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硯之鄉

洮硯之鄉

洮硯又稱洮河綠石硯,歷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成為貢品聞名於世,洮硯石料主要產於洮河流域的卓尼縣洮硯鄉境內的喇嘛崖底,因此地歷史上屬洮州管轄,石料又瀕臨洮水,因此得名,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並稱中國三大名硯。

洮硯之所以名貴,因為用來雕刻洮硯的石料獨特,石料產於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鄉喇嘛崖底,其石料具有結構細密、滋潤滑膩、硬度適中、色澤典雅的特點,做硯台手感潤滑、墨汁不揮發、不滲水、耐磨

喇嘛崖洮河濱的洮硯鄉作為洮硯產地,一鄉皆以洮硯為生存活計,1995年,洮硯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雕刻)之鄉”,2008年,洮硯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0月12日,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郭海棠女士為卓尼授予“中國洮硯之鄉”匾牌,是名副其實的“洮硯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洮硯之鄉
  • 位置: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鄉
洮硯材質特徵,洮硯雕刻工藝,洮硯歷史,唐代成名,宋代盛名,元代斷續,明清盛況,民國衰落,解放後興起,洮硯之鄉,爭議,

洮硯材質特徵

洮硯之所以名貴,主要在於石質。洮硯能夠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是因為洮硯石料具有結構細密、滋潤滑膩、硬度適中、色澤典雅的特點。這種石料石質細密,手感潤滑,墨汁不揮發,不滲水。耐磨,不脆,軟硬適中。它的代表色是綠色,因顏色的深淺不一有墨綠色、碧綠色、翠綠色、淡綠色等,也有少量赤紫、暗紅色的。綠色硯石,能讓人想像到碧綠的洮河水和洮河岸邊的蒼松翠柏。
頂級的洮硯石主產洮河東岸洮硯鄉喇嘛崖、水泉灣一帶,其礦石成型於4億年前,水成岩的一種,又名輝綠岩,俗稱老坑石。已開採的大多數礦脈三面環水,很多地方還處在原始森林狀態。區域內植被覆蓋,小溪、河流、山泉到處皆是。脈礦經年被水浸泡,受濕潤之氣滋養。因此,老坑洮河硯具有其他硯材不可比擬的四大特徵:
洮硯鄉洮硯洮硯鄉洮硯
其一,色澤雅麗。綠色是洮硯石料的代表色,有墨綠、碧綠、輝綠、翠綠、淡綠、灰綠等色相。還有洮河紫石,其中暗紅色者可與輝綠石媲美。
其二,瑩潤細膩。洮河硯材水份充沛,手感滑膩,故以雖經酷暑而墨不乾之盛譽稱雄於諸硯材。
其三,結構緊密。洮硯硯材顆粒極細,粒徑在0.01毫米以下。顆粒與粉塵粒徑分界點為0.07毫米,所以洮硯顆粒比一般粉塵還細小。洮硯石料中還含有多種金屬離子。所以,洮硯發墨快,而且墨汁細,有光澤,具有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優點。
其四,硬度適中。洮硯硯材硬度為摩氏3.5—4度,作為硯材恰到好處,適合雕琢。
老坑洮硯石材的特點為洮硯優良的品質奠定了基礎,使之具備了優質硯台所具有的石質細、潤、發墨、下墨、不損毫等所有特點。
從甘肅省卓尼縣洮河東岸的喇嘛崖起,到藏巴哇鄉,貯藏著舉世聞名的洮硯石料礦帶。這條礦帶呈東西走向,橫布在卓尼縣東部的洮硯鄉、藏巴哇鄉和柏林鄉的接壤地段,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現在開採的礦點和已經勘察的礦體有喇嘛崖、水泉灣、納兒、卡古直溝、青嶺山硯瓦石嘴等幾個地方。這裡出產的洮硯石是上等的老坑石。

