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語

滿語

滿語(滿語:ᠮᠠᠨᠵᡠ ᡤᡳᠰᡠᠨ,轉寫:manju gisun)是東北亞地區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主要由滿族使用。一般認為滿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滿文是在蒙古文字母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豎直書寫的拼音文字Unicode滿文字型和輸入法已經問世,但由於多數網頁不能很好地支持豎寫排版,現網路上多採用大清滿文拉丁字母轉寫穆麟德轉寫或稍作變動的穆麟德轉寫進行交流,因書寫交流不便,以及沒有新詞產生。現在滿語僅限研究領域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語
  • 外文名:Manchu language
  • 語系: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 使用國家地區:中國
  • 使用人群:滿族
  • 文字滿文
  • 語言代碼mnc
  • 滿文:manju gisun
  • 書寫方式:豎排,換行時從左往右
  • 網路顯示:拉丁轉寫或滿文Unicode
源流,歷史,誤解,語音,音標表,音節結構,語法,元音和諧,名詞,文字,簡介,滿文數位化,現狀,相關措施,滿語現狀,學者建言,滿語地名,

源流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古老的貊人、肅慎人,通過不斷地與周邊各民族融合,最終在十七世紀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滿語也隨之從肅慎語-女真語演化而來。和北方其他民族語言一樣,滿語在其形成過程中主要受到了蒙古語的影響,兩種語言有不少共通辭彙,如:bi(我)、bayan(富有)、 mini(我的)、 holo(山谷)等,但滿語與蒙古語屬於不同語族,雙方無法直接對話。
滿洲的滿文寫法 (manju)滿洲的滿文寫法 (manju)
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歷史學家和歷史比較語言學家都認為,使用阿爾泰語系各種語言的民族,早期都源於中國的北方。學者一般認為滿-通古斯語族共有12種語言,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和蒙古。中國有滿語、錫伯語赫哲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女真語6種。
在清朝的時候,滿語亦稱“清語”,被定為“國語”,在書面語中輔音有29個,其中3個只用於拼寫漢語借詞。元音有6個,無長短之分,有複元音。滿語標準語具有元音和諧律,但不很嚴整,有語音同化現象。具有粘著語的特點。基本語序為SOV,即主語在前,賓語居中,謂語在後。虛詞較豐富,可靈活表達語法意義名詞有格,數的變化。動詞有時、態(注意:不同於時態)、體、式、形動和副動等形態變化。滿語是一種表達形式豐富,形式多彩的語言。滿語與金代女真語相比存在一定差異。

歷史

滿洲實錄,1599年努爾哈赤額爾德尼噶蓋兩人將蒙古文字母借來創製滿文。雖然兩位顧問有反對,努爾哈赤仍然繼續把蒙古文字母改為無圈點滿文,這種新文字通行當時的建州,為後金國的建立及滿族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後來達海更增補了12個字頭,並於老滿文字旁邊加以圈點,使滿文更加完善,這種新文字被稱為“新滿文”,並通行於後金。
滿語“壽”滿語“壽”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滿文發布詔、誥等,成為奏報、公文、教學、翻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乾隆以前期間滿文奏摺繁多,遠超過單獨的漢文奏摺。其中順治朝及以前多單獨的滿文奏摺,康熙雍正兩朝滿漢合璧類奏摺居多,單獨滿文或單獨漢文均很少。
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後,使用滿語的人數達四萬餘人,其中除滿族外,錫伯族達斡爾族等民族也使用與滿語相近的錫伯語、達斡爾語等語言。清朝統治者在保持滿貴族優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採取了漢化政策。
滿族丟失母語是有個過程的。一些資料證實,直至清末,京師的某些下層滿族還在使用滿語,時至辛亥以後,才逐漸消失的。不過20世紀中晚期,只有遠在黑龍江流域與嫩江流域的少數村屯的滿族人,還存在一些日常的滿語會話。

誤解

流傳甚廣的一則謠傳:漢語官話方言之所以有翹舌音是因受滿族漢語發音的影響。
實際上,滿語無翹舌音。

語音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清代的滿語大體上分為南音、北音、東音、西音四種方言。以遼寧省一帶,特別是盛京(瀋陽)城一帶的口音稱為南音,有以屬於這個方言區域的建州音位標準音編制文字(滿文);以黑龍江省以及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區的口音為北音,該口音與赫哲語、鄂倫春語等接近;從烏蘇里江以東到東海之間所屬的各地口語被稱為東音;清朝入關,滿族遷入北京城之後,各地滿族人以書面語(即建州口語)為標準語,又帶來各自本地方言口音和地方性辭彙所講出來的話最終形成了北京口語,即西音。西音大體上與建州口語是一致的。
滿語本族語書面語有6個元音音位,19個輔音音位。元音分陽、陰、中三性,同性元音互相和諧,輔音也有和諧現象。滿文字母在詞頭、詞中、詞末的書寫方式不同。

