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鬥爭

武裝鬥爭

通常所說的武裝鬥爭,是指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組織和使用武裝力量進行的鬥爭,包括戰爭和戰爭以外的武裝衝突,它發生於不同的階級、民族、國家和政治集團之間。其中,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武裝鬥爭,是推翻反動統治、抵禦外來侵略、爭取解放的主要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裝鬥爭
  • :用武裝力量進行的鬥爭
  • 包括戰爭和戰爭以外的武裝衝突
  • 主要手段:推翻反動統治、抵禦外來侵略
歷史簡介,中國理論,認識,實質,特點,經驗,武裝建設,軍隊性質,黨指揮槍,理論認識,鬥爭思想,勝利之本,根據地,戰略戰術,戰略方針,游擊戰,戰略進攻,

歷史簡介

武裝鬥爭的歷史源遠流長。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武裝鬥爭成為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頻繁發生,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規模和方式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在古代,主要方式是以較密集的隊形進行近戰白刃格鬥車戰;到了近代,熱兵器成為武裝鬥爭的主要工具,火槍隊和炮兵隊在武裝力量中占主導地位。歷史步入現代以後,武裝鬥爭逐漸帶有現代化色彩,往往由諸軍兵種合成的、裝備有大量坦克、艦艇、飛機、自行火炮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武裝力量,採用多梯次、大縱深、多方向的方法進行立體作戰,其規模範圍空前增大,破壞性、殘酷性大大提高。特別是進入高技術資訊時代後,精確制導武器、飛彈核武器、電子戰武器、航天武器、定向能武器、智慧型武器等新的高技術武器裝備系統的大量湧入戰場,將把武裝鬥爭推向新的歷史階段。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一切剝削階級都掌握著武裝力量,他們之間也發生武裝衝突以至戰爭。但是他們的武裝力量的首要職能是鎮壓被壓迫階級的反抗,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被壓迫階級進行武裝鬥爭是階級鬥爭的必然產物。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有奴隸反抗奴隸主階級、農民(農奴)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武裝鬥爭。在資本主義社會,則有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武裝鬥爭。
F.恩格斯1870年在《如何擊敗普軍》一文中曾提到過解決政府之間的爭端的武裝鬥爭。1871年,K.馬克思、恩格斯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時指出,公社的主要經驗就是用武裝的人民徹底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見彩圖)。В.И.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中對武裝鬥爭作了進一步的論述。他指出:武裝鬥爭是革命的最高形式,階級鬥爭在一定的條件下就要採取武裝鬥爭和國內戰爭的形式,奪取革命的勝利。蘇聯人民在列寧領導下,實踐了這一理論,推翻了沙皇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豐富和發展了武裝鬥爭的理論。毛澤東認為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他強調,在中國,主要的鬥爭形式是戰爭,而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在中國,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和人民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務。他認為進行武裝鬥爭必須依靠人民軍隊人民戰爭,武裝鬥爭必須與其他鬥爭形式相結合,它和統一戰線、黨的建設成為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主要是武裝鬥爭的歷史。
馬克思主義關於武裝鬥爭的理論,具有普遍意義,但是運用這一原理要從本國的實際出發。人民武裝力量要取得勝利,必須經過艱苦的鬥爭,關鍵是要有一條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路線和有一個能夠確立和堅持這條路線的無產階級政黨。
縱觀歷史長河,人類歷史上幾乎每次革命都夾雜著血腥,武裝鬥爭的悠久歷史,要上溯,多半應該是哪個奴隸暴動的領袖,至於無產階級的革命,從最早的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都伴有武裝鬥爭,至於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武裝鬥爭,要追溯到大革命的失敗,當時蔣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大肆搜捕殺害共產黨人,自中山艦事件後共產黨人再次想到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從上海撤離的黨中央成員匯聚武漢,準備在武漢起義討蔣,但此時控制武漢的汪精衛與蔣介石同流合污(史稱寧漢合流汪精衛蔣介石表明立場),也開始瘋狂鎮壓在武漢的共產黨人,甚至提出“寧可枉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反動口號。此時,共產黨人才清醒的認識到,必須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同年八月一日,南昌起義爆發,日後,在中國湖南、江西、廣東、湖北、福建等民眾基礎較好的地方,相繼爆發各類起義,看出武裝鬥爭不是某個人的理論,當時黨中央成員基本都認識到這點,只是毛澤東的那句“槍桿子裡出政權”最為經典,所以廣為流傳。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中國理論

認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和優點,是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中國革命以武裝鬥爭為主要鬥爭形式,是由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點決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沒有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聯合勢力總是憑藉其強大的軍隊和暴力,對人民實行獨裁統治。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已經一再地證明,在中國離開了武裝鬥爭,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務。
同時,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勢力之間的爭奪造成中國反動統治集團之間的分裂和戰爭。這種特點,又使革命武裝能夠在反動統治薄弱的農村不斷積蓄和發展自身的力量,逐步擴大鬥爭的陣地。中國的武裝鬥爭,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
黨從單獨地領導中國革命戰爭時起,即以武裝鬥爭在農村開闢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武裝鬥爭和根據地建設三方面的結合,形成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若干小塊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
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實行一系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黨通過人民戰爭,一步一步地把落後的農村改造成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先進革命陣地,並依託和發展這個陣地,通過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經過22年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終於打敗擁有優勢裝備、異常兇殘的國內外敵人,最後贏得奪取全國政權的偉大勝利。

