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朗和鄉

格朗和鄉

格朗和鄉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東部,東部和東南面與景洪市接壤,西南面和西部與勐混鎮相連,西北部與勐海鎮交界,北抵流沙河與勐宋鄉隔河相望,屬純山區農業鄉。格朗和哈尼族鄉是哈尼族自治鄉,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南糯山”“帕沙山”隸屬於格朗和鄉轄區。南糯山是勐海縣與景洪市的分界,帕沙山是勐海縣格朗和鄉與勐混鎮的交界山。兩座茶山承載著格朗和鄉哈尼族的所有風俗及特點。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樹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學習種茶育茶,並把這一技術發展到很高層次,創造出以“普洱茶”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格朗和哈尼族鄉
  • 別名:格朗和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
  • 下轄地區:帕沙 南糯山等行政村
  • 政府駐地:黑龍潭
  • 電話區號:0691
  • 郵政區碼:666204
  • 面積:320.74平方千米 
  • 人口:17355人(2017年) 
  • 方言傣語和雲南話
  • 氣候條件:熱帶、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南糯山、帕沙山
  • 車牌代碼:雲K
概況,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新農村建設,民族教育發展史,經濟和社會發展,農業發展,林業,水利,糧食生產,甘蔗種植,茶葉生產,畜牧業,麻業情況,特色產業,哈尼族,綜述,服飾,民風民俗,宗教崇拜,婚喪習俗,重要節日,飲食文化,社會,文化體育,教育,衛生,計畫生育,

概況

“格朗和”哈尼語意為“吉祥、如意、安康”。“格朗和”作為行政區域建政於1953年7月16日。當時西雙版納剛剛解放,傣族自治州成立不久,為了體現黨的民族政策,把轄車裡縣(現景洪市)的南糯山10個寨子、佛海縣(現勐海縣)勐海區的第7、8、9、10村,34個寨,勐混區廣乾的11個寨(1959年劃歸勐混),共55個寨子,常住人口17355人(2017年),包括哈尼、漢、拉祜3種民族(黑龍潭當時歸勐海區),其中哈尼族44寨,7126人,占86.9%,漢族8個寨子,579人,占7%,拉祜族3個寨子,503人,占6.1%,劃歸為一個行政區,成立了格朗和愛尼族自治區,區政府駐蘇湖。1961年遷至現址——黑龍潭。後曾改名為格朗和區、格朗和公社等。1987年改為格朗和哈尼族鄉。
格朗和哈尼族鄉是勐海縣唯一的哈尼族鄉,鄉政府駐地—黑龍潭,距勐海縣城28公里,距州府景洪32公里,距省城昆明826公里。全鄉轄南糯山、蘇湖、帕真、帕沙、帕宮5個村委會,76個村民小組,共4632戶常住人口17355人(2017年)。
格朗和哈尼族鄉人民政府格朗和哈尼族鄉人民政府
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全鄉具有五大優勢。一是氣候優勢。有600米到2196米的立體氣候。二是地緣優勢。東鄰景洪市,南鄰勐海縣城,西鄰勐混鎮,北鄰景洪市大勐龍,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三是資源優勢。即15000畝800—1200年的古茶園。四是民族文化優勢。有原生態、純樸自然、浪漫多彩的哈尼民俗文化。五是教育優勢。全鄉勞動力具有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以上。
全鄉總面積320.74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地黑龍潭距離縣城28公里,全鄉轄蘇湖、帕宮、南糯山、帕真、帕沙5個村委會,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國土資源管理所、水利水土保持站、計生服務所、中學、國小、財政所、衛生院、派出所、糧管所、林業站12個站(所、中心)。
格朗和哈尼族鄉地處東經100°47',北緯21°86'之間,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東部,東面和東南面與景洪市接壤,西南面與勐混鎮相連,西北面與勐海鎮交界,北抵流沙河與勐宋鄉隔河相望。全鄉國土面積31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282畝,其中:水田17950畝,旱地37332畝。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1.63%,1500米以上海拔中熱帶雨林成分達60%。屬典型的山區鄉,境內均為高原山地,東西橫距18公里,南北縱距19公里。山脈為南北走向,地勢為中部和西南部高,北部和東南部較低。格朗和哈尼族鄉平均海拔1596米,最高峰為與景洪市交界的路南山,海拔2196.8米;最低點在南臥河與出戈河交匯處,海拔600米;鄉政府駐地海拔1360米。海拔高差大,形成河谷交錯,山巒起伏,山壩相間的地貌特徵。鄉內有雷達山、歐畢山、邦恩山、俄義山、曼勒山、羅巴山、邦科山、巴馬山、阿一嘎朗山、嘎拉馬山等山脈。主要水域有黑龍潭、南臥河、南卡河、南拉河、南勒河、南嘎浪等河流。土壤有耕作土和自然土兩大土系,耕作土有水稻土、磚紅壤、旱地土三個土類。
格朗和鄉格朗和鄉

