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興國

模範興國

“模範興國”是興國縣的榮譽稱號,它的來歷要追溯到烽火彌天的蘇區歲月。最早稱呼興國為“模範縣”的人,是當年的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李富春同志。

1932冬,在江西省兩個月衝鋒工作競賽中,興國縣奪得總分第一名,獲得全省總錦標。在全省工作總結大會上,李富春作了“江西興國縣擴大紅軍的記錄”的報告,宣布興國是擴大紅軍的模範縣,號召全省學習興國的先進經驗,並組織了一個“十縣參觀團”到興國縣參觀學習15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範興國
  • 來歷追溯到烽火彌天的蘇區歲月
  • 性質:榮譽稱號
  • 首個模範縣:興國縣
簡介,由來,歷史,續新篇,

簡介

正式授予興國縣“模範縣”稱號的人,是當年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羅邁(李維漢)同志。1933年9月27日,在中共江西省第二次黨代表大會上,羅邁代表中央局授予興國縣“我們的模範縣”的光榮稱號。同年12月,在江西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在會上,興國縣又榮獲“全省第一模範”的獎旗,興國縣的“模範”工作經驗,在蘇維埃區域產生重大影響。
毛澤東是最關心興國縣的領導同志。蘇區時他曾多次來興國指導工作,在興國舉辦過“興國縣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制訂了《興國縣土地法》,作了著名的《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讚揚“興國的同志們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號召“要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並親筆為興國的代表題寫了“模範興國”四個大字。興國將它製成四塊匾額,懸掛在縣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從此,“模範興國”聞名遐邇。
模範興國模範興國
蘇區興國縣僅23萬人口,就有8.5萬人參軍參戰。在慰勞紅軍、優待軍屬、籌集軍糧、節省經費、發行公債、發展生產、普及教育等工作中,都創造了第一等的成績,無愧於毛澤東授予的“模範興國”的榮譽。

由來

1934年1月,毛澤東同志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讚揚說:“興國的同志們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們稱讚他們為模範工作者”,並發出號召“要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興國是江西紅土地是著名的蘇區,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毛澤東主席表彰、嘉獎的“創造了第一等工作”的模範縣。興國因此而譽滿中華,蜚聲世界。
興國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在1955年——1964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十年間,興國籍將軍就有56位,與湖北的紅安、安徽的金寨被譽為全國三大將軍縣
興國是全國著名的“烈士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興國只有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餘人,占青壯年的80%,為革命英勇獻身的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3179名,其中僅犧牲在長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幾乎每一公里長征路上都鋪上了一位興國籍烈士的英魂,是全國烈士數最多的一個縣。
興國還是著名的“蘇區模範縣”:在1927年——1937年十年間的蘇維埃運動中,興國各項工作都成為全蘇區的模範,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之最”和“第一”,是影響深遠的“蘇區幹部好作風”的發源地,在1934年1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蘇大會上,毛澤東曾親授紅匾“模範興國”,稱讚“興國的同志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並提出:“要造成幾千個長崗鄉,幾十個興國縣”。
模範興國模範興國

