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第二屆、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林楓(第二屆、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林楓(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原名鄭永孝,黑龍江望奎人。1932年11月起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3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1935年12月復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1936年2月起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5月起任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北方局書記劉少奇同志秘書。1954年4月至1956年9月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黑龍江望奎
  • 出生日期:1906年9月30日
  • 逝世日期:1977年9月29日
  • 職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性別:男
  • 妻子:郭明秋
人物簡介,人物年表,

人物簡介

林楓(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黑龍江望奎人。原名鄭永孝,曾用名鄭伯橋(伯樵、伯喬)、鄭凌風、林碩石,羅衡。
林楓林楓
1927年3月經范文瀾介紹,在天津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文化。1924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27年後在北京、天津一帶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0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黨支部書記。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北平學生南下示威團黨團成員。1932年任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執委會委員、黨團書記,全國反帝大同盟籌委組織部部長。1932年11月起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33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1935年12月復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1936年2月起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5月起任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北方局書記劉少奇同志秘書。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山西工委(後改省委)副書記。1937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兼組織部部長。1938年5月至1940年2月任晉西南區黨委書記,其間:1938年12月起兼任八路軍晉西獨立支隊政治委員。1940年2月至1942年8月任晉西區黨委書記。1940年初起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1941年11月起任晉西北臨時參議會籌委會副主任委員。1942年6月起任晉綏聯防軍副政治委員,陝甘寧晉綏財經委員會委員。1942年8月至1943年10月任晉綏軍區副政治委員。1942年8月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副書記、代書記。
1942年10月當選為晉西北臨時參議會議長。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任晉綏軍區政治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1945年11月至1948年6月兼任東北局組織部部長。1946年1月至7月任中共吉遼省委(東滿分局)書記、吉遼(東滿)軍區政治委員。1946年4月至5月任中共長春市委書記、長春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8月起任東北各省市聯合辦事處(10月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1947年起任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7月起兼任東北科學院院長,8月起任馬列學院東北分院院長。
