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會館

江西會館

江西會館,又稱萬壽宮,也叫“江西廟”,“江西同鄉館”,“豫章會館”。是指由江右商幫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設立的機構,建有館所,供同鄉同行集會、寄寓之用。現存的江西會館主要有新加坡江西會館、安慶現存江西會館、安徽六安葉集江西會館等。江西會館籌建人是乾隆“天地人”三才之一的“地安:曹秀先。民國時期曾統計,北京共有會館402所,其中江西會館就有65所,為各省之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會館 萬壽宮
  • 地址:各省皆有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成因,作用,各地會館,西山萬壽宮,景德鎮萬壽宮,北京舊址,新加坡館,安慶會館,六安會館,會館簡介,會館起源,明清會館,各地江西,

成因

遍布四方的江右商,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財力,不約而同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萬壽宮。萬壽宮,就是“江西會館”,也叫“江西廟”,“江西同鄉館”,“豫章會館”。江西是中國本土宗教道家的發源地之一,龍虎山、三清山在道教的地位顯赫,道家、道教思想在歷史上對江右商幫的凝聚成形起到了極為突出的作用。可以說江右商幫屬於“道商”,道以商傳,商以道盛。
分布各地甚至海外的江右商,只要有實力,都會建起這一江右商幫獨有的標誌。無論是大富還是小康,無論是抱團還是獨行,都忘不了江西人祖先的文化偶像——許真君。
萬壽宮
有一些江右商人長期在外,甚至是幾代人都在外省生活、工作,他們之中有的人從沒有回過江西,也不會講江西話了,然而當地人還是把這些長期在外的江西商人和他們的子孫稱為江右商人,這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這個歷史的、民俗的、道德的、宗教的現象值得探討。古時江西作為傳統儒家文化的大基地,江右商幫自然會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敬仰那些為民除害、清正廉潔的英雄,而生性聰穎、治病救人、為官清廉的許真君,便受到百姓的愛戴。當時有民謠稱“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指許真君)活人,病無能為”。許真君死後,江西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他的故居建立了“許仙祠”,自明初以來,在各省省會以及京都幾乎都建有萬壽宮,在全國城鄉可說是星羅棋布。天津的萬壽宮,建在鬧市區,其規模與南昌的萬壽宮不相軒輊。漢口的萬壽宮,是一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的龐大建築群,其色彩之富麗,雕刻之精細,為南昌萬壽宮所不及,屬武漢鎮翹楚性建築。雲南省由北向南,直抵滇緬邊境,萬壽宮比比皆是。就連贛閩交界,峰嵐如攢的邊遠山城長汀縣裡也有一座萬壽宮,抗日戰爭期間成了流寄到此的夏門大學的臨時校舍。萬壽宮建得最多的是四川省,共有300多個,北京的江西會館(萬壽宮)從明初的14所,到清光緒年間增加了51所,占北京387所會館的13%。
萬壽宮是江右商幫的標誌,也是江右商幫財富與實力的象徵。萬壽宮既為旅外鄉人開展親善友好,祭祀活動的場所,又是商人、待仕或者下台文人們議事與暫住的地方,壯觀、雄偉的萬壽宮建築顯示了江右商幫輝煌

