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躍

王作躍

王作躍,男,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普莫娜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歷史系教授,美國科學史學會理事會理事(2012-2014),中國著名科學史家許良英的學生。1994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科學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研究員,並擔任國際著名科學史雜誌《愛西斯》(Isis)編委(2006-2008)。2003年,獲得美國科學史學會的普賴斯/韋伯斯(Price/Webster)論文獎,是該學會史上第一個華人獲獎者。

基本介紹

個人履歷,主要研究方向,個人作品,個人榮譽,學術兼職,

個人履歷

1982年,河南師範大學(原新鄉師範學院)物理系畢業;
2009年6月7日王坐躍在清華大學講學2009年6月7日王坐躍在清華大學講學
198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科學思想史碩士學位,導師許良英等;
1986年,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留學;
1994年,獲科學史博士學位。
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講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Harvey Mudd學院西格森-里格斯(Hixon-Riggs)科學、技術與社會訪問講座教授(2008-2009)。

主要研究方向

近代物理學史,近現代美國和中國科技史與科技政策,以及美籍華人科學家。

個人作品

專著In Sputnik’s Shadow: 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Cold War America(《在伴侶號的陰影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和冷戰中的美國》)2008年由羅得格斯(Rutgers)大學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在衛星的陰影下: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與冷戰中的美國》2011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享譽世界科學界的Science雜誌對該書作出高度評價,認其“資料翔實”,“歷史分析認真細緻”,“適時地提醒了科學共同體和政策制定者不要忘記科學家在一個公開社會裡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書評最後建議“巴拉克-歐巴馬能夠翻一翻這本書”。
2012年10月15日王作躍在河南理工大學講學2012年10月15日王作躍在河南理工大學講學
在Isis、Minerva、 Science Communication等國際出版物上發表了十幾篇關於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美國科技史和科技政策的學術論文。

個人榮譽

2010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三年資助,研究中國留美科學家與中美科技交流歷史。
2009年6月7日王作躍在清華大學講學2009年6月7日王作躍在清華大學講學
參與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項目,具體負責美國卷的撰寫工作。2011年,被選為美國科學史學會理事會理事(2012-2014)。
曾分享美國科學史學會2003年度的普賴斯/韋伯斯Price/Webster獎。

學術兼職

美國《自然科學歷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和《中國科技史雜誌》編委;
2009年1月12日王作躍在中科院科技所作報告2009年1月12日王作躍在中科院科技所作報告
美國科學史學會羅希特爾婦女科學史獎(Rossiter History of Women in Science Prize)委員會委員(2009-2010年任主席);
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的竺可楨獎委員會成員;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研究生獎金評選委員會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