實質

中國的武裝鬥爭的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這是因為:
第一、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是中國社會的主要民眾,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主要落實在對廣大農民的領導上。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第二、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因而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
第三、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反革命力量對農村的控制相對薄弱;廣大農村的自然經濟,以及帝國主義之間、軍閥之間的矛盾鬥爭,也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革命在農村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可能。
第四、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兇惡而強大的,而城市工人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中國共產黨要積蓄和鍛鍊力量,就必須領導農民,把落後的農村建成先進的革命根據地,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第五、事實上,農民是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中國革命戰爭正是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加下取得勝利的。
但是,由於農民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約,沒有科學的思想作指導,這些階級局限性決定了中國的農民不能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國的無產階級受壓迫最深,最有覺悟,最有組織性、紀律性,是革命最堅決、最徹底的階級,是新的生產力的代表,因此,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者。

特點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的武裝鬥爭,也不同於俄國十月革命的武裝起義。
中國武裝鬥爭的基本特點是“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鬥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後取農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鬥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這是因為:
第一、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是中國革命隊伍的主力軍。
第二、農民是中國軍隊的來源。
第三、廣大農民所在的農村,是中國民主革命走向勝利的主要的戰略基地。
總之,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正如毛澤東所說:“在中國,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務”。所以,堅持武裝鬥爭為主要革命形式,堅持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軍隊為主要組織形式,善於把武裝鬥爭這個鬥爭形式同城市工人的鬥爭等其他鬥爭形式,在全國範圍內直接或間接地配合起來,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途徑。武裝鬥爭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大法寶。

經驗

1928年11月25日,中共紅軍第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給中共中央寫了報告,總結1927年下半年和1928年井岡山根據地和其他地區的武裝鬥爭經驗。毛澤東指出,紅軍和紅色政權發生、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是: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第一、地方性的農業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裂剝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周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
第二、經過第一次大革命影響和鍛鍊的工農兵士,為建立革命軍隊和紅色政權準備了良好的民眾條件。
第三、“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階級的繼續的分裂和戰爭,而繼續地向前發展的”,這樣“不但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於全國政權的取得”。
第四、有相當力量的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
第五、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確,是紅色政權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最重要的條件。
毛澤東強調武裝鬥爭對於堅持長期割據局面的極端重要的意義,指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的割據地方的工農民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由有三:
一、毛澤東從中國國情出發,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社會的國情,強調中國革命只能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
二、毛澤東從中國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性出發,強調指出中國革命只能是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三、毛澤東還進一步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帝國主義和國內軍閥之間的矛盾、國內反動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以及中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指出中國革命的武裝鬥爭將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武裝建設

軍隊性質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民眾保持親密聯繫的新型人民軍隊。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是:“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是新型人民軍隊建軍原則的基石和人民軍隊一切行動的出發點,也是人民軍隊生存的基礎和力量的源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由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決定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通過人民軍隊的三大任務體現出來的,即:
第一,打仗消滅敵人;
第二,打土豪籌款子;
第三,宣傳民眾、組織民眾、組織革命委員會。

黨指揮槍

二、黨指揮槍的原則,即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通過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領導來實現的。
第一、黨對軍隊的思想領導,就是要加強黨對軍隊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
第二、黨對軍隊的政治領導,主要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領導,黨要為人民軍隊指出正確的政治方向,制定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要通過各種方式,使人民軍隊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
第三、黨對軍隊的組織領導,就是人民軍隊必須絕對服從黨的命令,聽從黨的指揮。

理論認識

鬥爭思想

人民戰爭是特指廣大人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組織和武裝起來進行的革命戰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長期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思想運用於軍事領域,不斷地總結經驗,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思想。

勝利之本

人民戰爭必須深入發動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相信民眾、依靠民眾,是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思想,他總是把革命戰爭的進行和勝利,建立在依靠廣大人民民眾的基礎之上。

根據地

第二、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人民戰爭的戰略基地
由於中國革命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人民軍隊沒有根據地是不能支持的。有了根據地,中國革命戰爭才有了根基,人民軍隊就能依靠根據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訓練、休整和補充的基地,就能堅持長期的戰爭,奪取人民戰爭的最後勝利。 (3)人民戰爭武裝力量的體制
人民戰爭必須實行“三結合”的武裝力量機制,即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相結合、正規軍非正規軍相結合、武裝民眾和非武裝民眾相結合(主要是民兵和游擊隊結合)的武裝力量機制。

戰略戰術

戰略方針

積極防禦
積極防禦也就是攻勢防禦——為了反攻和進攻的防禦。在作戰指導思想上是防禦和進攻的互動套用,通過防禦,保存實力,待機破敵,最後達到進攻和反攻。積極防禦是中國革命戰爭總的戰略方針,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容。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積極防禦是通過“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實現的。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又制定了深入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方針。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則提出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方針。
戰略上的持久戰和戰役戰鬥的速決戰
毛澤東指出:“戰略的持久戰,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這是一件事的兩方面,這是國內戰爭的兩個同時並重的原則,也可以適用於反對帝國主義的戰爭。”這是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過程中,為我軍制定的重要的戰略指導方針。
武裝鬥爭武裝鬥爭

游擊戰

游擊戰、運動戰和陣地戰,是中國革命戰爭的三種基本作戰形式。游擊戰是土地革命前三年和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作戰形式;運動戰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主要作戰形式;陣地戰是解放戰爭後期的重要作戰形式。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的過程中,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在分析和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科學地總結了我軍豐富的游擊戰爭的經驗,把游擊戰爭上升到戰略地位。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重要原則。它既是我軍戰役戰鬥的主要作戰方法,也是實現“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一戰爭目的的重要手段。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各個時期,歷來強調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採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

戰略進攻

戰略進攻是對戰略防禦之敵所採取的全面進攻,是消滅敵人和奪取或收復領土的主要手段。毛澤東指出:“反攻原則,是在敵人進攻時套用的,進攻原則,是在敵人防禦時套用的。”戰略進攻“是敵取守勢我取攻勢時的戰略形勢和戰略方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