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祖卡”系列火箭筒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

因其外形類似圓筒狀巴祖卡樂器而得名。在二戰和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巴祖卡”系列火箭筒都是美國陸軍所擁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作為等口徑火箭筒的鼻祖,它的鼎鼎大名使得同一時期的其他反坦克武器都相形見絀。甚至有人斷言,“巴祖卡”的發明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對反坦克武器發展做出的最大貢獻。它的出現讓美軍步兵在德國坦克的攻擊面前重新樹立起自信,並使得“坦克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這一著名論斷髮生了動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祖卡”
  • 外文名:Bazooka
  • 設計者:羅伯特·戈達德博士
  • 原產國:美利堅合眾國
  • 首次露面:1942年6月14日
  • 彈頭:錐形裝彈彈頭 M6、M4系列
誕生歷程,首次亮相,一戰表現,二戰表現,太平洋,朝鮮戰場,越南戰場,其他戰場,系列組成,M1系列,M9系列,種種改進,其他國家,優缺點,其他信息,

誕生歷程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的發展過程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式傳奇,它起源於兩個年輕人的執著,並藉助一個偶然的機會得以引起高層的重視,最終獲得了巨大成功。
早在一戰期間,火箭在現代戰爭中的套用已經引起了交戰各方的注意。新興的美國不甘落於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進展的德、俄兩國,在1918年夏開始啟動一個關於研究單兵火箭筒的項目,其主持者是美國火箭技術的創始人之一 ——R.H.戈達德博士。戈達德博士先後設計了多種方案,最後他認為步兵用火箭筒最合適的口徑為51mm。其設計出的火箭筒發射管全長1.68m,質量3.4kg,使用時射手須將管身前部架在自己肩膀上,以便隨時調整射擊方向,發射管後部則靠一個輕型兩腳架支撐。配套的火箭彈長510mm,質量3.63kg,其中戰鬥部質量1.81kg。當年11月初,該火箭筒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了多次試驗,最大射程曾達到685.8m,但這樣一種似乎大有前途的武器因為一戰結束而被打入了冷宮,戈達德博士的研究工作半途而廢。如果當時繼續發展下去,而且1939年二戰爆發時歐洲陸軍能夠用上這種武器的話,那么德國發動的“閃電戰”則很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世界歷史也將因此而改寫。
真正的“巴祖卡”之父當屬美國陸軍上尉萊斯利·斯金奈。從童年時代起,他就對火箭產生濃厚興趣,曾自行製造和發射過許多火箭。1931年,他被調到美國陸軍軍械部所屬的阿伯丁試驗場任職,在那裡他繼續利用業餘時間製造和試驗火箭。到1938年,他在這個當時陸軍絲毫不感興趣的領域內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 1940年,已外派夏威夷的斯金奈又被調回美國本土,參加一個所謂“特殊項目”的研究工作。該“項目”既無資金又無援助,只是考察火箭是否有作為一種武器使用的價值。雖然處境艱難,但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軍上尉愛德華·厄爾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試驗成功了一種採用滑膛身管發射、以尾翼穩定的簡易肩射火箭筒。當時惟一的困難是缺少合適的戰鬥部以驗證武器效能,但是陸軍不會因為一個無名項目的申請而單獨進行開發,斯金奈的設計面臨夭折的命運。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斯金奈為此發愁的時候,運氣卻從天而降。當時正好有一位瑞士工程師帶著他設計的空心裝藥戰鬥部來美國推銷,正在試圖開發一種反坦克步槍的美國人高興地買下了這一專利。這裡有個小插曲值得一提,此前的 1938年,瑞士人曾打算向英國駐瑞士武官出售這種設計,未能成功。但英國人從此受到啟發,研製出了No.68槍榴彈——世界上第一種空心裝藥反坦克槍榴彈。美國人也在瑞士專利的基礎上設計出了 M10反坦克槍榴彈,雖然其性能出色,但因後坐力過大,找不到合適的載體,結果長時間無人問津。1942年春,斯金奈決定將這種M10戰鬥部套用在他的火箭筒上,為了能跟M10的尺寸相匹配,他將發射管的內徑擴大到60mm,重新製造了一套整體式發射管和使用手電筒電池的電擊發裝置,又加工了12枚裝著假彈頭的火箭彈,並成功地發射了其中的3枚。
斯金奈帶著他的新設計和剩餘的9發試驗彈,前往阿伯丁試驗場,其目的是在正規試驗場上檢驗他的設計成果。運氣又一次眷顧了他。當時試驗場正在進行一項M10改進產品的表演性射擊,一輛作為靶子的坦克正在試驗場上行駛,許多軍方高層人士都在觀看錶演。斯金奈和厄爾做出了大膽的決定,決心抓住這一絕好機會。他們未徵得任何人同意,便在發射線的一端架設起自己的火箭筒。斯金奈日後回憶道:“當時的情況是,坦克正在朝我們所在的方向開來,於是我們決定向它進行射擊。厄爾用從地上揀來的一段金屬絲做了一個臨時的代用瞄準具,然後他打出了第一發彈,結果命中了目標,在坦克尚未轉彎之前,我又用1 發火箭彈打中了它……由於大家不熟悉火箭發射時所產生的特殊聲音,那些用星徽裝飾起來的觀眾(意指高級軍官)全都轉向我們這邊看,其中就有巴恩斯少將,他是地面軍械發展部的負責人。巴恩斯走過來,拿起火箭筒打了一發並命中了坦克,其他人也都爭相前來試射,直到把剩下的幾發火箭彈全部打完為止……”官員們臨時決定將這種火箭筒定為小批量生產項目。隨後的事實證明,這項在試驗場上作出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
在幸運地避免了各種官僚主義及繁文瑣節的干擾和延誤後,軍方著手實現一項應急計畫,以求陸軍部隊能夠迅速裝備這種新武器。美國式的高效率很快得以體現,在正式定型之前,這種武器就已全面投產。1942年5月19日,軍械部與通用電器公司簽訂了在30天內生產5000具火箭筒的契約。在提前完成任務後,又安排了一次規格很高的射擊表演,許多盟國代表應邀出席觀看。在這次表演中,蘇聯人第一次接觸到美國的這項發明,隨後他們表達了希望得到這種武器的願望。他們的要求得到了滿足,首批數百具產品隨即被運往蘇聯戰場。這次表演的成功使得美國軍方追加了大批訂貨。由於德軍入侵北非,前線急需這種反坦克武器,絕大多數產品直接從工廠送往碼頭,然後裝船運往北非,為了趕時間,有些火箭筒是用飛機空運到港口的。