1949年8月當選為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任職至1953年1月),其間:曾兼任東北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人民經濟計畫委員會副主任、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政法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1950年1月至1954年11月兼任東北局統戰部部長。1951年起任東北局副書記,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任東北局第一副書記。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曾兼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
1954年4月至1956年9月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4年11月至1959年6月任國務院第二辦公室(文教辦公室)主任。1958年起任國務院業餘教育委員會主任。1959年4月、1965年1月相繼當選為第二屆、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63年1月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校長、黨委書記(1963年9月起)。1966年4月起任中朝友好協會會長。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並於1968年至1972年被捕入獄。“文化大革命”後得到平反。中共第七屆、八屆中央委員。1977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妻子郭明秋,是一二九運動學生領袖之一。
其子林炎志,1947年生,原任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現任吉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另一子林小珂現任北京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

人物年表

1906年
9月30日(農曆八月十三日),出生於黑龍江省望奎縣海豐鄉恭頭二村鄭家屯。原名鄭永孝,曾用名鄭伯橋(伯樵、伯喬)、鄭凌風、林碩石、林楓
1913年(7歲)
入自家辦的私塾館念書。讀至十一歲。
1918年(12歲)
鄭家析家,將一百零八口之家分成七股。林楓父親這一股遷往望奎縣城居住。
插班考入望奎縣第一高等國小校高級班。
1920年(14歲)
在望奎縣第一高等國小畢業。
1921年(15歲)
父親經營的金大錢號破產。家中生計艱難,到望奎縣郵政局學徒。
1922年(16歲)
辭去郵政局差事,在家自學。
1923年(17歲)
赴天津求學。
1924年(18歲)
經過補習,於暑假考入天津南開中學,改名鄭柏樵。被同學選為學生會會長、校刊編輯。
10月24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曹錕政府,電請孫中山北上。
12月4日,孫中山北上抵津,受到兩萬多民眾的歡迎。林楓組織進步同學參加歡迎會。
1925年(19歲)
6月5日,天津學生罷課,回響“五卅運動”。林楓向同學報告“五卅慘案”經過,控訴帝國主義屠殺上海工人的罪行,並通過學生會組織同學參加鬥爭。
按照黨組織指示,在天津創辦平民夜校,既做校長,又兼教員。
1926年(20歲)
9月,北伐軍打到武漢。南開中學共產黨員教師發動學生參加國民革命軍,籌備組織民眾歡迎北伐軍工作。
林楓決心投筆從戎,與同窗好友鮑永瑞、張文佑、張伯園秘密考取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後因革命工作需要,留在天津工作。
1927年(21歲)
3月,經在南開中學任教的范文瀾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
天津黨組織決定轉入地下,黨員全部隱蔽起來。
5月,林楓回望奎家鄉,小住二十多天后返津。因黨組織被破壞,與組織失掉聯繫。為尋找組織,來往奔走於平、津、滬、漢諸城市及冀、晉、江、浙等地。
1928年(22歲)
5月3日,日本軍隊在濟南挑釁,發生“濟南慘案”。林楓正在江蘇東海縣海州中學任庶務,組織師生下鄉宣傳反日。
9月,離開東海中學回到天津,準備升學。
1929年(23歲)
春,前往北平,住在福興公寓複習功課。
夏,考取北平大學工學院,改名鄭凌風。
1930年(24歲)
在北平大學工學院,經賴若愚恢復了黨組織關係,任工學院黨支部書記。
1931年(25歲)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不抵抗”,東三省相繼淪陷。全國反日情緒高漲。
11月底,中共河北省委和北平市委發動反日鬥爭,組織南下示威運動。林楓以北平大學工學院代表的公開身份,參與領導這場鬥爭,是北平學生南下示威團黨團成員之一。
12月11日,北平學生南下示威團到國民政府請願。14日起,聯合上海、廣州、杭州、蘇州、安慶等地來的愛國學生,連續數日在南京示威遊行。
12月18日,南京政府出動大批軍警憲兵,強制各地愛國學生離京。北平示威團學生均被押上火車,強逼返平。
1933年(26歲)
2月,農曆除夕,帶領黑龍江省留平學生,找原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算帳,揭露他們父子在大敵壓境時席捲公款潛逃的罪行。
6月1日,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在北平大學舉行了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任河北省反帝大同盟黨團書記。
7月,赴上海參加全國反帝大同盟代表會籌備工作,任籌委會組織部部長。
