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派(表演技巧)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法派演技(method acting),又稱“方法演技”或“方法派表演”,是一種影視戲劇表演技巧,脫胎自前蘇聯戲劇家康士坦丁史丹尼斯拉夫斯基所創立的寫實主義表演體系的演技訓練,主要通過演員外在的肢體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複雜性。

它要求演員在鏡前幕後都要保持同角色一樣的精神狀態。後輾轉傳入美國,經過另一番詮釋,改稱“方法演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法派
  • 類別:演技
  • 又稱:方法演技
  • 釋義:一種影視戲劇表演技巧
  • 前身:寫實主義表演體系的演技訓練
  • 主要人物: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簡介,方法派名人,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李·斯特拉斯伯格,伊利亞·卡贊,馬龍·白蘭度,丹尼爾·戴·路易斯,

簡介

“體系表演”分為兩在部分,即演員自我修養和演員創造角色,方法演技是令演員完全融入角色中的表演方式,除了演員本人的性格之外,也要創造角色本身的性格及生活,務求寫實地演繹角色。
方法演技由俄國戲劇大師( 即表演理論的大師和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導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他十分關注演員的表演方法,並認為演員必須精於觀察事實,揣摩現實生活中的行為,亦應對心理學有基礎認識,想像出演繹角色的心理狀況,演活角色 中國人暱稱他為“斯坦尼”,他賦予“lifeonthestage”一詞新的涵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花了多年時間探索及實驗新的方法,試圖找到讓沒有藝術天賦的人迸發出創作靈感的秘密,以達到一種真實的表演境界。 大家熟知的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達斯廷·霍夫曼、傑克·尼科爾森簡·方達、梅麗爾·斯特里 ……,便擅於透過方法演技演繹角色。

方法派名人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他認為:“演員不要用傳統舞台習慣來表演,而要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說話、姿態的方式來表演。”作為表演理論的大師和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導演,斯坦尼著作等身,他賦予“lifeonthestage”一詞新的涵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花了多年時間探索及實驗新的方法,試圖找到讓沒有藝術天賦的人迸發出創作靈感的秘密,以達到一種真實的表演境界。
當年率領莫斯科藝術劇院造訪美國的時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兩個下屬瑪利亞·奧斯彭斯卡婭(MariaOuspenskaya)及理察·博爾拉夫斯基(RichardBoleslawsky)“犯了錯誤”,他們留在美國,並開始在美國實驗劇場教授表演。
從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論和方法進入美國戲劇界和電影界,後來博爾拉夫斯基去好萊塢發展,在上世紀30年代導演了一些電影。第一個根據斯坦尼方法表演的是1931年成立於紐約的“團體劇場”(GroupTheater)。

李·斯特拉斯伯格

可能沒有多少人認識他,即使看了《教父II》,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HymanRoth是他演的。他是誰?美國表演教育界的頭號人物。年輕時的李·斯特拉斯伯格曾師從博爾拉夫斯基,算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隔代弟子。他從一接觸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開始,就立即沉浸入其中,並最終學有所成。
由燃燒著的渴望所驅使,斯特拉斯伯格和哈羅德·克魯曼(HaroldClurman)、謝里爾·克勞福德(CherylCrawford)等年輕人為了實踐革命性的表演方法,於1931年創辦了推廣新方法的“團體劇場”。
很快,他們邀請了羅伯特·劉易斯(RobertLewis)和伊利亞·卡贊(EliaKazan)加入,卡贊還很快成為劇團中的主角。劇團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克利福德·奧德茨(CliffordOdets,1903-1963)導演的《等待左翼分子》(WaitingforLefty,1935),一出好戰激進題材戲劇。該劇團並沒有支撐多久,然而其影響卻延續到好萊塢,直到“演員工作室”(ActorsStudio)成立。
斯特拉斯伯格的表演理論核心包括“即興表演”(improvisation)和“情緒記憶”(affectivememory)。“即興表演”強調非劇情文本出發的靈感火花,但包含的感情要與劇本所呈現情緒相似。“情緒記憶”要求演員回憶過去生活中的事件,從而激起真實情緒,進而轉化到類似演出情境中。他認為:“演員不要試圖去表演而是要成為自己來回應或反應。”
“方法派”是一種心理學方法,需要演員以自身經歷來激發表演,而不是僅僅作為僵化的類型人物。“衝動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表現方式。”或者說:方法演技派標榜的是,心中有所體驗,才能融入角色,所謂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也就是對角色感同身受。
羅伯特.德.尼羅在演《計程車司機》時就親自開了一段時間計程車好好體驗了一下。
有人是這樣評價馬龍.白蘭度的:如果讓他演魔鬼,他說不定能找到地獄的入口
斯特拉斯伯格自1949年開始在“演員工作室”教授表演,並於1951年起成為工作室的藝術指導,直到1982年去世前,他一直擔任這個職位。

伊利亞·卡贊

“團體劇場”最終由於財政以及藝術觀念衝突等原因解散於1941年。6年後,當初的部分夥伴為了避免新興理念的火焰完全熄滅,由克勞福德、卡贊與劉易斯出面再度建立新的組織,即“演員工作室”。一開始工作室邀請了50名專業演員,由劉易斯負責管理高級會員,而卡贊則負責初級會員的培訓。
第一年底,劉易斯退出。隨後的1948年及1949年,桑福德·梅斯勒(SanfordMeisner)、丹尼而·曼(DanielMann)加上卡贊等幾名老師依舊維持著工作室的運轉。
當然,這么些年,卡贊等人一直和斯特拉斯伯格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絡。終於,1949年,斯特拉斯伯格順理成章地加入工作室,“演員工作室”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自20世紀50年代起,工作室逐漸成為所有演員心目中的聖地,由卡贊等人所發掘培養的演員很快都大紅大紫,比如詹姆斯·迪恩通過《天倫夢覺》就一躍成為國際巨星。
在拍《天倫夢覺》時,卡贊將方法派演技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在現實中,詹姆斯·迪恩與飾演他父親的雷蒙德·馬賽(Ray鄄mondMassey)相處非常糟糕,然而卡贊不但不試圖消弭矛盾,反而刻意積極鼓勵,以至於在拍攝《天倫夢覺》中的父子衝突時,雙方的演技就產生了震撼性的特殊效果。
演員工作室”如今已經成為演員的名人殿堂,會員不收費,但想成為會員需要接受兩個階段的演技考試,一旦被接受後會員終身有效。
ActorsStudio還與紐約的NewSchool學校戲劇系合作大師班課程,比如“演員工作室”的終身會員羅伯特·德尼羅便擔任過該班演技課程的講師。

馬龍·白蘭度

他被稱為“方法派”演技集大成者,而卡贊導演的《碼頭風雲》更是“方法派”演技實踐的舞台。影片結尾的計程車對話場景,是由兩位工作室成員出演的,白蘭度扮演特里,而他的哥哥查理則由羅德·斯泰格爾(RodSteiger)扮演。
在他之前還沒有過這樣的表演,可以說他的隨意所致的發揮,讓大家大開眼界,很多後來著名的方法派的演員都受到他的影響。所以他的影迷都敬稱他為方法派的教父。
提到,他的經典之一《欲望號街車》可稱里程碑式的。在片中馬龍·白蘭度和費·雯麗採取完全不同的兩種表演方式表演,經放在一起卻那么和諧。

丹尼爾·戴·路易斯

他的表演可以說入木三分,在電影《我的左腳》中的表演使人望洋興嘆,在電影《血色將至》以及《紐約黑幫》中也有精彩的表現,打破了風格。憑藉《我的左腳》、《血色之至》、《林肯》獲得三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