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區

清江浦區

清江浦區,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位於淮安市主城區,東接淮安區,西、北靠淮陰區,南連洪澤區,位於淮安市地理位置中心,總面積309.62平方千米。

清江浦區古黃河、裏運河、大運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區內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京滬、寧淮、寧連等多條高速在境內交匯,新長鐵路縱貫全境,京杭大運河等多條流域性航道通江達海,緊鄰淮安民航機場,是蘇北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截至2018年,清江浦區下轄12個街道、3個鎮、1個鄉、1個辦事處。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常住人口68.3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48.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74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5.9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2.1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4:23.6:7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123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8680美元(1美元兌6.7518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風俗方言,文物古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古代,近現代,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清河境內是淮夷、徐戎活動範圍。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先屬,後歸楚國。
春秋末,屬。吳被滅後屬越。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國屢侵泗水流域,淮陰歸屬時越時楚,後來終屬楚。
浦樓晨韻浦樓晨韻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始設淮陰縣,屬泗水郡(一說屬東海郡,也稱郯郡),淮陰縣治所設在甘羅城(在今碼頭鎮東北一里許,相傳為秦上卿甘羅所築)。
西漢初,分出淮陰縣西南地域置富陵縣(今洪澤湖內和洪澤、盱眙的部分地區)。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韓信為淮陰侯,淮陰為其封邑。十一年(前206年),韓信被殺,淮陰侯國取消,仍稱淮陰縣。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淮陰、富陵為其屬縣。
王莽篡漢,改淮陰為嘉信,並改臨淮郡為淮平郡。
東漢初並臨淮郡入東海郡,淮陰縣屬之,且撤富陵縣,其地入淮陰縣,永平十五年(72年)分臨淮郡故地立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國名廢除,仍為臨淮郡,淮陰屬之。
三國時屬魏,魏承漢制,沒有變更。
晉武帝初,仍屬臨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廣陵郡治於淮陰,至晉元帝渡江,廣陵郡移去,其間共三十四年。
東晉永和八年(352 年),荀羨以北中郎將徐州刺史鎮守淮陰。
南朝劉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領,劉宋於淮陰僑置兗州鎮,七年(471年),改稱北兗州。 蕭齊建元四年(482年),兗州鎮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復立東平郡於淮陰,領壽張、淮安二縣。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蕭弄璋為北兗州刺史,州民發兵拒之,於是淮陰復稱北兗州。侯景派直閣將軍羊海幫助蕭弄璋,羊海帶著隊伍投降東魏。東魏踞淮陰,仍稱淮州郡懷恩縣。
太建九年(577年初), 恢復縣名為壽張。再立東平郡。
南船北馬南船北馬
初,復為淮陰郡,不久廢淮陰郡為淮陰縣。大業初(605年),並淮陰于山陽(今淮安區) ,山陽兼併淮陰從這時開始。
武德初年,恢復淮陰縣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陰第二次併入山陽縣;乾封二年(667年),淮陰又從山陽劃出恢復縣建置。
五代北宋時,依舊稱淮陰縣。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劃出淮陰縣西境置吳城縣,三年後又復歸淮陰縣。紹興五年(1135年),廢縣為鎮;後一年復為縣。鹹淳九年(1273年),在淮陰故城北、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稱大河口)設定清河縣,清河縣名自此始。
初,清河、淮陰、新城三縣並置,撤銷清河軍,以縣屬淮安路錄事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並淮陰入山陽,淮陰於是四入山陽,而清河因為後成立而獨自存在。泰定元年(1324年)黃河決口,大清口縣城被毀,縣尹耶律不花遷清河縣城於甘羅城,清河始得淮陰故地而 縣境及 於淮水之南。
初,清河縣城仍在小清口西北(碼頭舊縣),直到崇楨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戰亂並起,復遷治甘羅城。
順治三年(1646年),清河縣治仍遷小清口西北(今碼頭舊縣),隸屬淮安府。康熙中,縣城屢圮於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蘇巡撫陳宏謀上疏請求移治,獲準後次年遷至山陽的清江浦,並割山陽靠近清江浦十餘鄉併入清河,清江浦成為清河縣的新縣治,除南界棠涇(今周橋)、青州澗(今氵義河),仍屬山陽外,古淮陰之地全部歸清河縣所有。
民國初,廢淮安府,縣直屬江蘇省民國三年(1914年),清河縣復稱淮陰縣(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之故)。仍設治於清江浦。並設淮揚鎮守使衙門、淮揚道伊衙門於此,淮陰為其屬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淮陰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於清江浦,淮陰縣為其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軍入侵江南,江蘇省政府遷避於此。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9月,新四軍解放淮陰城,取清江浦簡稱成立清江市,農村仍為淮陰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淮陰城,城區與淮安合併為兩淮市,市府駐清江浦。農村為淮陰縣。
1951年1月,縣城從淮陰縣劃出,單列為清江市,淮陰縣政府搬遷至王營鎮。
1958年8月,清江市與淮陰縣再次合併,成立淮陰市。
1964年10月,市縣再次分置為淮陰縣和清江市,均隸屬於淮陰專員公署。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淮陰地區專員公署,設立淮陰市,同時以裏運河為界析清江市為清河、清浦2區。
2001年1月1日,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清河區屬之,轄區不變。
2016年6日,撤銷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合併設立淮安市清江浦區。
裏運河兩岸裏運河兩岸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清江浦區下轄12個街道、3個鎮、1個鄉、1個辦事處。清江浦區人民政府駐城南街道淮海南路268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20812001000
城南街道辦事處
320812002000
清江街道辦事處
320812003000
浦樓街道辦事處
320812004000
閘口街道辦事處
320812005000
清浦街道辦事處
320812006000
府前街道辦事處
320812007000
長西街道辦事處
320812008000
淮海街道辦事處
320812009000
長東街道辦事處
320812010000
柳樹灣街道辦事處
320812011000
水渡口街道辦事處
320812012000
清河街道辦事處
320812100000
和平鎮
320812101000
武墩鎮
320812102000
鹽河鎮
320812201000
黃碼鄉
320812450000
寧連路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江浦區位於淮安市主城區,東接淮安區,西、北靠淮陰區,南連洪澤區,位於淮安市地理位置中心,介於東經119°01'21"—119°4'27",北緯33°35'34"—33°35'55"之間,總面積309.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清江浦區境屬黃淮沖積平原,以砂質土壤為主,地形平坦,從西北向東南略傾斜。境內河湖交錯,水網縱橫。

