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新館

洛陽博物館新館

洛陽博物館新館位於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新館藏品數量為40餘萬件,集收藏、研究、展覽於一身。2009年3月博物館新館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博物館
  • 外文名: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luoyang
  • 館藏精品:中華爵 石辟邪 人面鎮墓獸
  • 地點:洛陽
  •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 現任館長:王繡
地理位置,前世今生,館藏文物,設計理念,都城文化,遺址文化,河洛文化,園林文化,地理形勝,河洛文明,河洛文明展,宮廷文物展,石刻館,洛陽珍寶館,古代壁畫展,書畫珍品館,唐三彩專題展,大型活動,

地理位置

洛陽博物館新館建成於2009年3月,位於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與中原明珠電視塔新區政府大樓等城市地標性建築遙相呼應,總占地約300畝,投資3.5億元,建築面積4點2萬平米。整個建築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長230米、寬140米。展館設計突出人性化,專門設計了公眾互動區、公眾休閒區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其功能設施包括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常設展品約1.5萬件,內部設計有完善的公眾互動區和休閒區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及修復區等。
2011年4月1日,洛陽博物館新館開館並對外試開放。

前世今生

洛陽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原館址設在關林廟
上世紀70年代遷至市內,現有館藏文物近40萬件,可供陳列展覽文物約3.5萬件。
洛陽博物館新館於2007年底開工建設,占地300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總投資4億元。
新館建築由主樓和附樓組成,於2009年2月建成,2009年4月舉辦2009年世界郵展。
2009年10月先後成功舉辦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國際性大型展覽,贏得了國內外來賓的廣泛讚譽。

館藏文物

洛陽博物館新館陳展工作從2010年11月開始實施,陳展面積由過去的3140平方米增加到1.7萬平方米,分1個基本陳列和6個專題陳列,同時安排臨時展覽和機動展覽,共展出文物1.1萬餘件。
洛陽博物館新館內部展區洛陽博物館新館內部展區
基本陳列陳展主題為《河洛文明》,通過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北宋時期5大篇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與演進軌跡,展出文物2000多件;專題展覽分為《洛陽珍寶館》《漢唐陶俑館》《唐三彩館》《宮廷文物館》《古代石刻館》和《書畫館》6大專題。主樓一層、二層還設有壁畫展臨時展覽和多種類型的機動展覽。
2011年4月1日,洛陽博物館新館開館並對外試開放。新館位於洛陽市新區,占地300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總投資4億元,建築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體現了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底蘊。新館展出文物1.1萬餘件(套),陳展面積2.9萬平方米。

設計理念

為全面展示洛陽13朝古都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該設計方案在設計理念上突出了五個方面:

都城文化

洛陽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設計方案將屋頂按功能劃分為13個部分,象徵在洛陽建都的13個朝代。同時,連綿起伏的屋頂形象,也再現了洛陽歷史上作為都城的恢宏氣象。

遺址文化

由於歷史上戰爭及人為破壞,洛陽大量的文化古蹟都沉寂於地下,通過後來的考古發掘展露於地,遺址文化是洛陽的重要特徵。方案通過在建築牆身及屋頂設定不規則的採光孔來暗示這一主題。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泉、河圖洛書是河洛文化的代表,被譽為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最高成就。方案通過對屋頂的拓撲組合,變化抽象地表現了河圖洛書的意象,並在博物館南面設計了以“河圖洛書”為主題的綠化廣場。

園林文化

除了城市的輝煌成就外,洛陽園林也是我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奇葩。新館設計在空間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園林布局手法,結合展覽流向設定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內庭園和採光天井,使遊人在參觀中始終保持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地理形勝

附樓的形體處理採用地景手法,解決了主體與陪襯的形體關係,形象地再現了洛陽城市選址背負邙山、南望伊闕的地理特徵。

河洛文明

洛陽博物館新館的展示功能主要分基本陳展、專題展和臨時展覽三部分,位於一樓的基本陳展廳名為“河洛文明”,展廳將通過文物、圖片、文字、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展示手段,讓您充分領略洛陽十三朝歷史的輝煌。