音標表

以下表格列出穆麟德轉寫/太清轉寫(太清轉寫與穆麟德轉寫所用字母不同時的括弧內為太清轉寫)和國際音標
輔音
舌叶音/硬齶音
軟顎音、小舌音
m /m/
n /n/
ng /ŋ/
塞音及塞擦音
送氣清音
p /pʰ/
t /tʰ/
c(q) /ʧʰ/
k /kʰ, qʰ/
不送氣清音
b /p/
d /t/
j /ʧ/
g /k, q/
f /f/
s /s/
š(x) /ʃ/
h /x, χ/
r /r/
近音
w /w/
l /l/
y /j/
其中軟齶音小舌音在本族語中不對立/kʰ, k, x/和e、i、u相拼,/qʰ, q, χ/和a、o、ū(v)相拼],但在外來語中可以對立(/kʰ, k, x/可以和a、o、ū(v)相拼,穆麟德轉寫/太清轉寫作k', g', h')。
另有三個外來語輔音:ts' (c) /ʦʰ/、dz (z) /ʦ/和ž (r') /ʒ/。
元音
i /i/
u /u/
e /ɤ/
ū /ʊ/
a /ɑ/
o /ɔ/
a、o、ū(v)是陽性元音,e是陰性元音,i和u是中性元音。
與同屬於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蒙古語相似,滿語中存在元音和諧現象,即詞幹元音決定詞綴元音,詞幹以a、e、o結尾,則詞綴也以相同元音結尾,例如sula-ha,mute-le;詞幹以i、u結尾,詞綴多為e,如bi-he,ku-he等。

音節結構

滿語和開音節語言接近。元音及"n"輔音作詞尾收音的辭彙占絕大多數,和日語近似。滿語部份詞以複輔音分隔元音,例如abka(雨、天空),ilha(花);其餘大部份詞則以單輔音分隔元音。這種開音節語言的特質,在作為書面語的滿語南部方言中是確定無疑的,在其他方言中未必盡然。在滿語書面語產生以後,滿語向開音節語言的趨勢遂漸明顯,例如 abka(雨)和abtara-mbi(暄鬧)在書寫時多簡化成aga及atara-mbi。
滿語最初以建州女真方言為規範語,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吸收了其他女真部落及錫伯族等民族的語言後,滿語在北京發生音變,產生新方言,稱為“京音”。其特點包括動詞詞尾-mbi的b不發音,ci、ji的元音發音極輕,ong、oi讀成eng、ei等。但是滿語的口語與書面語一致,發生音變之後,書面語也隨之發生改變。

語法

滿語辭彙包括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詞、後置詞、連詞擬聲詞擬態詞、感嘆詞、助詞。名詞和代詞有格和數的變化。數詞分為基數詞序數詞。形容詞有程度和級的變化。動詞有時態和格、式的變化,分別分為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主動態、被動態、使役態,陳述式、祈使式、條件式等。滿語名詞中從其他語言借用辭彙的現象比較明顯。
在阿爾泰語系的特徵方面,滿語主從複句比較發達,語法與漢語區別很大,與日語及韓語接近,部分學者將之共列阿爾泰語系。如:
abka de deyere gasha bi(天空有飛鳥)此句直譯為:天空、(位置助詞)、飛、鳥、有;日語可譯成“空に飛んでいる鳥が(助詞)いる(有)”,句型有一定類似。
niyalma de tusa arambi(予人方便)此句直譯為:人、對、方便、給。
滿語受其他語言的影響
在滿語影響漢語的同時,滿語亦吸納了不少漢語借詞及發音。例如非圓唇元音(y),例子有sy(佛寺)、sycuwan(四川);漢語塞擦音,例子有dzengse(橙)、tsun(寸)。除了漢語借詞外,滿語亦有其他語言的借詞,例如蒙古語。例子有morin(馬)和temen(駱駝)。

元音和諧

滿語有元音和諧的現象,原則上a、o、ū是陽性元音,e是陰性元音,i和u是中性元音,但多音節詞幹規則較為複雜。詞幹若為陽性元音,後方詞綴亦為陽性元音,詞幹若為o則後方詞綴的元音有時也會變成o,其他狀況一般為陰性元音。