氣候特徵

清江浦區屬於亞熱帶—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15℃,年均氣溫5℃以上時間289天,年均無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降水量983.9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對濕度77%。
缽池山缽池山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清江浦區地下水資源儲量豐富,可供開發利用的含水層廣泛分布於第四系鬆散層。平水年全區降水補給潛水的水量為15.08億立方米,一般乾旱年為12.83億立方米,在特殊乾旱年為8.16億立方米,潛水調節資源量為8.53億立方米。全區深層地下水可采資源量為5.42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清江浦區境已探明地下岩鹽儲藏量40億噸、芒硝儲存量30億噸。有效態鐵、有效態銅較豐富;有效態錳、有效態鋅、有效態硼分別占21.25%、37.50%、15.00%。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常住人口68.31萬人,戶籍總人口為56.4749萬人,其中男性28.2516萬人,占總人數的50.03%,女性28.2233萬人,占總人數的49.97%,總人口性別比100.1(以女性為100)。2017年,清江浦區出生人口5719人(公安數),出生率為10.17‰;死亡人口7618人(公安數),死亡率為13.55‰;自然增長人口-189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8‰。

經濟

綜述

2017年,清江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48.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74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5.95億元,同比增長5.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2.18億元,同比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4:23.6:7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123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8680美元(1美元兌6.7518元人民幣)。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清江浦區共有列統投資項目460個,2017年,清江浦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7.19億元,同比增長13.6%;在全部列統投資中,列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394個,完成投資356.74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中150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06.98億元;在全部列統投資中,列入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企業67戶,完成投資99.87億元,同比增長11.8%。
財稅收支
2017年,清江浦區實現財政總收入47.5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9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5%,其中稅收收入21.5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6%,非稅收入10.3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6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9%。
人民生活
2017年,實現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9元,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7.1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0.9元,增長8.9%。實現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757.1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118.7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782.1元。全體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6.5平方米,其中: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2.6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66.5平方米。