首次亮相

突尼西亞上,美國第1軍的步兵們正因為沒有合適的反坦克手段而苦惱,新型火箭筒的到來使他們喜出望外。1942年11月,首批得到這種武器的部隊幾乎沒有經過訓練就帶著它們投入了戰鬥。儘管如此,火箭筒的使用效果卻出乎意料地出色。來自北非的戰報之一說,由於射手的緊張和開火時機過早,射出的數發火箭彈都偏離了目標,但被伏擊的德坦克分隊誤以為自己遭到105mm榴彈炮的射擊,於是打出了白旗。不過這種武器至此仍沒有正式的稱呼,德軍最初稱之為“肩射炮”,美國大兵們則戲稱它為 “花花公子喬治炮”,後者這種帶有明顯色情意味的名字顯然難登大雅之堂,於是有些人又把它叫作“巴祖卡”(bazooka),這個名字來源於當時一位名叫鮑勃·彭斯的美國廣播喜劇明星表演時使用的一種粗管樂器,這種樂器與火箭筒發射管的形狀十分相似。儘管這只是一種通俗的稱呼,不是正規的軍事術語,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會沿襲至今。

一戰表現

巴祖卡的原型是一種火箭動力武器,而他是由羅伯特·戈達德博士根據美國陸軍的契約設計出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戈達德在克拉克大學供職的同時還在威爾遜山天文台為一戰中的美國軍隊設計管狀發射火箭。他和他的同事克拉倫斯·希克曼博士共同於1918年11月6日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實驗場為美國陸軍通訊兵展示了該種武器。但是由於五天后協約國就和和同盟國在康邊停戰協定上籤字(一戰結束),所以該型武器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巴祖卡發展項目的拖延很大情況上也與戈達德深受肺結核的病害有關。在直到1923年的這段時間裡,戈達德一直在馬里蘭州的Indian Head為美國政府做兼職,不過很快的,他就將自己的重點移到了其他與火箭推進有關的項目上去了。
錐形裝藥
炸藥裝藥的發展可以追述到1880年,美國的物理學家查爾斯·愛德華·門羅第一次將炸藥裝藥的研究投入到實際的研究工作當中。而在20世紀30年代,來自瑞士的移民亨利·莫豪普特在為美國陸軍部(美國國防部的前身)負責設計爆炸物時又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莫豪普特設計了一種使用錐形裝藥的反坦克手榴彈,它能夠擊穿60毫米(2.4英寸)的戰車裝甲。可以說,它是在那個時代最好的單兵武器。因此,手榴彈被制式M10所代替。但是,M10手榴彈有3.5磅(1.6公斤)重,如此重的單兵武器難以用手擲出。並且因為他過重,不能用來當做槍榴彈來發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將其裝備到坦克上,讓步兵來操縱射擊。如果這樣的話,那么他就難以在複雜情況下第一時間發揮作用。所以一個較小,較弱的M10縮小版:M9出現了。M9可以用步槍來發射,這也帶動往後一系列的槍榴彈的設計發展,像M1(斯普林菲爾德M1903),M2(恩菲爾德M1917)和M7以及M8(M1加蘭德)。然而,真正能夠與坦克抗衡的單兵武器還沒有出現。之後,在其他國家在此方面領先的時候,美國軍方正準備評估一個既大且威力十足的反坦克槍的計畫。火箭發動機與錐形裝藥彈頭兩者的結合最終成為陸軍輕型反坦克炮的發展方向。
火箭動力錐形裝藥武器的發展
在1940年,美國陸軍萊斯利·斯金納上校的手下愛德華·烏赫爾中尉建議用他新近發明的火箭筒來發射加裝火箭推進器的M10。在戈達德手下克拉倫斯·希克曼的幫助下,M1的原型在華盛頓特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的Corcoran Hall完成了。這款M1擁有一個金屬發射管,一個木質槍托,一個手柄和瞄具。發射60.07毫米的火箭彈(官方資料為“M6,2.36英寸”,這樣是為了與60毫米迫擊炮彈區別)。火箭彈後部插有尾隨引線。頂部的鑄鋼彈頭內含有1.6磅的高能炸藥。木肩上的兩節乾電池會在士兵扣動扳機時點燃火箭引線,在一次發射後,電線會被協助裝載器給連線到原先的兩個觸點上。
雖然武器有一些可靠性和命中的問題,但是美軍的軍械官在看過其對坦克炮塔的穿透能力後對他十分滿意。試驗證明M6火箭彈能夠穿透4.5英寸(112毫米)的鋼板。為此,美軍取消了所有的反坦克槍的項目並且在1942年批准了M6火箭彈和M1火箭筒的製造項目。M1火箭筒即將第一次在戰場中使用。
到了1942年年底,改進型的火箭筒M1A1出現了。M1A1的前端手柄被拋棄了,長度為54英寸(1.37米),重達12.75磅(5.8公斤)。
M1發射的M6火箭彈十分不可靠,所以軍方馬上就M6的改進型M6A1來代替原來火箭彈,發射M6A1的火箭筒也改用成M1A1。在M6之後,軍方還推出了一系列使用M6A1火箭發動機和尾翼組件的替代彈頭,像2.36英寸的M10發煙火箭以及他的一系列的改進型(M10A1,M10A2,M10A4)。軍方使用白磷發煙彈頭(WP)來代替反坦克彈頭,這種彈頭不僅可以通過發煙來阻礙敵軍的視野,還可以通過爆炸所產生的燃燒顆粒對敵人進行殺傷。所以,美軍一般用M10來標記目標,用煙霧令敵軍炮手和駕駛員失去目標,還用煙霧來將敵軍驅出掩體和防空洞。2.36英寸的T31燃燒火箭彈是M10火箭彈加裝燃燒彈頭的變種,他可以輕易的摧毀敵人的燃料,物資和彈藥。
原版的M1A1在前端裝有一個簡易的鉸鍊表尺和一個無加固的發射筒。在戰爭中,對M1A1進行了一些修改,例如增大木肩里的電池設計,但是士兵們經常反映稱電池總會在槽中卡住(後來木肩里的槽被擴大以容納更大的電池)。其次就是前瞄準器和後瞄準器的問題,前瞄準器的側面刻有100碼,200碼和300碼。但是在以後的型號中,鐵制的瞄準器被塑膠的取代,但是塑膠瞄準具會因為日光強射最終變的不透明及模糊不清最終造成難以射擊。後來,鐵制瞄具被包裹起來不被使用。火箭筒在有50碼的增量的情況下,射程為50碼到700碼(46米到640米)。發射筒還附帶一個體制支架以協助發射。
戰場上的經驗所帶來的變化
1943年,美軍的奧格登軍械所和其他的一些軍械所收到了一批戰地報告,報告稱M6A1火箭彈在準備發射的時候,經常會提前的在M1A1的發射筒內自爆。得知此事後,軍方在阿伯丁實驗場內使用各種金屬項圈進行繞接試驗,希望這樣就能延遲他起爆的時間。直到孔塞測試表改進之後,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
最初與M1和M1A1配套的M6和M6A1都有一個尖尖的彈頭,戰場上的士兵們發現,當他們在低角度狀態下射擊時,火箭彈總是會偏離目標。因此,在1943年年底,2.36英寸口徑的採用最新M9火箭發動機的M6A3出現了。M6A3長19.4英寸(49.28厘米),重3.38磅(1.53公斤)。新款的M6A3為了改善在低角度下的發射情況,削鈍了彈頭。並且實驗報告稱,在加裝新型圓形尾翼組件的情況下,M6A3的飛行情況得到了改善。新款的M6A3能夠穿透5英寸(125毫米)的裝甲板。
巴祖卡在早期存在電池問題,使得它不得不把打火系統從電池打火改為用扳機操縱的磁力發電打火系統。為了防止擦槍走火,打火系統被納入了可分解的電磁發電打火系統里。這樣產生的最大變化是,發射筒被分成了兩部分,而他們可以用卡口式接頭附屬檔案相聯合起來。這一改進使其變得更輕便,更適合空降部隊攜帶。最後,經過改裝得到的兩段式火箭筒是M9A1。然而,經過了這一長串的修改之後,M9A1竟長達61英寸(1.55米),重達14.3磅(6.5公斤)。這樣的話,它就從原先一個輕巧,方便的一次性武器轉變為一個沉重,笨拙的複雜武器。
1944年10月,軍方從前線得到了M1A1,M9及其彈藥M6A1對於德軍裝甲攻擊不利的報告。經過對美軍繳獲的德軍的8.8厘米RPzB 43 and RPzB 54 Panzerschreck進行研究,美軍設計出了更強大,更具有威力的3.5英寸M20火箭筒。然而,當設計還沒完成時,戰爭已近結束了。
1945年,美國陸軍化學戰機構使用M9和M9A1火箭發射器,研製出了2.36英寸的氯化氰裝藥的M26化學火箭彈。[11]氯化氫是一種致命的毒劑,它具有穿過一些防毒面具的能力。在實戰中,人們發現用這種武器來驅散在山洞掩體中躲藏的日本兵十分有效。 儘管美國軍械庫存處有該武器的身影,但是他從沒有正式發給或部署給任何的戰鬥人員。

