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村(安徽省東至縣花園鄉金家村)

金家村,古名南溪,又稱南溪古寨,距東至縣城34公里,地處花園鄉的一個深山狹谷之中。村莊臥於高山足下,三面環山,一條公路通向外面世界。村內居住著170戶,700多人口,房屋全是徽式建築,其中還有元代建築的房屋一幢,明代建築的一座大成祠和兩座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大成祠的整個建築面積有1200平方,前後三進,88根柱子落地,門楣高大,山牆聳立,天井庭院寬敞,兩旁有花鳥麒麟浮圖座廂,後廳是祖宗排位,內懸“南溪鯤化”等匾額,建築用材考究,雕刻玲瓏剔透,整體組合氣勢恢宏。這種標準化的徽式建築,在池州市境內實屬罕見,堪稱東至徽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東至縣花園裡鄉
  • 面積:2.15平方公里
  • 人口:700多人口
到金家村旅遊,人們深感這裡有“三奇”:一是山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使這裡的山巒顯得格外奇特。這個村的村前有“雙獅守天門”、“雙蛇斗金龜”,村後有九條山脈俯衝而下,蜿蜒到村口,盤成三個園丘,形似九龍戲三珠。群巒疊翠的山峰上,雲霧繚繞,林木蔥鬱,雜樹生花,間有奇岩怪石和溶洞景觀,其中雌雄兩尊石獅,尾東頭西,高達30餘米,石前有一石柱,形似寶劍,石上有口深井,泉水從獅口中流出,石後有溶洞,石凝萬象,千姿百態,洞口滴水嗒嗒,令人無不稱羨。二是水奇,村中有三條小溪,由西向東,溪水倒流,溪上壘起的兩座石橋,前後只有三步長,接通人行道,形成溪水倒流和三步兩道橋的奇觀。而村口上的一條河溝之上,接連建了三座單孔石拱橋,一曰會源橋,二曰奎壁橋,三曰中興橋,村民稱之為進村“三把鎖”,意為鎖住風水,永不流失。三是村奇,這個村莊的住戶全姓金,據金氏族譜記載,金氏鼻祖為匈奴王室休屠王太子日石單 ,晚唐末年,金氏祖先為避黃巢起義,從徽州遷到至德南溪定居,距今已有1127年。明清時期,金氏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有多人在朝廷為官,村內有99條巷弄,1000多戶,4000餘人口,巷弄內全是曲徑通幽的石板小道,房屋依山而建,成梯形走向,繞著小溪有序地排列著,溪水就從房檐屋腳下流淌。據傳古時村內建有大小祠堂15幢,村前建有文昌閣和兩座貞潔、守孝牌坊,村前山上還豎有一塊2米高的石碑,上刻“南溪社神”四個遵勁有力的大字,左下方一行小楷寫著“萬曆36年戌申孟秋建”,由此可以推測,當年村民們在祀過社神後,就要在花戲樓內演目蓮戲,這與徽州民俗大相逕庭。由於這裡風光秀麗,地形奇特,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優勢,抗日戰爭時期,偽至德縣政府和縣城中學曾一度遷到這裡。
金家村的旖旎風光,可以說是山、水、村的巧妙組合,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是藏在深山未經雕琢的一塊璞玉。走進金家村,首先撲入你眼帘的就是幾株高高聳立的參天古楓和古樟,那挺直蒼老的樹幹,婆婆作響的繁茂枝葉,似乎記錄著歲月的滄桑。村莊內裊裊升起的炊煙,空氣中飄蕩的淡淡茶香和那小橋流水,人聲喧譁,雞鳴深巷,鳥語山林的意境,顯示出勃勃生機和旺盛人氣。令人千遍欣賞,萬般流連,有一位北京來的遊客說:“這裡橫看側看都成景,真是一個好地方!”倘若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當村莊沉沉睡去的時候,你可以佇聽到松濤歡唱,溪水低吟,鳥獸啼鳴的天賴之聲。如果走出戶外,還可看到風在林梢,雲在青山,月在中天,淡淡的月光,透過薄薄的夜霧,照在山谷中的田野和茶園上,那遠處的群山只顯出朦朧的輪廓,近處村莊舍魚鱗瓦上泛著銀光,一縷縷氤氳織造的夜幕,將會把你帶進一個幽谷空靈、超然物外的仙境。千歲的老樹在夜風中搖動手臂,空曠平台的山頂巨石安詳地笑傲日月春秋。萬賴俱寂中,月色溶入三條溪水之中,月在水中晃動,流水發出一陣陣銅器撞擊的音樂聲,其聲時近時遠,繚繞耳邊。那山溪流水永遠跑著步,既穿崖又鑽石,既左沖又右突,頓挫抑揚,晶瑩透亮,奔出山林,走過田野,把這裡的美麗和神奇,傳到了遠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