行政區劃

“格朗和”是哈尼語,意為吉祥、幸福、安康。全鄉面積320.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355人(2017年) 郵編:666204 代碼:532822203
全鄉轄5個村委會:蘇湖、帕宮、南糯山、帕真、帕沙。鄉政府駐黑龍潭。
1953年前,南糯山屬車裡縣。1953年置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區,南糯山劃入本區,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1957年置格朗和區,屬版納勐海。1958年設英雄公社,屬勐海縣。1961年置格朗和區,1969年為獻忠公社,1973年為格朗和公社。1984年改格朗和區,1987年置格朗和哈尼族鄉。
2007年,格朗和鄉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州委、縣委的有關會議精神,按照鄉黨委、政府確定的“視窗拉動山區經濟,荒山培植支柱產業,科技提升傳統產業,地緣促銷農特產品,特色打造生態經濟”的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務實創新,紮實工作,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取得了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地理環境

格朗和哈尼族鄉為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唯一的哈尼族鄉。
格朗和哈尼族鄉 地理位置圖格朗和哈尼族鄉 地理位置圖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主要從事農業,茶葉文化尤為發達。格朗和哈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逶迤連綿的南糯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獨具特色的茶葉文化。在起伏連亘的南糯山中,上百年,甚至上千餘年的古茶樹,從山腳順著坡勢蜿蜒向上伸展,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蔚為壯觀。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的落後已成為制約格朗和鄉發展的關鍵因素,要促成“十一五”期間格朗和鄉的快速發展,就必須打破基礎設施這一瓶頸。
——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縣鄉公路建設,爭取“十一五”規劃的頭兩年實現油路化;2、爭取鄉政府到南糯山的國道連線線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油路化,3、格朗和到勐混、帕宮到勐海、帕沙到大勐龍、帕真到嘎灑4條交通幹線建成晴雨可通的經濟路。形成以交通促進商品流通,以商品流通促進生產發展,山、壩區互補的發展格局。
——加強農業基礎實施建設,爭取修建黑龍潭水庫引水溝,修繕平湖水庫引水溝和灌溉溝渠,提高兩座水庫的灌溉功能,恢復一批因“214”線或自然災害丟荒的水田,修建一批攔河壩、灌溉溝渠,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加強農電網改造和通訊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生產、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交通運輸

全鄉公路34條,里程254.306公里(其中:水泥路17公里,占總里程的6.69%;柏油路28公里,占總里程的11.01%;砂石路120.318公里,占總里程的47.31%;土路88.988公里,占總里程的34.99%)。其中過境國道1條21公里(214線);縣道2條40公里(勐格線和南糯山線);鄉道6條,104.318公里;村道25條,88.988公里;涉及5個村委會的76個村民小組。按照“有路必養,有路必管”的原則,在鄉交通和安全生產服務中心設總段,依託村委會和村小組分別設了5個養護段(以村委會為單位)和76個養護分段(以村小組為單位)對轄區公路進行養護管理。
2015年,完成鄉村道路建設項目5個,總投資450多萬元。其中:行政村路面硬化工程格朗和鄉南糯線公路建設項目,投資737萬元;南糯山村委會半坡老寨至多依寨道路建設項目,投資225萬元;格朗和鄉新214線至曼龍線公路建設項目投資2032萬元;蘇湖線建設項目,投資1643萬元;勐格線至曼梭蘭公路建設項目,投資916萬元;勐格線安保工程建設項目,投資140萬元。
2016年,主要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爭取項目國家扶持、民眾集資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完成帕沙村委會至鄉政府道路硬化13公里,總投資910多萬元;完成蘇湖村委會行政村道路硬化23公里,投資1640萬元;補助幫飄村民小組水泥100噸,完成村內道路硬化200米。

新農村建設

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開局之年,南糯山大巴拉村民小組和竹林村民小組被列為全州社會主義新農村百村試點之一,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鄉黨委的正確指導下,在廣大村民的積極參與下,民眾投工投勞320多人次、沙石54車,投入24萬元資金,修建了大巴拉的排水溝、公廁改造項目;竹林的衛生路項目村組公路。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讓民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處。

民族教育發展史

民國27年(即1938年),佛海縣教育科在格朗和鄉賀南村開辦了“佛海第七國小”,1946年因戰亂而停辦。1951年9月,傣族青年教師周德俊主動要求到格朗和辦學,經過他的艱苦努力,把停辦了多年的賀南國小恢復辦學。不久,周德俊老師又創辦了小呼拉國小。從此,格朗和鄉的民族教育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為了發展民族教育事業,黨和政府從內地派來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有志氣的青年教師到邊疆開辦學校,到艱苦的哈尼山寨紮根創業,把青春獻給了民族教育事業,贏得哈尼人民的愛戴,在人們的心中建立起了一座座永遠不會忘卻的紀念碑。周德俊、周瓊芬、謝亞安、李法君、周積慧、刀永光、楊興、劉剛、李隆美、劉羽、楊德先等等,都是支邊教師中的楷模,佼佼者,是格朗和鄉中國小教育的開拓者和見證人。