第一產業

2017年,清江浦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63億元,較上年增長4.8%。其中農業總產值15.85億元,增長6.4%;林業總產值0.19億元,增長7.4%;畜牧業總產值1.82億元,下降12.8%;漁業總產值1.08億元,增長1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69億元,增長9.7%。
種植業
2017年,清江浦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07萬畝,下降4.1%;糧食單產490.2公斤,增長1.5%;糧食總產量為10.33萬噸,下降2.6%。蔬菜播種面積9.94萬畝,增長1.3%;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28.85萬噸,增長2.9%。
林業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4.5%。
畜牧業
2017年,清江浦區肉類總產量8456噸,比上年增長7.5%;生豬出欄6.89萬頭,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存欄量5.08萬頭;家禽出欄91.17萬隻,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存欄量70.84萬隻;2017年,清江浦區禽蛋總產量4059噸,下降12.5%;水產品總量4065噸,同比增長0.7%。
漁業
2017年,清江浦區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1萬畝,淡水養殖產量3625噸,同比增長0.7%。
農業基礎
2017年,清江浦區農機總動力23.88萬千瓦,同比增長3.3%;拖拉機擁有量達到912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77台,小型拖拉機8450台;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聯合收割機達785台,插秧機保有量達590台,實施機插秧9.50萬畝,實施機械化秸稈還田14.81萬畝,秸稈撿拾打捆面積3.0萬畝。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清江浦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48.52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工業產值49.08億元,增長4.8%;私營工業產值291.74億元,增長19.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實現產品銷售產值345.7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2%。實現工業新產品產值3.05億元,比上年增長61.8%。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完成利稅總額40.7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完成利潤總額30.74億元,增長10.2%。
建築業
2017年,清江浦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7.4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27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44億元,同比下降5.3%;竣工產值198億元,同比增長3.9%。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清江浦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1.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3%,按行業類別劃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93.27億元,增長13.4%;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76億元,增長1.3%;按規模劃分: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232.24億元,增長17.3%;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88.79億元,增長1.0%。年末在清江浦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的全部內資企業1404戶,註冊資本173.56億元;私營企業15071戶,註冊資本1362億元;個體工商戶63457戶,註冊資本54.04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32.18億元,占GDP比重74%。實施37個5000萬元以上"4+3"服務業特色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2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76個,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位居全市首位。
對外經濟
2017年,清江浦區註冊外資實際到賬8378.4萬美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8644.8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36933.2萬美元。
房地產業
2017年,清江浦區商品房施工面積715.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7%;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81.3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6%;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28.2億元,同比增長15.2%。

交通運輸

古黃河、裏運河、大運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區內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京滬、寧淮、寧連等多條高速在境內交匯,新長鐵路縱貫全境,京杭大運河等多條流域性航道通江達海,緊鄰淮安民航機場,是蘇北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公路
淮海北路的淮安汽車客運站(總站)每天髮長途班車630次,最遠的南到深圳、珠海、汕頭,北到瀋陽,西到成都、武漢等地。
鐵路
隴海、蘭新、京滬、京廣、京九、京哈等多條鐵路相連的新長鐵路從區內通過,境內淮安火車南站以貨運為主,為企業的物流提供可靠安全價廉的運輸;京滬、寧連、同三、宿淮鹽等高速公路交匯於此。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清江浦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1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658人,中級以上職稱(兌資人員)為2415人。全社會研發投入8.43億元,占GDP比重達1.9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4.48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28.2%,列統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9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19家。新認定省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農業科技型企業1家、省高新技術產品3項、市級眾創空間2家。獲得淮安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202個。完成專利申請2731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739件),獲得專利授權1101件,申請PCT專利6件,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03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內共有教育機構149個,其中:大中專學校3所,四星級高中4所,三星級高中2所,國中學校20所,全日制國小25所,幼稚園51所,民辦培訓機構達44家。

文化事業

2017年,清江浦區新建成29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10場,發放惠民購書券5萬張。建成4個24小時自助城市書吧,共舉辦各類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139場次、送電影360場次、舉辦各類展覽11場次。落實省文化企業創新項目1個,南京都市圈文化企業30強2家,市“522”雄鷹計畫文化項目14個和文化企業名錄11家。發動文化企業參加第三屆“智創淮安”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共收集作品112件,其中5件作品獲獎。在全市率先成立非遺保護協會,開展非遺進村居、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活動,組織各類非遺展示展演展銷活動15場,傳習活動19次。
2017年,清江浦區有3人獲得淮安市“雙名工程”扶持資金;創作的歌曲《家規》獲得淮安市“五個一工程獎”;書法作品《古詩4首》入展第五屆“性靈派”全國書法展覽、《篆書對聯》入展“江蘇省第二屆書法獎”、《春江花月夜》入展“淮安市首屆書法獎”。組織了“墨韻清江浦”迎新春書畫展、《年畫大觀》、“喜迎十九大謳歌清江浦”書畫攝影展等公益性展覽。舉辦了清江浦首屆春晚、"喜迎十九大、梅香清江浦"等活動。