河洛文明展

河洛文明展的展示面積將近40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這裡更多是通過文物來講述歷史,從而全面了解古都洛陽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情況。為讓大家對整個參觀有清晰的脈絡認識,十三個朝代又分為史前和夏商周,漢魏,隋唐和五代、宋三個大的篇章。因此,第一展廳的史前和夏商周部分無疑是整個基本陳展的“前沿陣地”,這一部分展出的文物有800多件,展示面積達1000平方米以上。
洛陽博物館新館
許多參觀者或許會覺得,史前部分所展示的內容多為石器、化石,不具可觀性。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這裡你就真的看不到精美的文物了。比如舊石器時代的象牙化石、鴕鳥蛋化石,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新石器時代彩陶黑陶,骨針、骨匕、陶背壺陶灶等,這些都可以說明,在數十萬年前的遠古時代,洛陽的土地上已經有了“刀耕火種”,已經升起了“裊裊炊煙”。而夏商周部分則向大家展示了三代時期青銅文化的燦爛,這些泛著金屬光芒的青銅器,向大家講述著中華文明起源的輝煌。
第二展廳的漢魏部分,主要從建築、喪葬制度演變、升仙思想的興起、文化、宗教、人口遷移民族融合等等方面展示了洛陽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
五千年歷史長河,洛陽城最繁華、最輝煌的時期莫過於隋唐。在河洛文明展里,您將看到的最“繁華”展區要數隋唐展區。
走進這裡,800多件精美的文物將“薈萃”在模擬的隋唐洛陽城裡,給您夢回千年之感。隋唐展區重點展示的內容為隋唐洛陽城、 隋煬帝與大運河、武則天與神都、絲綢之路與中外交流、唐三彩、隋唐時期的手工業和科技文化思想等。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這一階段,洛陽城的特點是輝煌、莊重、大度、對稱。因此,在隋唐展區,規則的中軸對稱形式令其看上去非常大氣,在色彩上將採用紅色為該展區的主色調,以突出東方文化的視覺效果。在這裡,設計人員還將採用地域特徵鮮明的內城、外城概念來布局,同時輔以微斜的立柱造型,給人的感覺宛如城牆;巨大的實木樑構架則營造出城樓式的恢宏大氣。
基本陳展更多是通過文物來講述歷史,從而全面了解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情況。也許走進這裡,你會認為文物不夠精美,可即便是一小塊磚瓦,一個小的建築構件,便是一個都城遺址存在的明證。

宮廷文物展

洛陽文物種類眾多,但大規模的宮廷文物並不多見。在這次博物館新館的布展中,2000多件清代故宮宮廷文物作為一個專題展廳與您見面。
進入這個展廳,我們首先看到的將會是一張大幅的慈寧宮平面圖和相關文字介紹,我們可以藉此清晰地了解慈寧宮的結構布局,為整個參觀“儲存”背景知識。
洛陽博物館所藏清代宮廷文物系1973年經周恩來總理批示、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調撥給洛陽的。這批珍寶原藏於故宮慈寧宮大佛堂,多為清代全國各地進貢之品,時間上迄康熙,下至民國,每一件都非常珍貴。
參觀的第二站是禮佛大堂,在這裡我們將看到通過展品“模擬”出來的皇宮皇太后及太后禮佛的場景。在這一部分,最值得關注的應當是中心展區的一尊清代夾貯乾漆三世佛。
接下來,看到的是一批藏傳佛教的造像、佛塔等。據介紹,清宮佛教造像選材多樣,包括金、銀、銅、玉、木、瓷等,其中藏式佛像是漢藏藝術融合的典範之作。
宮廷家具及家居裝飾也是該展區的一大亮點。清代宮廷家具的木工工藝與雕花、鏨花、鑲嵌等工藝相結合,形成清代宮廷家具的創新風格和主要特徵。
這一部分我們看到場景是:以龍床為中心,以嵌螺鈿長几、黃花梨大櫃、鑲螺鈿雕花龍椅、大理石圓桌、20餘把雕花椅、各類花幾、方幾、圓幾、黃羊木雕掛屏以及慈禧御筆“大圓寶鏡”匾等組成一個較大但較為鬆散的太皇太后及太后們禮佛的休息場景。
展出的這一部分清代宮廷文物,數量多、規格高,一定會讓大家完整、清晰地了解到清代皇帝皇后們的佛事活動和日常生活。

