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祖家祠

梅祖家祠

祠堂是中國祭祀祖先場所。梅祖家祠位於廣東省潮陽市谷饒深洋村,由曾與民國年間廣東軍閥陳炯明的結拜兄弟的陳梅生所建。其規模宏大,氣勢壯觀,裝飾精微,構思巧妙,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祖家祠
  • 分類:古蹟
  • 地區:廣東省潮陽市
發展歷史,建築特點,

發展歷史

陳梅生於1921年回鄉購地籌建“梅康里”,至1924年正式動工興建。“梅康里”規劃建設祠堂“梅祖家祠”和四座“四點金”、四座“下山虎”為主體的五壁聯大型豪宅,至1929年陳梅生去世時,尚未建成;後由陳的長子陳祖武繼續建造,陳祖武曾任民國時期的普寧縣長 至1934年尚未完工,前後歷經10年時間,只建中間的祠堂“梅祖家祠”和左側的兩座“四點金”、兩座“下山虎”,以及祠前大灰埕、照壁、花園等附屬建築,耗資10多萬銀元。
梅祖家祠

建築特點

“梅祖家祠”祠堂面闊21.94米,進深28.8米,建築面積632平方米,分前、後兩進;前進五開間,前、後進中間為大天井。大天井兩側為南北廳,南北廳左右各有兩個房間,後進大廳前有一拜亭,後進也採用五開間,中間大廳三開間,大廳兩邊各有一間大房間,房間前各闢有一個小天井,小天井有門與大廳和南北廳相通。在這裡,祠堂安排配置了四個廳堂、八個房間、一座拜亭、三個天井。它的平面布局,採用相似“四點金”的方型為基礎的九宮格式,中央為天井庭院,四正為廳堂、四維為正房,形成“”形中心對稱格局,在此基礎上,再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沿縱向增加南北廳四間房、沿橫向前,後大廳加寬用三開間。它的最大特點是以天井 庭院 為中心,上下左右四廳相向朝向大天井,形成一個縱橫相交的十字軸空間結構,俗稱四廳相向格局,也稱“四廳匯”。這種格局,布局嚴謹、規矩方正,崇尚中央與中軸、講究對稱、主次分明,整體安排井然有序、上下左右呈合力之勢,具有內聚性。體現了祠堂藏風聚氣的凝聚力,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創造才能。
梅祖家祠外觀古樸、大氣,整個前進建築除兩面山牆外,全部為花崗岩石結構件砌築安裝而成,所有花崗岩石構件均模仿木構件形式,仿木構造用榫卯聯接和緊固,形成了一個非常堅固的石結構。祠堂凹斗門樓三開間、三門式,有一對整石雕刻的檐柱,柱為獅腳花籃礎,花瓣形圓柱身、柱頭飾有西洋紋樣、馬面梁架有人物故事、寶瓶石雕裝飾,梁下原有一對雙面鏤空石雕飾品,藝人採用鏤通雕為主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在堅硬的青石上雕出,一個葡萄藤蔓纏繞的回字紋骨架上,一群老鼠在結滿荔枝、葡萄叢中偷吃果實,每隻老鼠動態各異、生動有趣,這件石雕構圖匠心獨運、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玲瓏剔透、技藝精湛,充分表現出潮汕石雕通透、精緻的工藝特色,更嘆為觀止的是祠堂六個倒掛石雕花籃,每個花籃高約30厘米、直徑20厘米,用一塊青石雕成。據說當時主人陳梅生為了展現潮汕石雕技藝,專門請具有石雕之鄉的潮陽泗美村石雕名匠莊來成等6人雕刻,每個工錢2000銀元,雕刻最好者還有標尾額外獎勵,獎金還不止2000銀元,可見當年主人為了達到盡善盡美,不惜資費。我們還能從殘存下來的五個花籃篾條清晰可見,花卉形態多姿、人物神態活靈活現、維妙維肖。據介紹,雕刻一個花籃,時間長達一年多,雕刻時大小鐵椎用了30多支,最小的只有鉛筆芯大,還要伸進“篾縫”到內面雕刻,其難度之大,不言而喻。其中前廳的一個倒掛石雕花籃,門樓的一塊雙面鏤空石雕和拜亭梁架上的一個倒掛木雕花籃,已分別於1952年和1959年被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有關部門以國寶收藏,遺憾的是祠堂剩下的5個花籃全部殘缺不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