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至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至縣自古有著堯舜之鄉的美譽,歷史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目總計86項,為安徽省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地區之一。

東至縣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文南詞黃梅戲目連戲大曆山的傳說、東至花燈、張溪民歌麥魚製作、江南大鼓等。

基本介紹

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舞蹈,民間戲曲,生產商貿習俗,民間信仰,民間手工技藝,民間音樂,民間文學,民間曲藝,有關構想,

簡介

本報訊(通訊員東文)近日,從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論證會上獲悉,我縣申報的“東至文南詞”、“東至花燈”順利通過專家論證,被確定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隨著我縣一批鄉土民間傳承人的相繼辭世以及受經濟大潮的多元文化的衝擊,“東至文南詞”、“東至花燈”等非物質文化資源正處於行將消亡的境地。為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挖掘和保護,自今年四月份開始,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縣文化局組織人員對“東至文南詞”和“東至花燈”進行了深層次挖掘、蒐集和整理,形成項目書並編印成冊。這次申報兩項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獲得成功,在同類縣區中處先進行列。
2006年,東至縣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附屬檔案一),下設辦公室,掛牌成立了東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抽調專人辦公並成立了四個普查小組(附屬檔案二),制定了開展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摸底工作的實施方案(附屬檔案三),並以檔案形式下發全縣各鄉鎮文化站(附屬檔案四),展開了全縣民族民間藝術普查工作。普查自2006年4月份開始,至2008年2月份結束,歷時近兩年,共組織普查人員41人進村到戶普查,重點調查1970(人次),出動車輛近200(台次)。按“不漏村居、不漏種類、不漏項目”的要求,對全縣民族民間舞蹈、戲曲、民間手工藝、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活動等進行深入排摸,蒐集富有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保護類與瀕危類的項目40餘項,較為全面地了解各類民間藝術的形式、內涵、種類、項目和相關的人文背景,理清各鄉鎮的民間藝術資源的分布情況,運用錄像、錄音、圖片等視覺和聽覺形象的配置,較好地記錄和保存民族民間藝術的原始形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規範的檔案資料,並落實有關可行的保護措施。
蒐集整理和登記造冊的項目共40項,其中民間舞蹈12項、戲曲4項、生產商貿習俗1項、民間信仰5項、民間手工技藝6項、民間音5項,民間文學3項、民間美術3項、民間曲藝1項。(見下表)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一、民間舞蹈(共12項)
1
Ⅰ-1
六獸燈
官港鎮
2
Ⅰ-2
磨盤燈
張溪鎮
3
Ⅰ-3
五猖太平燈
官港鎮、洋湖鎮
4
Ⅰ-4
八仙過海燈
張溪鎮
5
Ⅰ-5
平安草龍燈
木塔鄉
6
Ⅰ-6
龍燈
勝利鎮、東流鎮、洋湖鎮、
堯渡鎮、張溪鎮、泥溪鎮
7
Ⅰ-7
獅子燈
葛公鎮
8
Ⅰ-8
昭潭彩船燈
昭潭鎮
9
Ⅰ-9
東流龍船燈
東流鎮
10
Ⅰ-10
十番九子燈
張溪鎮
11
Ⅰ-11
蚌燈
勝利鎮、洋湖鎮、張溪鎮
12
Ⅰ-12
斗笠舞
官港鎮
二、民間戲曲(共4項)
13
Ⅱ-1
文南詞
青山鄉、東流鎮、官港鎮、
堯渡鎮
14
Ⅱ-2
目連戲
東流鎮、官港鎮、張溪鎮、
泥溪鎮
15
Ⅱ-3
雞公調
木塔鄉
16
Ⅱ-4
黃梅戲
東至縣境內各鄉鎮
三、民間手工技藝(計6項)
17
Ⅲ-1
葛公豆腐製作
葛公鎮
18
Ⅲ-2
紅茶製作
葛公鎮、堯渡鎮
19
Ⅲ-3
昭潭土菜
昭潭鎮
20
Ⅲ-4
麥魚製作
張溪鎮
21
Ⅲ-5
木塔土菜
木塔鄉
22
Ⅲ-6
蛇傷藥採制
官港鎮、泥溪鎮
四、生產商貿習俗(計1項)
23
Ⅳ-1
龍網捕魚
張溪鎮
五、民間信仰(計5項)
24
Ⅴ-1
福主廟會
泥溪鎮、堯渡鎮、龍泉鎮
25
Ⅴ-2
天官賜福
葛公鎮
26
Ⅴ-3
堯鄉燈會
文化館(全縣參與)
27
Ⅴ-4
婚嫁習俗
縣境內各地
28
Ⅴ-5
喪葬習俗
縣境內各地
六、民間音樂(計5項)
29
Ⅵ-1
勝利民歌
勝利鎮
30
Ⅵ-2
張溪民歌
張溪鎮
31
Ⅵ-3
官港民歌
官港鎮
32
Ⅵ-4
十番鑼鼓
香隅鎮、青山鄉、勝利鎮
33
Ⅵ-5
打夯號子
勝利鎮、大渡口鎮、張溪鎮
七、民間文學(計3項)
34
Ⅶ-1
大曆山的傳說
堯渡鎮、東流鎮
35
Ⅶ-2
海瑞德政碑的傳說
昭潭鎮
36
Ⅶ-3
南溪古寨的傳說
花園鄉
八、民間曲藝(計1項)
37
Ⅷ-1
江南大鼓
葛公鎮、官港鎮、泥溪鎮
九、民間美術(計3項)
38
Ⅸ-1
剪紙
張溪鎮、堯渡鎮
39
Ⅸ-2
蘆桿紙紮
勝利鎮、東流鎮、張溪鎮
40
Ⅸ-3
竹畫、竹書
堯渡鎮