石刻館

如果您曾到洛陽博物館老館參觀過,一定對展廳正門口那尊東漢石辟邪印象深刻。在洛陽博物館新館的石刻館裡,類似東漢石辟邪這樣精美的“龐然大物”還有很多,這些是文物部門從市民俗博物館、市文物工作隊、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等全市其他文博單位中精選的一批石刻藝術精品,大約70件(套)。
在展廳醒目位置擺放的東漢石辟邪,被譽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謂漢魏六朝石刻中的精品,國內罕見。它高約190厘米、長約297厘米、寬90厘米,重約在8噸以上,是用一塊完整的青石雕成,雕刻技法極其精湛,融圓雕平雕、線刻於一體;造型偉岸,陽剛大氣。
整個展廳分為“宗教石刻”和“碑碣墓誌”兩部分。
“宗教石刻”是指石窟寺,寺廟及民間供養的具有宗教色彩的造像與裝飾紋樣符號,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陽的佛教石刻造像數量多,時間跨度大,具有印度犍陀羅藝術和中國藝術相融合的風格。在這裡您還會看到北魏石虎、東漢石羊、唐代觀音造像、唐代石蟾蜍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唐代石蟾蜍極具觀賞價值,自古以來蟾蜍就被人們視作避五兵、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吉祥的神物,同時還可作唐代上陽宮宮殿建築苑囿的排水設定。
而“碑碣墓誌”中則展出碑碣、石經和墓志銘。展品有熹平石經殘塊、北魏孝文帝之季女元瑛墓誌、北魏文昭皇后山陵志等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碑碣墓誌。在這些展品中,單是一塊手掌大小的熹平石經殘塊,就足以證明中國最早的石刻教科書出在洛陽,立於洛陽太學
據介紹,洛陽作為一個文物大市,歷代石刻遺存數量眾多,種類較全,時代跨越漢唐直到明清。在這裡,您既可看到體量碩大、技法熟稔的單體石雕,也可鑑賞篆、隸、草、行、楷、魏碑諸種書體,從中領略蔡邕、歐陽修和司馬光等大家風範,感悟石刻藝術的神奇魅力。

洛陽珍寶館

古代壁畫展

今天我們將帶大家走近洛陽博物館新館二樓的洛陽珍寶館,近距離感受剛剛正式“入住”,首次面向公眾展出20幅珍貴墓葬壁畫。
這些展出的壁畫都是首次面世,壁畫墓的墓主人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其形象清晰、細膩,題材內容寬廣,涵蓋天文、地理、人事、神靈等等。
唐代安國相王儒人墓葬壁畫,發掘於2005年。“安國相王”即唐睿宗李旦,即位前曾做過洛州牧,被封為“安國相王”。這兩座墓是李旦即位前兩位夫人的墓,墓壁上繪有青龍、白虎、人物、馬、駱駝等。其中的守門武士、侍衛、女僕等各色人物,再現了墓主生前的奢華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壁畫中繪有兩個五六十厘米高的侏儒形象,而侏儒形象的壁畫國內發現的尚未超過10幅。如此規模宏大的壁畫墓其繪畫技術、藝術價值之高、壁畫畫幅之大為洛陽唐墓發掘所僅見。
胡人牽駱駝行進圖中胡人形象逼真,真實的反映了隋唐時期東都洛陽作為國際大都會,通過絲綢之路與西亞、歐洲客商進行貿易的繁盛。
除此之外,天界圖局部、北魏武士圖、女主人宴飲圖也是出土壁畫中的上乘之作。
古代壁畫以其特殊的文物類型,具有其他典籍資料無法比擬、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堪稱一部用圖像寫就的中國歷史,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繪畫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書畫珍品館