名詞

雖然有時詞幹元音的不同會代表不同性別的事物,一般的通則是a用於陽性的事物,e用於陰性的事物,但在語法上滿語沒有真正意義的性存在。
滿語名詞分成單數和眾數兩種。親屬關係名詞眾數形後方加-ta/-te/-ri,使用時詞幹結尾之-n往往會消失。一般名詞則在詞幹後方加-sa/-se/-so/-si
滿語的名詞基本可分成五個格,它們分別如下:
主格:單詞的基本形式,表從事動作者。不加任何詞綴
屬格─工具格:表示從屬或動作使用工具。單詞後方加i,但以ng結尾的名詞後方加ni
與格─方位格:表動作發生的地點或所向。單詞後方加de
賓格:表動作的接受者。單詞後方加be

文字

主條目:滿文

簡介

滿文為行文從上至下、由左至右豎寫的拼音文字。滿文是一種全音素文字
滿文源於傳統蒙古文,而傳統蒙古文可追溯至古代回鶻文女真文源自契丹文,而契丹文源於漢字(詳見女真文詞條)。

滿文數位化

滿文unicode字型和輸入法已經問世,已經可以實現電腦輸入和正確顯示;滿文輸入法主要有蒙科立滿文輸入法、太清滿文輸入法等,移動終端有都勒佳滿文輸入法、阿娜米詞典;維基孵化場上有滿語維基百科的試驗版,兼用傳統滿文和拉丁轉寫;滿文維基文庫收錄了一些滿文古書,採用傳統滿文顯示。目前正在進行錄入工作。

現狀

相關措施

通過各方的努力,滿語研究已正式成為黑龍江大學的重點學科;民間的滿語學習班也在一些城市和網路中開始出現。
現代滿洲語地理分布圖現代滿洲語地理分布圖
台灣目前有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教授莊吉發開設的滿語課程,他並有出版多本滿語書籍。
2005年3月三家子滿語學校成立
2005年10月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滿-通古斯語言研究會(學生社團)註冊成立,同年10月23日第一期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開課。同年11月黑龍江大學滿語所趙阿平教授應邀來校作關於滿語言現狀的學術講座。2006年4月9日,第二期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開課。
2006年5月15日,東北農業大學滿語愛好者協會(學生社團)註冊成立。5月27日,開設義務教育滿語初級班第一期。
2008年6月,哈爾濱市阿城區的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將滿語專業列入招生範圍,成為全國唯一在高職院校開設滿語中專專業的學院,首期計畫招生30人。
2009年4月,有媒體報導哈爾濱市香坊區莫力街村國小校在開辦滿語課兩年後,面臨生源不足的情況。
2009年9月白山市江源區滿族學堂成立。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學滿語班授課。
2012年5月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在全縣國小開展滿語教學。
2012年5月吉林市烏拉街滿族中學7年級學生第一次滿語授課。
2012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內以學生社團為依託開辦滿語課程。同年年末人大附中滿文社成立後,撫順一中北大附中等中學也興起相關社團、選修課。