作用

1)議事場所。調解、裁決紛爭。萬壽宮平時的事務主要是調解糾紛,幾乎每天都有兩三起,多則五六起。其主要功能有:排解商業糾紛,調解內部矛盾,旅景同鄉之間,租賃店鋪,合股拆夥,買賣房屋及典押房產等商業活動都會請會首到場作證,以避免不必要的商業糾紛。另外同鄉之間不可避免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糾紛,如家庭姻親、財產繼承、鄰里不和、口角鬥毆等,矛盾激化時,便會求助會館首士做“和事佬”,即所謂“接茶”評理,是非得以分清,糾紛得以平息。排解商業糾紛,調解內部矛盾。同鄉之間,租賃店鋪,合股拆夥,買賣房屋及典押房產等商業活動都要請萬壽宮管事到 場作證,以避免商業矛盾激化。
(2)舉辦公益慈善事業場所。聯絡鄉親,團結和幫助來往本城鎮的同鄉,並為他們解決一些臨時性的困難。如對同鄉的失業者、流浪者或給以落腳之地,或資助返鄉路費,或幫助介紹職業,使其不至於流離失所,露宿街頭。古時不少地方的萬壽宮舉辦私塾和學校,為旅居當地的江右商子弟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些事業的興辦為提高當地的文化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有的萬壽宮還設義渡、育嬰堂、養病所、修橋鋪路、施捨棺材等各種公益慈善事業。
(3)朝拜、祭祀場所。江右商的公祭活動主要在萬壽宮內舉行。江右商人宗教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朝拜”真君活動,萬壽宮定期舉行“朝拜”(也稱祭神)活動,“朝拜”活動儘管因地區差別有所不同,有的是由當地最大的萬壽宮統一舉辦,也有各行業、各姓氏分別舉辦,但在時間上是一致的,是在農曆八月初一至十五。“朝拜”活動是每個萬壽宮在一年中最大也是最隆重的一次活動。“朝拜”真君期間,各地江右商人都會以萬壽宮為舞台,捐款集資,迎請戲班子來萬壽宮進行匯演,農曆八月正式秋高氣爽的季節,農民們的農活也告一段落了,在最為熱鬧的商業街演出農民們喜愛觀看的戲劇,而且是免費的,當地的老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年年如此,已經形成了江右商人所在地萬壽宮的一大特色。
魯迅也在《社戲》中描繪了少年時代在紹興觀看不花錢的露天戲的情況。可是請戲班子演戲是要費錢的,江右商人年年請眾多戲班子在萬壽宮匯演,有時長達一個月之久,他們為什麼要如此破費呢?其實這是江右商人的一種經商策略傳統,把“朝拜”活動與經商活動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創造一種商業人氣,使商品銷售量擴大。這種策略應該說是成功的,如果這種活動虧損的話,就不會長期的年復一年的舉行,可以說江右商舉辦的萬壽宮戲劇匯演就是今天我們舉行的商業廟會的前身。
除舉行“朝拜”活動外,還有另外一些祭神祭祖活動也在萬壽宮內進行,如清明節的燒紙義祭,中元節(習稱七月半)的“打醮度孤”,冬至和過年的祭祖等。萬壽宮定期舉行同鄉認可的祭祀活動。活動的時間和唱戲等安排都由萬壽宮的會首和當地江右商董事們共同商量決定,活動地點一般都在萬壽宮進行。如每年正月二十八真君誕辰日、每年按期祀奉許真君之外,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日、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日、八月初一至十五的“朝拜”真君儀式,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等時間都有活動安排。
(4)商業中介所。景德鎮是以瓷業為中心城市,江右商在對溝通內外經濟、活躍物資交流、繁榮景德鎮瓷業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萬壽宮是景瓷與外界經濟聯繫的一條紐帶。
走南闖北的江右商人不管來到哪兒,都會去萬壽宮落腳,尋求幫助,交流信息。南昌商人到景德鎮,一般都會借住在萬壽宮內,否則將得不到旅居景德鎮的南昌商人幫助,還可能遭到同鄉的排擠。精明的商人不會為節省一點住宿費用而失去許多商業信息和可能得到的方便,對於商人來說信息就是金錢,為了獲得準確的信息,南昌商人一般是在萬壽宮中介人的幫助下下完成選購瓷器的。
(5)集資場所。筆者外祖父的哥哥常年在湖南洪江油號做經理,對洪江江右商的活動非常清楚。據他說在江右商內部的集資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
其一,“搖會”的形式集資。這種形式一般要在萬壽宮內進行,需會首和半數以上的首士在場作證,還需發起人是江右商之中誠實可靠的商人,否則就不會有人願意參加搖會,那么“搖會”集資就會流產。大致經過如下:發起人有大家都知道的困難,而且是暫時的困難,還必須是有償還能力的人。然後發起人事先需徵得幾個大戶人家的支持,把需要籌集錢款的總數確定下來,然後通過相互影響和聯繫,大致把人員講好,約好時間大家帶好錢款,在萬壽宮議事堂集中。發起人事先得準備瓜子、糕點和零食供與會人員食用。當人員到齊後,由萬壽宮的會首,即負責人宣布搖會集資的緣由,每一份的數額及總額,參加人員以及集資時間等問題,最後宣布發起人優先獲得第一會,其餘參加人員通過搖色子,按照點數大小,獲得第二會、第三會等依次排下來。搖會集資是沒有利息的,排在後面的人,作的貢獻較大,但也沒有牢騷可發。一般不會出現賴帳的情況,否則,這個人將成為眾矢之的,或更為嚴重的是在與這個城鎮有聯繫的江右商人中失去信用,站不住腳。
其二,入股的形式集資。二十世紀90年代,筆者訪問了一個江西豐城籍,家住貴陽,姓鄒的江右商人。據老人介紹,他兒時家貧,跟隨本家叔叔出來做生意,在抗戰時期從江西販運瓷器、布匹等商品到貴州來賣,又從貴州販藥材去江西樟樹賣,一往一返,都不跑空。只要不嫖不賭就可以發財,如果晚幾年解放,他就發財了。問他為什麼這么肯定?他介紹說:我第一年作為學徒,吃住穿全歸老闆包,年終結算給十塊大洋;由於我年輕能幹,第二年老闆就給我二十元大洋工資,加上我把第一年的十塊大洋入股分紅所得到的四元錢,共得到了二十四塊銀元;第三年,我已經可以獲得一個師傅的待遇了,年收入在一百大洋左右,再加上分紅的錢,從第三年開始,我每年能得到一百多塊大洋。有的人不能克制自己,不是嫖就是賭,每年存不住錢,哪兒有紅利分,有時還要預支薪水。從鄒姓老人的口裡,我們知道這個商團是採取內部入股形式集資的江右商幫,以入股多的人為首,這種形式是江右商人集資的主要形式。另外,也有其它的形式,如,東家出資,由夥計經營的;幾個東家共同投資,由一個、二個東家經營的商鋪等多種形式。