二戰表現

據悉,巴祖卡的第一次使用是在蘇聯前線和1942年11月登入北非中的火炬行動,這些M1和M6火箭彈都是為了及時裝備入非作戰的美國軍隊而倉促製造的。不過在登入前的那個晚上,德懷特·艾森豪將軍震驚的發現他的軍隊里竟然沒有一個人拿到巴祖卡火箭筒。
一開始,由於沒有人得到過專業訓練,那些可靠的M6火箭彈連同著M1火箭筒並沒有在北非戰場中得到廣泛使用。[14]但是當一些德軍在俘虜美國軍隊時,他們發現了這個武器並給他們自己提了個醒。當美軍將軍在1943年到達突尼西亞前線時,他發現沒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他巴祖卡火箭筒能否阻擋住德軍的坦克。
另一個問題出現在1943年5月。當盟軍在攻打西西里島時,盟軍部隊中裝備了少量的M1A1(發射的是M6A1改進型火箭彈)。在一次戰鬥中,巴祖卡擊毀了四輛中型坦克和一輛虎式坦克。而能把虎式坦克被擊毀是因為火箭彈是從駕駛員的觀察孔穿過去。[14] 但是在戰鬥中,巴祖卡也凸顯出一些問題,例如當巴祖卡在發射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尾煙,這樣會暴露射手的位置。並且在戰鬥中,巴祖卡小隊的隊員們為了向裝甲目標射擊,不得不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因此傷亡十分巨大。而這種必須暴露在德軍的反擊火力之下的任務,在其他士兵看來不僅僅是極度危險的任務,甚至應該說是自殺任務。
在1942年年底,德軍已近從火炬行動中俘虜的美軍士兵手上和得到美軍捐贈的俄國士兵手上得到了巴祖卡。德國也迅速的開始研製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他們將彈頭從60毫米(2.36英寸)增大至88毫米(3.46英寸),這種武器就是我們所熟知的Panzerschreck(坦克殺手)。這種武器有更大,威力更強的彈頭,他的穿甲能力相對於巴祖卡大大提高。諷刺的是,美國士兵也希望能有一些加大彈頭的巴祖卡,但是遭到拒絕。在用M9和RPzB 54 Panzerschreck向德國的黑豹坦克進行對比射擊後,美國陸軍的唐納德·E·劉易斯下士對上司說Panzerschreck“比巴祖卡強多了……”
在法國,查理·卡朋特少校將在他的L-5 Sentinel的每個機翼下裝備了三個巴祖卡火箭,並且他說他用這個摧毀了德軍的14輛坦克。
儘管在1943年年底,美軍使用了M9火箭筒以及威力更強大的M6A3火箭彈,但是德軍裝甲車上的更厚的新型鑄造裝甲和裝甲側裙以及間隔裝甲使用是的巴祖卡的攻擊效果急劇下降。這使得巴祖卡必須對準那些裝甲車低防護的部位,例如履帶,觀察孔,車輪或者是後發動機。在1944年5月20日的信中,喬治·巴頓將軍在給他同事的信中寫到:“巴祖卡的作用並不是去擊毀坦克,而是不讓坦克隨意欺凌步兵的最後手段。為此,巴祖卡要在30碼的範圍內射擊。

