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莆田淵源

潮汕莆田淵源

“先祖遷自莆田。”現居住潮汕延及惠陽、海南島湛江、雷州、茂名的電白的大量姓氏聚落,其先祖多由莆田遷入,尤以莆田籍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莆田淵源
  • 移民溯源:最多的有1300多年的歷史
  • 移民路線:莆田- 直接到 --潮汕
  • 移民原因:避戰亂、出仕落籍、避難外遷
莆田移民,移民原因,為避戰亂,隨朝定居,仕宦,出仕落籍,避難外遷,經商移民,莆田方言,“莆”與莆田,“莆田九牧”,

莆田移民

莆田移民是主要移民路線:莆田- 直接到 --潮汕。
間接路線:少量的移民: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
相比另外其它幾處移民祖籍地、莆田存在明顯的不同,潮汕、海南、湛江雷州、電白等地的族譜系統相當的完整,這些族譜對“先祖遷自莆田”的記載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記明了莆田入當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們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過十幾代、數十代,居住莆田的時間最少的也有百餘年,大部分長達幾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發祥在莆田的中國名門望族,比如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為發祥於莆田的九牧林、黃氏多為“莆陽黃”、鄭氏多為“莆田南湖鄭”等等。莆田是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先民的原鄉來得符合史實。
由於潮汕話主要來自閩南的莆田話,而莆田話與泉州話漳州話有些差別,所以潮汕話本身開始就和漳州話、泉州話有很大差別,所以潮汕話已經嚴重偏離泉州話等。由於潮州和漳州相鄰,所以有受到漳州話的影響。雖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廣東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則繼續受福州話的影響,和潮州話有了一些差距。 由於福州是省城,莆田與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與漳州相鄰,所以莆田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大於泉州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所以莆田話難以受漳州話影響,莆田話和潮州話有了一些差距。 潮汕長期遠離祖籍地閩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鄰,和漳州相鄰,容易受漳州話等其它方言的影響,但是潮汕話是以閩南莆田話為基礎的受漳州話影響的閩語。莆田話和台灣話超過一半可以互通理解。莆田話和粵語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話和粵語的某些部分區別很困難,有受粵語影響的潮汕話仍然可以保留了莆田話的部分特點。

移民原因

莆田人向外地移民,有以下幾個原因:

為避戰亂

如東晉初年,世居中原的林祿(追封晉安郡王)福建避亂,他起初定居晉安郡(治侯官縣,包括今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市),世代繁衍,林氏成為當時福建第一大姓,林祿被尊為開閡始祖。龐大的林氏家族在莆田西天尾鎮發展。到了唐代,莆田林氏可謂盛極一時,林祿的十六代裔孫林披生了9個兒子;全部當了刺史,歷史上稱為莆田九牧(刺史也稱州牧)。因為族盛人眾,宋代以後九牧和六牧的後代向潮州播遷。

隨朝定居

隨南宋小朝廷,南宋末期間,因逃避戰亂,十幾萬閩南的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頭,宋亡後在此定居,這次規模最大。大規模的移民在唐朝後期,北宋、南宋後期,元朝後期,明朝後期,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潮州汕頭,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外軍侵略導致的戰亂,南宋末期間那一次規模最大。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潮州、汕頭、海南島等地。

仕宦

莆田人文發展早而且發達,以二縣之力科舉冠八閩,且又是歷代中原人入閩的主要居留地,歷來人才輩出,是福建第一進士縣。莆田文化特別發達,考中致仕遍布中原,朝廷派官到海南、潮汕任職也多數是莆田人。大量莆田人被朝廷派外出為官。如泉州知府蔡襄、明代禮部尚書黃道周、吏部尚書方獻夫等,皆原籍莆田縣,致仕後在當地落籍(方獻夫落籍於廣州)。 明嘉靖兵部尚書翁萬達,“先世居閩之莆田,有名雄者,徙潮之舉登村。”至萬達已是第七代。廣東省歷史上九位狀元有3個祖籍莆田。潮州林大欽,吳川林召棠(莆田九牧林後裔)等。
莆田成為移民聚集地的歷史最久。在移民潮汕延及惠陽、海南島前,中原人已經在莆田生活了最多的有1300多年,最少的也有200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地道的莆田人,並和以後的中原人有區別,這也是和珠璣巷、石壁鄉很不同的地方,莆田人,不僅和以後的中原人有巨大區別,就是和旁邊的福州人差別都很大。和珠璣巷、石壁鄉一樣的是,接待了一批批為避戰亂 而到莆田的中原人,明代朱元璋時期政府曾明確把莆田定為移民聚集地,但這次規模小於南宋末年那一次。莆田是閩南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但原因何在?為什麼鐵了心南下泉州漳州潮州?為什麼不惜長途跋涉、漂洋過海,到偏遠的的湛江、雷州、海南去? 莆田對外移民始於唐、多見於宋元明清。移民目的以廣東海南兩省為最,廣東的潮洲、汕頭、湛江等地普遍有“先祖遷自莆田”的說法,考證歷史、族譜、所言非虛,而、很多潮汕人、海南人都視莆田為其原鄉。潮汕、海南等地的族譜系統相當的完整,這些族譜對“先祖遷自莆田”的記載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記明了從莆田入當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莆田人移民廣東海南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出仕落籍