民間舞蹈

①、普查過程:我縣最具特色的為東至花燈,普查前東至縣文化部門均於有燈的官港鎮、張溪鎮、洋湖鎮、勝利鎮、東流鎮等取得聯繫,準備好攝像、錄音等器材,分4個隊下去調查,先後數次赴各鄉鎮諸項詳細摸底,調查時先找到目前深知燈種的扎制、舞動技巧的老藝人,諸項作了解、記錄、拍攝,對了解到的各個燈種的特色作了詳細記錄。
六獸燈,民國六年(1917年)原東流縣民間藝人鄭天寶從原至德縣大田村(現木塔鄉)學來此舞,開始在家鄉演出,後便在全縣流傳開來。六獸分為獨角獸、青獅、白象、麒麟、鹿、獐。當地把六獸視為吉祥物,扎制彩燈,懸掛門首,用六數是取“六六大順”之意。
磨盤燈,由皖贛邊界傳入,一直為張溪鎮東湖村李氏家族傳承,距今已有300多年。磨盤燈因所用道具形似磨盤而得名。木製道具,雕刻彩繪,彩綢彩花裝點。分上下兩個圓盤,上盤直徑三尺六寸,下盤直徑六至七尺,安裝在中心軸上,軸高七尺二寸,軸下連線燈座,座高一尺八寸,上框每邊一尺五寸,下框每邊一尺八寸。軸的頂部有亭閣,以竹為架,蒙綠布,鑲白邊,兩圓盤沿邊蒙彩幔,用各色花卉、慈禽善獸裝飾。
八仙燈,八仙燈又名“八仙過海燈”,始創於1935年,由東至縣張溪鎮土橋村陳湖組胡氏家族傳承。1935年,當地發生特大旱災,當時,在徽州逃荒的具有紙紮藝術的胡星移(已故)和陳金海(已故)在祁門縣裡扎了五匹彩馬,並編詞曲,安排5個男孩排練“五馬跑朝”的燈藝,以此挨村挨戶乞討。困乞討方式獨特,乞討收穫大。直到1949年解放,又由胡定華(退休幹部)等老藝人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原先的扎五匹馬改為扎8匹馬,喜慶人民分得土地,當家作主,故取名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美意。
太平燈,又名“五猖太平燈”,東至縣洋湖金塔村胡村村民組和官港鎮秧畈等集體傳承,距今已有100多年。以“天官賜福”和“招財進寶”的排燈引導,雌雄雙獅開路,以載有青、黑、白、赤、黃五彩面具的五猖神壓陣,保一方平安,驅邪、消災。太平燈不走回頭路,每到一個村莊先至該村的廟宇、祠堂,然後由近至遠,從左到右入戶。
平安草龍燈,流傳於東至縣木塔鄉,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該燈由木塔鄉方氏家族傳承。龍身用純稻草扎捆而成,外部包艷紙及綢布,名曰草龍。龍身全長8米,圍長1.2米,角長1米。演出時,主要以驅邪納福、祈求太平為目的,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晚舉辦。