太平洋

太平洋戰爭中,如同在北非一樣,巴祖卡也存在著可靠性的問題。在使用中,巴祖卡的電池點火系統容易損壞,並且巴祖卡的火箭發動機也會因為長期暴露在潮濕,高溫和高鹽份的空氣中而失效。但隨著M1A1可靠性得到解決,巴祖卡成為了一種攻擊日本陣地的利器,像混凝土掩體和盒裝碉堡都能夠被巴祖卡摧毀。不過他對椰子和沙子組成的掩體就不是很有效了,因為那些掩體的結構過於彈性導致他們可以吸收火箭彈的衝擊力而不使其爆炸。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大多數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一般都是使用M2火焰噴射器來攻克這些掩體。雖然火箭彈彈頭能夠極其容易的擊穿日軍坦克和裝甲車的輕薄的裝甲,不過美國士兵們還是很少用火箭筒來攻擊日軍的坦克。總的來說,雖然M1A1,M9和M9A1一直被稱為是反坦克武器,但是他在太平洋戰場中主要還是用來反掩體的。後來,艾森豪將巴祖卡連同核子彈吉普C-47運輸機並稱為四個勝利工具(Tools of Victory)。

朝鮮戰場

在二戰結束後,美軍以德國的Panzerschreck為藍本設計出了3.5英寸(88.9毫米)的M20“超級巴祖卡”。他與德國的Panzerschreck威力相當,M20重達14.3磅(6.5公斤)並且可發射重9磅的(4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火箭彈。當M20發射時需要兩人一組來操縱“超級巴祖卡”射擊,一般情況一個小隊一分鐘可以發射6枚火箭彈。與以前的型號一樣,M20的裝彈有M29A2(practice)和白磷發煙彈(T127E3/M30)。由於吸取了在惡劣,潮濕環境下的教訓,新型的彈藥外加防潮包裝,除此之外還附有M20的戰地保養手冊,裡面包含了如何維護維修潤滑等多個內容。M20還附有備用火箭彈。當他從兵工廠出場時,M20會全身都會被塗滿抗菌塗料,並且電磁打火機還被塗上“柯斯莫林”(Cosmoline)。直到需要發射的時候,這些包裝塗料才會被祛掉。
戰後,由於政府預算問題,美軍最初部署到朝鮮的軍隊裝備的基本都是2.36英寸的M9/M9A1,而用的也是二戰時的M6A3庫存。在戰爭初期,老式的M9和M9A1一直在對蘇聯對朝鮮援助的裝甲車進行摧毀。在鳥山之戰中,美國陸軍特遣隊通過射擊坦克的後置發動機,致使33輛北韓的T-34/85坦克停滯不前。此外,有許多戰地報告提到M6A3彈頭在命中後沒有爆炸,進過討論,軍方最終認為這是由於彈藥在儲存時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養所致。於是M20和3.5英寸的M28A2高爆反坦克火箭彈匆匆地被從美國調運到朝鮮,事實證明,M20對T-34以及其他蘇聯坦克極其有效,如在大田戰役中威廉·弗里希·迪安少將曾親持巴祖卡攻擊T-34,此戰中共有十多輛T-34被空軍和巴祖卡擊毀。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超級巴祖卡"是戰爭前夜才開始生產的,並不是美軍遇到坦克後才緊急研製的。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大量地使用了從解放戰爭戰場上繳獲國軍使用的2.36英寸的火箭彈來攻擊美國的謝爾曼巴頓坦克。並且,中國還按照M20製造了51式反坦克火箭筒。

越南戰場

M20超級巴祖卡在越戰初期得到使用,後來慢慢的被M72火箭筒所代替。雖然其很少用來摧毀敵軍的裝甲車,但是其經常被用摧毀敵軍的陣地工事。直到60年代末,M20依然還在南越和地方武裝內使用。

其他戰場

葡萄牙曾在非洲的葡萄牙殖民地中與當地的馬克思主義游擊隊的戰鬥中使用過M9A1和M20。法國軍隊也曾在印度支那阿爾及利亞的戰場中使用過M1A1、M9A1和M20。

系列組成

巴祖卡60mm火箭筒一般分為兩大系列:一種是M1系列,由M1和M1A1 組成;另一種是M9系列,由M9和M9A1組成。

M1系列

最早的M1於1942年7月定型,外形與後續型號差別較大,其主體是一根長 1.38m的無縫鋼管,左側焊接有簡易機械瞄具,下方有兩個帶有木製護片的握把和一個大型的木製肩托,在筒口部有一個不大的方形擋焰片,筒尾部有一個鋼絲焊成的喇叭狀支架,支架的作用並不是消除後噴尾焰,而是防止筒尾因磕碰變形而影響火箭彈的裝填。在筒身中、後部設有金屬加固環,以減小筒身變形的可能性。這些設計或多或少地都曾被後來的各型火箭筒所效仿。M1筒尾上方有一個接線盒,從中牽出兩根導線,一根與肩托內的電池相連線,另一根則通到扳機,用來控制線路的閉合。發射機構由發射機體、扳機、扳機簧、電路接觸環以及手電筒電池組和導線、檢驗燈等組成。筒身中部設有皮革防熱護套,此外還有方便攜行的背帶,一端連線在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後部。M1的主要缺點是體積、質量較大,電池安裝和更換比較麻煩,而且一旦電池安裝以後整個點火線路就由扳機控制,不夠安全。
M1A1誕生於1943年7月,它改進了筒身和電池的結構,外觀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取消了前握把和筒身上方的接線盒。為了更好地保護射手免受後噴燃氣的傷害,M1A1還在筒口部安裝了一個大型的喇叭狀擋焰圈,而且為了保證使用安全和延長電池的壽命,在握把上增加了一個手動保險。

