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香港文學

現代香港文學

現代香港文學是現代中國文學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 。鴉片戰爭後,香港為英國侵占,但香港居民絕大部分仍是中國人。在各方面都與祖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文學工作也不例外。進入現代以後,香港的新文學同樣是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影響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長期以來在香港從事文學活動的文學工作者,經常往來於內地與香港之間,文學書刊更是相互流通,兩者之間的文學也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和區別。可以說,當時香港的文學和內地的文學是連成一片的,很難說有什麼獨立的香港文學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香港文學
  • 隸屬:現代中國文學
  • 時間:鴉片戰爭
  • 類型:論文
獨立發展,主要特點,新文學傳統,現實主義文學,本地作家崛起,歷史意義,

獨立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內地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時期,而香港由於歷史、政治和社會制度等原因,與祖國處於暫時隔離的狀態,香港的文學由此也走上了相對獨立的發展階段,開始形成自己的特殊形態,與內地的社會主義文學有著明顯的區別。然而,香港的文學仍然是生活在當地的中國人用中國的語言文字創作出來的,所反映的也仍然是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從“五四”時期開始的新文化的傳統並沒有被切斷,兩地人民、文學工作者和文學作品之間的交流也沒有完全隔絕。因而,當代香港文學仍是當代中國文學的組成部分,一個具有自己特殊形態的組成部分。

主要特點

香港文學的特殊性,除了它作為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意識形態而區別於內地的社會主義文學之外,還由於香港的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和文化環境而形成其幾方面的特點:
①地區性。香港文學的地區特色是逐步形成的。50年代以前並不明顯,到50年代末葉以後,隨著當地作家隊伍的成長,他們著力描繪香港社會生活圖景,而從內地來港的作家也轉為面向香港現實,香港文學才日益確立自己的特色;隨後出現的反映下層社會人情風貌的“鄉土小說”,揭示商業城市種種矛盾的“都市小說”和表現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下變態形態的現代派作品,進一步使香港文學的地方色彩更加豐富而獨特。
②開放性。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貿易港口,多年來,香港成了東西方各國經濟交流的一個中心。隨著自由貿易,東西方各種文化思潮和文藝形態也紛紛流入,香港文學也因為中西交融、新舊並蓄,而顯得五光十色、流派紛紜。由於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香港既是溝通台灣海峽兩岸文學的渠道,又是海內外華人文學的匯集地,不但豐富了民族文學的內容,也推動了當代中國文學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
③商品化。香港是一個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商品城市,在這裡,一切都成了商品,文化也不例外。不少專業從事文學創作的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職業的“寫作機器”。他們為了謀生,不得不服從市場經濟的規律,聽命於“文化老闆”的需求,大量製造那些具有競爭能力的“文化商品”。這給香港文學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
在這樣特殊的複雜環境裡,香港還是存在著進步、健康、嚴肅的文學創作。它們有的和祖國內地的社會主義文學緊密聯繫,歌頌社會主義祖國,抨擊資本主義香港社會;有的繼承“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用批判的眼光描繪香港社會生活現實,關懷下層人民的命運,就是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產生的一些文學創作中,也不難從中看到以象徵、變形等方式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病態,具有一定的認識意義與藝術水平。