史上莆田科甲鼎盛,文化發達,單宋代莆田就有進士1666名,宋王安石在《陳執方神道碑》中贊道“興化多進士。” 宋祝穆《方輿勝覽》“興化軍”四六云:“地不大於曹滕,俗已幾於鄒魯”;“瀕海而居,頗擅漁鹽之利,自閩而論,素稱文物之鄉。明朝莆田進士數更是居全國各府之首,史志中有記載的,明一代由進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興化(莆田)籍官員就有300多人。正是在“多進士、多仕者”的先決條件下、大量的莆籍先民外出入仕為官,相當多的先民繼而在當地入籍,在廣東海南地區這種現象尤為突出,比如高宗建炎間曾任廣東運使的鄭徽,潮州通判黃詹,元朝雷州知府黃行可、林民止,推官李文獻,通判陳宗虞、方山,同知朱子宣,明朝歷任的海北巡道(駐廉州,轄雷廉二郡)方良永、陳伯獻、方萬策、游伯槐,遂溪知縣柯重光,縣丞陳朝政,徐聞知縣鄭普康雲程,海康知縣王誥、陳遂、林齊聖,典史鄭桂、陳大輝、陳科胡秀雷州府儒學教授朱闕石,訓導王正,徐聞儒學教諭李天民,宋高宗時入瓊任瓊州安撫史的林暹,南宋昌化知縣鄭志灝,宋端宗年間雷州太守何仁德,溫姓入瓊始祖、宋代海口參將溫自生,黎姓入瓊始祖、瓊州府瓊管副使黎中樂, 以及呂、許、方、蘇、郭、孫等姓的入瓊始祖,皆是因出仕、而由莆田在為官處落籍或是由為官處再遷第三地落籍。

避難外遷

古代社會動盪頻頻,災難多發。莆田是宋朝末期間抗蒙古軍隊和抵抗清軍最頑烈的地區和飽受“倭寇”肆虐的重災區、乃至多次被誅城、清朝的嚴酷的沿海遷界,導致大量莆田先民、為了躲避戰亂、逃難、參與戰爭而踏上移民之路。史書記載:閩地興化(莆田)最小,卻抵抗最烈!莆田話受福州話幾百年擠壓,卻始終無法改變莆田話和莆田話的閩南話底子!莆田人是正統的原來的中原人。
入瓊丘姓始祖丘文材,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隨張世傑部攻雷城兵敗渡瓊,落籍澄邁縣。落籍瓊山縣的宋進士、翰林院大學士周秀梅宋末落籍江門、化州、吳川一帶的陳八宣、陳汝楫(抗元英雄陳文龍族人),揭東登崗涵濤方氏派系、其始祖為方真、於南宋理宗六年(1233),為避戰亂由福建莆田涵江來揭邑,卜居於揭邑桃都溪圍涵濤(今登崗鎮涵濤村),明未落籍海南的李興衙,以及總人口超過10萬的湛江乾塘陳氏、吳川中山的鄭屋村鄭氏、東海蓼村林姓、西山村沈姓,海康南羅村雷姓,廉江平山村黃姓,吳川杜村杜姓等,龍灣肖村肖姓,徐聞曹家村曹姓,北英村蔡姓,潮汕厚嶼(洪陽一帶)的方氏等等先民皆是在宋末和明朝、因為戰亂、為了避難而從莆田遷居該地的。