洮硯雕刻工藝

洮河硯的雕刻是以形定製,正如制硯人常說的:“應石象形,隨形而飾,依形施藝。”當制硯藝人看到凹凸不平,圭角參差,形狀各異的原石之後,設計構思將是決定硯台製作成敗的關鍵,故有七分構思、三分雕刻之說。一塊優質硯石,能否制出一方優質的硯台,反映出雕硯藝人在書法、繪畫、篆刻,雕刻的造型乃至文學藝術諸方面的修養和造詣。
洮硯在雕琢上的最大特點是帶有與硯身整體造型渾然一體的石蓋,即大部分硯台採用硯堂帶蓋的形式(即雙硯),這是其他名硯諸如端硯、歙硯所沒有採用的雕琢手法。其用處在於如果研磨後的墨汁暫時不用,不會因為水分的揮發而使墨汁變稠,不爽筆,同時又可防止硯台較長時間不使用時落入灰塵,既存墨又保護硯堂。硯蓋的製作工藝非常精緻、考究,要求合口必須嚴實無縫,上下左右不鬆動。硯台帶蓋,以取同一塊石料為貴,底、蓋同一石色、石紋尤為難得,稱其為原石,也叫子母石。
洮硯的刻硯工藝,千百年來世代相傳,雕刻主要使用浮雕和透雕兩種技法。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這是洮硯雕刻藝術中最具特色的技藝。透雕圖案的真實感、立體感很強,富有藝術魅力,同時也增加使用價值,透雕鏤空後的凹底安排為硯台的水池。如透雕的荷花下貯滿清水,則成了充滿自然生趣的蓮池圖。洮硯千年的雕刻歷史,將使洮硯藝術更加璀璨光輝。除此以外還有淺浮雕和線雕、圓雕等雕刻方式,所雕圖案種類繁多、千姿百態。
隨著端、歙、洮等硯石的大量出現,同時產生了許多雕琢硯台的名手,流傳有名的如顧二娘、王岫筠、汪復慶、梁儀等及現代的陳端友等,硯台的形式也由變化不多的屐式、箕式、插手等形式漸漸改為日月、山水、花鳥、人物等等。洮硯的造型非常獨特,其形狀主要有幾何形、隨意形、天然型等幾種。幾何形是依據一定的尺寸比例人為製成的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如方形,圓形,菱形等。隨意形是依據原石形狀,經過雕琢而基本保持原石的形狀;天然形是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形狀,四周不作一刀雕琢,保留原石的大體形狀。
洮硯還值得一提的就是一直仍堅持手工雕琢,這不僅使得每一款洮硯都是孤品,而且為工匠發揮技藝留下了極大的空間

洮硯歷史

唐代成名

洮硯石料礦的開採歷史將近千年,早在唐代已經成名唐代書法家柳公權《論硯》記道:“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這是對洮硯最早的記載。唐代石制名硯的發展迎來了成熟期,成為石質制硯開始一統天下的標誌性時代,洮硯、端硯、歙硯逐漸取代各類材質的名硯,地位至今不可撼動。

宋代盛名

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王昭於徵戰中在洮河邊,被宋神宗任以秦風路經略使司,收復河隴,築古渭堡為通遠軍。王昭於應朝中恩旨,選用當地特產洮硯作為皇宮貢品,並贈予各大文豪,立即被蘇軾、黃庭堅、陸游、張耒一般文士所賞識,倍受寵愛。洮硯身價一哄而起,珍貴無比。

元代斷續

金大定十四年 (公元1175年) 起,洮州地盤分別為金、西夏及洮州番部十八族所有。部落間輪番作戰,早復晚失。洮硯生產因地處偏隅,誰也不管。洮硯礦區的真正主宰、所有者仍是當地部落的小首領。此階段戰事紛沓,交易經營渠道又梗塞不通,洮硯石料礦的開採、制硯業幾乎陷於中斷、停頓的狀態。

明清盛況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78年),洮州資堡部落首領昝南秀節投誠內附,總兵李文忠申報朝庭,賜昝南秀節洮州千戶所世襲百戶。於原番部十八族中實授百戶轄民統之,洮硯石料礦也即為其開採、製造貢品而效力了。明正德初年,土司旺秀調京晉見,被賜姓楊名洪,自此稱卓尼土司為楊土司、亦稱卓尼所有轄區的所有百姓為楊家百姓、洮硯石料自此即為“楊家洮硯”。
歷代楊土司深知洮硯的珍貴,對礦區開始嚴加管理,規定凡採石者必須以土司衙門的尕書(相當於今之介紹信)為執照,知會駐納兒村的老噢什旗總管,再由總管通知達窩村的採石工去採石。絕不允許其它人無照採石。達窩村民除擔負採石任務外,同時負有監視、保護石窟的職責,經常派出專人守護,“但聞竊石之聲,即糾合村民,前往制止,絲毫不予通融”。
石料得到規範管理的同時,洮硯製作、貿易也迎來空前盛況,洮州、卓尼、岷州(今岷縣)、狄道(今臨洮)、鞏昌(今隴西)、河州(今臨夏)、蘭州分布著繁多的雕刻工人和貿易往來。

民國衰落

民國後期,朝政腐敗,橫徵暴斂,更加戰事不斷,烽煙四起。作為貢物的洮硯,年貢數猛增。石料需求、開採量也相應增大,對礦區的管理逐漸趨於混亂,採掘全以眼前利益為準,殺雞取蛋,資源浪費嚴重。很多中、下品石料得不到綜合利用,全被棄擲、風化。數眼優質礦石洞窟被毀壞、坍塌而不能採石。整個礦帶,在十數年間被鑿剝得坑坑窪窪、瘡痍滿目。

