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民俗

東至民俗

安徽東至民風淳樸,歷史悠久,文化傳承厚重,人們感情細膩,古道熱腸。地處長江以南,被譽為真正的江南。有蒙古最後的部落,有歷山牌坊,朱元璋妃子墓,有名的三十里,堯舜耕種與東至歷山,瑞德政碑,崖刻、梅堯臣、昭蕭太子等。

基本介紹

花燈節,廟會,賞菊節,觀鶴節,文南詞,雞公調,建築特色,茶葉文化,民間風俗,

花燈節

時間:正月十五-正月三十
風俗、明清以來一直傳承至今,舞長龍、耍獅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戲
東至花燈的歷史可上溯到唐代後期,它由“六獸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五猖太平燈”、“龍燈”、“獅子燈”、“蚌殼燈”等十餘種形式各異的花燈組成,主要燈種根植於本鄉本土,有的異地流入,表演形式各異,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民間舞蹈、音樂、手工技藝和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
東至民間在春節、元宵時有舞彩燈的風俗。舞彩燈時。花旦唱著文南詞、黃梅戲和自編的民歌小調,小丑隨其做出各種逗笑的動作,把大人小孩逗樂得跟在彩燈後面轉,民間彩燈有龍燈、獅子燈、磨盤燈、六獸燈、十番九子燈、太平燈以及彩龍船,又名旱船燈、鷸蚌燈、網燈、柴王推車燈、荷花、花蘭、花轎、龍頭、宮燈等等。

廟會

時間不定,風俗;去各廟裡拜祭佛家,祈求平安,一年一帆風順,捐慈善款、買佛珠、蓮花燈等。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被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而東至廟會就是這種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當地,蘊含著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氛。

賞菊節

時間:每年11月15日
東至縣東流鎮—這個千年文化古鎮沉浸在節日的熱烈氣氛中,萬千觀眾人頭攢動,兩萬餘盆菊花競相盛開。同時,東流鎮是著名大詩人陶淵明曾經居住的地方,留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年佳句。為期一周的東至縣東流菊花節由東流鎮主辦,旨在通過舉辦菊花節,打好陶公牌,唱響菊花戲,為東流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搭建文化平台,推動東流文化建設和旅遊經濟上台階。菊花節將每年舉辦一次。

觀鶴節

升金湖觀鶴節是東至縣以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的丹頂鶴等鶴類為媒的大型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中國東至觀鶴節始於2003年12月,是東至縣冬季的地方性大型節慶活動。節日期間日接待遊人近30萬人次,日銷售額高達400萬元,前來參加觀鶴節的世界26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客商達3.6萬人次,年均簽約額為26億元人民幣,履約率達50%以上,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促進了地方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文南詞

文南詞又稱文詞戲、文詞腔,是一種流行於安徽池州市、安慶市等地的古老的戲曲劇種。2006年,文南詞被列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戲劇類項目。發展中曾受“饒河調”影響,吸收並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鑼鼓。從地攤走上舞台,有近百年的歷史。唱腔有南詞、文詞、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幾十種,故取“南詞、文詞”合二為一,統稱為“文南詞”。伴奏以四胡為主。無專業劇團,東至、宿松兩縣黃梅戲團兼演文南詞。劇目有《煙花女子告狀》、《蘇文表借衣》等三十多個。2006年,文南詞被列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戲劇類項目。

雞公調

雞公調表演豐富多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舞蹈、唱聲、音樂、手工技藝、服飾美術等。它是以劇團為載體,以劇本為依託,以輕便自由為形式,蘊含著諸多要素的民間文化。演出時男女老幼演員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時唱時舞,伴有獨白,舞唱結合。演出時分角色著裝,並繪畫各式臉譜,主色調為紅、白、黑。演出時鼓、琴、胡、鑼、梆、吶從旁托唱與幫腔,增入了柔和優美的旋律。