各地會館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又名玉隆萬壽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西山鎮。為道教淨明忠孝道的發祥地,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江南著名道教宮觀和遊覽勝地。被譽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福地。
西山萬壽宮是紀念許真君而修建的一座宮殿。坐落於距南昌市西南三十公里的西山逍遙山下。道教認為除了凡人居住的世界外,還有神仙的處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許真君棲身修煉的西山則為第四十福地。因在此仙逝,故又稱“飛升福地”。公元1520年(明正德十五年),皇帝題額《妙濟萬壽宮》對宮內建築作了重大修葺。至清代增建關帝閣、萬壽宮門、這時是萬壽宮極盛時期,占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宮門之內,正殿琉璃為瓦,重檐畫棟,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繡金帷里,真君塑像端坐中央,坐像頭部為黃銅鑄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兩旁,吳猛、郭璞站立壇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參天古柏蒼老遒勁,四季常青,相傳最大一株為許真君親手所植。宮門左側的八角井,相傳當年許真君鑄鐵為柱,鏈鉤地脈,以絕水患。宮外還有大量的輔助建築,如接仙台、雲會常、沖升閣等形成一個以萬壽宮為中心的古建築群。遠眺西山萬壽宮,萬頃綠海中,琉璃瓦黃綠相間,絢麗多彩,飛檐串串銅鈴,金光閃爍,層層斑斕的宮頂,突兀鶴立,天地氤氳、萬物化淳,疑是天上宮闕。鐵鑄大吊針,重二噸余,入夜鐘聲宏渾悠揚,能傳十里之遙。農曆正有二十七日是許真君誕上辰,為每年小朝;八月仙逝日為朝顴高潮,各地信民薰沐齋戒紛紛前來進香,成千上萬的進香者比肩接踵、張袂成蔭。進入宮後一步一跪拜,到殿前陳敬貢品,晉謁仙顏,祈禱自己的心愿。焚香爐前,鞭炮聲不絕不耳,香火明燭通宵達旦,爐煙縹緲,鐘聲悠揚,一派仙家氣氛。
西山萬壽宮是世界萬壽宮的始祖,也是修道的一個場所,是淨明忠孝道的祖庭,倡行忠孝淨明,以天地和一,心淨無染,大忠大孝為根本的一種修行方法,以“忠、孝、廉、慎、寬、裕、客、忍”為源,依此修行自然可以得道成仙。除了主殿以外,還有供奉三清“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三清殿,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供奉三官“堯、舜、禹”的三宮殿,以及供奉關公的關公殿等等。