11月,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部長。不久改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
1933年(27歲)
春,中共北平市委撤銷,改任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
3月,林楓領導河北反帝大同盟發表《告勞動民眾書》,號召並組織愛國青年支持長城各口抗日的軍隊。
4月23日,推動返帝大同盟、互濟會出面,聯合北平各大學師生與李大釗生前好友,舉行李大釗公葬儀式。將1927年遇害的李大釗靈柩送往香山萬安公墓安葬。
夏,國民黨憲兵第三團進入北平,對革命力量殘酷鎮壓,北平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林楓沉著地指揮倖存的黨員隱蔽下來。
冬,林楓到江蘇省沛縣郝寨鮑永瑞家暫住,堅持革命活動。
1934年(28歲)
春,離開沛縣,輾轉到達太原,暫在私立成成中學任國文教員。
4月,從太原回到北平。改名林碩石,裝作張文佑的表弟,暫在西山碧雲寺附近找一間民房“養病”。
1935年(29歲)
5月,因遭敵人破壞,順直省委(即河北省委)陷於解體。離平前去濟南,轉往江蘇省沛縣郝寨鮑永瑞家暫住。後被敵人發現,又到河北省宣化縣第二中學教書。
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呼籲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日。
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
11月18日,北平市學生聯合會成立。正在北平市第一女子中學校讀書的郭明秋任執行主席。
12月9日,北平愛國學生數千人,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和組織下,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
林楓聞知“一二九”愛國學生示威遊行訊息,即由宣化來到北平。河北省委決定重建北平市委,任命林楓為市委書記。
林楓到職後,集中精力領導北平學生運動,引導“一二九”運動向深入發展。
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市民一萬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會後舉行了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陝西省安定縣瓦窯堡舉行政治會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
12月27日,北平學聯和天津學聯的代表經過協商,正式成立平津學生救國聯合會。決定組織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
1936年(30歲)
1月8日,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下分的四個團在固定縣城會合,分赴農村宣傳抗日。七天后,相繼被國民黨軍警解散,分別被押解回平津返校。
2月1日,在北平市委領導下,於北平師範大學召開了“民先”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正式成立;16日發表《民族解放先鋒隊宣言》。
2月21日,南京國民政府行政令教育部,查禁平津學聯。北平當局大肆逮捕愛國學生。林楓向河北省委建議,將北平學運骨幹調往天津等地工作,免遭敵人殺害。
3月,調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
3月底,劉少奇作為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到達天津。
5月,中共河北省委派林楓任劉少奇秘書。
夏,在天津與郭明秋結婚。
5月20日左右,參加天津市委召開的會議,決定組織天津學生示威遊行,反對日本在華北增兵。
5月28日,天津各校學生和各界民眾萬餘人示威遊行。民眾呼喊“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反對日本增兵華北”等口號。
會後,林楓根據劉少奇的意見,幫助天津市委總結這次行動的成功經驗。旋又專程赴平,向北平市委介紹天津示威遊行中執行統戰政策的作法和經驗。
6月1日,北平學生總罷課,反對日本在華北增兵。
6月13日,北平學生舉行抗日救國大示威。學聯制定的口號貫徹了統戰精神,得到了二十九軍官兵的擁護,並獲各界人士好評。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1937年(31歲)
3月中旬,根據革命形勢的需要,北方局遷北平。
4月底,劉少奇、彭真等去延安開會,林楓留守北平主持工作。
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國抗日戰爭。
7月20日,收到彭真由太原來信,要林楓前往太原。
7月,北方局決定由楊尚昆、林楓、趙林、康永和等組成高級黨團,負責組織山西工人抗日武裝。
8月7日,林楓帶領部分人員離開北平,於八月底輾轉到達太原。
9月,任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10月,北方局根據中央指示,將中共山西省工委一分為四,分赴晉西北、晉東北、晉東南配合八路軍創建根據地;把準備隨閻錫山行動的中共山西省工委改稱山西省委,林楓任書記。
11月8日,太原失陷。山西省委轉移到臨汾。林楓任北方局組織部部長,仍兼山西省委書記。
11月,兩次前往運城檢查黨的工作,並幫助為八路軍動員新戰士工作。
1938年(32歲)
2月26日,日軍侵占晉南各縣,北方局、山西省委是日撤出臨汾(臨汾於28日失守),經鄉寧、吉縣大寧,最後到石樓縣圪堵坪。
