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縣

柘榮縣

柘榮縣(古屬福寧府霞浦縣)是福建省寧德下轄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接福鼎,西連福安,北鄰浙江省泰順縣,南靠霞浦,介於北緯27°05'-27°19'(27°209'),東經119°43'-120°04'(119°897')之間,主要溪流有龍溪交溪、西溪和東溪等。境內土壤以紅黃壤為主,呈偏酸性,可開發山地面積大。礦藏有鐵、石英、鉛鋅、明礬、硫磺。名勝有東山風景名勝區、仙嶼公園、明游朴墓九龍井鳳岐古民居袁天祿紀念館等。紀念地有閩東獨立師兵工廠舊址、閩東蘇維埃政府主席馬立峰殉難地等。

柘榮縣是閩東北的內陸山區縣,原稱柘洋,早在新石器時代和商周之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自古以來就是閩浙交界商品集散地,素有“閩浙咽喉”之稱。柘榮縣總面積571平方千米,人口約10.3萬,是福建省人口最少的縣,自古是閩浙兩省邊界貿易點、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的全國55個縣、市之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柘榮剪紙之窗成為寧德市唯一的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有“中國太子參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剪紙)、中國長壽之鄉等美譽。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柘榮縣
  • 外文名稱:Zherong County
  • 別名:柳城、柘洋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雙城鎮等2個鎮、7個鄉
  • 政府駐地:雙城鎮
  • 電話區號:0593
  • 郵政區碼:3553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部寧德市
  • 面積:538.22平方公里(2012)
  • 人口:10.5744萬人(2012)
  • 方言閩東語福寧話福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東獅山風景名勝區、鴛鴦頭草場、明游朴墓、九龍井、鳳岐古民居等
  • 車牌代碼:閩J
  • 代碼:350926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礦產資源,經濟,概況,農業,工業,社會,教育,衛生,科技,體育,文化,交通,文化,民間藝術,文物保護,名勝古蹟,特產美食,榮譽,

