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諸民族

亦稱條頓諸民族(Teutonic Peoples),指使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諸語言的任何一個民族。日耳曼人是一些語言、文化和習俗相近的民族的總稱。這些民族從前2千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即波羅的海沿岸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日耳曼人屬於雅利安人種,語言屬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日耳曼人不稱自己為日耳曼人。在他們的漫長歷史中他們可能也沒有將自己看作是同一個民族。民族大遷徙後從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納維亞民族、英格蘭人、弗里斯蘭人和德國人,後來這些人又演化出荷蘭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許多白人。在奧地利也有許多日耳曼人後裔。許多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與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條頓諸民族
  • 外文名:Teutonic Peoples
  • 別稱:日耳曼民族
  • 生活地區:歐洲北部和中部
民族概況,民族歷史,物質文化,政權形式,民族建築,宗教信仰,影視作品,

民族概況

條頓諸民族又稱日耳曼民族。指任何使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言的民族。

民族歷史

日耳曼諸民族的族源尚無確說。據信青銅器時代晚期,這些人居住在現今瑞典的南部、丹麥半島以及德國北部介於埃姆斯河奧得河與哈爾茨山脈之間的地方。公元前最後幾個世紀中,汪達爾人格庇德人哥特人自瑞典南部外遷,占據大體上相當於奧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的波羅的海南岸地區。早期的遷徙行動,也有向南和向西發展的,結果是把居住在現今德國西部大部地方的凱爾特諸民族擠走;例如,赫爾維蒂人在公元前1世紀時其活動範圍僅限於今瑞士境內,後來卻曾一度擴展疆域,遠至美因河
凱撒時代,日耳曼人已在萊茵河以西定居,向南已達到多瑙河。他們與羅馬人之間最早的一次大規模衝突發生在公元前2世紀之末,當時辛布里人條頓人聯合入侵高盧南部和義大利北部,在公元前102及前101年兩年中,全部為馬略所殲滅。自皮西亞斯生活的那一時代起,儘管有些旅行家曾到過地處北方的條頓人各國,但是直到進入公元前1世紀很久之後,羅馬人才知道如何確切區分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這應該歸功於凱撒,他弄清了這兩個民族的不同之處。正是凱撒,把進入萊茵河以西的那些日耳曼人納入羅馬帝國的疆界之內;也正是凱撒,對日耳曼文化提供了現存最早的記錄。公元前9年,羅馬人自萊茵河拓展其疆域東至易北河,但到公元9年時,其臣民中的日耳曼人在阿米尼烏斯的領導下發起叛亂,迫使羅馬人撤回至萊茵河一帶。在日耳曼人占領這一地區的期間和公元1世紀羅馬人與日耳曼人頻繁的戰爭中,大量有關日耳曼人的見聞傳到羅馬。到公元98年塔西佗發表其著作(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那部《日耳曼尼亞志》)的時候,他曾獲得十分可靠的信息資料供其徵引。此書為現存最有價值的民族志著作之一。後世的考古論著曾在多方面補充了塔西佗的敘述內容;不過總的看來,這些論著要么只是論證塔西佗書中引用材料之精確,要么便是說明塔西佗對於這一課題的見解如何精闢等等。
塔西佗認為,根據日耳曼族古代民歌來分析,日耳曼人的祖先是大神曼努斯的三個兒子,而曼努斯是圖伊斯托之子,圖伊斯托則是地球之神厄爾恩的兒子。這樣,日耳曼族便分為三個支派——因加旺人、赫米儂人和伊斯塔旺人,但這種劃分的根據尚不清楚。塔西佗在其著作中還敘述了日耳曼人系譜的另一種形式,根據這種形式的系譜,曼努斯的兒子更多,他們被看做是斯維比人、汪達爾人以及其他各支裔的祖先。無論如何,這些民歌的流行都反映出在塔西佗的時代,各日耳曼民族都意識到彼此之間存在親屬關係。
在塔西佗時代,各主要的日耳曼民族分布情況如下:卡蒂人居住在現在的黑森地區;弗里斯人分布於萊茵河埃姆斯河之間的沿海地帶;卡烏基人生活於威悉河的河口附近地區;而聚集於其南面的則是阿米尼烏斯的所屬部族切魯西人。斯維比人的名字曾是施瓦本這一地名的來源,而這個民族集團則分散在梅克倫堡、布蘭登堡、薩克森和圖林根各地;居住哈弗爾河施普雷河流域的塞姆依人屬於斯維比民族集團,生活在塞姆儂人地區西北的朗戈巴第人也是一個斯維比民族。另有7個民族信奉大地女神奈爾圖絲,其中盎格魯人集中居住在什勒斯維希東部的昂格爾恩半島。在羅馬帝國多瑙河邊界地帶,赫門杜里人自雷根斯堡附近地區向北擴張,經法蘭克尼亞而到達圖林根。原先居住在美因河流域的馬科曼尼人,在公元前1世紀的最後10年間遷往波希米亞,而那裡一直是由一個名為博伊人的凱爾特民族所占據的地方。馬科曼尼人的東鄰是住在摩拉維亞的夸迪人。在多瑙河下游有個民族稱為巴斯塔奈人,人們常把他們看做日耳曼人哥特人格庇德人汪達爾人都散處波羅的海南岸地區。塔西佗還談到了居住在現今瑞典境內的蘇伊昂人和錫唐人。他也提到幾個在歷史上無足輕重的民族,但他卻對撒克遜人和勃艮第人隻字末提。至於其他一些突起於他那個時代之後的重要民族,當然他就無法預知其名稱了。
到公元3世紀之末,就產生了重大變化。在萊茵河以東出現了三個強大的民族聯盟而這些是塔西佗所無法知道的。羅馬帝國在萊茵河下游的邊疆地區,面臨著法蘭克人的威脅。美因河流域在公元260年前後為勃艮第人所占據,而位於黑森林地區的什—稅區則為阿勒曼尼人所據有。這些勃艮第人顯然是從德國東部區域遷來的。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也許是兩個民族聯盟,他們在塔西佗時代曾各據一方,儘管可能有些來自東部的移民雜居在他們中間。塔西佗所談到的那些生活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各民族在公元2世紀的後半期內曾向東南方遷移。因之,哥特人在此時期控制了烏克蘭和今羅馬尼亞的大部地區;格庇德人占有特蘭西瓦尼亞北約山地;汪達爾人則成為他們西部的鄰居了。
公元500年之際,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已進入英格蘭,法蘭克人則擁有高盧的北部。勃艮第人占據羅訥河流域一帶,西哥特人生活在他們的西邊。東哥特人定居於義大利而汪達爾人到達了非洲。公元507年,法蘭克人把西哥特人從其所占高盧地區的大部地方驅逐出去。西哥特人在高盧的領土當時已由庇里牛斯山一帶擴展到羅亞爾河流域,他們被法蘭克人逐出以後,便進入西班牙,直到711年才被穆斯林全部消滅。568年倫巴第人進入義大利,建立了獨立的王國,到774年,此王國被查理曼滅掉。德國東部一些地區自從哥特人和一些別的民族離開之後,便被斯拉夫人占領。斯拉夫人還向西擴張,遠達波希米亞和易北河流域。8世紀以後,日耳曼人從斯拉夫人手中收復了德國東部地區、下奧地利地區以及施蒂里亞和卡林西亞的大部分土地。