4月初。北方局、山西省委機關渡黃河到陝北清澗縣羅兒河村,進行休整。4月底,又東渡黃河,回到圪堵坪。
5月初,中共山西省委改稱晉西南區黨委,林楓任區黨委書記。
7、8月間,林楓主持召開有各縣委書記參加的晉西南區黨委擴大會議,討論建立晉西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工作。
11月25日,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決定:第一一五師開赴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一一五師補充團與晉西南遊擊部隊合編為一一五師獨立第一支隊(後稱八路軍晉西支隊),林楓兼政治委員,支隊長為陳士榘,留在晉西堅持抗戰。
1939年(33歲)
3月25日至4月22日,閻錫山在陝西省宜川縣秋林鎮,召開扶舊抑新的秋林會議(第二戰區軍政民高級幹部會議),山西政局逆轉。
9月初,中央通知林楓前去延安匯報山西的政治情況,研究加強返逆流鬥爭問題。
9月2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山西開展反逆流鬥爭的指示》。
10月10日,林楓和王若飛以山西省委名義起草的《關於堅持山西抗戰克服危險傾向宣言》,經毛澤東修改後在延安發表。
11月上旬,林楓從延安回到晉西南區黨委住地。區黨委根據中央意見,自此採取了對頑固派不再讓步,必要時不惜武裝自衛,保衛革命利益的方針。
11月19日,中央書記處針對山西反投降形勢的發展,又對晉西南區黨委及其他地區黨委發出《關於山西反投降鬥爭的指示》。
11月29日,閻錫山頑軍第六集團軍司令兼第六十一軍軍長陳長捷,以“討逆軍總指揮部總司令”名義,密令晉西地區各部分兵三路行動,向新軍決死二縱隊進攻。
12月6日,毛澤東、王嫁祥向林楓和山西前線各八路軍將領發出指示,指出閻頑軍進攻新軍事件,“其性質是對抗日的叛變”,並“可能在晉西南,晉西北再擴大化”。我們必須堅決回擊閻錫山的進攻。
12月7日,林楓主持在孝義縣高家條召開晉西南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主要說明當前形勢、方針與黨的緊急動員工作;並選舉產生了出席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會後舉行誓師大會,晉西南區黨委領導晉西新軍和晉西支隊進行自衛反擊。林楓一直在第一線指揮作戰。
12月27日,晉西我軍與敵苦戰兼旬,終因敵我兵力懸殊,地區狹小,我無迴旋餘地,林楓決定率領部隊越過汾(陽)軍(渡)公路,轉移到晉西北,與晉西北新軍、八路軍會合。
1940年(34歲)
1月14日,晉西南和晉西北新軍、八路軍攻占臨縣,閻頑軍第七集團軍司令趙承綬、第三十三軍軍長郭宗汾率部棄城、越汾軍公路南逃。
1月16日,毛澤東、王稼祥打電報給北方局,指出“晉西北新舊鬥爭,我們已大體勝利了。晉西北必須全部控制在我手。”
1月中旬,晉西南部隊在婁煩休整。林楓主持會議,總結反頑鬥爭經驗,進行打回晉西南的準備工作。
1月下旬,賀龍、關向應率一二О師主力回師晉西北。此時晉東南地區反閻頑軍鬥爭也勝利結束。
1月25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晉西南、晉西北兩區黨委合併為晉西區黨委。林楓任書記,鄭林任副書記。
1月26日,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成立,林楓任委員。
3月1日,以晉西南區黨委書記名義給中央報告:《關於晉西事變及其經驗教訓》。
4月24日,經過談判,我黨與閻錫山就新舊衝突問題達成協定:新舊軍停止武裝衝突;以汾離公路為界,晉西南劃為閻軍活動區域,晉西北為八路軍和新軍活動區域。
6月8日,中共中央對晉西北工作發出指示,指出晉西北創建根據地和“四大動員”都獲得成績,但工作中有很大缺點:政策過左,未執行中央關於政權指示,財政經濟問題還很嚴重。
9月11日,晉西北行政公署召開第二次行政會議,林楓致開幕詞。會議確定了三大中心工作:健全新政權,開展生產建設,加強教育工作。
11月6日,晉西區黨委召開第一次地委書記會議。會議討論了關於糾正統戰工作中“左”的錯誤、關於政權工作、財經建設工作和敵占區工作,並布置了幹部訓練、鋤奸工作和加強偽軍工作。
1941年(35歲)
1月27日,賀龍、關向應、林楓、趙林向中共中央及北方局報告1940年的工作總結。
2月12日,中央轉發了晉西北的工作經驗。指出:“晉西北區根據去年12月中央關於策略指示檢查部署工作,在其報告中有很多經驗,特摘轉各地以供參考。”
8月22日,晉西北行署召開第三次行政會議,通過了林楓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召開晉西北臨時參議會的提議。
8月26日至9月3日,晉西區黨委召開高幹會議,堅持長期鬥爭,建議根據地和開展自力更生大生產活動。同時,晉西北軍區也召開高幹會議,林楓到會講話,強調各級黨委應以發展地方武裝為經常的任務。
10月19日,在魯迅逝世五周年紀念會上講話:《論晉西北的文化運動》。
11月26日,出席晉西北臨時參議會籌委會首次會議。會議推舉續範亭、林楓分任正副主任委員。
1942年(36歲)
1月2日,毛澤東致電林楓:“11月25日精簡報告收到,甚慰。已轉發各地參考。”
2月,赴延安參加整風學習並向中央匯報工作。黨中央、毛澤東對晉西北根據地建設予以充分肯定、表揚。
5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在延安設立陝甘寧晉綏財經委員會,林楓任委員(林伯渠、賀龍分任正副主任)。
6月8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陝甘寧晉綏財經委員會,林楓任委員(林伯渠、賀龍分任正副主任)。
夏,在延安,毛澤東對林楓說:“晉西北的任務,就是把敵人擠出去!”
