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古傑瓦永貢寺

桑古傑瓦永貢寺

桑古傑瓦永貢寺,又名桑古寺,坐落在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宗科鄉臥龍村。該寺建於公元1150年,現屬寧瑪派寺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古傑瓦永貢寺
  • 外文名:Sa-vgo Temple
  • 始建時間:1150年
  • 所屬城市: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築結構:土木結構
  • 位置: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宗科鄉臥龍村
簡介,歷史沿革,典藏文物,桑古寺轄內所修建的身語意法相,現狀,

簡介

桑古*傑瓦永貢寺,又名桑古顯密興隆寺,簡稱桑古寺,坐落在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宗科鄉臥龍村。該寺建於公元1150年,現屬寧瑪派寺廟。
在四川省阿壩州壤唐縣宗科鄉臥龍村有一處富有十種功德的地方,有一處名叫斯倉綽烏普(明王洞)的聖地,那裡曾經是蓮花生大士的藏法之所,是大譯師毗盧雜那、拉隆唄吉多傑等許多先哲大德蒞臨加被過的地方。就是在這修行聖地,藏尊*久美威色創建了桑古顯密興隆寺。

歷史沿革

藏尊*久美威色於公元1150年藏曆第三饒迥鐵馬年在明王洞附近創建了桑古*傑瓦永貢寺。藏尊*久美威色在這裡弘揚了噶當派和達波噶舉派二宗結合的教法,其門下出了大量的覺悟者和成就者。藏尊*久美威色最終圓寂於此地。
公元1333年藏曆第六饒迥水雞年,寧瑪派瑜伽大師甲恰瓦*曲尼加措上師在桑古*傑瓦永寺坐床。後來,他以佛法為據,與苯教辯經論法,征服了眾流苯信徒。正如伏藏師鄔堅林巴在《蓮花箴言》中所說:“與惡相連的所有苯門被消滅”,這位上師清除了此地流苯的誦經和修法之道,使苯教徒皈依了佛教。當時,苯教法師雍仲扎巴不願意皈依佛教,因此被驅逐去了他鄉。
曲尼加措上師在藏絨直布東重建了具備三所依的佛教寺院,建成時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上師為他轄地信眾和寺里的僧眾開示了深刻而廣大的法門,開啟了世間和出世間的是非取捨之門,把自己的宗門定為寧瑪派。他向所屬民眾提倡善法十條,並圍起了山水保護區域,滅跡了盜匪,使所轄屬民得到了幸福與安康。
曲尼加措上師,盛名遠揚,寺內外的弟子曾經多達七百餘眾。
1366年藏曆第六饒迥火馬年,在浪開庫修建了新的寺院,取名為“桑古*大乘法輪洲”。該寺遺址即在現今寺院下方的村莊處。
1639年藏曆第十一饒迥土兔年,蒙古人固始汗興兵進犯,本地僧俗生活都受到了蒙古軍隊的摧殘和蹂躪。
大乘法輪洲寺由於被蒙古軍洗劫,無論是經堂還是佛堂,只留下了滿目瘡痍的廢墟。噶瑪益西上師在這裡重新選址興建寺廟。1665年藏曆第十一饒迥木龍年佛祖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吉日良辰,重建工程奠基施工。經過廣大僧俗信眾的辛勤勞動,寺院的樓堂和庭院等已圓滿竣工,起名為“桑古奪阿達爾吉林”即桑古顯密興隆寺。修造寺中的內所依,特別邀請了噶瑪益西上師的金剛法友,具有高超的繪畫和美術造詣的噶瑪丹增活佛師徒七人,在經堂的四壁上繪製壁畫。
噶瑪益西上師主持寺廟期間,光弘佛法,弘揚了顯密佛法事業。噶瑪益西上師期間就像赤松德贊時期一樣,當地世俗和僧團享有盛世的幸福和安康。
此後,寺廟隨著時代的變遷,幾經沉浮。自召開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宗教政策得到調整,於1984年藏曆第十六饒迥木鼠年,壤塘縣人民政府回復宗教信仰自由,使桑古寺也得到了修復重建的好機會。經多年僧俗的共同發心努力,桑古寺和附近的轉經筒等得到了修復。

典藏文物

由造像大師噶瑪丹增繪製的佛與諸佛子的壁畫,自然而生的金剛薩埵像,如意寶法王賜予的如來銅像等法力巨大的舊法像。
經堂後殿中有向傑*瑪哈古如親自修塑的師君三尊泥像,其內供有蓮花生大士的髮絲和若干具有加被力的三所依。
語所依有德格《甘珠爾》《丹珠爾》、《寧瑪續部集》、《頓杜教言集》、《大寶伏藏文》等。
意所依有一座勘欠*白瑪曲央恰德兩米半高、金銀銅質、珍寶鑲嵌的菩提式靈塔,還有一座藏苑*噶瑪益西的噶當式靈塔等。
還有很多殊勝的面具和法器。

桑古寺轄內所修建的身語意法相

古堆村中修建有三套銅質轉經筒。
齊麥孟蘭上師、古如索南加措二人的主持下,建有三套銅質轉經筒。
加楊上師主持下,在桑古臥龍村建有名為“眾生離障法輪洲”的經堂,經堂內有八套銅質大轉經筒。
桑古傑瓦永貢寺
眾生離障法輪洲經堂內的轉經筒
加楊上師主持下,在桑古臥龍村安放了大量《地藏經》石板。
桑古傑瓦永貢寺
桑古臥龍村《地藏經》石板

現狀

2016年11月25日下午兩點,桑古寺顯密興盛洲發生了重大火災,損失慘重。噶瑪益西尊者時期修建的大殿和自然顯現出來的金剛薩埵為首的幾百年的歷代傳承高僧們留下的身語意所依聖物等唐卡佛像一個都不留全被火燒毀。大雄寶殿、經堂、護法殿等均被燒毀。
2017年3月,桑古寺開始進入重建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