經商移民

莆田自古就有著悠久的經商傳統,在唐朝、莆田已經成為福建重要的商業中心,在北宋時經營地域已涉及廣東海南等地。 如揭東縣登崗鎮方坑村方氏、其始祖為方桃溪,於南宋年間經商入潮,遂攜家眷由福建莆田落籍揭東。湯姓入瓊始祖湯肇基,元朝末年從莆田渡瓊從商,卜居文昌縣。明代、潮汕成為粵東、閩西南、贛南三地物資集散與進出口的據點之一,良好的經商環境吸引了各地的商人,也包括很多早期的莆田商人。楓溪區英塘村的王氏、其始祖王純叟就是在明初(約1400)從莆田到潮州經商之後而定居該地,繼而開拓了英塘王氏。
除以上幾大因素之外,莆田地狹人口稠密的特點、也迫使部分莆田人選擇移民外地。還有因為婚嫁、從軍等等原因而落籍廣東海南等地的。相比另外其它幾處所謂的“移民中轉地”、莆田存在明顯的不同,潮汕、海南等地的族譜系統相當的完整,這些族譜對“先祖遷自莆田”的記載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記明了莆田入當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們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莆田居住過十幾代、數十代,居住莆田的時間最少的也有百餘年,大部分長達幾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發祥在莆田的中國名門望族,比如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為發祥於莆田的“九牧林”、黃氏多為“莆陽黃”、鄭氏多為“莆田南湖鄭”等等。莆田是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先民的原鄉來得符合史實。

莆田方言

莆田話是長期受閩東話(福州話)影響的閩南話,是閩南方言莆田話片區,在整個語言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開始出現於西漢、東晉南北朝時,在隋唐形成,來源以隋唐中原正統語言為主體。興化方言俗稱“莆仙話”,是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興化方言的特色是:八 音(包括白陽入)分明,保存著很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言。莆田話儘管受福州話影響但在文白對應、語音結構、基本辭彙、語法等還是保持和泉州話大體相同的,因此如果一個莆田人很長時間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較容易地學會泉州話漳州話,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話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 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潮汕、海南,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話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何況大量的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已經有幾百年到千餘年了,這部分莆田人的莆田話早就完全地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

“莆”與莆田

潮州的古地名,曾帶許多“莆”字,尤其在原海陽縣(今潮安),有東莆都、上莆都、外莆都。據《府志》所記,在清初,東莆都統謝傘、沙溪山兜、山後4村。上莆都管山莆、橫隴、彩塘、冷頭、下尾沈5村。還有外莆都,自明代嘉靖年間置澄海縣時劃歸澄海,分為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三都。上外莆轄南界、東林、橫隴。中外莆轄內外隴、華富、官湖、西山。下外莆轄辟望、冠隴、龍田、上窖、下窖。這外莆三都,如今是澄海上華鎮和澄城3個街道。還有程鄉縣(今梅州市梅縣區)的韓莆都,統太平灘等6鄉。
眾多地名帶“莆”字,分明和潮汕移民史有關。“莆”是海邊一種草。潮汕先民多數自中原輾轉南下,大部分集中福建莆田這一濱海地帶,居住時間從少則200多年,多則1300多年不等,成為“河洛人”;然後再陸續移居粵東,成為潮人。明代狀元林大欽,人稱“東莆先生”,便因其先祖自莆田移居海陽縣東莆都(金石)仙都村。大部分潮人的祖先都沿著這條漫長曲折的道路走來。定居潮地之後,為新村莊命名仍帶上“莆”字,反映他們對故土的眷戀,對昔日鄉親的念念不忘。潮陽練江邊,有一個“湄州村”(貴嶼),也是先民們取自莆田地名的。
莆田在福建東部沿海,南朝時置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這就是說,當年莆田人是聽過後主《玉樹後庭花》的。她的歷史,比我們潮州絕大部分縣的歷史都要長。儘管面積不是很大(她和仙遊縣合稱莆田市,面積便大得多)。
許多帶“莆”字的地名已消失了,但潮汕的不少祠堂,在門聯或匾額上,仍喜歡寫上“莆田分派”的字樣,生怕子孫把這一點忘了。媽祖林默,宋朝莆田縣湄洲人,未嫁,飛升成聖。有些潮汕人稱她為“姑媽”,這是族親之間才有稱謂。此外,潮汕人對媽祖的崇拜,除了信仰之外,與潮人這一歷史淵源多少也有些關係。

“莆田九牧”