經濟和社會發展

農業發展

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必須緊緊抓住農民增收這箇中心任務,堅持在農業內部挖潛力、在外部拓展增收新渠道,形成生產新格局;即不放鬆對糧、蔗、茶等生產,又從市場需求出發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堅持“科技提升傳統產業,地緣促銷農特產品”的發展思路,切實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實施優勢農產品推進工程,做優做強糧食、甘蔗、茶葉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扶持和培育“雲麻一號”、竹類等新興產業,積極引導和扶持人民民眾以市場為導向,著力發展市場前景較好的環保、生態型特色產業;穩定農村基本政策,進一步完善經濟體制,全面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確保農民利益,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生產積極性。
2015年,實現農業生產總值317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00元,比上年增1057元,增幅達12.7%。糧豆種植面積達3.3萬畝,產量達11087534公斤,水稻種植完成14067畝產量達5936300公斤;玉米種植完成15776畝,產量達4701248公斤。全鄉茶葉面積穩固在6.4萬畝(其中:古茶園2.2萬畝),茶園管理、茶葉採摘、加工更加規範,有效地保障了茶葉品質,茶葉總產量達3192噸。榨季甘蔗面積達8837畝(其中新植2464畝),甘蔗工業入榨量40666噸。生豬存欄14904頭,出欄11737頭,大牲牛畜存欄1826頭,出欄403頭,家禽存欄95080羽,出欄82716羽。豬瘟、口蹄疫、藍耳共免疫22171頭,牛W病共免1367頭,犬免疫280隻。舉辦各項農業生產培訓8期426人次。
2016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預計達到38449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初步估算為10266元。有茶園面積64245畝,茶葉採摘面積達61200畝,茶葉總產量達3192噸,總產值達12760萬元;農民茶葉人均收入達到5272.96元,占農民總收入的52%,茶葉產業已成為支柱產業。糧豆種植面積達3.3萬畝,產量達1134萬公斤;2015/2016榨季甘蔗種植面積9568.7畝(其中:實收面積8135畝),工業入榨量41648.9噸。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專業合作社,不斷提高生豬養殖的規模化、規範化。2016年末,生豬存欄12775頭(其中小耳朵豬存欄10750頭),生豬出欄24325頭。全鄉橡膠種植面積8476畝與上年末持平。

林業

2015年,全年共發放森林防火戶主通知書4000份、《森林防火整改通知書》42份;張貼各類宣傳標語153份。全年共召開森林防火工作會12期(鄉級3期、村級5期、村小組級4期);受教育人數762餘人。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172份(其中鄉人民政府與森林防火指揮所1份、森林防火指揮所與造林大戶5份、森林防火指揮所與村委會5份、村委會與村民小組簽訂76份),簽訂聯防協定1份;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街頭宣傳4期。全年共辦理野外生產用火許可證15份,5099畝,開展計畫燒除20000畝。
2016年,認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實行逐級行政負責制,嚴格加強火源管理,召開鄉、村委會、小組森林防火工作會議85次,和76個村民小組層層簽訂森林防火目標責任狀,鄉政府,森林防火指揮所等逐級簽訂,嚴格把好責任關,定期不定期發放宣傳材料6期/3000份,辦理野外生產用火許可證14份,開展計畫燒除13500畝,發放戶主通知書5000份,全年公益林面積為17210畝,公益林補助金額為172100元,自用材採伐蓄積:253.7立方米,完成人工商品林採伐2054.6立方,速生樹種2500畝,森林巡護96次,召開6次工作匯報會。強化生態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石油液化氣替代薪材制茶,完成殺青爐96台,殺青機15台,有效地推動了森林資源保護力度。

水利

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通過採取蓄、引、抽、提等多種措施,妥善安排好民眾生產生活用水,科學調度、開源節流,強化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鄉內有12個水庫,目前蓄水量為71萬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庫容為101.8萬立方米;小二水庫11座,總庫容為245.4萬立方米。強化抗旱和防汛準備工作,組建抗旱應急專業隊深入各村田間地頭進行抗旱服務及技術指導,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並檢修、維護各類灌溉設施,發揮機具設備、專業特長,把旱災降低到最低程度。提前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和防汛預案的制定,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完成三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南糯山村委會姑娘寨、半坡寨、小巴拉),水庫除險加固三座(木橄行水庫、巴勒水庫、黑龍潭水庫)。

糧食生產

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護基本農田,穩定種植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穩定提高單產,加強防治病蟲害工作,努力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到2007年6月底該鄉完成:水稻栽秧15715畝;旱稻 218畝;玉米8234畝,大豆1034畝;花生481畝;舉辦水稻育秧4期,參加人數320人;旱育稀植3期,150人;水稻水直播2期,120人,化學除草3期,168人。

甘蔗種植

榨季種植14408畝;產量為51244噸,入榨量為44787噸,與2005/2006榨季61172.39噸,減9928.39噸,減16.23%;2007/2008年榨季我鄉甘蔗新植4500畝,其中下田1000畝;為做強做優甘蔗產業,積極舉辦甘蔗種植、中耕管理等培訓班8期,以提高單產,穩定產量,參加各種培訓人員達1190次。