歷史

興國,歷史悠久。建縣始於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改稱平固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以年號“太平興國”為縣名至今已逾千年。
興國,人傑地靈。古有唐中書令鐘紹京,宋理學詩文家李潛、李卿、李仆父子兄弟七進士,明史學家呂復,欽天監靈台博士廖均卿,清雍正重臣禮部侍郎王思軾等皆以才學顯赫於世。近代、當代人才更是群星輝映,譽為“江西三傑”之一的革命家袁玉冰肖華陳奇涵等56位共和國將軍,還有美國決策科學會議主席、泛美大學教授李電白博士,美國加州州立科技綜合大學終身教授范新亞以及著名史學家、目錄學家姚名達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興國,將星璀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興國縣是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將軍縣、烈士縣,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部分在興國工作和戰鬥過,毛澤東同志做過《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在興國辦過“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1934年1月,毛澤東同志稱興國人民創造了“第一等工作”,並親筆書寫了“模範興國”的獎旗授予興國;陳毅元帥曾兼任過中共興國中心縣委書記,朱德、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聶榮臻等也都曾先後在興國從事過革命活動,在興國先後創辦了中共兵工廠、中央造幣廠、中央紅軍總醫院等。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多人,占青壯年的80%多。在參加長征的紅軍12個主力師中有7個師是從興國出發的,其中“興國模範師”、“少共國際師”、“中央警衛師”三個師大多是興國子弟。革命戰爭年代,全縣為國捐軀的烈士有5萬多名,其中姓名可考的烈士就達23179名,位居全國各縣市之首,占全國烈士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僅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就達12038名,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建國後,全縣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開國將軍有56名,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
模範興國模範興國
興國是中國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縣份之一,主要來自今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山西山東6省,尤以河南、甘肅兩省為多。興國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是山歌,素有“山歌之鄉”之稱。興國山歌源於唐代木客山歌,是興國勞動人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特定藝術形式。蘇維埃時期,在動員興國人民參軍戰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流唱的《蘇區幹部好作風》就是一首典型的興國山歌。現代山歌戲《山歌情》、山歌劇《秀嬤》、《興國山歌情歌對唱》等多次獲獎。
此外,堪輿文化是興國歷史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興國是現代中國風水學中最盛行的流派——贛派風水的發源地,位於興國縣東南60公里的梅窖鎮三僚村,素有“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之稱。唐代末年黃巢兵進長安後,原任司天監監正的風水地理大師楊筠松,弟子曾文山、廖均卿隱居三僚村,傳播風水文化,後被尊為風水祖師。風水文化在三僚村綿延一千多年,歷代名師迭出,享譽海內外。古代南京、北京十三陵、故宮、長城都是三僚風水先生堪擇。