建築特色

東至建築風格主要為徽派建築,東流古文化區屬於徽派建築。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傳統和優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獨具一格的徽派建築風格。粉牆、瓦、馬頭牆、磚木石雕以及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迴廊、亭台樓榭等的和諧組合,構成徽派建築的基調。徽派古民居規模宏偉、結構合理、布局協調、風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裝飾在門罩、窗楣、樑柱、窗扇上的磚、木、石雕,工藝精湛,形式多樣,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有“民間故宮”之稱的宏村承志堂前廳橫樑上的“唐肅宗宴客圖”和“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遊者驚嘆不已。徽州民居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房屋布局重視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自古有“無山無水不成居”之說。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依山傍水,與亭、台、樓、閣、塔、坊等建築交相輝映,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境界。黟縣宏村,背靠古木參天的雷崗山,前臨風光旖旎的南湖,傍依碧水縈迴的浥溪河,整個村落設計成牛形,景色極為秀麗,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稱。徽州古民居,多為三間、四合等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幾種類型。
兩層多進,各進皆開天井,充分發揮通風、透光、排水作用。人們坐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經過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較柔和,給人以靜謐之感。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梘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肥水不外流”,體現了徽商聚財、斂財的思想。民居樓上極為開闊,俗稱“跑馬樓”。
天井周沿,還設有雕刻精美的欄桿和“美人靠”。一些大的家族,隨著子孫繁衍,房子就一進一進地套建,形成“三十六個天井,七十二個檻窗”的豪門深宅,似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黟縣關麓的“八大家”就是由八個兄弟的20幢民居屋舍相貫、院庭聯幢而成。徽派民居在室內裝飾和擺設方面也極為講究。
正堂掛中堂畫,兩側中柱上貼掛楹聯。“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等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賈而好儒、崇文重學的思想。廳內陳設條桌,桌上東邊放一花瓶,兩邊擺一古鏡,中間是時鐘,寓意徽商在外永遠平安。走進徽州,人們可以從眾多鱗次櫛比的古民居中看到“東方文化的縮影”,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遞、宏村、唐模、南屏、呈坎、昌溪、東流古文化區等等。

茶葉文化

茶是文化的載體,東至縣植茶歷史悠久,茶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
據馮勝祥《東至茶說》一書的記載和考證,“建德當天下水陸之會,又吳楚皖浙之交”,地理區位優越,是安徽皖南的主要茶區。飲茶史約始於公元前三百年,距今2200年;植茶史至少始於三世紀,即晉代以前,距今1600餘年;商品茶生產始於中唐,距今1200年。東至名茶,唐有“至德茶”、宋元有“饒池仙芝”、明清有“千兩朱蘭茶”;清及當代有“祁門紅茶”、“東至雲尖”等。其中“千兩朱蘭茶”和“祁門紅茶”,遠銷國外,“惟西洋人日所必需”。
在長期的植茶、制茶、販茶、飲茶過程中,東至茶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茶文化都做出過重大貢獻。

