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餑餑

滿族餑餑

滿族把一切乾糧類食品都叫做餑餑。滿族是漁獵民族,長期在野外捕獵和征戰,攜帶黏食類餑餑,既省事又抗餓,慢慢地養成了在居家日常飲食中也吃餑餑的習俗,並且在婚喪禮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時也多用各種餑餑。隨著滿族人入主中原,也將這一習俗帶入關內,成為北京一帶的各種小吃,如“薩其馬”、“驢打滾”等已成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後,各大城市都有餑餑鋪子,做各種餑餑,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族餑餑
  • 來源:滿族
  • 類型:食品
  • 性質糕點
滿族餑餑,滿族的飲食習俗,飲食構成,滿族的幾種風味小吃,有典故的滿族菜餚,滿族的“三套碗席”,飲譽中外的滿漢全席,

滿族餑餑

餑餑是對各種糕點的統稱。主要有糖火燒燕窩酥牛舌餅茴香餅佛手、馬蹄等30多樣花色。
燕窩酥,白面中摻黃米麵,加清油、糖水和面。面陷餳好掐成長劑子,劑子上沾油,扯條,折成七八股,盤旋壓成餅狀,四周高,中心凹,中間撤白糖、青紅絲,烤出來香甜鬆軟,形如燕子窩,故名。
糖火燒:和好麵團,擀餅前,先將奶油裹進去,外面刷上清油,入爐一烤餅便起層,皮酥脆,裡邊香軟。
扇子餅:扇子餅的面比較硬,吃起來有嚼頭,入爐前先做成扇狀,並壓上花紋。這種餅可大可小,便於做旅途點心。
茴香餅:味鹹,和面時揉進鹽水和茴香粉。香味很濃,拍成長方形,疊三層到四層,吃時便於中間夾肉,類似漢堡包

滿族的飲食習俗

每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便有賣餑餑的食品車躋身於喧鬧的夜市,車上掛黑底兒金字招牌,上面是滿文,下面大書“滿族餑餑”四字。
滿族的飲食習俗,是隨著滿族歷史年代、社會生產、經濟條件的變化而形成和發展的。滿族先民們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之間。除了“多畜豬,食其肉”外,捕魚、狩獵、採集是他們的主要的生產方式,魚類、獸肉及野生植物、菌類則是他們的食物來源。豬肉在滿族的食物構成中,是和魚、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滿族的一項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間,新年祭索羅桿(神桿)時,都要做血腸(即後來的白肉血腸);昏夜祭七星時的祭品,後來則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滿族的祭祀中,多以豬為犧牲,稱豬肉為“福肉”、“神肉”,祭祀後眾人分食。
滿族喜愛粘食,喜食蜂蜜,愛喝糊米茶等等習俗,也是他們在長期從事狩獵、採集、飼養、農種、養蜂等經濟生產的影響下,並通過祭祀活動的祭品被習慣地認定下來。當然,形成這種食俗,還有地理、氣候、生活環境的制約因素。

飲食構成

滿族入關統一中國後,雖然其飲食習俗受漢族影響較大,但還是保持著傳統的慣性。從民間的風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宮廷御點、滿漢全席,構成了滿族飲食的龐大陣容,它不僅是滿族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祖國烹飪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滿族的幾種風味小吃

慈禧小窩頭
當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太后逃難時,曾吃過玉米面窩頭,感覺很好吃。回到北京後,一天,又想起吃窩頭的事,就叫廚房做窩窩頭。廚工用新鮮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窩頭,並配上滿族人愛吃的蜂蜜。於是小窩頭就成了清朝宮廷點心。
滿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面卷子,或稱豆面餑餑,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將粘米麵入鍋蒸熟,擀成薄片,再將炒熟的黃豆面均勻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鹽,捲成長卷,切成一至二寸長,色澤金黃,粘而香。
這也是滿族人喜愛的粘食。夏季,將糯米浸泡後磨麵,按成圓餅,內包小豆豆餡,外裹鮮蘇子葉,蒸熟。去葉(或帶葉)食用,味清香。
這是滿族人夏季愛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玉米泡開,磨成面,發酵後可製作。將發酵面擠進“湯筒”(或鑿有小洞的豬哈拉巴骨),使之成麵條狀漏入沸騰水鍋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為甜食。甜中帶酸,味美適口
薩其瑪(又名糖纏)
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趕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內,將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適口。清代關外三陵祭祀,也以其為供品,可見滿族對其重視喜愛。現為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歡迎的糕點
小肉飯
即滿族傳統主食揚子飯。用炒豬肉丁與高粱米燜制。再多放些水,就會做成鞋子粥。
龍虎鬥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飯。“斗”即“豆”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水飯
將秫米放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有典故的滿族菜餚