8月下旬,從延安回到興縣。宣布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正式成立,關向應為書記,林楓為副書記,關在病假期間由林楓代理書記。
10月24日至11月11日,晉西北臨參會在陝西省神府縣胡家莊召開。林楓代表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向大會說明《對於鞏固與建設晉西北施政綱領》。10月31日,當選為臨參會議長。
10月31日,毛澤東電復林楓。指示檢查根據地迅速縮小原因,與周士第、甘泗淇商討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具體方案。
11月4日,晉綏分局在軍區駐地興縣蔡家崖召開晉西北高級幹部會議。林楓傳達了毛澤東“把敵人擠出去”的指示。
1943年(39歲)
年初,晉綏分局成立以林楓為主任委員的總學習委員會,指導全區整風運動。
4月22日,中共中央決定晉綏分局歸西北局領導。
7月8日,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文章:《堅持敵後抗戰的晉西北根據地》。
9月初,呂正操率冀中三縱隊到晉西北(一二О師主力調往陝甘寧邊區),任晉綏軍區司令員,林楓兼任政治委員。
9月10日,晉綏分局召開民眾工作會議,提出“勞武結合”方針。林楓講話號召學習冀中軍民鬥爭經驗,開展民眾性的爆破運動。
1944年(38歲)
1月4日,在慶祝元旦大會上,林楓提出1944年三大任務:對敵鬥爭、減租減息、除奸自衛。
1月5日,晉綏分局發出《關於學習與發行毛主席三大名著<論持久戰>、<論新階段>、<新民主主義論>的決定》。精印《毛主席三大名著》5000冊,發給黨內外幹部閱讀。
1月7日至15日,晉綏邊區召開了第三屆勞動英雄大會。林楓在會上號召回響毛主席“組織起來”的指示,學習勞動英雄張初元,推廣勞武結合的經驗。
春,陪呂正操到各軍分區去,共同調查地方、部隊情況。
8月30日至10月2日,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的外國記者愛潑斯坦、福爾曼、武道,從延安抵達晉綏邊區參觀訪問。林楓曾接受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和聯合勞動新聞社記者愛潑斯坦的單獨訪問,暢談黨的工作和根據地建設經驗。
11月上旬,前往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會議。
12月,從延安向晉綏邊區第四屆群英會提出三點指示:總結經驗、培養幹部、工農兵大整風。
1945年(39歲)
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林楓參加大會,並當選為中央委員。會議期間,毛澤東對林楓說:“你是東北人,你要準備到東北去工作!”
7月6日,晉綏分局發出關於當前工作的指示。提出:“根據林楓同志指示,目前中心任務:一防旱備荒,二擴大地區,三發動民眾。”
7月,林楓在延安主持召開“晉綏問題座談會”,就抗日戰爭初期晉西南及晉西一段工作,進行了回顧與總結。
8月8日,蘇聯政府正式對日本宣戰。
8月10日,日本政府乞求投降。
8月11日,林楓與賀龍等離開延安返晉綏。
8月18日,林楓返抵興縣。
8月19日,中共中央電示:“林楓準備去東北。”
8月26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正式公布。
9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以彭真為書記,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
9月18日,彭真、陳雲等乘飛機由延安到達瀋陽,東北局即於19日召開第一次會議,開始工作。
9月22日,從晉綏邊區抽調的幹部和黨中央抽調的幹部在興縣匯合,共一千九百人,組成幹部團,由林楓率領,當天從興縣出發挺進東北。
10月23日,林楓率幹部團第一梯隊到達瀋陽。二梯隊至十一月初全部到達。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林楓在深陽負責籌備召開了東北各界人民代表會,籌建東北一級政權機關。(後因形勢變化,代表會中途休會)。
11月底,隨東北局由瀋陽遷往本溪。
12月6日,東北局報中央:東北一級政權機關暫不能成立,擬由林楓任東北局組織部部長。
12月16日,東北局決定成立東滿分局和吉遼軍區,林楓兼任分局書記和軍區政治委員。
1946年(40歲)
1月1日,林楓代表東北局發表談話,闡明共產黨對東北的具體主張。他說,此後的東北應是民主的東北。
1月初,隨東北局由本溪遷撫順。
1月10日,率東北局組織部、宣傳部、社會部、秘書處和東北日報社到海龍,建立東北局機關。
1月23日,林楓在海龍主持召開吉林省工委和省軍區幹部會議,貫徹東北局決定,將吉林省工委和省軍區擴建成東滿分局(又稱吉遼省委)和吉遼軍區。