歷史沿革

縣名似以柘洋得名。據《讀史方輿紀要》:“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
柘榮縣柘榮縣
柘榮縣在宋為長溪縣靈霍鄉柘洋里,元為福寧州靈霍鄉柘洋上里。明初屬福寧縣;明成化九年(1473)屬福寧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屬福寧府霞浦縣。宋設庫溪(今富溪)巡檢司。明正統六年(1441)設柘洋巡檢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撤,清乾隆四年(1739)復置。
清宣統元年(1909)至民國20年(1931),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民國 21年(1932),為霞浦縣第六區。民國22年(1933),為霞浦縣第四區。民國23年(1934)4月,中國共產黨在柘洋開闢蘇區成立霞浦上西柘洋區蘇維埃政府。同年5月-10月,柘洋蘇區建立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屬閩東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1935)6月,設立柘洋特種區,直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城,公元1938年即民國27年移駐閩侯,公元1942年即民國31年移駐福安)。民國32年(1943)9月,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
民國34年(1945)10月1日,撤銷柘洋特種區建制,設定柘榮縣,仍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1947)4月,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1949年6月15日柘榮縣解放,屬第三專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1950年3月改名福安專區)。1956年8月12日,柘榮縣制撤銷,原縣境併入福安縣轄。
1961年10月15日,柘榮恢復縣建制,仍屬福安專區。1970年7月1日,柘榮縣建制再次裁撤,原縣內的城關、東源、宅中、黃柏、富溪、楮坪、英山7個人民公社劃歸福安縣轄,乍洋人民公社劃歸福鼎縣轄。1975年3月15日,柘榮再次恢復縣建制,屬寧德地區。1989年8月18日,國務院批准,柘榮列入對外開放的全國55個市、縣之一。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柘榮縣人民政府下設1個雙城鎮和第一(富溪)、第二(石鹹)兩個區,暫時沿用舊保甲編制貫徹新政。
1950年1月,撤銷雙城鎮,劃全縣為3個區。6月,廢除舊保甲制度,實行民主建政,建立鄉政府。全縣劃分為3個區,轄24個鄉。
1952年4月,土地改革完成,全縣劃為3區1鎮35鄉。
1954年9月,全縣調整為3區1鎮43鄉。
1955年,撤銷一區區公所,所轄1鎮15鄉歸屬縣直接領導;二區改稱富溪區;三區改稱楮坪區,原區公所駐地由石鹹移駐楮坪。
1956年4月,全縣原來1鎮43鄉整編為1鎮30鄉。
1956年8月,柘榮縣建制裁撤,全境併入福安縣。原(柘榮)縣直轄的1鎮11鄉和楮坪區轄的9鄉合併成立柘榮區,區公所駐下城。富溪區名稱及其轄鄉不變。
1958年8月,富溪區裁併柘榮區,兩區原轄的1鎮30鄉,重新調整為1鎮8鄉。
1958年10月,實行“公社化”管理體制,建立“政社合一”的農村人民公社。原柘榮區改建成立福安縣柘榮農村人民公社聯合社,下轄柘榮、富溪、楮坪、岐洋4個農村人民公社(簡稱公社,下同)、42個生產大隊。
1959年12月,岐洋公社撤併柘榮公社。
1960年,富溪公社增設東溪、山樟2個生產大隊。
1961年7月,公社體制下放,恢復區建制。原來3個公社改為柘榮、富溪、楮坪3個區,原來社屬44個生產大隊整編為區屬23個人民公社(簡稱小公社),並在柘榮區之下,另設1個雙城鎮,專理非農業人口事務。10月15日,恢復柘榮縣制,仍轄3個區、1個鎮、23個公社。原柘榮區改稱為城郊區(區公所由下城移駐前山)。
1964年,城郊區的雙城鎮與新城公社合併成立兩個牌子一套人馬的城關鎮和城關公社。
1965年2月,實行撤區並社。由23個公社(鎮)合併為8個公社,下轄83個大隊。
1966年,東源公社增設洋邊1個大隊(由東源大隊析出)。
1970年7月1日,柘榮縣建制再度裁撤,將城關、東源、富溪、黃柏、宅中、楮坪、英山7個公社及其所轄73個大隊併入福安縣管轄(併入後,城關公社改稱柘榮公社);乍洋公社轄11個大隊劃入福鼎縣管轄。
1972年,英山公社增設田頭洋1個大隊。
1973年,黃柏公社增入下坪1個大隊。
1975年3月15日,柘榮縣再次恢復建制,原劃給福安及福鼎管轄的8個公社,全部劃歸柘榮。同時,在柘榮撤縣期間,福安縣潭頭公社劃歸黃柏公社管轄的下坪大隊,也隨同柘榮復縣而劃入柘榮管轄。撤縣期間的柘榮公社在復縣後仍恢復為城關公社。此時,全縣共轄8個公社、86個大隊。
7月,楮坪公社增設茶灣(由灣里大隊析出)、靴嶺尾(由金家洋大隊析出)2個大隊;英山公社的和尚洋大隊改稱鳳洋大隊。全縣共轄88個大隊。
1980年8月16日,城關公社析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個大隊恢復設定縣屬城關鎮。原城關公社則改稱城郊公社,同時將乍洋公社的仙山大隊和楮坪公社的金家洋、靴嶺尾2個大隊劃城郊公社管轄。
柘榮縣政區圖柘榮縣政區圖
12月,撤銷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和大隊革命領導小組,恢復人民公社和大隊的管理委員會。
1981年,黃柏公社增設上黃柏(由黃柏大隊析出)1個大隊。合前全縣共轄114個大隊。是年11月,城關鎮恢復雙城鎮原名。
1984年10月23日,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鎮建制,重建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全縣共轄9個鄉(鎮)、3個街道、114個行政村。行政區劃直至1990年底未變。
2003年,柘榮縣轄2個鎮、7個鄉:雙城鎮富溪鎮、城郊鄉、乍洋鄉東源鄉黃柏鄉宅中鄉楮坪鄉英山鄉。2003年末,戶籍人口10.0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5萬人。