新文學傳統

香港的新文學傳統  雖然港英當局為了鞏固統治,竭力鼓吹“尊孔讀經”的奴化的文化教育,五四運動所體現的進步潮流是不可阻擋的,香港的知識青年,在新的歷史潮流的指引和鼓舞下,衝破重重阻力投入新文化運動。1927年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的進步青年熱情邀請魯迅赴港演講,就有力地打破了當地沉滯的氣氛。大革命失敗後,不少進步青年從內地來到香港,也給香港文壇帶來一股朝氣。幾年間,羅西歐陽山)等青年作者作品的紛紛發表,顯示了香港新文學開創時期的可喜局面。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許地山,於1935年秋,去香港大學任教。他以五四運動的精神,對香港大學的文科教學進行改革,同時為培養文學青年、組織文學活動熱心奔走。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地山又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的工作,全力投身愛國抗日的文學運動,直到1941年8月病逝。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不久,上海廣州等城市相繼淪陷,大批愛國進步的文化界人士來到香港,他們當中有蔡元培陶行知薩空了鄒韜奮茅盾夏衍歐陽予倩蔡楚生司徒慧敏於伶章泯葉以群蕭紅端木蕻良駱賓基戴望舒等人。這么多文化名人匯集香港,造成新文學運動的空前活躍和繁榮。一時之間,香港延安重慶、桂林等地一樣,成為中國抗戰前期的文化中心之一。
對抗戰前期香港文學作出重大貢獻的作家首推茅盾茅盾於1938年和1941年兩度來港,各留居9個月。在港期間,他除了從事文藝界的團結和抗戰工作,主編文學刊物,培養文學青年之外,自己還創作發表了不少小說、散文評論,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階段的故事》和《腐蝕》兩部長篇小說。
1946年夏,第三次國內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當局加緊鎮壓內地的民主運動,大批進步人士又陸續移居香港。這次南下的除了茅盾夏衍歐陽予倩蔡楚生,還有柳亞子郭沫若黃藥眠馮乃超孟超巴人周而復邵荃麟等,以及一些在抗戰烽火中成長起來的嶺南作家。香港新文學再度高漲,成為爭取民主進步的一個重要文化據點。這時文藝出版物相當繁榮,文學刊物有《文藝生活》(司馬文森主編)、《野草》(夏衍主編)、《小說》月刊(茅盾主編)、《大眾文藝叢刊》(邵荃麟主編),還有《華商報》的副刊《茶亭》(夏衍主編)、《文匯報》的《文藝》(聶紺弩主編)等。
一批嶺南作家的作品的出現,以鮮明的南國色彩和濃烈的海洋風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如歸僑作家司馬文森以海外華僑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南海淘金記》,香港本土作家侶倫的以香港淪陷前後為背景的中篇小說《無盡的愛》,陳殘雲的反映珠江水鄉人民鬥爭生活的電影劇本《珠江淚》,尤其是黃谷柳的長篇小說《蝦球傳》,都是富於地方特色的作品,對於後來的香港文學發生了深遠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除了一部分人留港堅持進步文化活動外,大部分愛國進步的文化工作者陸續回到內地,香港文學結束了它對全國文學運動都產生廣泛影響的輝煌篇章,翻開了相對獨立發展的新一頁。

現實主義文學

現實主義文學在曲折中成長  現實主義在香港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文學發展的主流,但是香港的現實主義文學所走過的道路卻是相當曲折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面臨著喧囂一時的反共文化和泛濫成災的黃色文化,曾經一度出現青黃不接狀況。
進入50年代後期,隨著反共的“美元文化”的退潮和內地南下作家們對香港社會生活的逐步深入了解,香港的現實主義文學突破了以前的局限,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以阮朗(唐人)為例,他在1957年以後創作的20多部小說和近10部電影劇本中,反映香港社會現實生活的作品占了大多數,藝術技巧也趨向圓熟。60年代初期,葉靈鳳編選的六人創作集《新雨集》和吳其敏主編的《五十人集》、《五十又集》,顯示了這一時期香港現實主義文學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質量上都取得了進步和發展。

本地作家崛起

推動現實主義文學進一步繁榮發展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在香港成長的本地作家的崛起。他們大多在40年代接受了“五四”新文學的薰陶,又對香港現實生活,尤其是中下層社會的人物語言、民情風俗有深切的感受和了解。因此,他們的創作就以生動的生活氣息和濃烈的地方色彩而明顯區別於內地來的作家。在50年代前期,活躍在香港文壇的僅有三蘇(高雄)、侶倫等少數幾個本地作家;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年輕一代的香港作者就作為新生力量嶄露頭角了。1962年出版的青年短篇小說創作集《市聲·淚影·微笑》和青年散文創作集《海歌·夜語·情思》,共收30多位作者的60多篇作品,集中地展現了當地青年作者的文學風貌。舒巷城從50年代初期的《鯉魚門的霧》到70年代中期的《雪》,不乏雋永清新的佳作。196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太陽下山了》,更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以樸實無華的筆調和濃郁鮮明的鄉土色彩,描繪了香港底層社會的眾生相,展現了繁華都市背後勞動人民的辛酸;他也因此被人稱為“香港的鄉土作家”。

歷史意義

香港的現實主義文學,繼承了“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優良傳統,同時也接受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影響,在反映香港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以及海外華僑生活,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和本質方面,都作了可貴的努力。它有別於內地的革命現實主義文學以及台灣的“鄉土文學”,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獨樹一幟的一個文藝流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