續新篇

江西興國縣,建縣於三國,始稱平陽縣,宋太平興國七年以年號得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興國的廣為人知還是源自那段革命歲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只有23萬人口的興國縣,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餘人,5萬多人犧牲,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23179名。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平均每一公里就倒下一位興國烈士。
在那血與火的考驗中,興國還孕育出大量的傑出將領,僅解放初期授銜的開國將軍就達到54名,成為著名的將軍縣。興國人民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創造第一等的工作”,為總結推廣興國的先進經驗,毛澤東同志還親自作了著名的“長岡鄉調查”和“興國調查”,並親自授予“模範興國”的紅匾。
6月下旬,記者走進興國,觸摸興國的昨天,見證興國的今天,展望興國的明天……“第一等工作”這樣創造
一路飛馳,夕陽西下時,記者趕到了興國,走進將軍公園
將軍公園位於興國縣城南大門,占地300餘畝,由將軍廣場、將軍紀念館、大型群雕、將軍湖等組成。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將軍公園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將軍廣場的正中矗立一座由漢白玉雕刻、高6米的毛澤東主席巨型雕像。園內按長征路線進行規劃,安放著陳毅元帥和興國籍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的雕像,並利用12塊奇石分別雕刻了肖華上將所作的12首長征組歌
模範興國模範興國
在將軍公園的東側,有一座由三面碩大紅色軍旗組成的巨大雕塑,雕塑的基座是紅軍奮勇殺敵、興國人民踴躍支前的場景,軍旗中央是由毛澤東題寫的“模範興國”四個大字。
興國縣人武部部長溫海告訴記者:三面軍旗分別象徵“中國工農紅軍興國模範師”、“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師”,寓意興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組建了三個師參加工農紅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工農紅軍興國模範師”是全部由興國青年組成的師,這是紅軍中唯一的一支以地名命名的野戰軍
興國不僅為革命隊伍輸送了力量,在擴大紅軍方面走在了蘇區的前列,其他許多工作也都走在了前列。由於大量青壯年男子都在前線參軍參戰,勞動力嚴重不足,於是,為發展農業生產,支援革命戰爭,興國婦女打破“女子不下田”的傳統,提出“婦女學犁耙”、“婦女參加生產”的口號,長岡鄉還組織了一支130多人的“婦女代耕隊”。1933年8月,臨時中央政府獎給長岡鄉一面錦旗,上書“獎給興國長岡鄉婦女成為生產中的能手”,還獎給長岡鄉水牛、黃牛各一頭,民眾稱之為“模範牛”。長岡鄉的婦女還編了首山歌唱道:“我們有了模範牛,搞好春耕奪豐收;多打糧食給紅軍,消滅豪紳樂悠悠”。
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興國縣人民艱苦奮鬥,全力支援革命戰爭,先後成為擴大紅軍的模範、支前參戰的模範、慰勞紅軍的模範、推銷公債的模範等10項模範。1933年5月,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周恩來曾在中央蘇區一次會議上盛讚“中國外國不如興國,南京北京不如瑞金”。
1934年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讚揚“興國的同志們創造了第一等工作,值得我們稱讚他們為模範工作者”,號召“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並給興國的代表題寫了“模範興國”四個大字。為鼓舞全縣人民爭做永久的模範縣,興國縣的代表把它帶回製成四塊匾額,高掛在縣城東、南、西、北四個城門上。從此,“模範興國”聞名遐邇,傳頌至今。蘇區作風今猶在。
這幾天,長岡鄉農民張林眉頭舒展了許多。去年,他妻子因病去世,他為給妻子治病花了不少錢,經濟狀況拮据。前不久,他在幫人做工時,又不幸摔成右腿骨折。正當他發愁沒錢看病時,縣民政局給他送來了1000元解困金,這讓他心頭感覺特別溫暖
興國縣紀委書記黃聲蘭告訴記者,今年縣裡專門從辦公經費中擠出120萬元來扶貧幫困,主要幫助那些遭遇重大變故的家庭解決燃眉之急,幫他們走出困境
得知記者前來採訪,高興鎮黨委書記從鄉下匆匆趕來。一見面,他遞上的名片令人眼前一亮:上行印著黨徽和一行大字:“親民為民福民聯繫卡”,下行是他的名字“孫暉”和3個聯繫電話號碼。他解釋說,在興國,老表遇到什麼問題,可以憑這張卡向幹部尋求幫助。
興國縣的幹部用這種特製的名片與農民交朋友,全縣鄉鎮幹部都定製了這種名片。名片上有鄉幹部的姓名、聯繫電話、工作職責。有了這個卡片,鄉鎮幹部們就能更加深入村組進行調查研究,推廣實用技術,培植科技示範戶,幫扶貧困戶和限時為民解決困難。只要農民一個電話,剩下的事就由鄉幹部來做。小小為民服務卡,架起愛民連心橋。幹部變成了宣傳員、技術員、服務員,農民都盼望把幹部拉進家裡說說心裡話。
孫暉書記告訴記者:“據統計,今年1—5月,高興鎮通過為民服務聯繫卡推廣了種草養鵝、圈養肉狗、秸稈氨化養牛等多項新技術,上百個貧困家庭得到了及時的幫扶。”