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柘榮縣地處閩東北內陸山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太姥山脈主峰東山頂海拔1480米,是全縣最高點;英山鄉下清水坑海拔僅78.8米,是全縣最低點。屬中山、低山類型區,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縣境內峰巒起伏,地勢呈東高西低。山地面積509.16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94.6%,平均海拔600米左右。

氣候特徵

氣溫
柘榮縣氣候溫和濕潤,氣溫立體分布明顯雨量充沛,冬長夏短,霜雪凍害較嚴重的特徵,由於境內各地海拔相差較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各地平均氣溫在13-18℃之間,一月平均氣溫5.6℃,絕對低溫-9.8℃(1983年12月31日)。七月平均氣溫25.1℃、35℃以上的酷暑極少見。年總積溫5000-6500℃,年平均穩定通過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無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氣溫低於0℃的日數28天。
柘榮縣柘榮縣
降水
該縣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總量的16.5%,其特點是雨日多,雨量少,強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點是雨區廣,雨量多,濕度大,雨時長而穩定;7-9月颱風雷陣雨季,占41.3%,其特點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強度大,雨量變化大,極不穩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
蒸發和溫度
由於該縣氣溫不高,且山地雲霧多,蒸發量不大,屬潮濕狀況,年平均絕對溫度15.7百帕,10月至翌年1月屬乾季,蒸發量大,氣候較乾燥。
日照
年平均日照時數1634.2小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止2009年,全縣耕地面積71483畝,其中水田面積62541畝,農地面積8942畝。

森林資源

截止2009年,全縣山地面積514.85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93.1%,森林面積66.7萬畝,森林覆蓋率68%。森林積蓄量39.9萬立方米,竹林面積4.2萬畝。

水力資源

境內溪澗縱橫交錯,分為交溪和七都溪兩大系,平均年徑流量6.97億立方米。截止2009年,全縣可開發的水資源有216處,總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已開發利用4.26萬千瓦。

礦產資源

境內屬火山岩地帶,截止2009年,已探明的礦產有高嶺土、紫砂陶土、明礬、石英、花崗岩、輝綠岩等10多個品種,尤其是紫砂蘊藏量高達260萬噸,其品質可與江蘇宜興紫砂相媲美,素有“北有宜興,南有柘榮”之稱;輝綠岩、花崗岩成材率較高,年開採量分別可達1萬立方米;天然礦泉水經鑑定為低礦化度,含鍶和偏矽酸,獲1992年全國天然礦泉水展覽會金獎。

經濟

概況

柘榮素有“閩浙咽喉”之稱,自古以來,就是閩浙交界商品集散地。
2012年,柘榮縣完成生產總值37.59億元,同比增長14.72%,其中:第一產業7.28億元,第二產業20.24億元,第三產業10.07億元。0萬元,地方級財政收入17059萬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16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5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567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97元。201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0億元,同比增長8.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2%、9.5%和8.3%,一產和三產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3和1.8個百分點,二產比上年同期慢7.8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3%、67.5%和24.2%。三產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7.1:57.6:25.3調整為16.3:57.0:26.7。
2015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8億元、增長7.4%,公共財政總收入4.2億元、增長6.1%,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9億元、增長10.8%