茶葉生產

茶葉是該鄉的支柱產業,茶葉生產繼續抓好低產茶園改造,適度擴大良種茶種植面積。2007年上半年茶葉市場產銷兩旺,各村委會的鮮葉收購價和乾毛茶收購價均比往年高,廣大農民對茶葉生產積極性高漲,該鄉緊緊抓住此機遇,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要求、標準採摘,以提高產品質量;積極做好優良品種的推廣工作,2007年上半年茶葉備耕7030.5畝,共培訓茶葉種植4期參加人數160人。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一個產茶大縣。隸屬的布朗鄉,勐宋鄉,格朗和鄉。每一個鄉都保留面積廣闊的古茶樹群落。樹齡最老,面積最廣,莫過於格朗和鄉帕沙村。從唐代遺留下的古茶樹,就生長於帕沙整個山繫上。若從勐海出發,去往帕沙,一路上自然與人文的不同風景,伴隨整個路程,層山疊疊的大氣彰顯出一個古茶大寨的磅礴與氣勢。天然湖泊的柔美又突顯出茶葉古寨的沉穩與內斂。帕沙整座山系中,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乾、老端。全都是哈尼族寨子,從唐代開始就一直居住哈尼族,帕沙現存的古茶樹,最早種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因為祖輩辛勤的開山種植,給帕沙的後人,留下了用之不盡的財富——2900多畝古茶園,分布於整個帕沙山寨旁的山上。自然生長至今,已形成山中綠樹皆茶樹的一個情況。若是說帕沙古樹茶有台地摻假,是與真實茶園情況不符合。帕沙古茶樹數量是整個西雙版納茶區最多的。每個寨子旁都有古茶樹。要走遍分布於帕沙5個寨子的古茶園,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茶樹成片且密集的生長,茶樹樹齡均在800年以上,茶樹樹高可達到4米左右,樹桿分枝的密集度可以形成天然遮蔭傘。古茶園中沒有雜樹混生,茶樹能充分吸收養分。茶園中土質層鬆軟。水分與礦物滲透較好,能有效提高養分供給的完整性。

畜牧業

突出抓好豬、牛、家禽等生態養殖,加強畜禽品種改良,督促職能部門抓好全鄉的動物疾病預防工作,做好春防和搞好W病的預防監控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嚴格執行動物疫病法律法規,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安全。2007年上半年大牲畜存欄達6663頭,出欄922頭,分別比2006年同期的10127頭、704頭減34.2 %、增長30.9%;生豬存欄6906頭,出欄1240頭,分別比2006年同期的7686頭、2089頭,減少10.5%和40.65%;家禽存欄35316隻,出欄12153隻,分別比2006年同期的56679隻;14242隻,分別減少37.8%和14.67%。

麻業情況

為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社會經濟跨越性發展,通過農業產業化,使廣大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長,成立了農村工作隊,做好雲麻種植的科學指導和管理,在生產過程中採取責任到人,分片包乾,相互監督的管理原則,切實保證種好、管好、收好。到2007年5月31日,種植夏麻501畝,種植培訓會4期,參加人員達210人;間苗培訓13期,參加人員達301人。涉及4個村委會26個村民小組,477戶農戶。

特色產業

格朗和哈尼族鄉是哈尼族自治鄉,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南糯山”“帕沙山”隸屬於格朗和鄉轄區。南糯山是勐海縣與景洪市的分界,帕沙山是勐海縣格朗和鄉與矇混鎮的交界山。兩座茶山承載著格朗和鄉哈尼族的所有風俗及特點。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樹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學習種茶育茶,並把這一技術發展到很高層次,創造出以“普洱茶”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哈尼族

綜述

哈尼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思茅西雙版納瀾滄等市、州、縣也有分布。居住格朗和的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和茶葉初加工。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三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約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從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八世紀,又有部分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在唐人文獻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南詔”、“大理”政權建立後,其東部的“三十七蠻部”中,“官桂思陀部”、“溪處甸部”,“伴溪落恐部”、“鐵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紅河地區。元朝征服“大理”政權後,設定元江路軍民總管府隸屬雲南行省,加強對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統治。明代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領由明王朝授予土職官銜,並受所隸流官的統治。清朝在雲南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了哈尼族地區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處、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來,土司仍然是這些地區的統治者。