M9系列

M9和M9A1的定型時間為1943年10月,兩者在外觀上更為簡潔,肩托改為鋼板衝壓而成的空心多邊形,握把護片改為樹脂材料,而且採用了和握把等高的大型扳機護圈,以便在冬季戴手套時使用。為了方便傘兵使用和在叢林地區作戰,M9A1的筒身改為可以拆卸的兩段式,筒口擋焰圈直徑也有所減小。和M1 系列相比,M9系列最大的改變就是放棄了對環境適應性比較差的乾電池電源,取而代之的是更可靠的小型發電機,通過扳機驅動產生髮射火箭彈所需的點火電流。
“巴祖卡”M1和M9系列均使用M6系列60mm火箭彈。其中M6A1火箭彈是在最早的M6火箭彈基礎上改進的,全長549mm,質量1.54kg,由戰鬥部、引信、發動機和穩定部4大部分組成。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前端有鋼製的錐形風帽,後部為鋼製錐形藥形罩、227g黑索金/梯恩梯主裝藥和後彈體,後彈體底部有連線火箭發動機的螺套。火箭發動機本體為一段無縫鋼管,前部鉚焊有引信室,中間的孔內裝有擊針體和隔離簧,上部螺接有傳爆體,後者的前端伸入主裝藥底部。引信原理極為簡單,擊針體平時由隔離簧與雷管隔開,並被一個鋼絲保險銷固定,發射前抽出保險銷,當火箭彈擊中目標時,彈體減速,擊針體因慣性作用壓縮隔離簧,擊發雷管並引爆主裝藥。發動機的尾部螺接有拉瓦爾噴管,內部壓有擋藥板,噴管口有密封墊,發動機裝有8根單孔雙基發射藥柱,以固藥柱固定在發動機前部。擋藥板中間的孔內安裝有一個電點火具,兩根分別為紅、黃色的導線從噴管處引出,一根固定在尾翼上,一根用來與火箭筒相連線。噴管四周均勻地焊有6片條形尾翼,作為火箭彈的穩定裝置。M6A1的缺點是尖錐形彈體在大角度碰撞目標時容易發生跳彈,而且條形尾翼的穩定效果不甚理想。於是後來出現了M6A3火箭彈。M6A3火箭筒的基本結構與M6A1火箭彈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改用前部為半球形的圓頭風帽,採用環形尾翼作為穩定器,火箭彈全長也縮短到493mm。此外尚有訓練時使用的M7A1、 M7A3練習彈,以及T26E1、T26E2型黃磷煙幕彈等彈種,彈質量均為 1.55kg。
雖然“巴祖卡”取得了成功,美軍主力步兵師平均裝備量達557具,但美國陸軍軍械部還是認為它的60mm口徑過小,在坦克裝甲不斷加厚的形勢下很快就會變得過時,因此在1944年底之前,又設計出一種更有效的放大型號,其口徑增加到88.9mm,稱之為“超級巴祖卡”。然而國防部拒不接受這種武器,儘管“超級巴祖卡”的試射已經取得成功,也只能束之高閣。整個二戰期間,美軍使用的都是 60mm口徑的“巴祖卡”。但不出軍械部所料,1945年的戰鬥表明,在對付德國 “虎式”等新型坦克時,現役“巴祖卡”的口徑顯得太小,威力明顯不足。
當1950年夏韓戰爆發時,美軍士兵們繼續帶著“巴祖卡”參加了早期的戰鬥。但在朝鮮人民軍鋼鐵洪流面前,“巴祖卡”暴露出口徑過小、威力嚴重不足的缺陷,甚至差一點因此毀了自己的名聲。1950年7月5日,當美軍第24步兵師“史密斯特遣隊”遭遇朝鮮人民軍105坦克師時,他們發現60mm“巴祖卡”對蘇制T34/85坦克幾乎毫無辦法,其中一輛坦克連中22枚火箭彈居然仍能開動,整個特遣隊在坦克履帶的碾壓下很快潰散。在兩天后的平澤防禦戰中,24師34步兵團又遭重創,團長馬丁上校在操縱“巴祖卡”對一輛T34/85坦克開火時被先行擊斃。
一份份十萬火急的電報接連發往美國本土,內容都是催促儘快增派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陸軍軍械部終於想起了1944年研製的“超級巴祖卡”,並迅速派人找出圖紙,重新啟用。僅僅幾周時間,美國本土的數家兵工廠就趕製了數千具 “超級巴祖卡”和配套的彈藥,空運到西海岸並立即裝船運往朝鮮,有些甚至用飛機直接空運到了前線。
