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際證券大廈

十年樹人。有著“華中第一高樓”之稱的武漢國際證券大廈從開工到跨進2008年也同樣經歷了十年,但是它卻未能“樹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國際證券大廈
  • 創建時間:1998
  • 開發商:武漢香利房地產公司
  • 總工程師:郭必武
簡介,評價,

簡介

作為武漢國際證券大廈設計單位的武漢建築設計院,其總工程師郭必武曾公開表示,正常情況下,該大廈的建設周期應為3到5年。然而站在“十年”這個節點之上,這幢大樓的開發商——武漢香利房地產公司一位副總經理日前則對媒體說:“大樓確切的竣工時間仍不清楚。”
事實上,該大樓十年來一直都沒有停工過,也沒有出現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的現象,之前民間盛傳的資金短缺的說法如今也已經被排除。是什麼原因導致施工方拖延了工期呢?
按照各方推測,建設周期一拖再拖,主要原因還在於幾易設計方案:從“武漢國際證券大廈”到“民生銀行大廈”,從“40層”到“68層”,從“鋼筋混凝土建築”到“鋼結構建築”,從40層以上定位為“五星級酒店”到回歸定位為“寫字樓”……其中有專家分析,“10層以上改為鋼結構、樓層加高到68層”這一重大變更是導致工期延長的最合理解釋。
不斷變更工程方案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諸如民生銀行大廈11層的鋼結構如何與10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之間進行“對接”,修改成鋼結構建築之後大樓頂部設計如何施工,40層以上的酒店變更為寫字樓後室內設計如何調整等難題也一度成為爭議焦點。由於新設計中許多技術在湖北的建築領域尚屬首次,為此展開的專家論證會也不計其數。
無獨有偶,因最初設計由國外機構負責,後期深化設計由國內機構擔綱而延誤建築工期的北京汽車博物館,以及因頻繁改動設計方案導致預算嚴重超支、歷時五年仍未竣工的新廣州圖書館都可認作它的“患難兄弟”,但僅就工期而言,與之相比則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評價

義大利建築雜誌《AREA域》中文版執行主編姚京認為,這反映了一個問題,在設計之初,各方的參與和協商比較弱,這在國內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在國外,建築師的主導性比較強,而且一定是有一個團隊,這樣在開工之前,建築設計的合理性與後期的使用效果才能經受較完備的考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