十番九子燈,民間藝人按照孫悟空大鬧東海的傳說,用竹篾、布和紙精心製作兩個宮燈引路,後有兩條吊龍和四組戲燈——文王訪賢、八仙過海、西遊記、紅樓夢,緊隨其後,以旱船、花挑兩軸,三班鑼鼓齊鳴,場面恢宏,鼓樂悅耳動聽。目前,十番九子燈僅有我縣張溪鎮六聯村在傳承,但由於年輕人外出務工的較多,一般很少組成演出。
獅子燈,舞蹈場面大,動作套路多。分為單獅、雙獅,舞者一般都有師承關係,要先拜師,才能舞,舞隊由獅子頭帶領操作,舞法有雙獅戲球、鑽洞門等。獅子燈舞起來鑼鼓喧之,威風凜凜,熱鬧異常。獅子燈也是我國部分地區長期延續下來的燈種之一。它代表著一種歡慶、喜悅,在一般燈會活動中,它能挑起整過活動的氣氛。目前,我縣只有少數鄉鎮在延續這個燈種,最有代表性的為東至縣的葛公鎮洪方村的獅子燈。
彩船燈是本縣流傳較廣的一種民間廣場表演藝術。一般由6人表演,4人駕船,2人划船,鑼鼓鎖吶伴奏。昭潭彩船燈,添加了部分協助表演的舞具和人員,燈前有演員扮成丑角,手推獨輪車,烘托氣氛。彩船內,演員可根據地方流傳的戲曲、民歌、自由演唱。
東流龍船燈,其體積有3—4米見方,前有龍頭,後有龍尾。整個龍體造型,象徵著自由和力量。龍船燈在我縣,唯有東流在傳承,整過演出過程中,龍船中1人,龍船兩旁各1人,龍船前1人扮成丑角,手拿笆扇,口頌讚詞,船內1人領唱當地民歌,黃梅小調或文南詞、目連戲曲唱腔,龍船外有人幫唱、和調,另有鑼鼓樂器一套和胡琴師1人,整過表演和諧、喜悅,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普查時,對勝利、東流、洋湖、堯渡、張溪的龍燈、蚌燈、斗笠燈舞作了拍攝、記錄。
②、分布瀕危狀況:東至花燈的特色燈種流傳於東至縣的石城(今官港鎮)、張溪、木塔、高山(今洋湖鎮)等鄉鎮的山村和胡、李等大姓家族,一般燈種分布在全縣的大部分鄉鎮。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特色燈種尚有60多自然村從事這種活動,由於老民間藝人的先後辭世以及受“文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流傳至今僅有20多個較大的家族開展燈會活動。
③、主要價值:東至花燈傳承久遠,形式多樣,是集工藝美術、戲劇、舞蹈、音樂、民歌、武術表演之大成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把扎彩燈,唱文南詞、目連戲、黃梅戲和民歌小調以及十番鑼鼓匯合於一體的民間藝術的大薈萃。東至花燈蘊含著深厚的文學藝術、宗教、歷史和民俗等學術價值。
④、傳承人名錄:
傳承人
性別
年齡
地址
燈種
黃國玉