體育事業

2017年,清江浦區新建4個體育公園、20公里健身步道、3個城市小客廳。舉辦2017淮安·清江浦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暨中國運河城市馬拉松賽,來自32個國家15000餘名運動員參加賽事;與市體育局共同承辦2017中國·淮安籃球3×3世界挑戰賽;舉辦清江浦區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幕式,教育、機關工委、工會等系統均舉辦了各類型比賽;舉辦了“奔跑有約、成長有愛”、“大手拉小手、文明齊步走”悅動夏日親子歡樂跑等活動。區運動隊參加省青少年錦標賽共獲14枚獎牌,其中跳水8枚、拳擊3枚、射箭2枚、高爾夫1枚,有兩名運動員獲得參加全運會的參賽資格。創建國家級、省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7所。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42個。其中:醫院2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1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分別為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所。醫院中:公立醫院6個,民營醫院18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6個,一級醫院18個。醫院按床位數分:100張床位以下醫院16個,100—199張床位醫院1個,200—499張床位醫院3個,500—799張床位醫院2個,800張床位及以上醫院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門診部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9個,鄉鎮衛生院4個,診所、衛生所及醫務室100個,村衛生室42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1.69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2.16人(不含轄區內市直醫院)。住院分娩補助1273人,任務完成率145.7%;全區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為96.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35‰,嬰兒死亡率為1.2‰。

社會保障

2017年,清江浦區參加企業養老保險104200人,參加居民養老保險40364人,覆蓋率分別達98%、99.48%;參加失業保險46702人,覆蓋率達98%;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2.0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65575人,覆蓋率分別達98.5%、96.9%。機關事業人員在職參保人數4200人,機關事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5479.3元,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125元,企業職工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1875元。

社會福利

截至2017年末,清江浦區共有城鄉低保4597戶8352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3449萬元。2017年,清江浦區救助困難家庭1166人次,累計發放救助金123萬元.救助城鄉無固定收入重殘人員2763人,累計發放救助金1279.27萬元;醫療救助6575人次,救助金額約639.15萬元;有1000人次接受慈善救助,救助金額107萬元。年末共有民辦養老機構24家,總計機構養老床位3172張,每千名老人擁有機構養老床位數達32張。建成“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6家,覆蓋率達100%。累計發放尊老金1483.92萬元;累計開展各類老年人文體活動千餘場次。

環境保護

2017年,清江浦區污染物排放削減率分別為:二氧化硫4.5%,氮氧化物5.5%,cod3.43%,氨氮3.87%,總氮2.64%,總磷2.51%,均完成達標任務;2017年,清江浦區PM2.5平均濃度50.4微克/立方米;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完成24台鍋爐整治及5家揮發性有機物產生企業綜合整治工作。

歷史文化

風俗方言

清江浦區位居古淮河南岸,歲時習俗、禮儀習俗、生活習俗、商業習俗與淮楚同風。清江浦方言屬北方方言,是江淮方言的組成部分。

文物古蹟

清江浦區境風景名勝主要分布在裏運河沿線和古淮河南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文化重要遺產點(清江閘、清江古清真寺、清晏園、豐濟倉遺址、清江浦樓);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周恩來童年讀書處舊址、清江文廟、韓信城遺址。 陳潘二公祠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娃娃井、七里墩戰國墓、捿蘆寺、郎靜山故居、汪宅、清江鐘樓、將軍樓等。
非遺項目(舞獅)非遺項目(舞獅)