福建林氏開閩始祖林祿自晉代永嘉年間入閩開基以後,就以莆田為南方發祥地,在唐代和宋代,莆田林氏先後共有一門九兄弟登進士、任刺史,史稱前九牧、後九牧。九牧後代,很多散居潮州各地。不單林姓,其他各姓莆田籍潮州官吏,也有很大一部分落籍潮州。遷居福建的林祿,傳至十六代林披,已是唐代玄宗年間(公元712-755年),林披生有9個兒子,他們是: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既、皆成進士,分雖擔任端州、橫州、韶州、循州雷州、福唐、邵江陵、容州刺史(也稱“州牧”)。這時林披已定居莆田。一個家族裡一下子出了九位官刺史,可說是創了歷史紀錄,是家族的無上光榮。故後世稱莆田林氏為“莆田九牧,雙闕之榮”。
而潮汕林氏,也喜歡以“九牧世家”炫泡門庭,常把這四個字鐫於門額之上,以此表明自己出自“莆田九牧”派下。
那么,潮汕林氏和“莆田九牧”到底之間有沒有直接的關係呢?
雖然早在林披之前,福建晉安林氏已有人入潮,但大理移居潮州還是在“九牧”之後,由於“闕下林家”聲名大震,出現了莆田林姓人紛紛外出為官的盛況。這時,家族系榮昌盛,人口也十分興旺,在莆田被看作平常之輩的,到了外地就成了鳳毛麟角。因此,這批人便“出仕為官,隨處落籍”。既沾了家族之光,又能到外地尋求發展,自立門戶,何樂而不為呢?
一般來說,現居潮汕的林姓人,大都是“二牧”林藻和“六牧”林蘊之後。如晉安林19世紀和義(林藻之季孫)生一子名大用,林大用生了7子,五子林華移居饒平縣。元代至正年間,世居福建莆田的林得實,攜眷來潮州做了一名小官,落籍海陽華窖鄉。其長子林呈雙,於明洪武年間到海陽縣鹽灶港頭創鄉,次子移居揭陽魯湖,三子移居海陽縣中外莆都。他們自稱是“六牧蘊公之後”。在族譜上標自己是“六牧”林藻之後的還有泰國著名僑領林伯岐的先祖澄海南砂、董坑二姓林氏,至於明代以後由福建莆田直接移居為潮州者。他們自然也有資格稱“九牧世家”了。
由福建閩林始祖文物古蹟重修董事會編印的《閩林開族千年譜》中有這樣一段話:“藻公子孫居莆田、仙遊、漳州、泉州……廣東潮州之地。”“蘊公子孫居福建莆田、江西吉安、廣東(潮州)等地。”兩相對照,十分吻合。
自莆田遷居潮州的林氏另一支人馬,他們雖不是林披旗下的了孫,但有也資格稱“九牧世家”。因為福建莆田也另有一支“九牧世家”。他們是晉安林氏的莆田開基祖林茂之後,傳至八代為林攢,林攢傳至林杞。林杞生有9個兒子,皆成進士,也分別擔任刺史知州。此時已是宋代,故稱“宋九牧”,以區別於“唐九牧”。今居潮安仙庭和揭陽東林、山下、秦厝頭、蛟龍、桐坑、東浦、北坑、三洲、霖田等地的林姓乃“宋九牧”之大牧,曾任惠州刺史的林景淵的後代。“宋九牧”的另一兒子名居安者,“官至清光祿大夫,移官來潮,占籍澄海蓬州”(饒宗頤《氏族志》手稿本)。
總之,潮州林氏不是“唐九牧”之後,便是“宋九牧”的裔派,這是毫無疑義的。因為現今居住潮汕的林姓人,其先祖大部分“遷自莆田”,當然有資格把“九牧世家”高鐫門額之上了。
九牧墓今尚在,位於莆田紫霄岩山坡,為莆田一著名文物古蹟,每年海內外人士前往參觀遊覽者絡繹不絕,尤其是祭掃九牧墓之日,林氏子孫更是數萬人云集於此。 潮汕洪氏祖先:潮陽洪氏,源自閩南的莆田,自始祖洪圭開基潮州創業,已有1200多年。
洪圭,莆田縣人,字大丁,生於唐天寶五年(746年);乃唐代天寶年間中書省洪适之子,生性豁達大度,慕義好施。廣德二年(764年),登進士,大曆二年(767年),任工部尚書。因秉性耿直,得罪朝中權臣,他被貶來潮州當刺史。蒞潮後,他經常到潮屬各地巡視,觀察民情,很喜歡潮陽的山水風光。便從福建莆田縣涵頭攜家眷到潮陽西北一個叫“歧北”的地方(明清時屬貴山都,即今銅孟鎮歧北村)創村。募夫墾荒,終成巨室,富甲潮郡。洪大丁的後代經過千餘年的繁衍播遷,子孫遍及香港、東南亞、歐美各地。
