業內部生產流程的再造以及企業內部各生產環節和外部合作關係的協調。影響生態經營計畫編制的因素很多,如果不進行統籌兼顧,就容易造成經營目標的片面性,從而影響企業、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和協調發展。
(2)重點控制原則。在編制生態經營計畫時,首先要能夠分清企業內部各種工作的輕、重、緩、急,以及它們影響企業生態化水平和環保形象的作用大小;其次,要能夠辨明各生產環節、各職能部門在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經營目標過程中所處地位的主次;最後,要能夠抓住生產流程中影響“三廢”達標排放的重點環節,制定嚴格的控制標準和詳細的監督程式,做到重點問題優先解決,關鍵環節重點控制,著力解決影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穩定、持續提高的關鍵問題,確保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3)科學發展原則。在編制計畫時,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從整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規劃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各種合作關係;要能夠預見到整個生態供應鏈未來的發展趨勢和企業之間競爭的焦點。
既要把未來社會可能發生的變化反映在生態經營計畫之中,又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勞永逸的規定。最終制定出的生態經營計畫要能夠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遷而進行相應的滾動式調整。
(4)經濟效益原則。任何管理活動都必須考慮經濟效益問題,生態經營計畫更是如此。在生態經營計畫的編制過程中應該追求計畫的經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企業經營目標的確定要易於實現,各種計畫標準的制定既要科學又要便於控制。整個生態經營計畫在企業中貫徹執行的結果,應該是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2.制定生態經營計畫的程式
企業在制定生態經營計畫過程中,必須兼顧生產經營活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協調,同時還要將計畫的目標和相關措施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結合起來,其具體程式如下:
第一,研究企業和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並確定生態經營計畫的總目標。2l世紀企業和社會所面臨的最迫切問題就是如何實現企業、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影響可持續發展有三大因素:(1)能源嚴重不足;(2)資源利用效率低下;(3)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針對這些問題,企業應該考慮如何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降耗、注重環保,等等。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方案和要達到的目標,都應該在生態經營計畫中作出明確規定。
第二,根據企業現有條件和生產狀況,確定近期應該解決的問題和長期要完成的任務。將能源、資源、環保等問題與企業生產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制定解決各類問題的時間進度表以及完成的標準,同時兼顧合作夥伴的要求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三,制定各類問題的解決方案,並考察其可行性。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目標制定一系列行動方案,並建立與其相配套的內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激發廣大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參與技術革新的積極性,爭先恐後為環保工作做貢獻。
第四,對各種可行方案進行綜合評價,並選擇最佳的滿意方案。對企業的節能降耗、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案進行綜合評價,主要圍繞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根據各評價指標對方案的技術性、效益性和滿意性等進行評價,從中選擇技術上先進、效益可觀、操作滿意的方案作為行動方案。
第五,方案的實施與反饋。將選擇的可行方案投入運行,並加強控制與監督。定期檢查方案的實施情況,收集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並與原定目標和標準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並及時修正,以確保方案能夠順利實施。既要儘可能實現生態經營計畫中所規定的目標,又要將方案實施的結果反饋到第一步,為新一輪生態經營計畫的調整與修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整個生態經營計畫的制定過程必須按照上述五個步驟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