風景名勝

清江浦區境內有3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淮安市博物館、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中國西遊記博覽館、中國城市化史館、國家級濕地公園——古淮河公園、恢復重建的宋代建築古淮樓等坐落其中)、裏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慈雲寺、國師塔、清江文廟、越河老街、仁慈醫院舊址、賽珍珠故居、淮安運河博物館群、浦樓醬醋園、文廟水街、碼頭博物館、石油庫特色創意街區、御馬頭、淮揚名菜美食街、名人故居、大運河文化廣場以及古清江閘等均在此景區);多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缽池山公園,以及古黃河民俗生態園、桃花塢公園、楚秀園、動物園等。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位於淮安市清江浦境內,南起深圳路,北至古淮河水域南岸,西靠寧連路,東臨青龍湖路和河畔路,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6月整合啟動。是一個集運動、休閒、旅遊、觀光和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整個景區由幾大景觀功能區構成,總占地面積約112.3公頃,投資約4.2億元。景區由青龍湖公園白鷺湖山莊、清河生態園、淨潭廣場、農家樂、清河城市館、中國西遊記博物館、長榮大劇院、紅娘廣場、清河文化館、古淮樓、中國淮揚菜美食文化博物館、古淮河生態公園等組成。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位於淮安市區西北部,黃河故道南側,東西長2800米,南北寬480米,占地114.4公頃。梨樹、桃樹等各類果樹2萬餘株,其它各類喬木10餘萬株。生態民俗園包括柳樹灣風景區、桃花塢景區、植物園區、花卉基地四個景區。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古黃河生態民俗園
石塔湖公園
石塔湖公園位於漕運西路北側,人民北路東側,占地3.5公頃(水面2.64公頃)。,1997年6月1日建成後即向市民免費開放。公園保留了原有地貌水體,築以亂石駁岸、鏤空圍牆,沿岸栽植雪松、棕櫚、垂柳、碧桃、桂花等四季花木,飾以置石、涼亭、小品、雕塑,營造休閒氛圍。湖面碧波蕩漾,各色遊船徜徉躑躅。環湖設定園燈,主要景點綴以霓紅燈。
石塔湖公園石塔湖公園
裏運河文化長廊
裏運河文化長廊是中國歷史上鼎盛時期,淮安為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糧食儲運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漕船製造中心,2013年初,裏運河文化長廊項目開工建設。2014年,裏運河文化長廊通過國家AAAA級景區認證,而處於清江浦地區的大閘口,則被選作了裏運河文化長廊的起點和入口。清江浦段裏運河文化長廊的主要景點有:慈雲寺(含國師塔)、清江文廟、越河老街、仁慈醫院舊址、福音堂(賽珍珠故居)、淮安運河博物館群、浦樓醬醋園、文廟水街、碼頭博物館、石油庫特色創意街區等等。
裏運河文化長廊裏運河文化長廊
淮安運河博物館
淮安運河博物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主體坐落在清江浦大閘口歷史文化風貌區裏運河中洲島上。該館是由多座文化展館共同構成的具有濃厚運河文化特徵、濃烈地方文化氣息、濃郁生態園林特點的綜合類博物館群,總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博物館下轄清江浦記憶館、淮安戲曲博物館、淮安名人館、運河楹聯館、大運河名人館、陳(瑄)潘(季馴)二公祠、吳公祠、斗姥宮、程莘農故居以及“三范”故居,運用圖板、書畫、人物蠟像、幻影成像、場景再現、實物展示、多維全息數碼互動遊戲、聲光電技術等複合布展方式,呈現了運河歷史、地方戲曲、地方名人、漕糧運輸、河道治理、漕糧倉儲對“中國運河之都”淮安的影響。
淮安運河博物館淮安運河博物館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是周恩來童年在清江浦讀書、生活時的舊居,位於漕運西路174號,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景區內有一株由周恩來小時候親手培植的臘梅,每到臘月,傲霜鬥雪,清香四溢,花開年年,當地人敬稱它是"一品梅",寓意周總理“官居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寄託著人們對周總理的無限敬仰之情。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周恩來童年讀書處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是歷史上的一個解放區政府,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在江蘇北部的農村地區立足,到抗日戰爭結束時,新四軍攻占清江浦。1945年10月29日成立蘇皖邊區政府,以清江浦為首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個解放區的民主聯合政府。1949年4月,其地分別劃歸新成立的蘇北行署區皖北行署區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展示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陳區域分五個部分:一是蘇皖邊區革命史陳列;二是李一氓生平事跡陳列;三是劉瑞龍生平事跡陳列;四是蘇皖邊區政府領導人和部分廳局辦公場所原狀陳列;五是蘇皖邊區政府交際處原狀陳列。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缽池山
缽池山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自唐時就有名,現建有缽池山公園,位於淮安城區中央、水渡口廣場東南、淮安金融中心南側,緊鄰翔宇大道,交通、休閒、購物十分便利。公園占地1800餘畝,2005年建成,是淮安市目前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江蘇省第四屆園博會會址。
缽池山缽池山
清晏園
清晏園是治水和漕運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園林,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有”江淮第一園“之稱。清晏園是蘇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園林。明永樂時,清晏園為督理漕糧的管倉戶部分署,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政府在清江浦設官治河,河督靳輔在明代戶部分司舊址設立行館,雍正七年(1729年),改設江南河道總督署。後經歷任河督整修,公園建成規模。
清晏園清晏園
楚秀園
楚秀園是明崇禎17年(1644年)巡按御史王燮“列兵守清河口,訓練水師於清江浦之東湖”,後人因王燮字雷臣,而稱東湖為雷湖。1989年開闢為旅遊綜合性公園,因其景色秀麗、環境幽雅,且淮安舊時屬楚,故名:楚秀園。楚秀八景:千帆報春、竹影箬虛、雷湖夕照、漁歌斷蒲、桃李環春、片月涵川、牧笛斜陽和松楸積雪。
楚秀園楚秀園