洪氏故鄉——銅盂鎮歧北村近年來在海內外祖籍莆田的鄉親的共同努力下,興學辦廠,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潮陽洪氏,正蓬勃發展,逐步昌盛 !
洪大丁還是靈山寺的大施主。清代鄭昌時所著的《韓江聞見錄》卷之一有一篇叫《高僧袖裡物》,記錄了洪長者(大丁)納田靈山寺的經過:
唐貞元七年(791年),靈山禪院竣工之後,大顛帶其徒眾,一邊修禪,一邊勞動,獨創了“農禪並舉”的修持方式,這事感動了舍地建寺的洪大丁施主,他見寺田沿缺,有心再納田寺中,大顛見其心誠,問道:“佛法無邊,然而施主田園有畔,未知施主所納田地多少?”洪正色說:“但隨大師化度!”大顛道:“既如此,田乃天下物,也即日下之物,便以貧衲民一袖影為施主所納福田,如何?”大丁點頭稱:“可”。次日署眺初現,大顛施民靈術,舉袖遮陽,不想袖影竟得田千畝,大丁奇之,欣然說:“此乃禪師袖裡物也。我若把田留給子孫,沿怕他們守不住,如今將之布施入寺,則可永存矣!”遂立契獻田。據有關資料介紹,洪大丁還疏通練江水路,築後溪碼頭,併購木船數十隻,與沿江各地開展貨運活動,促進潮汕經濟發展。洪大丁慷慨施田的事,歷代相傳,而其後裔更是秉承先祖遺志,以他為典範,誠心禮佛,樂善好施。洪奮虬是洪大丁之孫,考中進士後,曾任韶州通判。他頗具洪圭風度,不但獻與靈山寺千餘畝田地,還先後築建了麒麟、瀟湘、湄泥、洪使諸橋,以方便鄉民;每逢饑荒之年,他還竭力救濟災民。他的玄孫洪宗啟、號月山,後唐進士,任河縣令,又舍田於靈山寺至2600百多畝,人鹹頌之。洪大丁及其後代在鄉里前後修築道路逾50華里,方便了當地農民的交通。
此外,洪大丁之子洪璋任藤州知州,孫洪攀龍任封州推官,洪附鳳任宣化縣令,世孫洪立官司翰林院待講轉御史,洪遇春鄉試第一(解元),也皆是洪氏後裔中佼佼之輩。
廣東省潮州市澄海縣澄海西門蔡氏開基始祖 《蔡襄七世孫規甫公號盤溪》
西門蔡氏肇基始祖規甫公號盤溪,是北宋名臣蔡襄七世孫,祖籍福建莆田縣蔡宅村,公進士,知惠安,知古田,通判潮州。通判連州。南宋淳佑二年繼又知潮州府。公淹通經史,勤讀謙明,守祖遺訓,朝夕佩銘,教誨子孫,唯有白清。惠安古田,民多歡聲,連州潮州,譽彰公評。
廣東省廣州市西郊六房乃瑛祖之後,瑛祖乃福建莆田人忠惠公蔡襄之七世孫,任廣州東節推官,始居廣州城西(即今廣州惠福路甜水巷、絨線行一帶),傅四世而至道可(桂發),五世至子華乃開支八仲:(仲仁、仲羲、仲禮、仲智、仲信、仲壁、仲玉、仲寶),仲仁居西埸,仲羲居瑤台,仲仁分支增步、西村、澳口:仲羲分支南岸。仲仁之子德潤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3)官拜四六從政大夫,頗有遺產,其公嘗乃由六房輪流掌管,故我六房歴來均親密舞間,雖公嘗不復存在,而兄弟之情彌篤。其間已歴八百餘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六房與分散各地之宗親均有駢絡,從明代之樂,宣德至清代之道光、光緒,至民圍二十五年(1936年)為最盛,均有族譜記載。如民固二十六年,遷葬道可祖輿子華祖合墓並重修時,參輿者有三十餘房,遍及廣東南、番、順、東莞、三水、清遠四會、廣西康茂、玉林等地。
明代從朱元璋開始就建立了嚴格的戶口管理和移民管理。公元1388年,朱元璋經過 激烈戰爭,打敗了元朝統治者和各路農民義軍,建立了明朝。但是由於連年戰爭,生產力受到大規模的破壞,人口明顯減少,大量土地也相對減少。朱元璋要鞏固政權,當務之急是恢復和發展生產力。他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條就是獎勵移民。他移民的原則是把農民從“ 窄全”遷到“寬鄉”,人多田少的地廣的地方。小潮州自元代以來,經濟文化已有了很大發 展,隨著南宋統治勢力的南移,潮州已成為重要州縣。但是,莆田人民對元朝統治者的反抗 非常激烈,受到的鎮壓和屠殺也最慘重。南宋末,莆田人大量逃亡,人口銳減,急需補充,於是,莆田 這塊肥沃而又待開發的土地就成為移民們的目標。時值中原地區戰亂方息,瘟疫又起,中原 農民紛紛效法歷代移民,沿著他們開闢的移民路線一路南下。