服飾

哈尼族的服飾,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異,一般喜歡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身或穿長褲或穿長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處綴繡五彩花邊,系繡花圍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銀飾。
格朗和一帶的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婦女在服裝和裝飾上區別是否已經結婚,有的以單、雙辮區分,有的以垂辮和盤辮區分,有的以圍腰和腰帶的花色區分等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內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三種方言和若干土語。哈尼族原無文字,20世紀50年代為其創製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試行中。
格朗和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住的是竹木結構的樓房,旁設
涼台,別具一格。
漂亮的哈尼族服飾漂亮的哈尼族服飾
社會經濟
千百年來,哈尼族人民為開拓祖國邊疆山區不斷進行辛勤勞動。辟梯田種稻穀,掘坡地植茶林。哈尼族所居西雙版納的南糯山,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哈尼族種植麻、棉、靛草,自織自染。
新中國成立以前,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哈尼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居住在墨江、新平、鎮源等接近內地的哈尼族,因受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較大,自明清以來已先後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的範疇。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當地漢族大體相當,土地的買賣、租佃關係已很普遍。而居住在西雙版納和瀾滄江一帶的哈尼族,則受封建領主的統治,有的地方還保存一定的“刀耕火種”原始生產方式。居住元江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和江城等縣的哈尼族,處於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過渡的階段。這些地區還殘餘著土司制度。由於這些剝削制度的存在,哈尼族人民長期以來受盡了壓迫和剝削,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特別是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國民黨的統治,更使廣大哈尼族人民的生活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漂亮的哈尼族服飾漂亮的哈尼族服飾
新中國成立後,哈尼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從1952年起進行了民主改革,並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在西雙版納哈尼族地區則採取發展生產的方針。
經過建國五十多年的開發和建設,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哈尼族和哈尼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各邊遠村組之間都通了公路,哈尼族地區農、林、牧、副、漁等各項生產大有發展,農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文化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以哈尼族聚居的格朗和哈尼族鄉,各哈尼山寨有了學校,全鄉農民中具有國中文憑的達60%以上,國中入學率96.5%,99.82%的學齡兒童入了學。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有了鄉有衛生所和各村組衛生室,人民健康水平大為提高。在各條戰線上,本民族幹部逐步成長,在州、縣、鄉各級黨政機關中,都有哈尼族幹部擔任領導工作,實現了本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民風民俗