71歲
東至縣官港鎮李溪村
(六獸燈)
黃長海

743歲
東至縣官港鎮李溪村
(六獸燈)
黃根水

65歲
東至縣官港鎮李溪村
(六獸燈)
黃書勝

68歲
東至縣官港鎮李溪村
(六獸燈)
汪玉珍

46歲
東至縣官港鎮李溪村
(六獸燈)
李水林

82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磨盤燈
李雨後

55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磨盤燈
李金華

51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磨盤燈
張小女

62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磨盤燈
章銀根

42歲
東至縣張溪鎮土橋村
八仙燈
胡新民

59歲
東至縣張溪鎮土橋村
八仙燈
胡安柱

51歲
東至縣張溪鎮土橋村
八仙燈
洪鎦銘

64歲
東至縣洋湖鎮金塔村
太平燈
聶滿貴

64歲
東至縣洋湖鎮金塔村
太平燈
施鐵君

65歲
東至縣官港鎮秧畈村
平安草龍燈
方桂芳

77歲
東至縣木塔鄉木塔村
平安草龍燈
方家仁

73歲
東至縣木塔鄉木塔村
平安草龍燈
方正清

67歲
東至縣木塔鄉木塔村
平安草龍燈
方繼後

53歲
東至縣木塔鄉木塔村
平安草龍燈
劉祖德

54歲
東至縣昭潭鎮營橋村
彩船燈
王桂中

51歲
東至縣龍泉鎮何村
彩船燈
章超進

55歲
東至縣東流鎮東流社區
龍船燈
姚大文

57歲
東至縣葛公鎮仙寓山村
獅子燈
程啟和

61歲
東至縣東流鎮長嶺村
龍燈
金熙平

49歲
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
龍燈
劉民華

49歲
東至縣勝利鎮南豐村
龍燈
江金龍

58歲
東至縣洋湖鎮洋湖村
龍燈
吳文勝

63歲
東至縣昭潭鎮昭潭村
龍燈
吳向前

44歲
東至縣張溪鎮六聯村
十番九子燈
備註
蚌殼燈、旱船、花挑等均普查,傳承人大部分在其它燈種內

民間戲曲

①、普查過程:東至縣位於皖贛交界,各種文化融匯,也為戲曲的發展和傳承提供了條件。為了解和詳知各種戲曲種類的流傳、歷史和目前狀況,東至縣文化部門先後多次派專人到青山、石城、東流、張溪、勝利等鄉鎮開展普查活動。在普查時,針對普查對象的述說和演唱均作了詳細的記錄、拍攝和錄音。
文南詞:文南詞取其主要聲腔(文詞)、(南詞)首字組成,原系湖北黃梅一帶漁鼓小調,清末由逃荒賣藝人傳入。清末,東至縣(原建德縣)官港鎮征原村秀才有詩道:“翁操四胡桂樹下、妹弄漁鼓唱‘思嫁’。婦孺入迷文南詞,月落西山不歸家”。此詩記敘了當時文南詞的演出形式、伴奏樂器以及觀眾喜聞樂見的程度。文南詞唱腔分正本戲主腔和小曲兩大類。正本戲主腔近似板腔體,小曲屬聯曲體。正本戲主腔分為(文詞)、(南詞)、(平詞)三類,文南詞正板旋律質樸、流暢,宜於敘事抒情;文南詞板曲調委婉,表現情緒比正板平穩,常用於悲劇。南詞正板字少腔多,旋律優美,長於抒情。文南詞板式曲牌表:
腔類
名稱
板眼形式
文詞
正板(平板)
一板一眼
慢 板
一板三眼
敘 板
一板一眼 一板二眼
快板(八板)
一板一眼
哭板(哭腔)
有板無眼
南詞
正板(平板)
一板一眼
慢 板
一板三眼
樂板(娃娃腔)
一板一眼
八板(快板)
有板無眼
平詞
四 板
一板三眼
正板(平板)
一板一眼
數板(跳板)
有板無眼
對 板
一板一眼
導 板
有板無眼
快 板
有板無眼
小曲
采疊調老八板
聯對調等
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有板無眼
雞公調:清末民初傳入東至縣木塔鄉境內,主要調式是饒河戲腔與本地土語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雞公調唱腔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它以劇團為載體,以劇本為依託,以輕便自由為形式,蘊含著諸多要素的民間文化,演出時男女老幼演員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時唱時舞,獨白、舞蹈結合。分角色著裝,並繪有各式臉譜,主色調為紅、白、黑,鼓、琴、胡、鑼、梆、吶從旁托唱與幫腔,增入了親和優美的旋律。
目連戲:在東至縣曾影響較大,但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目前狀況瀕危,加上傳承人年歲大,口齒不清,無法進行錄音,普查時經討論,放在下一步挖掘、整理、匯集資料。
黃梅戲:在東至縣境內普遍傳唱。目前,全縣的民營黃梅戲劇團11家,年演出場數(本地和外地)在800多場以上。普查時,均以11家劇團為主,以採訪老藝人為輔,對部分演出場景作了拍攝。
②、分布狀況:文南詞主要流傳於東至縣的青山、官港、東流、堯渡、勝利等鄉鎮、村。目連戲流傳於泥溪、東流。雞公調流傳在木塔鄉鄭村境內。黃梅戲流傳於東至縣15個鄉鎮。
③、主要價值:各種戲曲的傳承都有著積極意義。文南詞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刊出的俗曲總集《霓裳續譜》中有“南詞彈簧調”,據多次考證,即為文南詞主要聲腔之一,這為研究我國民間戲劇史,提供了一定依據。目連戲在我國的多個地區都存在傳承和發展,其中,以目連救母為主戲,在各地民眾中產生過很大影響,反映了民間、民俗及正義壓邪的良好意願。雞公調、黃梅戲,從各種劇本的產生、演出,充分反映了每個歷史時期的風土人情、歷史變遷及生活習俗,對地域文化的繁榮程度的了解,提供了考證依據。
④、傳承人名錄(見下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戲種
汪仕明