解放後興起

建國初期,這裡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洮硯礦區歸農業社集體所有。石料亦由集體採取,作為集體的一項副業收入而出售經營,礦區管理又逐漸趨於穩定,混亂局面也予以扭轉。一九五八年初,“引洮上山”工程動工,整天炮火連天,土石飛揚。沿工程渠線的山坡村寨多被土石掩埋,無人再顧及洮硯石料的存亡了。喇嘛崖也被當時“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勢所攝服,乖乖讓人腰斬了自己,就連歷來讓人頂禮膜拜的“喇嘛爺”神碑也被炸得不知去向。原有的採石洞窟被碎石流砂淹埋。在近乎兩年半的日月里,人們一方面被當時的狂熱氣氛所陶醉,忘乎了洮硯;另一方而被引洮工程的炮火所阻隔,斷了流通渠道。致使洮硯石料的開掘和雕琢幾乎中斷。
一九六零年初,引洮工程在嚴酷的自然災害面前被迫半途下馬。當人們從狂熱中醒來後,面臨的是生存的威脅和挑戰。生存欲望驅使硯鄉的人們在令人頭暈目眩的喇嘛崖畔,重新踩出了一條比以往更危險、更崎嶇的小路。在半崖的流砂、滾石中,又鑿出了幾個僅容人身軀爬行的縫,在這些毫不惹人注目的洞穴中,重新採取出了稀世珍寶——洮硯石料。
洮硯石料採集的艱難迫使洮硯事業的發展在往後的幾十年中風雨飄搖。期間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熱愛洮硯的雕刻師,為洮硯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但由於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石材已無法人力獲取,致使很多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之外劣質石材湧出市場,對洮硯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
2010年,國家正式收回洮硯劣質石材的礦產——岷縣禾馱鄉、西江一帶,以及唯一一處洮硯頂級石材的礦產——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並通過國家招拍掛公開招拍,停止開採岷縣石材、讓洮硯劣質石材得到流通的遏制,併科學開採卓尼縣喇嘛崖一代頂級石材。

洮硯之鄉

洮硯鄉因產洮硯得名洮硯鄉,其洮河水濱的喇嘛崖一帶所產的老坑石是生產洮硯的頂級石材,自唐代就已經開採,已經千餘年。由於九甸峽工程開閘蓄水喇嘛崖水位上升,所以現在石材僅存100多噸,非常珍貴。
洮硯鄉手工藝人洮硯鄉手工藝人
洮硯鄉一鄉大部分以洮硯為生,1995年,洮硯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雕刻)之鄉”,2008年,洮硯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0月12日,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郭海棠女士為卓尼授予“中國洮硯之鄉”匾牌。
洮硯歷史已逾千年,洮硯鄉一鄉已與洮硯難捨難分,一代洮硯大師李茂棣、包述吉、張建材均出自洮硯鄉,還有一批不滿足現狀的硯鄉雕刻藝術家們,紛紛走出家門,到更能展示藝術才華地方安營紮寨,目前以包新民、李海平、李江平、馬勝強等為代表一批中青年洮硯雕刻師在穩居蘭州;以盧鎖忠、馬萬榮、杜寶濤、張斌等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洮硯雕刻師在雄踞臨洮;以卓尼洮硯協會會長王玉明、楊文孝等為代表的在本鄉本土的州縣進行洮硯文化的創新,“三點一線”的卓尼洮硯文化創作局面已成全面鋪開,卓尼洮硯協會成立以後起了積極的引導作用新品位、新視覺、新觀念的洮硯藝術品和傳統洮硯一起源源不斷滿足各個層次文化需求。小到掌心裡可放三四方的微型洮硯,達到十幾噸甚至幾十噸的巨型洮硯,層出不窮。
1997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贈送香港回歸的《九九歸一》硯,即由李茂棣設計、包新民雕刻。
洮硯雕刻洮硯雕刻

爭議

因為洮硯石產地在歷史上屢經政府建制變化,關於洮硯的起源,一直有多種說法,有隴西說、陝西說、狄道(今臨洮)說、河州(今臨夏)說、洮州(今臨潭)說、岷州(今岷縣)說等多種說法不一而足。近年來,政府形象宣傳中又多有洮硯之鄉的說法,容易造成混淆,導致洮硯真正的產地卓尼被忽視,而岷縣、臨洮卻被認為是洮硯的真正產地,這是不準確的。
喇嘛崖的洮硯石產地在唐代時隸屬於臨洮管轄,所以洮硯產地會有謬誤。
岷縣地處洮硯鄉上游,洮硯石材礦礦體延伸到岷縣,顏色有些許相近,但石材品質和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代相去甚遠,手感粗糙無光澤,嚴格來說並不適合做硯台,只因現代人磨墨較少,故對其石質要求不夠苛刻。岷縣石材儲量較大,品質較差,幾百元的洮硯隨處可見。2010年岷縣也曾榮獲“中國洮硯之鄉”的稱號,內容多有謬誤。
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礦產資源歷經千年的開採,已幾近枯竭,加之引洮工程對坑口的淹沒,人力已無法進行開採,資源的稀有也導致得一方老坑石洮硯已非易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