著名人物

古代

秦漢時期,淮陰為楚漢大軍事家韓信的封侯之地。
西漢武帝年間,有辭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漢末有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他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反映人民疾苦,催人淚下。
宋代有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其作品貼近民意,風格平易自然。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在大河口(即清河縣)抗擊金兵,亦已載入史冊。
明清時期內河航運奠基人陳瑄,水利專家潘季馴、靳輔、陳橫、郭大昌等先後在境內治水,功勳卓著。
曾任清河知縣的吳棠,鹹豐十一年(1861年)任江寧布政使兼屬漕運總督,督辦江北糧台。同治二年(1863年)實授漕運總督,次年署江蘇巡撫。其間,拆洪澤湖堤武家墩以北石工築清江浦淮陰城,並築裏運河南北土圩。又創崇實書院,建文廟大成殿,置義學四所。
嘉慶十年(1805年),出生在清江浦阜城街(今十里長街西段)的著名女彈詞作家、書法家邱心如,著有清代長篇彈詞名篇《筆生花》。
清末民國初,著名學者范冕,精於制藝,善作詩文,晚年任《續纂清河縣誌》總纂,又著《淮陰近事錄》兩卷。著名教育家張符元,全力倡辦新學,捐贈房屋器具辦學經費,共值銀33598兩6錢,創辦繩武高等國小堂和江北中學堂,受到朝廷嘉獎。

近現代

一代偉人周恩來童年曾就讀於十里西長街大有巷。如今在周恩來童年讀書處院內,周恩來當年澆灌的蠟梅,仍十分繁茂,吸引眾多中外遊客。
范希曾、范尉曾、范紹曾三兄弟,號稱“淮陰三范”,均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堂,又都勤奮學習而學業優異,事業上斐然,著作較多。尤以范希曾博覽群書,補綴前人之未逮,為古籍目錄學繼往開來作出貢獻。
出生於清江浦都天廟街27號的著名攝影家郎靜山享有影壇泰斗之美譽。
博採眾長、弟子逾百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一代宗師王瑤卿祖居清江浦。
出生於清江浦虹橋文渠邊的周信芳,六歲學戲,七歲登台,以其精深的藝術成就,被譽為麒派京劇藝術大師。
出生於清江浦十里長街東長街的著名劇作家陳白塵,創作的《升官圖》《歲寒圖》《烏鴉與麻雀》《大風歌》《阿Q正傳》等文學作品經久不衰。
教育家李更生,曾任淮安江蘇省立第九中學校長,創辦《童燈》《淮鐸》刊物,組織紅十字會,提倡女子教育;為辦學興教,不惜變賣家產,將住所改為教室,毛澤東稱讚其“毀家辦學,高風亮節”。
出生於淮陰(現清江浦區)西大街的謝冰岩、謝鐵驪兩兄弟為中國新聞和文化藝術工作作出過傑出貢獻。
原清江浦十里長街東長街232號,是已故著名針灸專家、中國中醫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國家攀登計畫“經絡的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程莘農的故居,其主編的《中國針灸學》(中、英文版)等十餘本學術著作,受到世界文化理事會表彰,榮獲“阿爾波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