景德鎮萬壽宮

在景德鎮的萬壽宮,又名南昌會館、“洪都書院”。始建於清代,是由南昌府的南昌、新建、進賢、豐城、奉新、靖安、安義、武寧八縣在景德鎮旅居的同鄉共同籌集資金建築的。占地面積(包括隔街相望的外戲台場地)約2300平方米。
“會館的正面牆是氣度不凡的牌坊式建築體,樑柱、牆框、楣、檻、階,以石頭砌成。石質構件上的浮雕鏤刻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氣勢雄渾的龍鳳、獅虎,園林景色、樓台亭閣點綴其間,令人目不暇接。牌坊貌似“山”字形,頂中嵌有豎刻“萬壽宮”藍底金色三字的石匾。大門正中的門楣上方有石匾一塊,上刻“洪都書院”四字,匾額之上有四根圓形柱,以菊花圖案裝飾,分別鐫刻“江天一柱”四字。匾額之下是大門,左右各有一拱形廂門。門為木質,門框、門楣、門檻以及門前的台階均為石質,構造複雜,工藝精湛。
登階跨入大門,頂上是背靠門牆的古戲台,台面向東,以16 根大圓木分四行排列為柱,橫樑、護欄遍飾各式精雕戲文圖案。台頂天花板上裝飾著民族形式的“藻井”彩畫,頂中有一較大的圓形斗拱,呈螺旋形上升,能起到聚聲和回音作用。台前是一塊開闊的露天場地,地面以石板鋪就,是觀眾看戲的地方。穿過場地,是會館的主體建築群,融宮殿廟宇於一體,由大殿、夫人殿、觀音殿、祖先堂、花園及議事廳組合而成。
大殿造型極為壯觀,雕樑畫棟,斗拱飛檐,翹角懸鈴,風吹懸鈴,叮噹有聲。檐前殿脊配黃綠相間的琉璃瓦,脊中矗立一隻祭紅葫蘆瓶,瓶中插入古萬形金屬鎮頂壓邪的吉祥物。殿前有中門和左、右廂庭能容廣眾,可以大擺酒宴或設座觀戲。”
真君殿是會館的正殿,供奉“普天福主”許真君偶像。殿宇富麗堂皇,雕樑畫棟。神龕紅漆鎏金,“許真君”偶像坐在正上方。
夫人殿,供奉的是許真君的配偶荷葉夫人。殿中裝飾陳設,因主次有別,稍遜於真君殿。
觀音堂,供奉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古時是婦女求子祈福之處。
祖先堂,是安放各縣旅景同鄉(家境富裕、具有聲望)的先人亡靈牌位的場所,它位於後殿之右側,堂內設有多層牌位,月之朔望日,由齋公燃香點燭祭祀。
花園一分為二,中間的矮牆隔成南北二園。園內種植四季花卉,幽香清雅。園之北,有一棟坐北朝南的二層三開的廳屋,是書院用以上課教書之地。
議事廳,是會首開會和接待來客的辦公場所。位於大殿之右,平日由詹家上弄的後門進出。進門左邊是廚房,供聚會操辦酒宴,議事廳的陳設古樸典雅。中堂懸掛條幅書畫,長形擱几上置放帽筒、花瓶,廳中有長形議事桌,座椅與之配套,兩廂擺放古色古香的太師椅,茶几介於其間,便於接待來客。
江右商人捐款集資建造的萬壽宮,既保留了江西萬壽宮建築風格,又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民俗習慣和建築優點相融合,當然還得根據當地江右商人的經濟實力來確定建築規模。一般而言大城市比中等城市建得好,中等城市比小城鎮建得大。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各地萬壽宮遺蹟,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共同的部分。