宗教崇拜

中國哈尼族固有的宗教。該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除少數地區外,大多已進入封建社會。其宗教信仰仍保持其固有宗教的許多特點,哈尼族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魂不滅,於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師“貝瑪”主持。用巫術和草藥治病。西雙版納的哈尼族,
每年祭祀象徵寨神的“龍巴門”。20世紀初,基督教傳入部分哈尼族地區,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區傳播過,但信教的人不多,影響不大。新中國成立後,上述宗教活動已逐漸減少。
原生態哈尼民歌賽原生態哈尼民歌賽
1.靈魂觀念和喪葬儀禮
哈尼族認為,人和萬物都由靈魂或精靈主宰。靈魂失落,或是觸犯精靈,人就會得病或死亡。西雙版納地區哈尼族專有為病人叫魂治病的儀式,稱“拉枯枯”。用線一根、飯一團、雞蛋一個到所謂病人丟魂的地方,呼喚病人的名字,然後將線拴在病人手腕上,並給病人吃飯糰和雞蛋,認為這樣便可收回失魂而痊癒。該族認為人久病不愈,是由於專捉人魂的精靈“拉帕”作祟,必須糾集眾人,手持刀槍,哄趕拉帕。葬禮根據死者是否結婚、有無兒女以及死因等情況而有所區別。未婚或已婚而無嗣者,裝殮簡單,一埋了事,其魂稱“密哈”。已婚而僅生女性者,葬禮亦簡,其魂稱“密沙”,含有野鬼之意。屬於非正常死亡者,不得葬於公共墓地,其魂稱“疏密”,不祭祀。對於有子女或多子多孫的死者,實行厚葬,一般在家停屍三、五天,或七天,然後出殯;要供獻牛、羊祭奠,並請巫師念經祈禱,送魂,使靈魂回到祖先的故地。在葬後十二天,請巫師殺雞兩隻,豬一口,置於竹桌,同死者家屬一起抬到通往墳地的岔路口,由巫師為生者“叫魂”。然後抬竹桌歸家,置於祖先靈台前。家人坐於竹桌周圍,巫師用桌上的線在每人手上各拴一節,表示生者靈魂已叫回,拴在各人的身上。
2.村寨祭祀
包括建寨、分寨和常年的定期祭祀三類。建立新寨時,十分重視寨址的選擇。選定寨址後要卜選寨心,由祭司向四面撒鐵渣,然後拋擲雞蛋,以蛋著地破裂的地方為寨心,立木樁為記。寨心為祭司居住之地。遷寨由祭司率領,全寨同日搬到新寨址,臨時搭棚居住。大家先幫祭司蓋房,然後各家才自建房屋。凡屬分寨,要先選出新祭司。村寨每年要立一次新寨門並舉行寨門祭,祈求精靈保護全寨。寨門有三道:前門、後門和側門。前門供人出入,後門為屍體出口。寨門橫樑刻畫蟲、魚、鳥、獸等。西雙版納哈尼族,每年九月各寨還有集體驅鬼活動,祭司領導全寨男子,手持木刀,在室內室外和寨內寨外,四處揮舞,最後將木刀懸於寨門上,驅鬼方告結束。
3.農業祭祀
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祭祀儀式和崇拜內容。
祭樹和祭水。各地哈尼族都以大樹作為土地神來崇拜。他們認為樹高大命長。反映土地有滋養生物的神奇力量。各村通常都在所供奉的大樹周圍砌石保護。紅河一帶的村頭寨尾,都供奉“神樹”,前者稱“阿瑪周”(公樹),後者稱“本圖周”(母樹)。正月大祭阿瑪周,三月小祭本圖周。金平縣格鄒支哈尼族,特別重視祭井水之神,祭時在井邊設祭台,上供米、酒、茶各兩碗,公雞、母雞各一隻,由祭司主祭,祈求保護井水清潔,水源充足,稻穀豐收。他們還認為田溝水神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祭品相應豐厚,須供羊兩隻。有些哈尼族的村寨,每十二年舉行一次“樓都祭”。樓都是村寨中心的圓形石井。每逢龍年,以村寨集體名義殺牛宰豬,隆重供祭。祭品分食後,將骨頭扔進石井,以求人畜興旺,五穀豐收。
播種祭。西雙版納哈尼族稱播種祭為“牙卡培樓”。在正式播種前兩天,由祭司主持。第一天,祭司用酒、茶和糯米年糕祭祀祖先;第二天清晨,祭司和村寨長者在“神井”前舉行洗滌谷種儀式,以公雞、母雞各一隻,米一筒、酒一筒、茶葉少許和稻穀三把供祭。祭司播下三把稻種後,即就地分食祭品。接著各家相繼在臨時搭建的祭棚處舉行播種儀式。栽種水稻的金平等地哈尼族都是全村同日播種。播種前,各家用正月祭樹時分到的豬肉祭祀穀神,插完秧再以雞獻祭。有些地區每村都有專供祭祀用的水田。插秧時先要殺雞祭水田,然後由老年婦女在祭田中央插第一叢秧,各家繼之開插。每家水田中也有小塊祭祀田,插秧均從祭田開始。
收穫祭。包括嘗新、收割和入倉的祭祀。嘗新祭在稻穀黃熟時舉行。西雙版納地區由祭司先嘗新,然後各家才能嘗新。嘗新祭要用種在祭棚處的稻穀,同時備雞、酒、茶以及將登場的瓜果蔬菜等祭祀祖先,並取回三穗稻穀掛於祖先靈台處。正式開始收割,要以酒、茶、飯、蛋為祭品,舉行祭祀,並將最後收割的一叢稻穀掛在穀倉的橫樑上。入倉祭先用糯米飯、雞蛋、茶、米酒祭穀倉,然後舉行入倉儀式。用於背谷進倉的背籮,下墊九片樹葉,上蓋男子上衣,要三進穀倉,才能正式裝倉。開倉取谷時也有開倉儀式,由家長身負背籮進出三次。在第三次背出時,要抓三把稻穀還倉。以後每次進倉取谷,都須如此。
4.祭司和巫師
祭司的職責是主持公共祭祀。巫師有兩種:一是專司葬禮和送魂,一是專為病人叫魂驅鬼。
各地祭司的情況不盡一致。西雙版納地區的祭司稱“追瑪”,世襲,除非祭司家出現六指、兔唇等畸形胎兒和雙胞胎時才可替換。祭司移居,整個村寨也隨之遷徙。不然就要撤寨門,另選新祭司。村人如殺豬宰牛或獵獲野獸時,都要奉獻一條獸腿給祭司。金平、元陽等地的祭司稱“厄阿瑪”或“米古”。由全村卜選產生,終身制。
專司葬禮和送魂的巫師各地一般都稱“貝牟”,為男性。供奉哈尼族神話中的天神“翁沙”之女“沙厄”。學當貝牟者要先請老貝牟到家舉行祭沙厄的儀式,拜老貝牟為師,初稱“貝扎”。為病人驅鬼的巫師,各地稱呼不一。西雙版納稱為“尼帕”,不論男女都可擔任,非世襲。有的是拜師學習而後當尼帕的,更多的是在自己患病時被尼帕指為有尼帕鬼附身,並經許願,在病癒後供奉尼帕鬼而後本人成為尼帕的。

婚喪習俗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這在西雙版納比較嚴格。一般認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習俗,如果婚後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則被允許。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區實行包辦婚姻,哈尼族人在整個婚禮儀式中,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舞蹈。婚禮前夕,男女雙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動場所。婚禮這一天,迎親隊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準備回程時接應,其餘跟隨新郎前往女家。當他們來到女家寨口時,寨內鼓樂齊鳴,送親隊跳起傳統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給接親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後大家共舞進寨直抵棚子裡。休息片刻,一對新人站在一張方桌旁,女家親屬用兩指夾著一片筍葉,環繞方桌起舞,意在禳災祈祥。新郎、新娘在迎新隊和送親隊簇擁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與等候多時的另一部分接親人相遇。大家就地圍成圓圈,踏著鋩鑼和鼓點節奏縱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賀。當他們一起來到男家時,棚子內外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賓客剛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婦女從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緊跟其後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著上置三隻碗和一個酒葫蘆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點酒菜。待酒席快要結束時,一位廚師端著放有八隻大碗的竹篩,從廚房裡出來舞向每一酒席,客人們又象徵性地給搛上菜餚。最後,在他“該跳舞了”的一聲號令下,眾賓客紛紛離席,圍成一圈又一圈歡舞高歌,大家熱烈地祝福新人喜結良緣,勉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哈尼族仍然保留著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後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喪葬主要實行火葬。