借韓戰之機得以“死而復生”的“超級巴祖卡”定型為M20,其外觀很像放大了的M9A1,帶有大型整體式護圈的握把和鋼板折成的肩托,除口徑增大外,全長也增加到1.53m。為便於攜帶,其改進型M20A1將發射筒設計為可拆卸的兩截式,前後兩筒均長約0.76m。前筒是結構簡單的滑膛無縫鋼管,質量約2kg,口部焊接有喇叭狀擋焰圈,筒外焊有固定環和準星等,後部焊接有連線突筍,與後筒前端的環形卡槽相配合可將兩段發射筒固定在一起。後筒質量約4.3kg。主體仍舊是一根無縫鋼管,但結構比較複雜,前部焊有卡槽,尾部焊有喇叭狀的護圈,下方前部焊接有握把及護圈,握把內裝有點火用電磁發電機和大型扳機,握把後部、筒身左側焊有可摺疊標尺,筒身中部下方有鋼板彎折而成的大型肩托,通過兩個卡箍以蝶形螺母固定在筒身上,卡箍同時起到壓住導線的作用,筒身末端上方焊接有火箭彈擋板和導線連線固定裝置。M20A1B1是M20A1的輕量化型,不同之處僅在於大量使用鋁合金材料,總質量降至5.9kg。
超級巴祖卡
後期生產的“超級巴祖卡”系列有局部改進:一是可以加裝兩腳架;二是在肩托前部增加了一個可以調節高度的立桿,其底部焊有一個小型底板,臥姿射擊時和兩腳架配合可以將火箭筒支撐在地面上,以緩解射手疲勞;三是配有光學瞄準裝置。“超級巴祖卡”的威力有大幅度提高,發射M28A2高爆破甲彈時的膛口初速超過100m/s,破甲威力為279mm,最大射程也增加了1倍多。
“超級巴祖卡”配用M28系列火箭彈。其中常見的M28A2高爆破甲彈與 M6A1火箭彈的結構基本一樣,但外徑和體積都大為增加,局部細節設計也更加完善。藥形罩改為銅製單錐等壁厚藥形罩,裝藥為875g,錐形圓頂風帽以螺紋與後彈體固定。該彈配用M404系列機械觸發引信,保險裝置只有使用前取下的保險帶和保險銷,發射時擊針體只受到隔離簧的限制。發動機內有12根發射藥柱,連線座內有密封物隔離,防止火藥燃燒的熱量傳遞給引信。電點火管上有藍、紅、綠三根導線引出並穿過尾塞分別固定在環形尾翼的不同位置上,平時有保險夾將各線分開。該系列火箭彈靠彈體顏色和標識來識別彈種,M28A2高爆破甲彈彈體為綠色或土褐色,標識字元為黃色;彈體為藍色、標記為白色的是 M29A2練習彈,不裝炸藥和火工品,彈體為厚壁鋁合金製成,配用的惰性引信僅能動作而不能發火,其餘結構與M28A2破甲彈完全相同,彈道基本一致,使用方法也相同;彈體為灰色、標識為黃色,
同時在彈體錐部有一圈13mm寬的色帶的是M30黃磷煙幕彈,它屬於特種彈,既可縱火也能釋放大量煙幕,其基本結構與M28A2破甲彈相似,區別是彈體後部裝填了1kg黃磷煙幕劑,引信後增加了一根用於引爆裝劑的M8炸藥管。 M28系列火箭彈裝填前要先將彈上的保險帶和短路夾取下,裝填到位後,發射筒擊發裝置內的擋板就會卡入尾環上的一圈溝槽內,將火箭彈固定住。此時,火箭彈尾部靠前的一個圓環與擊發裝置內的點火卡爪接觸,而後部的尾環與發射筒接觸,構成了一個點火迴路。射手扣動扳機時,電磁發電機產生一個電流脈衝,流經迴路時啟動火箭彈發動機內的點火管,進而點燃火箭彈發動機內部的裝藥,當燃氣壓力達到一定值後,吹掉噴管口部的密封片,進而推動火箭彈飛出發射筒。由於彈種增多,使得“超級巴祖卡”系列的用途更加廣泛,除打擊裝甲目標外,對付固定火力點和工事也非常有效,因此“超級巴祖卡”成為在朝鮮戰場上對人民軍和志願軍威脅最大的步兵武器之一。
“超級巴祖卡”的到來對於美韓軍隊來說真是“雪中送炭”,88.9mm口徑使得它的穿透效果比前輩高出很多,在它面前,人民軍的T34/85和IS-2擁有的裝甲優勢大大減弱。它和陸續增援而來的57mm反坦克炮、130mm無控火箭彈以及M-46坦克並肩作戰,扼制住了人民軍的坦克攻勢,使得戰場形勢向有利於美韓的方向發展。僅大田戰役中,美軍就在空軍的配合下,使用“超級巴祖卡”和其他武器,擊毀了20輛以上的北韓坦克。
由於使用技術逐漸嫻熟,“超級巴祖卡”取得的戰果越來越多。1950年9月17 日凌晨,美軍陸戰第5團D連和配屬的坦克排在仁川附近伏擊人民軍第18師22團一部。當人民軍行軍縱隊接近陣地前約70m處時,“超級巴祖卡”首先發難,準確命中了第一輛坦克,接著M26坦克、75mm無後坐力炮先後開火,短短5分鐘內人民軍6輛坦克全被擊毀,22團2營幾乎全軍覆滅。而在9月26日夜,人民軍第16坦克旅反擊美軍“林奇特遣隊”的戰鬥中,“超級巴祖卡”和M4A3坦克共擊毀了6輛 T34/85,第16坦克旅被迫分散北撤。
在這一階段的戰鬥中,任何反坦克武器在鼓舞士氣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沒有“超級巴祖卡”表現得那樣突出。以至於多年以後,韓國有人還把釜山戰役仁川登入直至占領平壤那一段歷史,歸功於當時美國已經設計出了 “超級巴祖卡”,而且有能力立即生產並充分供給部隊。