物質文化

按照凱撒的記載,日耳曼人從事畜牧,大部食物如奶、酪、肉等均取自他們所放牧的牛羊。日耳曼人也從事某些耕作,主要作物是穀物、塊根植物、蔬菜等。不過,日耳曼人所飼養的牛、馬,若以羅馬人的標準來衡量,則均非良種。
鐵器時代在德國境內(即日耳曼諸民族活動、聚居的主要地區之內)開始的時間,大約要比凱撒時代早4個世紀左右。但即便是在凱撒時代,金屬材料對於日耳曼人的家用器皿來說,也顯然是一種奢侈品,因為那些器皿絕大多數為木製、革制或陶製的。儘管他們的武器不是銅製的,他們使用的較大的金屬器件大多還是青銅製品。陶器大部分為手工製作,用陶輪製作的盆罐之類的容器比較罕見。
早期日耳曼民族地區商業發展水平如何,人們知之甚少。當時肯定有奴隸貿易,並有許多奴隸被賣給羅馬人。用陶輪製作陶器的陶工(為數很少)同鐵匠、礦工一樣無疑都出售其產品。不過,總的說來,一般日耳曼村落中所使用的器具,似乎無一不是自造的。在凱撒時代,不少外國商人在日耳曼人地區兜售義大利人和凱爾特人的製品,十分活躍。商人們向富有的武士們供應諸如葡萄酒及青銅器之類的商品。然而自從奧古斯都當政之後,日耳曼人自羅馬帝國進口商品的數量大有增長。當時日耳曼民族領袖們得以購買各式各樣的貨物,像料器、紅色餐具、羅馬制武器、胸針、小雕像、各類裝飾品以及其他物件,而在此之前這些都是無法買到的。這些羅馬製品為買主們提高不少身分,但究竟日耳曼人是用什麼樣的支付方式來換取這些貨品的,這點還不十分清楚。