農業

柘榮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適宜發展山區農業生產。由於山多田少,農業基本設施差,抗災能力低,耕作方法落後,生產發展緩慢。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0.75萬噸,畝產量84公斤;農業總產值314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農民人均產值81元,大多數農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柘榮縣柘榮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解放生產力,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195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1.34萬噸,畝產119公斤;農業總產值621萬元,農民人均產值138元,生活得到改善。
“大躍進”時期,農業生產遭受挫折,加上三年自然災害,1961年全縣糧食總產量下降到0.93萬噸,農業總產值下降到311萬元。1962年糾正“左”的錯誤,國民經濟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推行農業“八字憲法”(水、肥、土、種、密、保、耕、管),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6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1.34萬噸,畝產138.4公斤,全縣人均糧食274公斤。農業總產值725萬元,農民人均產值147元。
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業生產又一次受到“左”的衝擊。“學大寨”時過分強調“以糧為綱”,忽視發展多種經營,搞“政治評分”、“割資本主義尾巴”等,嚴重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在這期間由於多數農村幹部和農民抵制“左”的作法,推廣良種和採用先進耕作技術,農業生產仍有所發展。197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上升到2.23萬噸,畝產198公斤;農民人均產值184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農業結構,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實行科學種田,農、林、牧、副、漁得到全面發展,鄉鎮企業發展迅速,農村人均純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開始向小康邁進。
1990年,全縣糧食總產量3.17萬噸,畝產量241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3.23倍和1.87倍。是年農業總產值為3019萬元,比1949年增長8.61倍,年遞增5.68%;農業人均產值387元,比1949年增長3.78倍。
2009年,柘榮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億元,同比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5282元,增長7.4%。藥、茶、竹木、食用菌、反季節蔬菜、養殖等產業進一步壯大,全縣藥材種植面積達41520畝,其中太子參面積38050畝;茶園面積38770畝;食用菌產量(乾鮮混合)4369噸,完成造林面積1.2萬畝,人工更新面積0.3萬畝,成林撫育面積2.2萬畝。培育形成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010年糧播面積和糧食產量保持穩定,中藥材、茶葉、油茶、食用菌等傳統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7.5億元,增長1%。農民人均純收入5992元,增長13.4%,增幅名列全市第一。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在穩定太子參、白朮、木瓜等大宗中藥材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引進建業農林等農業產業化企業,積極發展名貴中藥材,建立紅豆杉種植基地2000畝。柘榮太子參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茶葉品種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植金觀音、黃觀音等優質品種茶2580畝,全縣烏龍茶品種面積1.1萬畝,比重達25%。