北京舊址

江西會館
江西會館北京舊址,位於宣武門外大街。長城風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樓、戲台等。民國年間蔡鍔、陳師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會在這裡舉行。1916年為反對擴大天津法租界,全國公民會在這裡成立。
民國時期曾經做過統計,北京共有會館402所,其中江西會館就有65所,為各省之冠。
江西會館籌建人是乾隆“天地人”三才之一的“地安:曹秀先。曹某是乾隆元年(1736年)二甲第二名進士,後歷任侍講、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官、吏部侍郎、內閣學士。曹秀先於乾隆三年(1738年)移居米市胡同,將其原宅捐為江西會館,並為之題寫匾額。
原有四合樓、戲台等。這裡的戲樓一直很有名氣,其形制與一般的商業劇場相似,舞台每邊長六米,觀眾席類似湖廣會館,二層,三面環繞。各種堂會、義務戲都有演出,當時的京昆名角兒都曾在這裡演出,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爆發。1917年張勛復辟的當天晚上就跑到這裡聽戲。戲樓解放前已破舊,現已拆除。

新加坡館

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成立於1935年,發起人為劉光祺、熊龍、曾鳴曦、賴涉隱等。原名為星洲江西會館,1941年改為現名。宗旨為聯絡鄉情,促進團結。第47屆(1982年)會長為羅澤生。

安慶會館

安慶現存依澤國小(龍山路南)內的江西會館,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光緒年間,江西同鄉又出資重修。現存建築為3500平方米,分2路3進,中為主殿,前殿兩側修有樓房,後殿兩側為偏殿。會館為旅居本地外鄉人所建,目的是崇祀神明、敦睦鄉誼、興辦義舉、襄助經營。繁榮時期,老城會館多達十數家。江西會館是老城會館唯一留存的實物。

六安會館

葉集歷史上一直是重鎮商埠。明清時期,江西、湖北、陝西等六省商人都曾在這裡設立會館,但大多毀於戰火和文革,現僅存江西會館,在葉集北街老百貨公司倉庫院內。

會館簡介

《辭海》的《會館》條解釋說:“同籍貫或同行業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設立的機構,建有館所,供同鄉同行集會、寄寓之用。”這是對會館最全面而簡要的解釋。

會館起源

《辭海》的上述條目引用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嘗考會館設於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間。”劉侗是明崇幀時人,去嘉靖、隆慶未遠。這是記載會館的較早史料,應該是可信的。
近人瞿兌之在《湖廣會館館志後記》一文中說:“京師之有會館,肪於漢之郡邸。……椎其原始者,或雲永樂已有之。而劉同人(劉侗)《帝京景物略》則稱盛於嘉隆。同人所記詳霰,其必有所受之也。”這裡的“永樂已有之”和劉侗所說的“始嘉隆間”其實並不矛盾。講永樂年間(1402一1424年)已有會館,過了一百多年,到嘉靖、隆慶年間(1522一1572年〕會館達到興盛的程度,這是合乎情理的事實。
會館的發達是同科舉制度和商業經濟的繁盛有著密切關係的。《辭海》所說的會館是“同籍貫或同行業的人”所設立,其標誌又是“建有館所”,只有個虛設的組織而沒有“館所”供“集會、寄寓之用”,不能稱為會館。這就是說,會館是實體,它分為“同籍貫的”和“同行業的”兩大類型。