3月8日,在撫順參加東北局會議。當時林彪有些盛氣凌人,對東北局的工作亂加指責。林楓在會上對他提出不同意見,不料卻因此惹禍,事後遭到林彪的忌恨、排擠。
3月13日,國民黨主力部隊進占瀋陽。
3月20日,又隨東北局由撫順遷往梅河口
3月24日,中共中央向東北局發出《關於控制長春、哈爾濱兩市,保衛北滿的指示》。
3月底,東北局決定由吉遼軍區部隊為主,在蘇軍撤退以敏捷手段攻占長春。林楓趕往盤石部署攻打長春作戰。
4月6日至7日,林楓去長春東郊視察,與周保中等召集會議布置軍事行動。
4月14日至18日,我軍攻占長春。
4月19日,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占領長春對東北及全國大局有極大影響,望對有攻將士傳令嘉獎。”
4月20日,東滿分局在長春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決定成立長春警備司令部,周保中兼司令員,林楓兼政委。
5月9日,長春十萬市民在史達林廣場(大同廣場)集會。林楓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5月23日晚,我軍撤離長春。
5月下旬,東北局遷至哈爾濱。
6月16日,中央對東北局的領導重新分工,林楓仍為東北局委員兼組織部部長。
8月7日至15日,林楓在哈爾濱主持召開東北各省聯席會議,通過了東北各省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綱領。
成立東北各省市行政聯合辦事處(同年十月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推舉林楓任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
1947年(41歲)
春,林楓曾兩次到牡丹江、寧安縣檢查春耕準備工作。
4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成立農業委員會,林楓任主任委員。
7月18日至8月9日,林楓主持東北行政會議,討論東北解放區民主政權建設問題。
秋,林楓聽到呼蘭縣農民拉隊衝進縣城挖浮財,立即派工作組配合松江省委檢查處理,說服制止。
10月10日,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1月25日,林楓主持東北行政委員會討論《中國土地法大綱》在東北解放區的實行問題。
1948年(42歲)
2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左`傾錯誤》指示後,林楓親自兩次到安達縣作調查,又用一個多月時間先後到昂昂溪、齊齊哈爾北安綏化佳木斯、牡丹江等地視察,對所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春,北滿部分地區農村在土改後出現農民自發組織的生產互助合作組織,林楓支持,但遭林彪、高崗反對,東北局並作出決議不準推行。直至1951年9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社的決議(草案)》後,高崗才認輸。
4月,東北局向中央建議,經中央同意,林楓為東北局常委,任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專做政府工作(東北局組織部部長改由張聞天擔任)。
7月,林楓主持召開第二次行政會議,確定了以支援戰爭發展生產為政權工作的中心任務。
兼任東北科學院院長。
11月19日,在東北農業會議上作重要講話。
1949年(43歲)
3月5日至13日,參加在西柏坡舉行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8月21日至26日,東北第一次人民代表會議在瀋陽舉行。成立東北人民政府,林楓當選為副主席,兼任辦公室主任、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監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仍任東北局常委)。
9月26日,林楓在東北第四次教育會議上講話。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林楓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
1950年(44歲)
春,林楓兼任東北局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
6月,赴京參加黨的七屆三中全會。
7月,東北地區西部,風沙乾旱嚴重。林楓正式向東北局提出在西部營造防護林帶的建議。
10月25日,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入朝。林楓克服種種困難,領導東北地區支前工作。他多次冒著敵機轟炸,在丹東檢查支前工作。
1951年(45歲)
任東北局副書記。