種種改進

對“巴祖卡”的各種改進嘗試,早在二戰期間就已經開始了,除了官方的改進外,許多個人也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1944年,在法國北部博卡耶附近灌木叢中進行了一場殊死戰鬥。為對付遠處塹壕中的敵人,美軍某軍士想出了一個能有效發射殺傷榴彈的方法。他將“巴祖卡”火箭彈上的破甲戰鬥部擰下,在原處串連固定了兩枚MKII手榴彈,裝填手拔出手榴彈的保險銷,然後將這個簡易裝置小心翼翼地插入發射管尾部,再由射手將它們發射出去。手榴彈的保險片在出膛後自行脫落,而彈體於4秒後在目標上空爆炸,這種簡陋的變通型號試驗成功了。不過,這次偶然的成功顯然被過份誇大了,皮卡汀尼兵工廠被迫生產了9萬發破片殺傷型火箭彈,並緊急送往法國,但此時戰鬥已從叢林轉移到了城市,破甲戰鬥部在巷戰中明顯比殺傷型的作用要大,根本不需要後者了。因此這種改型再未生產過,僅有一發樣品作為對那位不知名的軍士的紀念,存放在兵工廠展品室內。
雖然“巴祖卡”本質上是一種單發發射武器,但有些人不斷地研究一些連發機構或自動裝填裝置,試圖使其實現連續發射。其實考慮到武器的尺寸、質量和攜行性,這種改進並無多大實際意義,但這種嘗試的確進行過很多次。二戰期間,美國陸軍中有人曾經將兩具“巴祖卡”並排安裝在一起,共用一套發射電路,目的是使其具備連發能力,以便在一發火箭彈脫靶時能迅速發射另外一發,提高命中率。韓戰時期,這種思路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戰場上美軍曾改裝過一種四聯裝的“超級巴祖卡”,但其設計初衷並不是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而是作為步兵排的一種近距離支援武器,雖然當時這種武器曾投入過實戰使用,但僅僅局限於對志願軍的戰壕進行過幾次射擊,其有效性並未獲得承認。然而這種思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以致在韓戰結束之後不久,皮卡汀尼兵工廠就開始進行一種三連發88.9mm火箭筒的試驗。這種武器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布局,在普通發射筒的上方設計了一個箱形彈倉,火箭彈藉助一個彈性供彈器壓在彈倉內,當下面的一發彈發射出去以後,射手轉動位於彈倉前方的曲柄,另一發彈即落於發射筒內。發射筒的側面設有觸點,火箭彈下落到位後,觸點與火箭彈自然接通,而不必像以前那樣必須用插頭才能接通電路。射手轉動曲柄的速度有多快,發射速度也就有多快。不過這種裝置也存在著缺陷,最嚴重的一點是它存在自炸的危險。由於正在發射的火箭彈會向後噴出高壓火藥燃氣,這些火藥燃氣很可能會進入彈倉並點燃下一發火箭彈的發射藥,而該系統依靠重力供彈,在彈倉與發射筒之間無法加裝隔板。因此,這種連發火箭筒確實不是一種符合實戰要求的武器,而且其質量和尺寸已經超過了單兵負荷的上限,所以這一方案最終被否定。

其他國家

除了“鐵拳”外,二戰期間德軍還廣泛使用過另一種反坦克武器,即88mm反坦克火箭筒。它是二戰期間德國對外國武器進行改進並加以利用的典型實例,原型即是著名的“巴祖卡”,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也是一種取之即來的現成解決辦法。關於“巴祖卡’進駐德國有兩種說法。1942年底,第一艘裝載著“巴祖卡”的美國輪船抵達蘇聯,不久之後德國人就發現了這種新式火箭筒的優越性,一些樣品很快被送到德國。另一種說法是,樣品來自於北非。無論是哪種渠道,次年夏季,“巴祖卡”的德國版就已下放給在蘇聯境內作戰的德軍部隊了。它的尺寸要比原型大得多,發射筒長1.64m、質量9.25kg,最早採用的4322型火箭彈的質量約3.25kg,射程達到150m,破甲威力約160mm,後期的4992型射程增至180m。該武器很受德軍步兵的歡迎,用它對付蘇軍T34坦克非常有效,1944年7月前已經生產了38.2萬具。為什麼採用88mm口徑?這也許與德國人對88mm高射炮的信賴有關,但更多的是對火箭筒的穿甲威力和攜行性能兩者之間的權衡所致。德國設計師們曾將火箭筒的口徑進一步增加到100mm,但此方案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這時發射筒的質量已達到13.6kg,筒身長度超過1.8m,很難在實戰中使用,而射程和威力卻沒有明顯增加。
早期型88mm火箭筒沒有擋焰板之類的防護設施,射手必須使用長手套、面具等保護自己不受後噴焰傷害。1943年10月,配備護盾的改進產品面世,發射筒質量約1lkg,1944年夏季投入實戰。1945年初,出現了另一種縮短發射筒、改進了瞄準裝置的88mm火箭筒。這些德國的“巴祖卡”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得到廣泛使用,直到二戰結束。
令後世研究者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蘇聯人在已經掌握了空心裝藥戰鬥部技術的情況下卻沒有仿製“巴祖卡”。這也許是因為當時蘇聯各軍工廠的生產任務已經十分飽和,也許是蘇軍步兵在面對坦克的時候習慣了用鋪天蓋地的火炮覆蓋和坦克反坦克炮解決問題。不過蘇聯人倒是也不排斥步兵反坦克武器,在一些柏林戰役的紀錄片裡發現了蘇軍使用繳獲的德國鐵拳轟擊的影像。而深受其害工業基礎薄弱的日本根據在太平洋戰場上繳獲的“巴祖卡”,仿製出70mm和90mm兩種口徑的反坦克火箭筒,但未及正式列裝,便戰敗投降了。
作為美國的盟友,二戰期間中國和英國一樣,得到了包括“巴祖卡”在內的大量美援裝備。截至1945年4月底,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給中國軍隊的“巴祖卡”中運抵印度的共有1886具。按照史迪威將軍的安排,在印度蘭姆伽重新編練的中國駐印軍中,每個營屬追擊炮排中都配備有兩具“巴祖卡”。蘭姆伽整訓期間,學習操作這些美式火箭筒是步兵的重要訓練科目之一。在反攻緬北的戰鬥中,駐印軍裝備的“巴祖卡”在對付日軍坦克和工事火力點方面取得了一定戰果。1947年4、5月間美軍撤離中國時,向國民黨方面移交了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僅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平津地區就遺留60mm火箭彈3646發、88.9mm火箭彈300發,加上抗戰結束後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當時的國民黨軍隊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巴祖卡”及彈藥。到1946年12月,新六軍、十三軍、七十一軍分別裝備84、99和97具“巴祖卡”,六十軍和九十三軍也各有34具和47具。1947年,國民黨兵工署曾經嘗試仿製過M9A160mm“巴祖卡”和M6A3火箭彈,並就各式單、聯裝發射器和更大口徑的火箭彈進行過研究,但因內戰等原因未能深入。不過,對付既無坦克,裝甲車輛,也很少依據堅固工事打陣地戰的人民解放軍來說,這些“巴祖卡”似乎並未起到多大作用,反而逐漸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的戰利品。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雖然在前期節節勝利,但面對美軍的坦克,除了貼身擊毀和大炮轟擊之外並沒有什麼好辦法。一二次戰役之後,志願軍繳獲了大量的美制裝備,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志願軍隨即將一部分樣品拿回國內進行仿製,命名為51式90mm火箭筒,隨後在朝鮮戰場上大發神威。不僅一定程度緩解了志願軍步兵火力的不足,而且也擊毀了相當數量的坦克。其中在文登川之戰中,志願軍68軍擊毀擊傷了36輛坦克,其中大部分應該算到這些志願軍版“超級巴祖卡”上。