滿語現狀

2010年農曆10月13日是滿族重要節日頒金節。日前,部分八旗後裔在北京通過聯誼活動進行這一“族慶”。但記者隨後走訪發現,在北京,已找不到教授滿語的學校,會滿語的市民寥寥無幾。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滿文已經走向衰微。用滿文記載的清史資料,也正逐漸沉入歷史的長河。滿族的語言在清朝後期逐漸衰落,到上世紀末只有黑龍江部分老人還能夠說滿語,目前隨著滿族青年民族意識覺醒,學習和使用滿語的人數在逐漸增多。錫伯族使用的語言即為滿語,但由於錫伯族民族語言保留較好,造成滿語一時被認為是錫伯語。
政協委員趙志強呼籲搶救滿文。趙志強表示,滿語是研究滿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工具。大量的滿文文獻需要翻譯,滿語人才的缺乏,應該引起必要的重視。
部分滿族人以滿語為母語
三家子村是黑龍江滿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間建立的村屯,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三家子村是我國唯一保留滿語的村落,部分老人以滿語為母語。
黑龍江西部和北部黑河,嘉蔭等地,仍有人會說滿語。
北京滿文書院停辦
百度地圖上顯示,北京滿文書院位於東堂子胡同北京24中校內。然而記者查訪得知,這所北京唯一的滿文教學機構已於數年前停辦。
“2003年底,我決定停辦書院。”原滿文書院院長金寶森先生提起往事,仍很是感慨。金先生是滿族正黃旗後裔,為搶救滿文,1985年,在他的主持下,滿文書院在北京24中正式開學,不收學費。原定招收一個班,可當時有200人報名,後經考試錄取了90人,分作兩班。
三家子滿語學校
“伊蘭孛”是滿語ilan boo,譯成漢語為“三家子”,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的一個滿族聚居的村落。“三家子”村是黑龍江滿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間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三家子村位於黑龍江省富裕縣西南,距齊齊哈爾市40餘公里,齊嫩鐵路在其東側經過,西面就是著名的嫩江江套。全村1071口人,65%以上是滿族。
2005年年底,網路上報導了齊齊哈爾市富裕縣所轄的三家子,正在籌建全國第一所滿語學校證實3月1日三家子滿語國小已經開學。剛開始三家子滿語學校教學環境艱苦,師資力量薄弱。
白山市滿族學堂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滿族學堂依託白山市第三中學成立於2009年9月,作為東北師範大學滿語教學基地,成立兩年多來,在滿語師資培訓、中小學生滿語教學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滿文歷史很短暫
金寶森先生告訴記者,滿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滿族歷史源遠流長,而滿文出現卻比較遲。直到1599年,努爾哈赤下令以蒙文改制滿文,才出現了所謂“老滿文”。
1632年,皇太極令滿族文字學家改進老滿文,在字母右邊增加圈點,以區別原來不能區分的音節字母,又吸收漢語語言成分,創製了拼寫借詞用的音節。這種文字稱新滿文。
乾隆皇帝為了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諭令儒臣擬出滿文篆字。此後不少珍貴文獻資料均由滿篆抄寫。
據金先生介紹,清代宮廷有很多絕密檔案都是滿文撰寫,因此研究滿文對研究清史的意義可見一斑。
趙志強表示,從滿文出現到衰微,只有幾百年。這種短暫的發展歷程與文化的融合密不可分。
滿文主要用於研究
在金先生家中,隨處可見滿文書法和滿文研究專著。金先生說,滿文已經走向衰微,滿語基本僅限在研究領域使用。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是國內唯一滿學研究機構。記者走訪了解到,幾位年輕的博士正在為推進滿學研究做著辛苦的努力。
助理研究員小戴是研究所唯一的滿族博士。他主攻滿語研究。小戴曾深入齊齊哈爾的村莊,記錄當地老人使用的滿語。“那是最古老的滿語,只有幾個人會說,他們走了,也就把那些珍貴的滿語帶走了。”
小戴和研究所另一位滿文博士一起,正在進行滿文文獻的翻譯整理。這是一項卷帙浩繁的大工程,需要研究者耐得住寂寞。
據金寶森先生介紹,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共存明清檔案900多萬件,其中明代檔案僅3600餘件,其餘均是滿文或滿漢合璧的清朝檔案。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滿文書庫也有藏書16000多冊。此外全國各地很多圖書館也都藏有滿文書籍。滿文檔案是座蘊藏豐富的寶庫,但滿文人才已寥若晨星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所長趙志強表示,滿族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研究滿族歷史和文化對於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滿語是研究滿族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工具。

學者建言

搶救滿文先推動滿族文化
經常有人向金寶森先生求字,老人喜歡寫上漢語與滿文兩種文字。在金先生家中,一幅滿語的“壽”字,常常引起來賓的好奇。即使在小戴這些專業研究者眼中,會滿文書法,也是一件令人艷羨的事。
金先生介紹,有一些滿語愛好者開設了滿語角,專門切磋滿文。“這說明滿文學習在社會上還是有需求的。”金先生認為,學習滿文離不開滿族文化的推進,如果社會上多舉辦一些滿族文化方面的展覽,引起參觀者的興趣,也會對滿文產生興趣。金先生和趙志強所長都參加了頒金節的聚會,他們認為這個節日對推動滿族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無論如何,原始的滿文已經遠離大眾生活。最初的滿族文化大都也停留在了遙遠的歷史中,搶救滿文,就是為了留住一把打開歷史的鑰匙。趙志強表示,需要翻譯的滿文文獻有很多,我們需要更多力量去投入搶救工作。

滿語地名

雖然滿語滿文已經接近消亡,但是在地名中仍然有部分滿語詞得以保留,以下是幾個例子:
瀋陽的舊譯名:“Moukden”(法語)、“Mukden”(英語)源自滿文“盛京(mukden hoton)”
法庫,fakū,魚梁
依蘭,ilan,三,即三姓ilan hala
牡丹江,mudan,曲折。牡丹江清代叫虎爾哈河,即古忽汗水。
圖們,tumen,萬
琿春,huncun,此名稱源自金代女真語。
和龍,holo,山谷
吉林,girin,沿
阿城,即阿勒楚喀alcuka
寧安,即寧古塔ningguta,源於ninggun,六
拉林,lalin
圖們江,tumen ula
烏蘇里江,usuri ula
松花江,songari ula
安圖縣瓮聲街道,源於urangga hada,有聲響的山峰,漢語作瓮聲砬子。
額穆鎮,源於emhe soro即額穆赫索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