工業

柘榮在宋代就有制陶業,明代就有銀礦開採業,清代有造紙業。民國時期,柘榮境內有造紙、釀酒、打鐵、鑄鍋、榨油、磨粉、染布、木器、竹器等手工業。生產多取家庭、作坊形式,規模小,工具簡單,地點分散。至民國35年(1946)才出現一家機器動力的碾米廠。1949年全縣有作坊26家和糧食加工廠1個,全年工業產值21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僅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6.27%。
省級風景名勝——柘榮東獅山省級風景名勝——柘榮東獅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營、集體工業得到發展,先後創辦印刷、蠟紙、糧食加工、釀酒等工廠。私營手工業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轉為集體所有制的工業企業。1956年,全縣工業產值達182萬元。
大躍進”期間,由於“左”的影響,工業企業“一哄而上”,鋼鐵工業土法上馬,年產鐵120噸,因技術水平低,產品價高質次,1960年下馬停產。1961年全縣工業產值僅40萬元。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發展一批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965年全縣工業產值增至80萬元。1966~1970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工業徘徊不前,1970年全縣工業產值89.82萬元。1971年後,縣一級電站建成投產,促進工業生產持續發展,至1978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6家,年產值697萬元,比1970年增長6.8倍,占當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35.98%。
1979年後,柘榮工業迅速發展。1984年,中共柘榮縣委提出“突破工業,抓好農業,發展副業,搞活商業”的經濟發展舉措,相繼創辦一批工業企業,開發一批“名、優、新、特”產品,走出一條“以工促富,以工促農”的路子。1985年全縣工業產值達2804萬元,開始超過農業產值。1986年人均工業產值居寧德地區首位。此後,在引進人才、技術、資金的同時,大力改造舊企業,創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在企業管理上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實行民主管理,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初步形成以製藥食品、紡織服裝、陶瓷建材、造紙塑膠、電子五金等五大支柱行業為主,有25個門類的工業企業。工業產品列為省優的有柱晶白黴素等16種;列為部優的有“蘭岩牌”春風茉莉花茶等2種;有蘑菇、玩具、草蓆等11種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1990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99個(其中全民企業19個,縣、鄉屬集體企業41個,其它經濟類型企業4個,村辦集體企業68個,村以下企業167個)。職工總數6116人,固定資產原值4659萬元,擁有資金7382.6萬元。工業總產值9376萬元。其中全民工業3859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1.2%;縣、鄉集體工業3373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5.97%;村辦集體工業391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17%;村以下工業1396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4.89%;其他經濟類型工業357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81%。在全縣工業總產值中,鄉鎮工業產值達4627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9.35%。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5.64%;全縣工業企業數、職工人數和總產值與1978年比,分別增長7.3倍、1.4倍和12.5倍。
2009年,柘榮縣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34.9億元,增長27.3%。規模以上企業達56家,完成產值30.5億元,增長30.8%。其中,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年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均達5家。省政府明確支持柘榮縣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出台《關於支持柘榮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年完成藥業產值8億元,增長39.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6.1%,上繳稅收1467萬元,增長29.1%。新藥阿甘定-阿德福韋酯獲省優秀新產品一等獎,並進入省採購平台。禽類抗病毒新藥太子參抗毒素順利投產。柘榮刀剪標準聯盟正式簽約,醫用刀剪產品註冊通過9個系列88個規格品種。“廣生堂”被認定為省企業知名字號,中天銅業漆包扁銅線系列產品榮獲省名牌產品稱號,“鼎鼎”商標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瑞祥天人”、“了塵”、“永德利”、“威德利”被認定為寧德市知名商標。
新農村試點村半嶺村全貌新農村試點村半嶺村全貌
2010年實現藥業工業產值12.6億元,增長47.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9.6%,上繳稅收1822萬元,增長24.2%。力捷迅凍乾粉針生產線、偉業生物D-丙氨酸生產線建成投產,今古通生物科技落地建設。
2010年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46.7億元,增長3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2.5億元,增長35.3%。年產值億元企業9家,年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12家,其中年納稅千萬元企業5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家。
“閩東藥城”建升的基礎上致力建設“海西藥城”,醫藥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湧現了力捷迅藥業、廣生堂藥業等2家億元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藥業實現產值8億元,廣生堂研發的新藥阿德福韋酯取得國家藥監局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成為福建省2002年以來首個國家一類新藥。柘榮縣被國家日用品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授予“中國刀剪之鄉”稱號。

社會

教育

柘榮舊社會學校教育主要是私塾,經濟條件好的村莊或個人延聘縣內外名教師執教,多數村莊就地聘請教師,但就讀者甚少。民國時期所辦的中心校和國民學校,終因經費不足而招生率甚低。民國33年(1944)創辦國中,本地生極少。1949年柘榮解放後,教育事業有了發展。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事業的發展更加迅速。1979年柘榮成為寧德地區第一個基本無文盲縣。1984~1986年,全縣農村集資建校197座,總建築面積46598平方米,總投資574.56萬元,基本結束了許多農村長期借用祠堂或民房辦學的歷史。全縣中國小基本實現“一無二有”(無危房、有教室、有桌椅)。1990年,全縣有國小243所,在校學生10377人,普及初等教育“四率”達到省第一類型縣的要求。有幼稚園(班)134班,入園幼兒3168人,幼兒入園率達56.93%。有完全中學2所,獨立國中和國中班7所,在校學生3320人,其中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183人。在發展中國小和幼兒教育的同時,也抓了農民掃盲教育、幹部職工業餘教育、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成人自學考試等成人文化教育,提高廣大幹部職工文化、業務水平。全縣幹部中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9.72%,職工中國中畢業以上的占56.58%。柘榮人才輩出,歷史上有明朝開國功臣、江西行省參政袁天祿和“三主法曹,無一冤案”的明代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萬曆年間《四川總志》編纂之一、《福寧州志》編纂總裁游朴等。境內出過進士2名、舉人10名、貢生26名。新中國建立後的40多年來,為大專院校輸送新生560多人,為中專學校輸送新生1100人。
柘榮縣實驗國小柘榮縣實驗國小
2009年國小、國中入學率分別為99.9%和98.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幼兒入園率分別為61.2%和98%。首批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樣榜校通過省級驗收。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完成重建、改建面積7001平方米。寶洋新區實驗國小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

