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

梵,即芃之俗體。――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

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梵文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註:梵字並不是多音字,正確的發音為四聲,二聲只是為民間習慣,但並不是梵字的正確發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梵
  • 拼音:fàn
  • 筆劃:11
  • 部外筆劃:7
  • 相關名詞:奧義書
  • 釋義:參看正文
  • 出處:《說文新附考》
  • 注音:ㄈㄢˊ
古籍解釋,起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梵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唐韻》《韻會》𠀤扶泛切,音帆。《說文》出自西域釋書。《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又《字彙》梵唄,吟聲。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𠀤音馮。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𥓓》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起源

梵 fàn 〈形〉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同本義 [lush] 梵,即芃之俗體。—— 清 · 鈕樹玉 《說文新附考》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 [quiet] ,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Sanskrit]。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 。
梵 〈動〉 誦經 [patter]。如:梵響(梵聲,念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讚頌之聲) 。
梵〈名〉 誦經聲 [patter] 午梵隔雲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 宋 · 王安石 《游鐘山四首》
【常用詞組】 梵剎 fànchà [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梵教 fànjiào [Brahmoism]梵社的教義和實踐。梵語,梵文 Fànyǔ,Fànwén [Sanskrit]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梵”的原意是魔咒曼荼羅、祭祀儀式和唱詩僧侶,引申為自祭祀儀式所得的魔力;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為宇宙的精力,天地運行和人類生命,都有賴於梵。梵為本體的觀念,則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禱主”演變而來。梵與“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終極實在,是超越和不可規範的唯一實在,多通過否定(非……,非……)加以講述。《奧義書》和其後的各正統學派在通過否定後,正面斷定“梵”與“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這種終極觀是實體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斷推理,不能靠思辨體驗,只能通過瑜伽直接體驗。梵我無處不在,現世只是“終極實在”一種扭曲、不充分的表現,追求梵我時必須捨棄與現世的根本聯繫。婆羅門教視現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達在一切無常無我之上,有一個肯定性的梵我境界。,視世間為“假立”;僧佉(數論)以梵為自性,視世間為現象,都是以梵為宇宙的本體。”又佛為婆羅門又稱梵,清淨者之意也。俱舍論二十四曰:“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佛與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猶應名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