朱元璋雖獎勵移民,但又怕流民失去管理,“惹事生非”,影響政權的穩定。於是在獎 勵移民的同時又實施了嚴格的管理,在全國幾個重要的移民必經之地,設立類似現代移民局 的機構,如山西通河南的洪洞縣古驛道,陝西、河南二省交界的潼關及福建莆田縣等。莆田 縣成為朝廷“設局駐員”的移民管理機構的駐地,有其獨特的歷史條件和地理優勢。據《明實錄》載,“凡民欲他遷”,需先在朝廷指定的地點集中,編排隊伍,等候官府放行。移民多於“晚秋前後啟程,發給川資憑照”。於是大批從中原南來福建的移民,便紛紛湧來莆田縣。當然,有的到來之後,只作短暫逗留,等領到過關照,便結伴沿著古驛道,翻過分水關 ,進入潮州境,各擇地安居,繁衍生息。有的則在莆田就地安居,過了幾百年再繼續遷徙。明 代這種有組織的移民活動,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直到永樂末年才結束。朱元璋時代的移民 活動史稱“洪武移民”,朱棣時代的史稱“永樂遷民”。以後,全國人口漸趨平衡,由朝廷 組織和給予物質獎勵的移民活動便中止,但設在各地的管理官員並未裁撤,自發的移民仍須 來莆田集結等候領取“憑照”。
通過對明代移民史的研究,我們可以明白”先祖遷自莆田”的部分歷史背景。在明初的全國性移民活動中,各地都留下不少文字記載和歌謠,如山西洪洞縣,在當年朝廷設局駐員負責管理移民的機構廣濟寺旁,還有古大槐樹下的遷民遺址,並廣泛流傳一首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鴰窩。”老鴰就是烏鴉。可以想像,晚秋時節,槐葉凋零,烏鴉的叫聲又是那樣的使人心煩。這首民謠道出了移民者離鄉別井的心境。在莆田,還能蒐集到關於移民依依惜別家鄉時哀怨的吟唱。或許這和移民者將要遷徙的目的地有關吧。潮州,明代時才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宜人的氣候,有肥沃 的土地,他們未來的定居地是漁米之鄉,這是飽經中原戰亂的農民所祈求的,於是心中沒有牽掛,一路向所嚮往的福地走去。
不過,我們翻閱族譜,仍可以發現從莆田入潮州的莆田人,在字裡行間留記下自己對祖籍的懷念之情。族譜中常有這樣的記載:“先世居住莆田烏衣巷××門樓”或“居住客鳥巷烏門樓”等等。查遍莆田縣城,就是找不到烏衣巷或者客鳥巷。莆田縣誌辦的同志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移民歷史距離太久遠,很多地名都消失或改變了,很難再找到這些古地名。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烏衣巷很可能 就是移民者給自己的寄居地編造出來的地名,大家都記得“金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詩句吧,烏衣巷是南京名門望族王、謝二姓的聚居地。原來他們南遷之後,仍不忘自己的顯貴身世!而客鳥巷則明顯地表達了客居此地的心境。這種假想有沒有根據呢?有的,如跟澄海鄧氏同出一源的韶關鄧氏,原居南京珠璣巷,南遷入韶關之後,也命名居住為“珠璣巷”。屈大均說這是“不忘枌榆所自”,也就是表達了對祖籍的懷念。不過,鄧氏從 此在韶關南雄定居,南雄珠璣巷還出名。隨著他們繼續遷徙人潮,這些巷名便在當地消失了,但仍停留在他們的記憶中,並把它們傳述給後代,於是一代代傳下去,到了修族譜的時候就以訛傳訛,子虛烏有的“烏衣巷”、“客鳥巷”便出現於各姓撰修的族譜上了。
但是不管如何,先祖遷自莆田的說法是有根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