衛生

醫療衛生事業,逐步發展。民國26年,柘洋特種區設衛生所,西醫始傳入境內。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提高民眾健康水平,逐步建立健全各種醫療衛生機構,並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防治傳染病和地方性疾病。經省、地衛生防病部門檢查,1977年10月,柘榮基本消滅血絲蟲病,1983年9月,柘榮基本消滅麻風病。至1990年,全縣衛生醫療機構,縣級5個、鄉(鎮)級8個、個體開業24個,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衛生防治醫療網。全縣醫務人員493人,平均每千人有5.7人;病床185張,平均每千人有2.1張。70年代後,全面推行計畫生育,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再生產走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素質的軌道,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75年的24.46‰,下降到1990年的13.41‰。
2009年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縣醫院通過二級乙等醫院評審。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依法、科學、有序進行。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計生一流村(居)、合格村(居)協會達標率為84.2%。萬元GDP能耗和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達指標範圍內。全年完成造林29776畝,完成“綠色通道”建設8175畝。死亡人口火化率保持100%,亂濫建墳墓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被評為全省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先進縣。

科技

柘榮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1949年以來,尤以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召開後,縣內加強領導,調整和充實機構,各類協會、學會和研究會相繼成立,一個含理、工、農、醫多學科,縣、鄉、村多層次的科技民眾組織基本形成,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78年後,有科技成果100多項,套用推廣70多項。科技隊伍逐年壯大,全縣現有各類科技人員1864人,其中高級職務20人,中級職務294人。
2009年順利通過2007-2008年的全國科技進步縣專家組考核。白水洋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體育

至20世紀末舉辦過兩屆縣運動會、兩屆職工運動會、五屆中小學生運動會。每年都舉辦幾次體育單項賽。

文化

1990年文化設施有:文化館、新華書店、圖書館、電影院、影劇院、越劇團、電視差轉台、衛星地面接收站,城關還安裝有線電視,可接收10多台電視節目,收視率達90%以上。城關有20多家卡拉OK舞廳。
2009年,以屏南為主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級遺產。新增4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傳承人和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文體綜合館完成主體工程。