努爾哈赤黃金肉
相傳努爾哈赤小時候,曾在明朝遼東總兵李成良手下當差。總兵府規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湯。有一天大廚生病,七個使女各做一個菜後,再也想不出第八個菜了。努爾哈赤說第八個菜我包了,於是做了一個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後,努爾哈赤做了老罕王,黃金肉便成了象徵帝業成就的清宮名菜。
乾隆豆付波菜
乾隆四次下江南時,有一天,在鄉村中走失迷路了。時值中午,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候,看見一位老太婆在做菜,紅綠黃白的波菜豆付煞是好看。於是,叫人去要了一盤,乾隆立刻吃個精光。他連說,天下的菜餚,這是最上等的了。於是叫人問,是什麼菜?老太婆笑著說:這是“金嵌玉印紅嘴綠英哥”。於是,一道農家菜進了御膳房。
它似蜜(蜜汁羊肉
這本是清宮廷的一道普通菜餚,只因一天慈禧吃的高興,便問菜名,廚工為討好,便說這是奴才新創造的,還不曾命名,請老佛爺賜名。慈禧很高興,就順口說,此菜甘甜如蜜,就叫“它似蜜”吧。
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偶到一處青磚瓦房,只見門上橫匾寫著“天下第一家”。乾隆心想,好大的口氣,想問個究竟。剛進第一道門,見到一位150歲的老人;進到第二道門,見到一位120歲的老人;進到第三道門,見到一位90歲的老人;進到第四道門,見到一位75歲的老人。奇怪的是,這些人都不是當家人,當家人是一位10歲的少年。乾隆問:何為天下第一家?小孩回答:我家五代同堂,代代高壽,可謂天下第一。乾隆點頭稱是。
乾隆回宮後,心血來潮,寫了一道聖旨,還賜與一個小蘿蔔,叫天下第一家全家,人人吃到,人人吃飽。這一難題,嚇得全家人張口結舌,只見小當家的跑過來說:這好辦,來人把蘿蔔放到大缸里,搗爛,用溫水攪拌,大家喝。黃衣使者回京交旨,乾隆十分佩服:“天下第一家”做天下第一菜,不愧是個好當家的。從此,紅蘿蔔湯才上了酒宴。

滿族的“三套碗席”

清朝中葉以來,“三套碗席”開始在遼寧地區流行起來。
三套碗席”一般由十六款(或八款)涼碟(又稱冷菜)、三款“大件”和十二款熘炒菜、湯燴菜組成。因此席中的菜餚是由三套碗,即懷碗、中碗、座碗盛裝,故得此名。
各地“三套碗席”大體一致,但具體編列組合略有不同。

飲譽中外的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我國最著名的、規模最大的古典筵席。又稱滿漢燕翅燒烤全席。滿、漢族合宴名稱。它是我國烹飪技藝發展的一個高峰。清入關後,隨著國家的強大、昌盛,滿族統治者在飲食上大大講究起來。清朝中葉,由於滿、漢官員經常互相宴請而形成。在康、雍、乾盛世,已有“滿席”、“漢席”之分。 席上珍餚有熊掌、飛龍鳥、猴頭、蛤土螺、人參、鹿尾、駝峰等,其中豬肉比重較大。做法多是燒、烤、煮、蒸。火鍋類、涮鍋類、砂鍋類菜餚占突出地位。以乾鮮果品、蜜餞為主要配料的菜餚,必不可少。主食以滿族餑餑為主。
滿漢全席中,必有燒烤菜,以豬為原料的菜餚也占一定比例。
滿漢全席中,火鍋類、涮鍋類、砂鍋類的菜餚,也占有明顯的地位。
滿漢全席中,乾、鮮果品和蜜餞菜餚也是不可缺少的菜餚。至於餑餑和粥品,則是滿漢全席的主食。
滿漢全席中,關東野味尤為濃郁,熊掌、猴頭、飛龍、人參、哈什螞等都是席上珍品。
滿漢全席的菜品豐富多彩,有多種菜譜,少則幾十種,多則近二百種。往往要分多次進食。有分兩次、三次、甚至六次才能吃完。
此席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