7月,決定在西滿營造防互林,並制定初步計畫草案。這個防護林帶總面積計畫達816萬垧。
1952年(46歲)
年初,東北地區發現美國飛機擲下的細菌武器。林楓立即報告中央,並即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林楓任主任),組織民眾,訓練民眾,反對美帝細菌戰。
9月,在東北國營農場工作會議上,林楓作總結,指出今後的方針和任務。
秋,林楓任東北局第一副書記和東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任(高崗調往中央工作,仍保持原在東北的職稱),實際上全面負責東北的黨政工作。
1953年(47歲)
1月,東北人民政府奉令撤消,重新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
1月25日,林楓在政委會首次會議上提出1953年的三大任務:抗美援朝、執行五年計畫、國人大的工作。
1954年(48歲)
任東北局代理書記。
2月,林楓參加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及高崗問題座談會。
3月至4月,林楓主持東北局召開的全區黨的高級幹部會議,傳達七屆四中全會關於高崗問題的決定,檢查東北地區黨的工作。
4月27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構。
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在9月15日至28日於北京舉行的第一次大會上當選為人大常委會委員。
年底,調中央工作,離瀋陽到。
1955年(49歲)
任中共中央東北地區工作部部長,黨中央副秘書長,任國務院文教辦公室(二辦)主任,協助周恩來總理負責管全國的教育和文化、衛生、體育方面的工作。
5月19日至6月10日,經中央和國務院批准,林楓主持召開了全國文教工作會議。
7月5日,在全國人大第一屆第二次會議上,林楓發言,談國家建設的人才培養部,強調提高教育質量和發展業餘教育。
9月15日,在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上,林楓就國家建設的人才培養部表講話。
9月16日,中央向全黨批轉了林楓關於文教工作會議的報告。
9月,林楓患心肌梗塞症,住北京醫院。1956年初前往大連海濱黑石礁療養所療養。
1956年(50歲)
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
1957年(51歲)
3月,任中共中央文教小組成員。
1958年(52歲)
任國務院業餘教育委員會主任。
1959年(53歲)
4月,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林楓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60年(54歲)
春,教育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中央有關部門,陸續在天津、哈爾濱、福建等地召開工農業餘教育現場會議。林楓出席了天津和哈爾濱的會議。
6月1日,全國教育和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林楓在開幕時作報告,闡述建國以來文教事業的成就和今後的任務。
1961年(55歲)
2月4日,在教育部重點高等,林楓發表講話,號召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2月中旬,中央書記處討論編寫教材問題,委託林楓負責籌劃落實。
春,和陸定一受中央委託制定《高教六十條》、《中學教育五十條》、《國小教育四十條》。為制定《高教六十條》,林楓親自帶領調查組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校調查。
7月,鄧小平在北戴河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對《高校六十條(送審稿)》正式定稿,15日發布 試行。
1963年(57歲)
年初,林楓調任中央高級黨校校長、校委書記。四月初正式到校工作。
4月1日,林楓向中央送出《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辦好黨校》的報告。
9月15日至27日,陪同國家主席劉少奇訪問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
1964年(58歲)
2月13日(農曆春節),毛澤東邀請中央負責同志和教育界、民主人士座談教育問題。決定成立一個學制研究小組,由林楓負責。
3月中旬,教育部在京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林楓到會講話。
