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岳

王太岳(1722年-1785年)字基平,號芥子,直隸定興人。生於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七年(1742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擅文名,卒於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年六十四歲。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太岳
  • 字號:字基平
    號芥子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時間:1722年
  • 去世時間:1785年
  • 主要作品:《清虛山房集》、《芥子先生集》、《涇渠志》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王太岳生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生有至性,每當有人說到古來有忠義的事,就為之感慨流涕,即使看劇也如此。生性喜歡交友,與邵齊燾鄭虎文顧汝修等人關係尤其好,互相寫信直率地劘切文章的道義。每次與他們分別,他必然情不自禁地泫涕。他議論經典同時致力於訓詁,論學兼收陸九淵王守仁,作詩取法於魏晉,下及唐人,純古淡泊,時稱高格。開始時喜歡寫駢體文,見到了邵齊燾的作品,驚嘆其為上天所授,於是輟筆不再創作,而規《史記》、《漢書》及韓愈柳宗元,氣格高簡,卓然名家。尤其對經世之務有意向,所到之處必然爬梳剔抉,據今考古,諮詢人民疾苦來考證議論。
乾隆七年(1742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
十二年(1747年)喪父,此後和顏悅色侍奉母親四十年如一日。無論他去哪任官,都必然帶上母親。
十五年(1750年),擔任日講起居注官。
十八年(1753年),擔任江南鄉試副考官。
十九年(1754年),授侍講,轉侍讀,擔任會試同考官。
二十年(1755年),補甘肅平慶道。
二十三年(1758年),調西安督糧道,在平慶和西安任官都施行惠民政策。
三十三年(1768年),被提拔為湖南按察使。
三十六年(1771年),調到雲南擔任按察使,憂心銅政的弊端,於是旁搜博訊,指出其中利害的由來。他說銅政的要務,必寬給價,給價足,然後廠眾聚;廠眾聚,然後開採廣;廣采則銅多,銅多則用裕。又說雲南山高脈厚,山廣礦砂,如果加以人力,穿峽成堂,則初辟之礦,入必不深,而工亦不費,兼地僻林萃,炭也容易得到。論尤切中當時,補救釐剔,厥功甚偉。雲南人在七賢祠祀之。
三十七年(1772年),升遷為布政使。同年,因審問擬罪逃兵寬容放縱而落職。
四十二年(1777年),皇帝命他在四庫全書館擔任總編纂官。
四十三年(1778年),像之前一樣授他檢討一職。
四十七年(1782年),升遷為國子監司業,喪母,悲傷異常而毀損其身如壯年人一般。
三年之後(1785年)去世,年六十四。

個人作品

《涇渠志》三卷,《清虛山房集》、《芥子先生集》,共二十四卷。

史籍記載

《清史列傳卷七十二·文苑傳三》原文
王太岳,字基平,直隸定興人。乾隆七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十五年,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八年,充江南鄉試副考官。十九年,授侍講,轉侍讀,充會試同考官。二十年,補甘肅平慶道,。二十三年,調西安督糧道。三十三年,擢湖南按察使。三十六年,調雲南按察何。三十七年,擢布政使。是年,以審擬逃兵寬縱落職。四十二年,命在四庫全書館為總纂官。四十三年,仍授檢討。四十七年,擢國子監司業。後三年,卒,年六十四。
太岳生有至性,每言及古來忠義事,輒為感慨流涕,即觀劇亦如之。二十六歲喪父,事母色養,四十年如一日。官轍所至,必與板輿俱。比居喪,年已六十一,哀毀一如少壯。性好朋友,與邵齊燾、鄭虎文、顧汝修諸人尤善,寓書往復,率以文章道義相劘切。每別,必泫涕不自已。言經兼訓詁,論學兼取陸、王,詩宗魏晉,下及唐人,純古淡泊,時稱高格。初好為駢體文,見齊燾作,嘆為天授,遂輟不作,而取規史、漢及韓、柳,氣格高簡,卓然名家。尤有志於經世之務,所至必爬梳剔抉,據今考古,咨民之疾苦而考論之。在平慶及西安,皆有惠政。又留心水利,著《涇渠志》三卷。在雲南,閔銅政之弊,於是旁搜博訊,指利害所由來。其言銅政之要,必寬給價,給價足,然後廠眾聚;廠眾聚,然後開採廣;廣彩則銅多,銅多則用裕。又言云南山高脈厚,山廣礦砂,誠使加以人力,穿峽成堂,則初辟之礦,入必不深,而工亦不費,兼地僻林萃,炭亦易得。論尤切中當時,補救釐剔,厥功甚偉。滇人祀之七賢祠。著有《清虛山房集》、《芥子先生集》,凡二十四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