在新博物館的布展過程中,84件珍品書畫被重新修復、裝裱,用一個展廳專門展出,像王鐸、吳昌碩、任伯年康有為這些書畫名家的真跡,參觀者可以在這裡盡情飽覽。
展廳內的所有作品將按照明、清和近現代的時間順序被分為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分為書畫和繪畫兩種。其中明代的繪畫藏品值得期待的是張宏的《山水圖軸》,張宏為江蘇蘇州人,擅畫山水,筆法俊雅沉厚,墨氣蒼潤靈動,層巒疊嶂,丘壑深邃,亦擅寫意人物。而清代的書法作品中,王鐸《詩稿冊頁》、《行書軸》最為罕見,尤其是他的詩稿,或許是隨手為之,用筆雄健,字跡灑脫,更能反映出書法家的真性情。而書畫中吳昌碩《枇杷圖》、《葫蘆圖》、《秋菊圖》等,筆墨酣暢淋漓,極富情趣,詩書畫印樣樣精絕,尤其是他臨的石鼓文,融合兩周金文及秦代石刻及篆刻用筆,線條凝鍊遒勁,貌拙氣酣,極富金石氣息。
同樣,在近現代書畫藏品中,也有大量值得關注的地方。比如於佑任的《五言聯》、 《七言聯》,郭沫若的《五言對聯》以及齊白石的《田家風味圖軸》以及馬晉的《四駿圖》,都是眾多書畫愛者研磨、學習的首選。
雖然這裡只有84件作品,但它們個個是真品,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相信看過這些書畫作品後,您會感嘆不虛此行。

唐三彩專題展

作為洛陽人,您一定希望能領略洛陽唐三彩獨特的造型和艷麗的色彩。在博物館新館內,專門開闢了唐三彩專題展區,一些從來沒在洛陽展出過的唐三彩珍品將同時亮相。
洛陽唐三彩專題展的展廳設計面積為800平方米,共展出唐三彩200餘件,全部都是國家二級以上文物。在唐三彩專題展廳內,參觀者將看到各種各樣形象逼真、各具風姿的作品,主要分俑像類和生活器皿類。俑像類主要有人物俑和動物俑,比如人物有婦女、文吏官、武官俑、天王俑等,動物有三彩馬、三彩駱駝、鎮墓獸等。
仔細觀看每一種唐三彩,猶如看一本活生生的唐代社會生活畫卷。每一件唐三彩的形制、色彩都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比如唐三彩女俑,多取材於唐代社會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樂舞俑、對鏡梳妝俑等,著重表現唐代婦女姿態自由、面容豐腴、肌膚細膩、雙手纖巧的形象。唐代婦女喜歡裝飾,唐三彩女俑諸如額黃、眉黛、朱粉、口脂等飾容方法無所不有,髮式也新穎多變。女俑的服飾簡潔、明快,多著翻領窄袖襦衫,胸部袒露,身系裙帶,表現出當時婦女裝飾多樣化的時尚,展現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風貌。
文官俑是唐代社會文臣的形象,這些人在社會上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伴君中如伴虎”的“精神壓力”使他們雖衣帽齊整,峨冠博帶,氣派不凡,但仍不能掩飾內心的惶恐。
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裝力量的縮影,多為英俊瀟灑的年輕戰士,有的站立,有的騎馬,拉弓射箭,這些大多是初唐的造型。到武則天時,出現佛教中金剛造型的天王俑。武則天和唐中宗時期,武士俑和天王俑並見,之後則只見天王俑。
鎮墓獸源於古代傳說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有驅除邪惡的法力。鎮墓獸在初唐時期塑成人身蹄足,到武則天時出現獸身、鳥翼、蹄足,有獸面或人面兩種。因其造型奇異可怕,加上光怪陸離的釉彩,在墳墓這種特定環境中,會使人有恐怖的感覺。
唐三彩的色彩非常艷麗,展廳在色彩布置上主要以淺色係為主,以此來凸顯唐三彩絢麗的色彩。再配以大量專用的文物照明燈光設計,讓每一個參觀者在不同的角度都能領略唐三彩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的獨特藝術魅力。(