12月12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林楓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65年(59歲)
5月,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前往莫斯科,參加蘇聯人民戰勝德國法西斯二十周年慶祝活動。
1966年(60歲)
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開始。
6月5日,中央高級黨校武葆華等寫大字報,“炮轟”以林楓為首的校黨委會。
6月20日,康生對中央黨校“文化大革命”作“指示”。他對林楓、賈震說:“黨校要批判楊獻珍這條黑線,徹底打垮這條黑線。”“林楓也要準備,你在東北反林彪。”
6月底,康生向校黨委一委員說:“林楓有大問題”。
7月10日,中央學青訓班學員智純貼大字報,攻擊林楓有“反毛澤東思想的十大罪狀”。
8月1日至12日,林楓參加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
8月13日,林楓回到中央黨校,向校黨委傳達八屆十一中全會主要精神。
同日,康生找中央黨校兩個負責人和武葆華、智純談話,支持他們反對林楓。
8月14日,武葆華、智純貼大字,煽動全校師生向林楓“猛攻”。
同日,林楓召開全校大會傳達作廢央十一中全會精神,會上造反派武葆華等叫嚷要林楓傳達“康生對黨校的批評”,會場大亂。
8月17日、18日,林楓繼續召開全校大會。康生派人在會上宣布:“要徹底揭發批判林楓壓制民主,不準革命的嚴重錯誤。”
8月18日,康生一手操縱的中央黨校造反派組織“紅旗戰鬥隊”成立並發表宣言:“決心鬥倒、斗臭以林楓為首的黨內一小撮走資派。”
8月20日,在中央黨校全校大會上,造反派把校黨委領導轟下主席台,並給林楓、郭明秋等六人戴高帽子游斗,進行人身侮辱。
康生找武葆華、智純鼓勁:“林楓後台老闆是彭真。”
8月28日至30日,康生召集中央黨校各派民眾組織五十名代表座談。他說:“楊獻珍的黨校是楊家黨,林楓的黨校是林家鋪子。”
9月19日至21日,中央黨校“文革聯席會”連續三天召開全校大會鬥爭林楓。
12月10日,康生要中央黨校造反派頭頭“以民眾名義要求中央對林楓撤職。”
12月14日,包括中央黨校“紅旗隊”在內的十八個單位,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召開“徹底摧毀舊中宣部、舊文化部、舊北京市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誓主師大會”,揪出林楓和陸定一、張聞天等,林楓遭到殘酷鬥爭。會後,被北京衛戌區部隊送往萬壽路羅道莊兵營。
12月18日,北京工人體育場大會批鬥,林楓被打斷肋骨三根、前胸、後背、左肘等多處受重傷,當場昏迷不醒。
當夜送301醫院搶救。臥床九天,傷勢略有好轉。
12月23日,中共中央下達關於撤銷林楓中央高級黨校校長,校黨委書記職務並設立專案審查的決定。
12月24日,康生派造反派25人抄了林楓的家。
1967年(61歲)
4月至5月間,康生不顧林楓傷勢未愈,唆使黨校造反派對他“審訊”三天。
7月27日,中央黨校造反派“指揮部”向康生、中央文革小組要求,把林楓“揪回黨校揪斗”。康生批示“同意”。
8月至9月間,林楓傷仍未全好,康生叫造反派召開全校大會、中會、連續批鬥一個多月。
11月22日,康生派人到中央黨校傳達:林楓、楊獻珍等為中央“重點審查對象”;中央黨校即成立林楓等人的特偵組,受黨校和中央特偵組雙重領導。
1968年(62歲)
8月初,林楓1968-1972年已入獄五年,這時才允許子女到監獄探視。因受殘酷折磨,形象完全變了,以至乍一見面,六個子女都認不出他。
8月11日,毛澤東在林楓子女給他和周恩來的信上批示:林楓問題過去沒有弄清楚,有些證據不足,員似有逼供信,“放他出來治病”。之後,林楓出獄治病,住進北京阜外醫院治療。但是頭四個月仍被“監護”。
12月,林楓子女又給毛澤東寫信,他才獲得了自由。實際上,“中央特偵組”對他繼續迫害。
1975年(69歲)
5月21日,“中央特偵組”第一辦公室所作《關於林楓同志問題的審查結論》中,仍誣陷他“偽造歷史,混入黨內”,“黨齡從1931年算起”。
1976年(70歲)
9月,由於地震影響,林楓病情加重。
4月5日,林楓子女從天安門廣場回來,向他述說了人民民眾對“四人幫”展開的關係黨和國家命運的大搏鬥,感到興奮。
1977年(71歲)
9月29日,病情惡化,醫治無效,心臟停止了跳動。
1979年(已故)
7月23日,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員會作出《關於林楓同志頭號題的複查結論》,對林楓同志的冤案“徹底平反”。中共中央批覆同意。
1984年(已故)
7月1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又發出《關於林楓同志入黨時間問題的通知》,認定“林楓同志是1927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