政權形式

按照凱撒所描述的,日耳曼諸民族未曾有過專制統治的跡象。各宗族集團的領袖們只是在出現族人之間的糾紛時才負責進行調解,而且這種排難解紛的職能也只限於在同一宗族之內行使,不能超越範圍。當時似乎並不存在仲裁團體之類的組織。事實上,在和平時期,他們並沒有集中統一的權威部門,可以發號施令、行使職權來管理所有宗族的事務。在戰爭時期,據凱撒著作中的記載,日耳曼各民族要選出若干名酋長,實行聯合,共同對敵;但這些酋長只能集體指揮作戰,而且這種指揮權也僅限於戰時才賦予他們使用。
塔西佗時代,日耳曼民族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軍事首領制。這一職位只有那些公認的所謂皇族的成員才有資格充任。這些皇族曾存在於諸如公元1世紀的切魯西人和巴塔維人之中,也曾出現於6世紀的赫魯利人之中。這些皇族中的任何成員都具備當選為軍事首領的資格,但此職不能世襲。這種從皇族中遴選出來的領袖人物負責掌管宗教事務與軍事指揮,任職終身。但他可被耆宿會議予以廢黜,他對武士大會提出的建議也可能遭到否決。這種領袖人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其大小一般說來要憑其個人才幹來決定。
到塔西佗時代,日耳曼各民族中也產生了一種原始形式的司法機構。由武士大會選舉若干頭面人物充任法官,法官們負責巡迴各襯在,審理私人訴訟案件。每名法官都帶有100名隨員,以貫徹實施其判決。如果法官們裁定某人有罪,此人就必須拿出一定數量的馬或牛抵償罪責,牲畜的數量要視其罪責的輕重而定。但有許多案件,如殺人、傷害、盜竊等,則要延期由當事者所屬的宗族中的權威人士予以裁決;而那些宗族間所引起的血仇,也許會代代相傳,無法解決。即使在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很久之後,他們的統治者也仍發現,要徹底平息宗族間的血仇是十分困難的。
據後世所知,只有一位日耳曼酋長曾建立起個人對人民大眾的專制統治。此人名叫馬羅博杜斯。約在公元前9年前後,他曾率領馬科曼尼人離開他們在美因河流域的家園,遷往波希米亞定居下來。他以波希米亞為基地,征服了散處於易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的許多日耳曼人,如塞姆農人、倫巴第人和盧基人。但在公元17年時,切魯西人與一些馬科曼尼人裡應外合,對馬羅博杜斯發動進攻,推翻其統治,並把他驅逐到羅馬帝國境內。據記載,所有其他各族的首領,在此期間,凡企圖建立君主統治者,無不以失敗而告終。
君主制在日耳曼世界的正式建立,是在他們成為羅馬帝國的盟友並在帝國邊界之內定居下來的時候。在義大利建立政權的東哥特人領袖、在高盧和西班牙建立政權的西哥特人領袖、在非洲建立政權的汪達爾人領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的首領們,成為最早的日耳曼民族的國王。在這段時期里,其他一些著名的日耳曼酋長如阿塔納里克和阿拉里克,或因居住在羅馬帝國邊境之外,或因該民族未同羅馬締結盟約答應負責守衛帝國的邊陲,從而不能以盟友身分定居於各個行省之中;他們的個人權威,似乎比塔西佗所說的那些領袖的個人權威大不了多少。

民族建築

哥特人日耳曼族的東支(現今東支日耳曼已經整體消失)。最早的哥特人見於羅馬時期的東南歐。分東西兩部,東部稱東哥特在今烏克蘭西部一帶,西部稱西哥特在今羅馬尼亞一帶。後受匈奴入侵的壓力向西向南遷徙。東哥特遷移到北義大利,西哥特最終遷移到西班牙北部。並先後建立東哥特和西哥特王國。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字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鐘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繫,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

宗教信仰

有些材料表明,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前,居住在羅馬帝國邊境以外的、勢力強大的日耳曼諸民族沒有信奉基督教的;但在476年以前已進入帝國各行省的日耳曼人,則在三四十年之內就皈依了基督教。汪達爾人大概是在400~429年之間在西班牙境內改宗基督教的,勃艮第人是在412~436年間在高盧東部接受基督教的,東哥特人約在456~472年間在潘諾尼亞省成為基督徒的。所有這些日耳曼人都信奉基督教阿里烏派的教義。49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的領導下,正式宣布接受天主教教義,後來勃艮第人又在西吉斯蒙德的號召下,改宗天主教。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主要的日耳曼民族信奉天主教。他們之所以選擇阿里烏派而不接受天主教,原因不明。歐洲大陸最後一個改信基督教的日耳曼民族是古撒克遜人,他們是在8世紀後半葉內成為基督教徒的,而斯堪的納維亞諸民族到10世紀才接受基督教。英格蘭是在7世紀成為基督教國家的。

影視作品

Held der Gladiatoren
外文名稱:Held der Gladiatoren
導演:Jorgo Papavassiliou
主演:Stephan Hornung
上映年度:2003-10-26
語言:德語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奧地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