大型活動

洛陽2009年世界郵展
洛陽2009年世界郵展從2009年4月10日開館,拉開了集郵界“奧林匹克盛會”的序幕。為期7天的展覽期間,新落成的洛陽博物館新館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集郵愛好者。
開館儀式在洛陽博物館新館門前廣場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國際集郵聯合會主席約瑟夫·沃爾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名譽主任何魯麗,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名譽主任張懷西,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郭庚茂萬國郵政聯盟國際局副總局長黃國忠,國際集郵聯合會理事、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顧問鄭炳賢,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亞洲集郵聯合會主席蘇拉吉·恭瓦塔那,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先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楊賢足,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徐建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國華、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譚小為,中共洛陽市委副書記、洛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郭洪昌,以及國際集郵聯合會和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執委會成員,國內外特邀嘉賓,國內外參展郵政部門和郵商代表,30個省、市、自治區代表團代表、60個巡郵城市代表團代表,60位郵票設計家等參加開館儀式。
國際集郵聯合會主席約瑟夫·沃爾夫在儀式上致辭。他說,這次世界集郵展覽在美麗的牡丹花城洛陽新建的博物館展出,令我感到無比驚訝: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城市、熱情的人民、輝煌的展館,每一項都足以令人陶醉。
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
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秦漢—羅馬文明展、中國古代都城文明展,洛陽珍寶展系列活動2009年10月31日到2010年1月15日在洛陽博物館新館舉行。
來自世界40大知名博物館的500餘件“頂級藝術瑰寶”31日將集中亮相洛陽博物館新館。這些珍貴文物包括羅馬博物館鎮館之寶”女孩與鴿子雕塑、華夏第一爵——乳釘紋銅爵等,其中女孩與鴿子雕塑是首次來到中國。
秦漢-羅馬文明展是中國政府與義大利政府間第一個文物交流合作項目,它將突出“和而不同”的主旨,通過展示中意兩國71家博物館的約500件珍貴文物,再現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雄踞世界東西的秦漢、羅馬帝國的輝煌文明。兩大文明的瑰寶同台對話,氣勢磅礴的展覽有如一幅浩瀚的歷史畫卷,啟發人們以開放和兼容的文明觀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匯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進程,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中國古代都城文明展由北京、洛陽、西安、南京、杭州、鄭州、安陽、開封等八大古都共同舉辦。這些歷史上的都城所發生的滄桑巨變、興衰沉浮是中國5000年歷史發展的縮影,一副副實物構成的都城史畫卷,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八大城市聯袂展出,開創了我國古都歷史文化集體亮相的先河。
洛陽博物館新館
大遺址保護成果展展示了我們祖先長期從事各種活動的遺存,體現著我國古代先民傑出的創造力,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是構成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史跡的主體。
洛陽珍寶 200件珍貴文物,是從洛陽46萬件館藏文物精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寶中之寶”,來自洛陽數十家不同的博物館和保管單位。據布展工作人員介紹,其中20件國寶級文物有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器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銅爵,有“華夏第一龍”之稱的綠松石龍形器,有洛陽目前唯一的周王自作器“王作銅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