重要節日

哈尼族傳統節日主要是趕湯帕節、吃新米飯節、苦扎扎節及端午節和中秋節等。
1.趕湯帕節
哈尼族的最大節日是過“趕湯帕節”。按照他們古老的曆法,每年陽曆十二月為新年之始(相當於漢族的大年初一)。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腸、肚等數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戶用分得的豬肉和下水祭獻祖先。節日裡闔家團聚,還邀請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參加。他們終日歡聲不絕,特別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講述節日的來歷和民族的歷史,歌唱豐收的喜悅。
2.吃新谷節
哈尼族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這一天,每戶人家按照老規矩,應在東方剛露魚肚白時,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連根帶穗的稻子。拔稻時要選擇株數逢單的稻穴,背回時無論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則以為不吉。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來的稻穗搓下穀粒,連殼放在鍋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應先給狗吃一點。因為自古傳說,哈尼族在一場大洪水後重新得到的谷種是狗叼來的,所以要感謝它。吃過米花,也要把當年栽種的瓜豆菜蔬統統拿出來嘗新,同時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筍,象徵來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樣節節高;還要殺吃閹過的大肥雞,希冀來年的生活豐足美滿。
3.苦扎扎節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格朗和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裡,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盪鞦韆”、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4.其它節日
勐海縣的哈尼族,也有過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節日。正月年過三至五天,有條件的人家殺豬祭祖,初一吃湯圓,親友之間、各民族之間互相宴請。端午和中秋節大體同漢俗。
文化藝術
哈尼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姿,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謎語等。神話,傳說中有敘述萬物來歷的《創世紀》;有謳歌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有反映哈尼族歷史遷移的《哈尼祖先過江來》等。詩歌主要有“拉八熱”和“阿基估”兩類。“拉八熱”多在婚喪、節日、祭祀以及其他莊重的場合吟唱,曲調莊重嚴肅。“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間田野唱,以愛情為主,男女對唱。哈尼族是個喜愛歌舞的民族。樂器主要有三弦、四弦、把烏、笛子、響篾、葫蘆笙等,“把烏”是哈尼族特有的樂器。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樂作舞”、“葫蘆笙舞等。在西雙版納地區流行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具有濃厚的民族色。

飲食文化

哈尼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別具特色。哈尼族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喜歡吃酸、辣食品,善醃酸菜。採用各種野菜做湯,用帶有香味的葉子放在蔬菜中做調味品。哈尼族嗜酒喜茶,請客辦席已具規模,用料廣泛,技藝較高。
哈尼族傳統曆法把一年分為冷季、暖季和雨季,每季4個月。在一年之中有過兩個年節的習慣,一個是十二月年,一個是六月年。十二月年是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的日子,歷時五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屆時,每家殺一隻大紅公雞,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內。家庭每個成員吃一塊,出嫁的姑娘不得食。到第三天時,每天下午都要舉行盛大的“資鳥都”活動,即全寨人同飲團結、幸福的酒。全寨分為三組,每組輪流一天作東,日將偏西,當家男子在鑼鼓聲中,將美味佳肴以及高粱燜鍋酒端到街心,順序擺在早已鋪好的長蔑笆上。有的大村寨的筵席長達百米,各戶當家男子圍席盤腳就宴,各家各戶爭相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萊,按規矩邊飲邊舞。
哈尼族還有一道奇餚叫“白旺”,是用生豬血、羊血、狗血製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稱之為“阿壓馬捏”。以剛宰殺的豬、羊、狗鮮血為主要原料,或再加以切碎炒熟的瘦肉,肝、腰等,撒入辣椒粉、八角面、野花椒麵等佐料,不失時機地迅速攪拌而成。此菜看著怕,吃著香,味道醇濃,麻辣可口,被列為殺豬宰羊期間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熱誠待客的佳肴。豬血為風靡海內外的超級“液體肉”,諺稱為人體內的“清道大”,用來治療痔瘡便秘或老年性腸道乾燥所致習慣性便秘,掃除肺部塵埃及金屬微粒等有毒有害物質,都有妙不可言的實在功效。哈尼“白旺”之於此,是捷足先登進行天然保健食療了。
竹筒煮湯和卵石煮湯,是西雙版納哈尼族食品中特色最鮮明的菜餚。
竹筒煮湯,以竹筒為鍋,可煮鮮菜湯、雞湯、豬蹄湯等。烹製時,砍下一節帶節子的新鮮龍竹,略加刷洗,將備煮的雞(解塊)或豬蹄裝入竹筒,加湯在火塘上煮熬至可以食用時,加油、鹽、味素調味後,倒入裝有蔥花、芫荽的盛器內食用。竹筒煮出來的肉湯或菜湯,味清醇,鮮香,具有獨特風味。
卵石煮湯,需選擇酒杯般大小的光滑卵石(最好是河中的卵石),洗淨,投入火塘內加溫,將卵石燒紅。豬蹄或豬排骨預先煮熟,盛於器皿之內,加上豌豆尖等時鮮小菜及蔥花等佐料擺在桌上。待欲開宴進餐時,將燒紅的卵石投入盛湯的器皿內,使湯滾沸,將時鮮小菜煮熟。用卵石煮過的湯,特別鮮香,具有特殊的海鮮味。這道菜是時下哈尼族風味餐廳中最時髦的風味菜餚。