優缺點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使用時需要兩人(即射手與裝填手)同時操作。由於火箭筒和彈藥的保險機構不是很完善,所以一般是在臨發射前才裝填彈藥。發射時,射手肩扛火箭筒對準目標,裝填手從專門的彈藥攜行具中取出火箭彈,抽出保險銷,然後將火箭彈裝填進膛,接
著從火箭彈尾部取出導線並連線好,射手完成瞄準後扣動扳機產生電流,點燃火箭彈發動機,產生高壓火藥燃氣並將彈體推出發射筒。
射手需要確保火箭筒後方無障礙物阻擋時方可發射,這是因為雖然設計時已要求發射藥必須在發射筒內燃燒完畢,以免彈體飛出膛口時尾焰燒傷射手面部,但火箭彈發射時,仍存在長達lm左右的後噴高壓火藥燃氣,一旦遇到障礙物就有可能折回,燒傷射手。同理,當裝填手通知射手已完成射擊準備後,自己也要立即隱蔽,避開筒身後方的扇形危險區(M9A1發射時危險區半徑達23m,夾角為600),以防被後噴高壓火藥燃氣燒傷。對於射手而言危險更大,因為發射時其面部剛好與發射筒並列,一旦發生膛炸將首先身受其害。由於存在後噴高壓火藥燃氣和強烈噪聲,“巴祖卡”無法在工事內或其他類似密閉環境下發射,而且在發射陣地的偽裝上存在著很大困難,發射後為了防止敵方反擊,需要迅速轉移陣地。不過,有效射程不足、精度差才是“巴祖卡”系列的最大弊端,這也是大多數單兵火箭筒都存在的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由於初速較低,造成有效射程很短,而且100m內的彈道有明顯彎曲,因此土兵們不得不冒著危險,儘量接近目標實施抵近射擊,特別是對於運動目標來說,還必須掌握好提前量,這樣才有命中的可能。
雖然“超級巴祖卡”在威力和安全性上有了明顯的改進,但仍存在不少缺點:一是發射筒體積、質量偏大,雖然拆分式發射管可以提高便攜性能,但增加了射擊準備時間,二是瞄準裝置比較簡陋,對於運動目標射擊精度不高;三是火箭筒為非一次性使用,且需要兩人操作和攜行,增加了編制;四是彈藥引估設計不夠完善,沒有炮口保險、隔離保險和自毀裝置等安全機構,在叢林地帶使用時會受到一定限制,同時機械式觸發引信雖然簡單,徂不能保證彈藥瞬爆性能。另外發動機火藥的速燃性不理想,有時火箭彈飛出筒月後,發射藥還沒有完全燃燒乾淨,不利於縮短發射筒長度,並對射手有一定危害。
不過,“巴祖卡”在朝鮮戰場初期戰績不佳的原因並不是以上幾點。最早人朝的美軍裝備的60mm“巴祖卡”及其彈藥都是二戰時期的陳貨,可靠性較差。加之,T34/85坦克炮塔裝甲有明顯的傾斜角度(正面接近60°),對彈著角度非常敏感的火箭彈非常容易跳飛,炮塔頌斜設計的實際防禦效果遠超過裝甲本身厚度,“巴祖卡”只有命中其側後部位才可能將其擊毀。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開戰之初美軍中新兵比重大,缺乏經驗,特別是缺乏使用火箭筒反坦克的訓練,對武器使用不當。當時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射手往往在火箭筒射程之外就開始開火射擊了,結果可想而知。雖然“超級巴祖卡”裝備部隊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這些問題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然存在。

其他信息

儘管“巴祖卡”存在諸多缺點,但它仍是為步兵提供的一種卓有成效的反坦克武器。因此在1950年代,世界各國出現了一股反坦克火箭筒設計熱,數量驚人並且大同小異的火箭筒開始在各國陸軍中相繼投入使用,其中基於“巴祖卡”的設計或改進而來的產品占據相當數量。英國人除直接裝備美制“超級巴祖卡”外,還根據它仿製了MKⅡ火箭筒,日本仿製的“超級巴祖卡’則稱為“改4式”火箭筒。在“巴祖卡”系列的各種仿製晶中,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於1950年代末設計的M1火箭筒獨樹一幟,它並不是“超級巴祖卡”的簡單仿製品,發射筒和彈藥都經過了重新設計,膛口初速接近200m/s,穿甲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1950年10月底,最早入朝作戰的志願軍第40軍在坪洞戰鬥中,率先繳獲了一具美軍裝備的“超級巴祖卡”和一發火箭彈,根據朝鮮戰場的作戰需要,它們隨即被送回國內進行研究和仿製,並於次年投產,這種仿製品稱為51式90mm火箭筒,它與原型大同小異,配有兩腳架和反射式瞄準鏡,裝備部隊後,在抵禦美軍坦克優勢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
直到1960年代初,“巴祖卡”的預定取代周期早巳超過後,美國人才設計出了M72 66mm輕型火箭筒,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德國二戰期間研製的“鐵拳”,採用一次性使用的預置式整裝彈藥,但仍和“巴祖卡”一樣,屬於等口徑的純火箭原理武器,發射筒也分成兩段,只是改成了疊套式設計。在被更現代化的M72取代前,“超級巴祖卡”一直是美國陸軍的主要裝備,到1980年代中期仍然在國民警衛隊中服役。同時,在1960年之前,各種“巴祖卡”一直是北約國家步兵近距離反坦克防禦作戰的重要武器。它們還被提供和出售給歐洲以外的許多國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末。
中國51式毫米火箭筒是仿製美國M20式88.9毫米火箭筒的產品,1951年投產,當年生產4800多具,裝備志願軍部隊在志願軍入朝作戰中取得了較大戰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