“哎呀嘞!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參觀“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時,解說員即興給我們唱起了《蘇區幹部作風》的山歌。興國縣黨史辦張開泉主任告訴記者:“這首贛南山歌是蘇區幹部好作風的真實寫照,也充分表達了蘇區民眾對蘇區幹部的高度評價和讚頌之情。這種幹部作風形成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至今仍為興國廣大幹部所傳承。”
為杜絕腐敗,贏得民眾真心擁護,當時蘇區各級黨組織設有監察委員會,各級政府均設有工農檢查部和工農控告局,到處都有“工農控告箱”。民眾對黨和蘇維埃工作人員存在的不良作風和現象,可以隨時向控告局告發,並受到法律保護。各級工農檢查部經常組織“輕騎隊”、“突擊隊”,微服私訪,突擊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各種報刊還辟有《鐵錘》、《警鐘》等專欄,專門揭露批評蘇維埃工作人員存在的不良作風。這些舉措,有效保證了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形成與保持。
當年,正是依靠廣大蘇區幹部發揚優良作風,堅決貫徹執行了黨的民眾路線,才動員和團結起千百萬民眾,構築了真正的“銅牆鐵壁”,建立和發展了紅色政權,從而為把革命推向全國打下了基礎。
“蘇區作風今猶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注意工作方法,關心民眾生活,如今已成了興國幹部好作風的標誌。”興國縣縣委書記吳建春告訴我們,興國縣各級幹部經常下鄉幫扶老表,為預防吃喝風,從2000年起,興國建立了“三項制度”:同城不吃請,下鄉分餐制,進村吃派飯。這個制度堅持至今,每年節約的招待費數額可觀。爭當“江西崛起”模範
模範興國模範興國
歷史的車輪飛速前進,時光進入了20世紀八十年代。當許多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興國這塊浸透革命先烈鮮血的紅土地卻依然貧窮落後,甚至連水土保持都成問題。
1980年10月,世界著名水土保持專家、英國皇家學會佩雷拉·查理斯爵士到興國實地考察後驚呼,這裡是“中國江南沙漠”,並警告“不恢復森林植被,興國將要‘亡國’”。從此,興國“江南沙漠”的帽子一戴就是十幾年。
水土嚴重流失引起了國家的重視。1983年,興國縣被列為全國水土保持重點治理縣之一,一場曠日持久的“綠色革命”,在這片紅色的“江南沙漠”上展開了。
實踐中,興國人民逐漸摸索出一條南方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路子。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戰,興國完成飛播造林120萬畝、長江防護林百萬畝,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工程封山75.8萬畝。目前,全縣消滅了所有宜林荒山,森林覆蓋率由1982年的27.5%上升為73.3%,水土流失程度明顯下降,全縣河床普遍下降60至80厘米。
江南沙漠變綠洲。2004年,興國縣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龍口鎮蘆溪村村民自編山歌這樣唱道:“哎呀嘞,如今蘆溪大變樣,山山窩窩披綠裝,溪水長流田增產,你可曉得同志哥,山樹長高了二三丈。”
既要綠起來,更要富起來。作為赫赫有名的“將軍縣”,興國人民響亮地喊出了新的口號:“率先對接長珠閩,爭創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示範縣”。
進入新世紀,按照“做強工業、做美城市、做富農民、做實基礎、做旺三產、做活機制”的戰略布局,興國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初步形成了氟化工、礦產品精深加工、體育運動產品、機械電子、輕紡等工業特色主導產業,培植了臍橙、花卉、油茶灰鵝、菸葉、制種等農業特色主導產業。
從2000年開始,興國縣城市建設投資累計達到21.5億元,新增城市住宅面積260萬平方米。目前,該縣縣城城區面積已由原來的7.8平方公里增長到17.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不足5萬增加到13萬,城鎮化率達到33%。
站在橫跨瀲江的將軍大橋上,如今的興國縣城已是一片繁華景象。風景優美的濱江大道,垂柳、鮮花、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規模宏大的將軍公園,廣場、草地、雕像等相得益彰……入夜,華燈初上,街道旁霓虹閃爍,映現一幅火樹銀花的美景。
對於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興國人民最引以為豪。南坑鄉農民李國慶家距縣城50多公里,由於縣城變化大,多年未進城的他今年春節進城時竟然“迷了路”。談到這次“迷路”,李國慶不禁高興地唱起了興國山歌:“哎呀嘞,這邊走來那邊瞧,興國縣城真漂亮,條條大路寬又寬,棟棟樓房真輝煌……”
戴著省級園林城市的桂冠,興國啟動了新一輪的發展征程,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一江兩岸、濕地公園等民眾期盼已久的主打項目正著手興建。到2020年,興國城區面積將達27.6平方公里,人口達26萬人。屆時,一座功能更加完善,現代化程度更高,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山水生態城市將成為京九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