社會

文化體育

不斷弘揚民族文化,積極開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
全鄉共有體育活動場所74塊,其中標準水泥球場39塊,非標準水泥球場2塊、舞台14個、社房54間、滇航文化廣場1塊。共有業餘文藝隊45支,602人,業餘體育隊35支,350人,民俗學會1支,131人,文體協會1支,87人,老齡體育協會9支,1728人,圖書室3間,農家書屋6家,圖書20400餘冊。組織文藝活動13次,觀眾達:1萬餘人次。一年廣播轉播時間1200小時,全鄉廣播電視覆蓋率95%。安裝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32套,累計安裝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1970套,在5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安裝直播衛星“戶戶通”725套,解決了2695戶聽廣播、看電視的問題;電子閱覽室讀者上機人數525人次,資料查詢人數239人次。
全面提升文明戶、文明村寨、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格朗和中學、格朗和鄉中心國小被評為州級文明單位。鄉老年協會、民俗學會等民眾組織工作有序開展;利用“嘎湯帕”“拉祜擴”“潑水節”“耶苦扎”等民族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精神文化活動;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實現全鄉村小民組廣播電視覆蓋100%。

教育

格朗和鄉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發揮德育工作的教育功能,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鼓勵教職工通過各種渠道提高學歷層次。
2015-2016學年,全鄉有公辦中學1所、完小1所(其中含一個教學點),有學生405人,有學前兒童212人,中學在校生17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國小學生到校率98%以上(其中:國小鞏固率98%,中學鞏固率97.5%);小升初升學率達100%,中國小畢業率均達100%,中考參考率97%以上。公辦國小在職教師有40人、中學的在職教師有22人,學歷達標率均達到100%,其中:國小教師大專以上學歷占100%,國中教師本科學歷占100%。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292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補182500元;368人次享受國家補助營養餐147200元;共減免368人計36800餘元的書雜費。

衛生

格朗和鄉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規範醫療行為,促進醫患和諧,順利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面推進醫院科學發展,使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現有在編職工16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鄉鎮助理醫師3人,醫士5人,護士2人,技工2人,財務人員1人;全院現有病床25張,門診輸液椅15張,中醫理療床4張;全院共有土地面積5236.10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有1488.3平方米,其中門診樓374.3平方米,綜合樓314平方米,住院樓800平方米,職工宿舍518.8平方米;院內設有內科、外科、中醫科、急診科、婦產科、兒科等臨床科室,以及檢驗科、B超室、心電圖室、防保科等醫技輔助科室。
2015年,全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補償24443人次,醫療費用合計:651830.49元,補償金額:715067.48元(鄉級)。新農合籌集基本完成,應參合戶數3800戶,實際參合3742戶,戶數參合率98.47%;應參合人數16106人,實際參合15173人,人數參合率94.74%。2015年衛生院門診救治新農合門急診病人10934人次,合計費用548509.53元,其中合作醫療減免272108.46元,減免率49.61%;新農合病人住院救治214人次,合計費用178437.71元,其中合作醫療減免108178.48元,減免率60.63%。新農合參合15173人,計生補助1105人,實收費12059人,實收費1447080.00元。
2016年門診救治新農合門急診病人5207人次,合計費用267578.63元,其中合作醫療減免139660.35元,減免率52.19%,人均減免51.39元;接診住院病人125人次,合計費用112611.84元,新農合減免75530.99元,減免率67.01%,人均減免604.25元。
2015-2016年發放宣傳資料8640餘份;共舉辦了10次公眾健康諮詢活動,受教人數達2030餘人;共舉辦了8次健康知識講座,受益人數239達人,5個村衛生室舉辦16期,共受益人數239人;舉辦了8次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知識培訓;個體化健康教育人次數155人。

計畫生育

在各村以及計生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圍繞“強基礎、升質量、抓落實、上台階”的工作思路,認真宣傳貫徹計畫生育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實施計畫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規範生育秩序的治理,通過全鄉上下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015年,全鄉共出生214人(出生性別比為123),計畫生育率為91.71%,死亡118人,自然增長率5.61‰。全鄉共落實長效節育措施2578例,其中上環1198例,結紮1331例,建立避孕藥具免費供應點6個,6個供應點全部達到“八有”標準。藥具發放及時率100%,使用有效率100%,隨訪率100%。完成孕檢119對,超出任務數24對,完成率達125%。發放安全套8000餘只,發放葉酸片668瓶122人服用。
2016年1月至10月共出生新生兒147人(其中男孩76人,女孩71人),出生性別比為107.04。政策外生育13人,政策生育率為91.15%。本期現孕人數80人,政策外懷孕3人。已婚至49歲育齡婦女有2986人,其中採取長效節育措施有2541人,優選節育率達到85.09%,綜合節育措施2574人,綜合節育率達86.20%;應及時採取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有70人,已採取52人,避孕及率為74.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