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蝕台

浪蝕台

浪蝕台即海蝕平台,是在基岩海岸的海蝕崖前,常分布的一寬度不等的微微向海傾斜的、呈上凸形的基岩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浪蝕台
  • 外文名:wave cut bench
  • 又稱:海蝕台
  • 形成原因:海蝕崖長期受攜帶泥沙激浪磨蝕
  • 定義:近似平坦的基岩台地
  • 性質:上常覆有沙、礫等海積物
  • 作用力:海蝕作用
釋義,特點,形成,

釋義

浪蝕台(wave cut bench,marine bench) 即海蝕台。在地殼穩定的條件下,海蝕崖長期受攜帶泥沙的激浪的磨蝕,不斷後退,並在其前方形成一個向海微斜的近似平坦的基岩台地。其上常覆有沙、礫等海積物,或殘留有較堅硬岩石形成的海蝕柱或海蝕殘丘等,低潮時部分出露海面,高潮面沒于海面之下。我國基岩海蝕崖前大都有浪蝕台出現。由於陸地上升或海面下降,浪蝕台被抬升後形成海蝕階地。

特點

浪蝕台從與高潮面一致的海崖的麓部開始,一直延續到低潮面稍下一點,這種地形是在岩石對海蝕營力的強大抗蝕力與海蝕強度之間微妙的平衡的條件下形成的,如果岩石抗蝕力較強,在海面達到位置之後,這種地形就發育緩慢,如果岩石抗侵蝕力較弱,貝Ij陡峭的懸崖地形就難以保持,而將出現一種陸上剝蝕相當強烈的地形。此外受強烈的海浪衝擊的海岸,如果不是抗蝕力強的岩石,就不會造成浪蝕台地,由此可知如果岩石抗侵蝕力較弱,則這種地形只有在風平浪靜的海岸才能出現。

形成

它是在海蝕作用不斷沖蝕海岸,使海蝕崖不斷地後退情況下形成的。其寬度與波浪作用強弱及作用時間長短相關,一般說,在岬角處因波浪作用強,海蝕平台的寬度較大。海蝕平台的表面並不很平坦,除有海蝕柱、礁石和浪蝕的溝穴外,還有被海水溶蝕形成的淺凹地等微地貌形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