明清會館

明清時代,實行開科取士的制度。考生先參加縣府考試,及格者稱“童生”。童生才有資格參加省一級的考試,及格者稱“生員”,俗稱“秀才”,秀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每逢子、卯、午、酉年舉行, 因為在秋天,故稱“秋闈”,考中者稱“舉人”。鄉試的次年即醜、辰、未、戌年春天,在京師由禮部主持,舉行會試,稱“春闈”,考中者稱“貢士”。此外,有時逢國家大典之年,還特別開“恩科”。考中的貢士還要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及格稱“進士”,再分授不同的官職。據統計,從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恢復科考,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停止科舉,兩朝先後在北京舉行考試201科,取中進士51624人,應考的舉子當然要數倍於此數。每次考試期間,數以千計的舉子湧入京師。許多居民特別是試場周圍的居民騰出住房,掛出“狀元店”或“狀元吉寓”的招牌,供舉子們居住。據記載:“每春秋二試之年,去棘闈最近諸巷,西則觀音寺、水磨胡同、福建寺營、頂銀胡同,南則裱背胡同,東則牌坊胡同,北則總捕胡同,家家出賃考寓,謂之‘狀元古寓’,每房三五金或十金,輒遣妻子歸寧以避之。”但是這類“狀元店”租金昂貴,一般貧寒子弟是負擔不起的,他們中不少人來京的路上省吃儉用,有的甚至被迫乞討,到處受白眼和冷遇。京劇《連升店》里王名芳的情況並不是個別的。因此,舉子們追切企盼解決到京後的住宿問題,於是會館便應運而生了。“東師為四方士民輻奏之地,凡公車北上與謁選者、類皆建館,以資憩息”。這種以接待舉子考試為主的會館,有的就叫做“試館”。例如花市上頭條的遵化試館,花市上二條的薊州試館等。這類試館在所有會館中數量最多,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清朝末期,科舉制度廢除,這類會館的試館功能喪失。但是,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仍有大批各地的中小官吏及其家屬,在京商人,學生,借會館以居住、集會,這些在京人員為聯絡鄉誼、互相照顧同鄉利益,供祭祀鄉賢或燕集,“敦親睦之誼,敘桑辛之樂”,所以,近人徐珂說:“各省人士,僑寓京都,設館舍以為聯絡鄉誼之地,謂之‘會館’,或省設一所,或府設一所,或縣設一所,大都視各地京官之多寡貧富而建設之, 大小凡四百餘所。”試館經過這樣的變革,後來就發展成同鄉會性質的會館了。
北京自明清以來,不僅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經濟中心,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商品流通的擴大,工商業更加繁盛,這些工商業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成協調工商業務,或互相聯絡感情,以應付同行競爭,排除異已,需要經常集會、議事、宴飲,於是就有了工商會館之設。這類會館,一般都是按不同行業, 分別設立,所以也叫”行館”。行館分兩種:一種是完全是同行業組成的。如南新華街的玉行長春會館,北蘆草園的顏料會館,前門外西河沿的銀號行正乙祠等,“正乙祠在正陽門外護城河之西偏,其始於康熙六年,浙人懋遷於京者創祀之。以奉神明,立商約,聯鄉誼,助游燕也”。此外,如崇外東興隆街的藥行會館、精忠廟的梨園會館等皆屬於這一類。另一種也是冠以地名的會館,但實際卻是行館。因為舊時北京有不少行業的商人和從業人員往往是某一地區的人互相援引而來的,形成行業的地區壟斷,因而這些行業的會館就以這些人的家鄉為館名。例如郭家井的寧波藥材商人建立的四明會館,小蔣家胡同的山西布行商人建立的晉翼會館,廣內大街的煙行商人建立的河東會館等。據《河東會館碑記》載:“去年易州煙莊牙儈為奸,行中不通交易者幾乎經年。卒賴三聖之靈,其人自來,懇請定為章程,永歸平允。行中同人欣喜過望之無已也。”  這類工商會館在北京約有二十多所。工商會館的始建時間,大體上是在明末清初。最早的工商會館如顏料行業的山西平遙會館,糧油業的臨襄會館,都建立於明朝。

