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麥

野燕麥

野燕麥(學名:Avena fatua L.)是禾本科、燕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鬚根較堅韌。稈直立,高可達120厘米,葉鞘鬆弛,葉舌透明膜質,葉片扁平,微粗糙,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形,含小花,第一節穎草質,外稃質地堅硬,第一外稃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4-9月開花結果。

廣布於中國南北各省。也分布於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帶地區,並且北美也有,生於荒蕪田野或為田間雜草。

該種植物除為糧食的代用品及牛、馬的青飼料外,常為小麥田間雜草,其消耗的水分較小麥多1倍余,同時種籽大量混雜於小麥粒內,使小麥的質量降低;又是造紙原料;也是小麥黃矮病寄主。印第安人以其種子供食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危害,防治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鬚根較堅韌。稈直立,光滑無毛,高60-120厘米,具2-4節。
野燕麥野燕麥
葉鞘鬆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葉舌透明膜質,長1-5毫米;葉片扁平,長10-30厘米,寬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邊緣疏生柔毛。
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形,長10-25厘米,分枝具稜角,粗糙;小穗長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彎曲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節脆硬易斷落,第一節間長約3毫米;穎草質,幾相等,通常具9脈;外稃質地堅硬,第一外稃長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長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轉。
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長6-8毫米。花果期4-9月。

主要變種

光稃野燕麥(變種)該種野燕麥主要區別在於:外稃光滑無毛。其它性狀,花果期、用途均似原變種。
產我國南北各省。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及農田中(海拔可高達4000米)。分布歐洲及溫暖的亞洲和北非。模式標本采自德國。
光軸野燕麥(變種)該種野燕麥主要區別在於:外稃光滑無毛;小穗軸節間光滑無毛或微被貼生柔毛。
產陝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蘇、廣東等省。生於農田中或路邊。模式標本采自南京。

生長環境

生於荒蕪田野或為田間雜草。
野燕麥野燕麥

分布範圍

廣布於中國南北各省。也分布於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帶地區,並且北美也有輸入。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物種危害

野燕麥是危害青稞等農作物的農田惡性雜草之一,它與農作物爭水肥、爭光照、爭生長空間,並傳播農作物病、蟲、草害。每株野燕麥氮肥吸收量為小麥的1倍,吸水量為小麥的2.5倍,繁殖係數為小麥的3-6倍,爭光和生長空間使作物光合作用受阻,導致作物莖稈質量差,引起青稞嚴重倒伏,成熟延遲,籽粒秕瘦。有些麥類作物病蟲害,如麥類作物赤霉病麥蚜等病菌蟲卵,通過野燕麥傳播到青稞上,青稞野燕麥互動危害。甚至造成青稞病蟲害大流行。嚴重威脅著青稞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青稞植株變矮、穗小、倒伏、產量降低,品質變劣。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嚴防傳播蔓延。一是加強植物檢疫,嚴防調種帶入。二是野燕麥危害的地區嚴格精選種子,清除青稞種子中的野燕麥種子。同時建立無野燕麥種子田或穗選種子田,杜絕野燕麥隨青稞種子遠距離傳播。三是要發動民眾在未抽穗前消滅田埂,渠道野燕麥以減少傳染源。四是妥善處理已成熟的野燕麥,對田間拔除的或隨收穫作物帶入場裡的野燕麥要集中燒毀,作飼料時可加工粉碎,以防擴散。
野燕麥野燕麥
化學防治:對大面積猖獗危害田,在青稞3葉期每公頃可用20%殺菲克斯6千克加水450千克噴霧,對野燕麥危害較重的休閒地用草甘靈乳油在野燕麥齊苗至拔節期選擇無風的陰天噴霧防治。以上防治措施,經過3-5年的連續防治,可有效防除野燕麥的危害。

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除為糧食的代用品及牛、馬的青飼料外,常為小麥田間雜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