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區瑤族鄉(瑤區鄉)

瑤區瑤族鄉

瑤區鄉一般指本詞條

瑤區瑤族鄉是西雙版納州唯一的瑤族鄉,地處勐臘縣中部,北與易武鄉接壤,東與勐伴鎮毗鄰,西與關累鎮連線,南與勐臘鎮相鄰,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屬山區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瑤區瑤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電話區號:0691
  • 面積:515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雲K
概況,沿革,地理環境,人文風俗,資源優勢,水源豐富,森林資源,礦產富裕,旅遊資源,特色產業,種植業,工業,旅遊業,基礎設施,人口民族,教育工作,

概況

瑤區瑤族鄉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唯一的瑤族鄉,位於勐臘縣東北部山區,北與易武鄉接壤,東與勐伴鎮比鄰,西與關累鎮相鄰。面積483(一說515)平方千米,人口7547人(2007年),瑤、哈尼、傣、壯等少數民族人口7100人。轄沙仁、納卓、新山、黃蓮山4個行政村,33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光明寨,距縣城35千米,距州政府景洪市199千米。
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屬山區鄉。北部半山山原坡狀起伏,中部、南部山谷盆地,西部熔岩景觀奇麗,平均海拔1300米。有南臘河、布龍河、南貢河等大小河流30多條,屬南臘河上游支流。 屬於南亞熱帶雨林氣候。自然資源豐富,有自然保護區113平方千米、國有林183平方千米。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銅、煤等。
旅遊資源有望天樹景區、雷公山、南嘎河瀑布、南貢山等。民族風情文化有瑤族的節日“盤王節”、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嘎湯帕節”、彝族“百詩佳節”等。截止2007年底,全鄉公路通車154.4千米,共12條。

沿革

歷屬鎮越縣管轄。1953年7月設立瑤族自治區,屬版納易武。1969年設“五一六”公社,1972年改稱瑤區公社,1984年分設為瑤區區和勐伴區,1988年瑤區區改瑤區瑤族鄉。1997年,面積483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砂仁、納卓、新山、黃連山4個行政村。2005年,面積515千米,人口1666戶、7259人,其中:農業人口6771人,瑤族4286人。
[郵編]666313 [2006年代碼]532823203:~201沙仁村 ~202納卓村 ~203新山村 ~204黃蓮山村

地理環境

瑤區瑤族鄉成立於1953年7月,位於勐臘縣北部,距縣城35公里,距州政府景洪市199公里,土地面積515公里,森林覆蓋面積達60%,自然保護區113平方公里,國有林183平方公里。屬於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平均海拔130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9.2℃。全鄉轄沙仁、納卓、新山、黃連山四個村委會,33個村民小組,共1666戶7259人,農業人口6771人,勞動力3789人,耕地面積35997畝。主要居住著瑤、彝、哈尼、傣等4種少數民族,其中瑤族4286人,占總人口的59%,是全州唯一的瑤族鄉。
瑤區鄉由於西北高,東南低,北部半山山原坡狀起伏,中部、南部峪谷盆地,西部溶岩景觀奇麗,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雷公岩2007米,境內河流密布,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三十多條,屬南臘河上游支系。境內有國家自然保護區113平方公里,國有林183平方公里。在蔥鬱茂密的熱帶雨林中,有世界最高的珍稀樹種——望天樹,在林區內建有望天樹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60%。瑤區屬於南亞熱帶季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0.9攝氏度,年溫差不大,基本無霜,越冬條件良好。年平均降雨量為1539.9毫米,這種良好的生態環境,最適宜於農牧業的發展,境內還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己探明鐵的儲量達6700萬噸,品位高,儲量大,品種多。
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12330.6萬元,農業總產值2448.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04萬元,財政支出12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72元,鄉鎮總產值4063萬元,企業營業收入3684萬元。主要以糧食、甘蔗橡膠茶葉、畜牧業為支柱產業。至今,全鄉33個村民小組中,30個村民小組通水,33個村民小組通電,32個村民小組通路,21個村民小組通行動電話,30個村民小組安裝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

人文風俗

瑤區瑤族鄉是以瑤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鄉,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民俗風情習俗。由於長期居住區為山區,瑤區瑤族鄉的瑤族有著一種與山解不開的情緣,生活離不開山,傳說離不開山,活著離不開山,死了也離不開山;山在他們的心裡留,山在他們的血液里流,山是他們的靈魂。因此,瑤族人有山一樣艱毅的性格,有山一樣寬廣的胸懷。
沿著瑤區瑤族鄉沙仁村委會轄區南貢河往上走,走過一條條箐溝、一座座山後就是瑤區瑤族鄉最有名的南貢山。山上古木參天,溪水淙淙,原始森林茂密,身入其中不禁讓你浮想連篇。
提到瑤族,“盤王節”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節日。1986年11月17日(即農曆十月十六日)勐臘縣首次舉行瑤族盤王節的慶祝活動。
盤王節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盤王和慶祝豐收,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的盛會,這一節日是崇拜盤瓠而來。有關盤王節的來歷,瑤族人民有很多傳說,相傳,在古代,評王和高王打仗,評王出了賞金,誰能取勝高王,不僅重賞,還將第三位公主嫁給他為妻。當時無人敢應,瑤族始祖盤瓠應招出征,渡海取回高王首級,得配三公主,受封於“南京會稽,山十寶殿”為王,始稱盤王。盤王與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傳下瑤家十二姓。因此,瑤族便以盤王為祖,設盤王節紀念,逢盤王節來臨,瑤族人民穿上節日盛裝,擺歌台、敲起銅鼓、唱盤王歌、跳盤王舞、跳長鼓舞,歡慶佳節。
咬手定情是瑤族男女戀人之間的一種戀愛方式,戀愛雙方經過對唱山歌等方式確定戀情關係後,為表示愛情的忠貞不渝,由男方用口在女方右手腕上使勁咬一口,據此來表示非她不娶,而女方接受了則表示非他不嫁,通常,如果咬得越痛則表示愛得越深。
咬手定情是瑤族人民千百年來的傳統習慣,是年輕男女對於美好愛情的一種追求。以疼痛來表示愛情的專一和永恆在56個民族大家庭里也是比較特別的。