交通

104國道,瀋海高速公路複線柘榮至福安段,瀋海高速公路複線柘榮至福鼎段(在建)
2015年8月19日的瀋海高速複線柘榮段2015年8月19日的瀋海高速複線柘榮段

文化

民間藝術

柘榮剪紙
柘榮民間剪紙源自明末清初。2000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被評為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柘榮縣剪紙柘榮縣剪紙
柘榮剪紙歷史悠久,既保留了原始藝術淳樸、粗拙、剛健、渾厚的特徵,又具有細膩、古雅、秀麗、柔美的藝術魅力,給人以遠古藝術的美感。史載,柘榮的原住民多來自北方,每逢中原逐鹿,大批中原百姓和文人學士遷入柘榮,為柘榮帶來絢麗多彩的人文財富,其中包括剪紙,此後,剪紙這門民間藝術在柘榮靠口口相傳和手把手傳技,得以保留、傳承。
柘榮剪刀
據《柘榮縣誌》記載,柘榮刀剪業是傳統手工藝的老行業,創於清雍正十二年,經歷明顯的三個階段:一是傳統工藝、家庭作坊式。早在清代雍正年(1723-1735),柘榮就有能工巧匠用土鐵加鋼刃鍛打剪刀,長期積累了水磨、下鋼、熱處理三道傳統技藝並代代相傳,清同治年間,柘民“袁合興”、“林木興”字號的剪刀已頗享盛名,產品還暢銷江西、廣東等地。二是計畫經濟時代的建廠創名牌時期。1975年成立柘榮縣剪刀廠,1990年改名閩鋒剪刀廠,使用電動裁板機、沖床等新式機電設備操作工藝,並創立“閩鋒”名牌,該品牌以刀刃鋒利、水磨淬火獨具匠心而享盛名,在全國剪刀質量評比會上,柘榮剪刀對四十層龍頭布一剪到底,刀口堅度、銳利度等十項技術指標均獲滿分,榮獲第三名,馳譽全國,曾榮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福建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年產剪刀190萬把。三是市場經濟時代的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柘榮縣紫砂壺製作工藝
柘榮已探明的紫砂礦蘊藏量高達260萬噸,在全國僅位次宜興,品質亦可與之匹敵。早在北宋時期,柘榮還只是長溪縣靈霍鄉所屬的柘洋里,便已時興燒制紫砂壺,現在的東源鄉青嵐面村、鴛鴦頭村等地還遺存不少古窖址,佐證了當時的那段歲月。
隨著時代變遷,柘榮紫砂歷經起起落落。上個世紀60年代初,柘榮縣創建國有紫砂廠即柘榮第一紫砂廠,由於技術迅猛發展,品質不斷提高,知名度日見提高。1985年,柘榮建立第二紫砂廠,進入上世紀90年代,經過體制改革,改制為柘榮紫砂總廠。當時,作為柘榮四大產業之一的紫砂,一度遠銷新加坡、東南亞等地,可謂盛極一時。
草編涼蓆
草編涼蓆精選上乘席草,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質優耐用、造型美觀、攜帶方便等特點。
福建柘榮布袋戲
福建柘榮布袋戲由一人一戲台組成。集吹、拉、彈、唱表演於一身,是柘榮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

文物保護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雙城鎮的雙城城堡、游朴墓、乍洋鳳岐吳氏大宅、乍洋溪口永安橋、涉台文物袁氏宗祠、富溪歸駟橋。

名勝古蹟

東獅山:省級風景名勝,群峰聳峙,雄偉挺拔,集太姥山的奇偉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
柘榮縣
鳳岐吳氏大宅:為“亨房”所建,坐北朝南,台基5級,內外兩重圍牆,四周花園。
黃柏小東山風光:境內多高山峽谷,在綿延群山中矗立著13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有東山(小東山)、蝴蝶山、天星崗、龍井坑峽谷等。
九龍井:不僅有九個“龍井”,而且還有地質奇觀--冰臼
鴛鴦頭草場:電影《老兵》拍攝地。萬畝的高山草場在福建省實屬罕見,應該算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天然草場。
柘榮縣

特產美食

太子參:柘榮是“中國太子參之鄉”全縣有開發利用價值的中藥材多達296種,其中以太子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6萬畝,2012年全縣建立太子參GAP中心示範片2000畝,推廣面積1萬畝,是全國太子參單品種區劃的“最佳生產種植適宜區”和太子參交易主要集散地,“柘榮太子參”已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並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此為發軔,中西製藥相關產業獨秀海西,聚集藥業及相關聯企業20多家。傳統刀剪業產量居全國前列,有刀剪企業100多家,年產量近2億把,產品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及東南亞。
太子參太子參
牛肉丸將牛肉剁成肉漿,配上澱粉及醬油、辣椒粉、醋、酒等作料,搓揉至有很強的黏性後,揉成一粒粒小丸後煮即成。
雞冠松:因形似雞冠而得名。主要原料有麵粉、糖、豬油,經過加工製成半鹹半甜的食品,以香、甜、酥、為特色。
彭山翠芽:毫峰挺秀,湯色翠綠,香氣馥郁持久、鮮醇爽口、解渴生津、回味無窮。

榮譽

2008年,柘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剪紙)。
柘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柘榮縣
2009年被評為省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柘榮太子參”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芽”和“彭山翠芽”茶葉商標榮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彭山翠芽”牌綠茶被認定為福建省名牌產品。
2013年,柘榮是全省第一個“中國長壽之鄉”、全市第一張“省級生態縣”。
2015年,中國倫理學會通過實地考察認證,認定柘榮縣為“中國孝德文化之鄉”。這是我省首個獲此殊榮的縣份。
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