各地江西

雲南會澤江西會館
四川洛帶江西會館
安徽安慶江西會館
山東濟南江西會館
北京江西會館
浙江廿八都·江西會館
湖南湘西江西會館
貴州赤水江西會館
貴州鎮遠江西會館
貴州銅仁江西會館
貴州紫雲自治縣江西會館
貴州貴陽江西會館
湖南湘潭江西會館
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
台北江西會館
新加坡江西會館
江西豐城江西會館
貴州石阡江西會館
安慶江西會館
貴州凱里江西會館
廣東韻關江西會館
安徽六安葉集江西會館
河南周家口江西會館  
江西會館與南豐祠
江西人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早期修建的江西會館或江西同鄉會都是以萬壽宮命名的。故濟南的江西會館周邊馬路被分別稱為南北萬壽宮街、東西萬壽宮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濟南的江西會館不但內含萬壽宮,還分管館外的南豐祠。童森老人回憶說:“我小的時候,大明湖裡的南豐祠當時是江西會館的。看門的姓胡,外號叫‘胡小子’,他是受江西會館知年委託在大明湖看祠的”。
這是怎么回事?考究一下南豐祠的來歷,不難理解江西會館與南豐祠的關係。位於大明湖東北岸的南豐祠,原名曾公祠,為紀念曾“知齊州事”(相當於刺史或太守)的唐宋文學八大家之一的曾鞏(1019~1083)而建。曾鞏為江西南豐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江西南豐人湯世培任歷城知縣時,在大明湖上建祠紀念曾鞏,即“南豐祠”。南豐祠紀念的是歷代江西在濟為官人中聲名最為顯赫的曾鞏,萬壽宮祭祀的是江西人崇尚的晉代治水名家許遜。雖然,暫未搞清楚江西會館與南豐祠的修建者、維護者之間的關係,但這兩個均由江西人修建的清代建築在舊時由江西同鄉“統一管理”卻在情理之中。
江西會館與富貴大戲院
會館是舊時同鄉聯誼活動的公共場所。各會館聚會、團拜時,都集資設宴,往往有戲曲上演。因此,濟南各會館往往修有戲台。
嚴薇青先生所著《濟南掌故》一書中,曾提到“富貴茶園(即富貴大戲院)在濟南城裡大明湖東岸司家碼頭和萬壽宮之間。”據童森老人回憶,富貴大戲院在建築上是江西會館的一部分,概為當時江西會館出租場子給戲曲演出團體的。從現存大殿至大明湖路中間黃線為當年富貴大戲院的南北跨度。
他說:“20世紀30年代,江西會館前院中的老戲台已不再演戲,但會館大殿北側的富貴大戲院卻如日中天。當時在濟南的名氣,比大觀園、北洋還要盛,樓上樓下聽戲的經常座無虛席,約有二三百人。”
伴隨著濟南的開埠,20世紀二、三十年代,濟南的劇場急劇增多。山東本土的五音戲、化妝洋琴(後稱呂劇)、山東琴書、山東落子等競相爭輝。富貴大戲院經常上演的則是京劇、梆子之類的“大戲”。濟南著名的戲曲科班“易俗社”就是在這裡演出的。另據了解,富貴大戲院還是濟南最早放電影的場子之一,當時電影叫“電光影”,放映機為比較落後的手搖式。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當年富貴大戲院的名氣一度遠遠超過了江西會館。
“當年富貴大戲院有北門和西門,進門後有一個不大的天井,走過天井往東拐,才進入戲院。戲院中間是老式方形舞台,台兩邊有柱子。觀眾可一面看戲,一面喝茶。來看戲的都是些當官經商的富人,門票很貴,一般老百姓根本捨不得花錢來這裡看戲。”童森老人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