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過與甾體雌激素受體以低親和度結合而發揮弱的雌激素樣效應。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結構與哺乳動物雌激素結構相似,是一類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們對激素相關疾病有廣泛作用。

雖然被人們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其實它們本身不是激素。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異黃酮),葛根,亞麻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雌激素
  • 外文名:phyto-oestrogens
  • 分類:異黃酮類、木酚素類、黃豆素類
  • 作用:哺乳動物的外源性激素
簡介,作用,分類,相關,

簡介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過與甾體雌激素受體以低親和度結合而發揮弱的雌激素樣效應。體外實驗證實,植物雌激素是一類生物活性較弱的雌激素,與哺乳動物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的結合能力很低,且不同植物雌激素與ER(雌激素受體,下同)結合的親和力也不同。擬雌內酯的親和力最大,比雌二醇的親和力低10~20倍;其次是染料木黃酮,約低100倍;而黃豆苷原和雌馬醇等,至少低1000倍。不同的植物雌激素與ERα和ERβ的親和力並不完全相同,擬雌內酯、芹黃素、4‘;5;7三羥基黃酮和柑桔苷元對ERβ的親和力比ERα高,香豆雌酚金雀異黃酮和黃豆苷元與ERβ的親和力高於ERα,分別是ERα的7、22和5倍。
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結構與哺乳動物雌激素結構相似,是一類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們對激素相關疾病有廣泛作用,尤其對乳腺癌、前列腺癌、絕經期綜合徵、心血管病和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雖然被人們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其實它們本身不是激素。異黃酮活性成分,也就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其結構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相似,可以起到模擬、干擾、雙向調節內分泌水平的生理化作用,給廣大女性追求健康、遠離煩惱帶來了新的希望。 植物雌激素是從植物尤其是豆類植物中提取的可以替代雌激素的作用並同時防止雌激素不良反應的發生。
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異黃酮),葛根,亞麻籽等。
傳統中醫也證明,大豆等植物所富含的營養素,在臨床上經常用來降壓、降糖、降脂,以及預防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由此可見,植物雌激素在日常的飲食中就可以得到補充。與藥物雌激素相比,葛根、大豆中的異黃酮既安全又可靠,可以放心地長期使用,這是因為植物雌激素可以用來保護血管彈性,降低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雌激素是一種在較高等動物和人類體記憶體在的內源性雌性激素。它能針對多種器官產生“雌激素樣作用”,產生作用的部位包括乳房、卵巢和子宮。

作用

植物雌激素可視為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外源性激素,直接參與機體的內分泌調節。一方面,一定劑量的植物雌激素在體內能夠與ER結合,發揮雌激素樣作用。Peterson等報導,植物雌激素中劑量時,可以產生一定的雌激素活性;高劑量時,可以活化因雌激素水平限制未能活化的ER,產生雌激素強效應;當植物雌激素使用足夠的劑量時,可以產生與體內17β雌二醇相似的效能。研究發現,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在防治更年期綜合徵、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等方面有類似雌激素替代療法的積極作用。一些異黃酮在內源性雌激素相對缺少時具有雌激素效應,可以作為子宮切除後的代用品。歐洲已經人工合成了雌激素代用品依普黃酮(ipriflavone)作為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其代謝產物之一為黃豆苷元。另一方面,低劑量的植物雌激素和內源性雌激素競爭性地與ER結合形成ER複合物,占據了受體結合部位,阻止了體內雌激素分子與受體相結合,因而有效地減弱了靶細胞對雌激素的應答,而起到了抗雌激素作用。染料木黃酮活性不足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它與乳腺細胞的ER結合,競爭性占據ER位置,阻斷雌激素的作用。異黃酮與ER結合後,刺激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的產生,並抑制酪氨酸酶和雌激素合成酶的活性,從而減輕雌激素的促細胞增殖的作用。雌激素通過刺激細胞增生誘發癌症,植物雌激素能夠通過雌激素拮抗作用減少乳腺癌和子宮癌的發生。
含有植物雌激素的啤酒含有植物雌激素的啤酒
Adlercreutz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對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都有預防作用,這是因為植物雌激素與雌二醇競爭結合ER,從而抑制了雌二醇對腫瘤細胞的促分裂作用,抑制了腫瘤細胞的生長。植物雌激素還有抗氧化的作用,而自由基被認為與體內腫瘤的形成有關。
Lephart ED研究顯示雌激素具有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的作用,目前其機制尚未十分明確。有研究顯示,雌激素受體的兩種亞型ERα、ERβ和可能與之有關。兩種受體均分布於正常乳腺組織中,ERβ占有優勢,二者比例發生改變時,ERα數值升高可能導致腫瘤的發生。可能通過ERα途徑促進乳腺上皮細胞增殖,導致細胞惡變,形成腫瘤或者促進腫瘤細胞增生的。而且在1996年,有研究文獻稱,雌激素對正常人乳腺細胞有增生作用的報導。
此外,植物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如異黃酮與ER結合後,可以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如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病變等的發生。
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激動劑阻斷劑效應,對於婦女絕經後因雌激素減少引起的一些疾病以及激素相關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植物雌激素也有不利的一面,它會改變婦女的月經周期,大劑量的植物雌激素對於人的生育和發育都有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尚需進行深入細緻的探討,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以便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植物雌激素。
在植物雌激素與人體健康關係 研究中, 細胞培養、動物模型、人體實驗和營養流行病 學調查 研究結 果仍有 許多相互矛盾之處。一方面是因為在 細胞培 養中的 受試物 多採用植物雌激素提取物, 而在動物 模型和 人體實 驗多采 用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 和亞麻 籽。食物成 分複雜, 所觀察到的結果中很可能有其它成分的作用。另 一方面, 結果還受 實驗設計、對 象選 擇和 觀察 例數 等 諸多 因素 影響。尤其是人體實驗, 有很多難以控制的影響因素。

分類

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主要有3類:異黃酮類(isoflavones)、木酚素類(lig-nans)和黃豆素類(coumestans),均含在植物及其種籽里。

相關

服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膳食補充劑是預防更年期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常用方法。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方法並不像原先認為的那樣有效。
美國珀杜大學研究人員對從大豆子葉、大豆芽、苜蓿和野葛中提取的植物異黃酮進行研究,並將這4種植物雌激素與傳統的雌激素替代療法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所用植物雌激素中,只有從大豆子葉和大豆芽中提取的異黃酮能使絕經後婦女骨質流失分別減少9%和5%,而傳統療法卻能使更年期婦女骨質流失減少22%至24%。
研究人員指出,預防骨質疏鬆症最好的方法是科學飲食、加強鍛鍊。 據報導,女性絕經後,雌激素分泌會減少,並導致記憶力下降、潮熱、疲勞、易怒以及骨密度降低等問題。雌激素替代療法等傳統療法曾一度流行,但因副作用較大而被限制使用。爾後科學家發現一種較為安全的雌激素,即從植物中提取的雌激素,於是服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膳食補充劑成為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雌激素補充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