民間風俗

1.祭祖:每年的大年三十、元宵、三月三、清明、七月七、中元節都要上山祭祖,其中清明節前後三天要修祖墳,將祖墳堆的高高的,表示子孫興旺發達。
2.貼對聯:三十當天要貼對聯、鬥神。有的家族不是三是過大年,徐姓25大年,余姓26大年。
3.祭司命老爺:大年三十晚上要祭司命老爺,傳說司命老爺在廚灶處,夜晚要焚香禱告。
4.祭天神:三十晚上要在供桌上焚香,供上豬頭豬尾巴。
5.吃年飯前要請祖宗回家過年,清完後要放鞭炮,關門吃年夜飯。年夜飯吃的時間越長越好。
6.吃完年夜飯有開門、關門、屋裡燈全部點亮。凌晨鐘響後,開門放鞭炮迎春。也有人家會從山上扛柴回家,寓意“家財”。
7.吃年:三十晚上必須熬夜,相傳天上神仙夜過人間,看見燈火,聽見人說話會賜福。
8.年夜飯必須要有魚,寓意“年年有餘”;必須要有雞蛋,譽為“元寶”;必須要有丸子(東至話:園子),譽為“團團圓圓”;必須吃雞腳,譽為“撓錢抓”(東至話),飯碗必須剩飯,表示有富餘的意思。要吃年糕,寓意步步高升。
9.小孩子不能吃雞腸,一說寫字歪歪扭扭,一說小孩子吃雞腸氣量不大(小肚雞腸)。
10.小孩不讓吃魚腰--孬子孬、吃魚腰。要吃魚頭--吃魚頭有人求。吃魚尾會划水(划水東至話--游泳的意思)。
11.拜年:小孩給長輩拜年要下跪,然後長輩給壓歲錢。去拜年要拿禮品,一般是糖、糕、棗子、荔枝、酒之類的,有些地方拜年還要放鞭炮迎接。棗子荔枝寓意早早立志,酒寓意長長久久,糖寓意甜甜蜜蜜,糕寓意步步高升。
12.禁忌:初一不掃地、不潑水、不動刀。初二回娘家拜年,但是女兒不能留宿。
13.擦屁股嘴:年前年後不能亂說話,比如死啊、殺啊什麼的,一般孩子說了父母聽見就會說句“童言無忌”,有的父母為了防止孩子亂說話,就會拿茅廁上的草(以前的茅廁都是稻草圍的)擦孩子的嘴,叫擦屁股嘴。
14.舞花燈:東至花燈被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月初一--十五有很多的花燈舞。游燈講究很多,要上游,要張彩,要放炮,要敲鑼打鼓(註:東至縣被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盤龍。
15.大年初七要早關門,這天東至人稱“趕狐狸”,人們為了保衛家庭,很早就放鞭炮、關門、吃飯、把狐狸趕走。
16.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包元宵、吃元宵。過年時的飯菜要在這天吃光,叫元宵元宵樣樣消。
17.三月三鬼下山。這天俗稱“鬼節”,東至人包東至特有的米餃子(也叫:餃子粑)吃。
18.清明節:要修墳。當天要在祖墳上掛彩旗,聽說旗越多子孫越興旺。
19.大呼隆:東至人很注重團結合作,農忙時有的人家幹活快,特別是天快黑了的時候有的人家沒幹完,組織上的人會在田埂上喊:“大呼隆咯”。這樣有幹完活的人都來幫忙。
20.端午節:端午節除了包粽子還得要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傳說艾葉代表女的,菖蒲代表男的,寓意男女平安。要划龍舟、叫魂。東至龍泉有屈原的後世子孫,其端午節的習俗更為特別。
21.六月六:在陽曆的六月六,讀書人家的孩子都會把書放在太陽底下曬,叫六月六曬天書。傳說天上神仙看見子弟奮發讀書會賜福。、
22.七月半:做粑7(7東至話,也就是吃的意思)、打破碗、磕暴力(暴力:北方話腦瓜崩)。做米粑祭祖。
23.做壽:東至古風孝順父母,子孫會在長輩59/69/79/89/99等歲數年辦壽宴。
24.36歲---一個特殊的年齡,父母會給子女送麵條、肉、還有新衣服等。
25.結婚:東至結婚古風很長,結婚分迎、娶、出嫁、哭嫁部分。男方去女方接新娘這個叫娶,新娘出了娘家門上轎子(汽車)為出嫁,女方母親捨不得女兒出嫁就哭為哭嫁。新娘在接回男方家時,男方會有人專門的迎接放炮為迎親。結婚的講究就更多了,下面就闡述一些。新娘出門的時候都是由女方家的哥哥或者弟弟背出門,而進男方家的時候則有新郎背或者抱進新房。
26.喪葬:東至人視結婚和老人(歸天)為最大的喜事,俗稱紅喜和白喜。抬柩要請八仙。八仙負責安葬。一般都是在老人靈柩在家中把三天,然後在出殯。出殯當天子孫抬紅綢,長子捧遺像,後面八仙抬柩,長子不能回頭。靈柩之後為子女跪謝。最後面即親朋好友配送。出殯為上午出殯,到達墓地之後,長子捧遺像即可返回家中擺上靈台。下午八仙安葬。然後就是做三昭啦。
27.抓周:小孩一周歲的時候,父母會將孩子啊放在澡盆里,裡面一起放上書筆吃等等等,據說孩子抓到什麼長大以後就從事什麼職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