資源優勢

水源豐富

瑤區擁有大小河流30餘條,群山之間河流縱橫交錯,水質純而豐富。主要河流有勐臘縣的母親河南臘河、布龍河、南貢河等,它們均發源於瑤區轄區的南貢山山脈。其中南貢河以四季清澈著稱,當地民眾稱它為“清水河”。
瑤區瑤族鄉

森林資源

瑤區地處亞熱帶雨林氣候,被譽為“動植物王國”,共有4000多種植物,其中列為國家保護的珍貴植物有354種,重點保護52種,占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5%;動物115種,類110種,類399種,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三類動物有66種。

礦產富裕

瑤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蘊藏著鐵、鉛鋅、、煤等多種礦產。至今已開採的礦點有:新山鐵礦、龍巴銅礦、南賽河鉛鋅礦、老百寨鉛鋅礦點、布龍河漁塘山鐵礦,其中新山鐵礦是州內最大的礦山,每年向國家交納上百萬元稅費。

旅遊資源

瑤區境內蘊藏著多種豐富的旅遊資源,尚未開發的森林資源有望天樹景區、雷公山、南嘎河瀑布、南貢山等;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有瑤族的節日“盤王節”、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嘎湯帕節”、彝族“百詩佳節”等;民族風情文化旅遊資源有與全州共同的傣族、哈尼族、彝族風情和風格獨特的瑤族風情。
瑤區鄉少數民族的風情文化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最有開發利用風情文化旅遊資源價值的要數“瑤族歌定會”和“咬手定情”。可以開發的文化旅遊資源還有祭祀之類的文化藝術,如瑤族的“度戒”,傣族的“賧佛、開門節、關門節”,紀念類文化旅遊資源的如“盤王節”,農事類文化旅遊資源的如哈尼族的“豐收日”。另外還有瑤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的服飾文化,瑤族的耕種、狩獵文化的開發。

特色產業

瑤區瑤族鄉從地理環境、區位優勢、氣候條件等產業發展條件來看可以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三項著手發展:

種植業

瑤區瑤族鄉的種植業發展有相當大的優勢,首先,瑤區鄉農業耕地多,有40184畝。其次瑤區瑤族鄉氣候濕潤,雨水充沛特別適宜農作物的種植。因此可以發展甘蔗、橡膠、砂仁、茶葉、西蕃蓮的種植。

工業

產業的發展可以從礦產資源的深加工,礦產附加產業值等發展。
盤王節盤王節

旅遊業

望天樹的開發是把瑤區瑤族鄉旅遊業做大做強的最好機會,瑤區鄉可以藉助望天樹的開發,就勞務輸出,勞動力方面大做文章。作為與望天樹為主要依託的南瓜河瀑布也是一個旅遊的新亮點。

基礎設施

全鄉七站八所基本齊全,通往縣城的瑤區至勐臘柏油路面己建成通車,但由於鄉內財政收入和財力物力有限,對基礎設施的維護和保養的經費嚴重短缺而不能對各項設施進行建後管理。
瑤區瑤族鄉共有鄉道公路12條,全長75.9公里,主要是1984年修建南蚌線,長2.3公里;1989年修建新回寬線,長1公里;1993年新修老新山線,長6公里;1994年新修新山線,長30公里;1994年新修中山新寨線,長16.5公里;瑤新線長19公里,瑤醒線長45公里,會王線長17公里。除瑤區至勐臘縣線為柏油路面外,其餘都為土路路面。

人口民族

瑤區瑤族鄉人口,由於行政區劃變動較多。人口數量變化也較大,1964年人口普查全鄉人口總數為7914人,(注原瑤區瑤族鄉轄:現勐伴鎮、藤篾山、下馬箐、苦竹林)占全縣總人口的11.7%,人口密度為4.1人/平方公里。1982年普查總人口為11257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25%,人口密度為10.9人/平方公里,分別比1964年人口增長4.2%。,人口密度增幅165.85%。1990年普查總人口為6738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77%,人口密度13.96人/平方公里。
瑤區鄉街道瑤區鄉街道

教育工作

由於瑤區瑤族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所需的基礎教育設施基本齊備,辦有幼兒教育國小教育、國中教育。建有瑤區瑤族鄉中心國小、瑤區瑤族鄉中學、新山完小、納卓完小及校點。瑤區瑤族鄉中心國小現實有教師93人,專業技術人員81人,其中高級1人,中級28人,初級52人,工勤人員12人。全鄉學生人數1317人,其中:小學生992人,中學生325人。建有中學一所,中心國小校1所,完小2所,村校點8所,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