86歲
東至縣官港鎮橫嶺村北源組
文南詞
汪傳浩

61歲
東至縣官港鎮橫嶺村北源組
文南詞
錢藝河

71歲
安徽銅陵市文史研究室
文南詞
藩金萍

57歲
東至縣堯渡鎮
文南詞
胡淑琴

38歲
東至縣勝利鎮勝利村
文南詞
許躍華

43歲
東至縣東流鎮文化站
文南詞
汪同林

48歲
東至縣木塔鄉鄭村
雞公調
汪其祥

59歲
東至縣木塔鄉鄭村
雞公調
汪志田

57歲
東至縣木塔鄉鄭村
雞公調
汪國愛

51歲
東至縣木塔鄉鄭村
雞公調
陳至左

49歲
東至縣泥溪鎮水口村
目連戲
王向紅

57歲
東至縣齒輪廠
黃梅戲
鄧作榮

67歲
東至縣教育局
黃梅戲
李曉紅

47歲
東至縣文化局
黃梅戲
田壠

46歲
東至縣廣播局
黃梅戲
檀炎發

65歲
東至縣工商局
黃梅戲
徐青松

45歲
東至縣大渡口文化站
黃梅戲
金德錫

67歲
東至縣夕陽紅劇團
黃梅戲
丁春艷

37歲
東至縣東流華源公司
黃梅戲
葉江紅

39歲
東至縣東流社區
黃梅戲
胡秀英

60歲
東至縣心連心劇團
黃梅戲
周根水

72歲
東至縣心連心劇團
黃梅戲

生產商貿習俗

龍網捕魚。龍網捕魚是一種技藝獨特的大型漁業捕撈生產方式,它是由東至縣張溪鎮東湖村李氏族人獨創,傳承至今約有400年的歷史。
①、普查過程:根據漁業捕撈季節的特性,在事前約好後,文化部門派專人帶攝像機等器材,趕往施展技藝地點,進行拍攝,並進行了細緻採訪、登記。張溪鎮東湖村東田自然村位於黃湓河水系的張溪河南岸。據《至德縣誌》記載,南宋時期東田自然村曾稱古港鎮,是當時的東流、至德兩縣的交界處,也是黃湓河流域的重要商埠。這裡有千畝良田,有縱橫交錯的天然湖泊、河流,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美譽。東田自然村李氏祖先們為了多捕魚,經過長期的勞作實踐,探索研究出一套先進的捕撈工具——龍網。龍網是古人採用種植青麻織線,純手工編制有方眼的大型漁具,漁網長80——100米,寬3——5米,漁網的下方稱網墜,用網鋼繫上黃泥土燒成拳頭般大小的橢形卵塊,整張網網墜約300個左右,漁網上方也用網鋼拴上長方形能浮在水面的木塊300個,稱網飄。運用時配以兩條木船,由6人協調操作,搖船、撒網、捕撈一氣呵成。在整套漁具的製作和運用上具有獨創性。為了記下這種獨創的捕魚形式,在普查時作了捕撈全程拍攝。
②、分布狀況:由於這種捕撈形式具有獨創性,到目前為止,保留、傳承使用的仍然是張溪鎮東湖村東田自然村。
③、主要價值:具有研究價值,龍網在水中捕魚神速,20分鐘可捕上萬斤條魚,而魚不死,網不破,其漁網的紡織技藝、目鋼結構奧妙,有待進一步研究;文物價值,漁人穿著的蓑衣、斗笠、網靴都具有收藏價值;人文價值,李氏族人“龍槓”變“龍網”,“朝靴”變“網靴”的典故亟待發掘,大協作精神突出,雙船6人步調一致,協調一方致方能捕魚萬斤,如若越軌,皆敗。值得今人在社會建設中借鑑,提倡共昌共榮,雙贏成理念,熟知和諧才能穩定,穩定才能發展,發展才能強勝,強勝才能永久的道理。
④、傳承人名錄: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種類
李雨貴

63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龍網捕魚
李雨後

55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龍網捕魚
李水林

82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龍網捕魚

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的種類在東至縣境內不是很多,加上普查人力有限,第一步採取了征尋各地的線索卻無一收穫。後又派專人到全縣各地調查。
①、普查過程:福主廟會。福主廟會的舉辦,受時間限制,只能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左右二、三天。為詳細了解福主廟會的舉辦過程、形式和其它連帶活動,文化部門還邀請了一些攝影技術較高的人士前往。福主廟會是為了紀念明萬曆皇帝封為“福主余公”神號的在建德縣(今東至縣)為官的陳杲仁。歷史上記載,陳杲仁(余公)在建德縣(今東至縣)為官期間,帶領百姓治山治水,修橋築路,興辦學堂,減免稅賦,懲治賊寇。由於他關心人民的疾苦,秉公辦事,為人親和,光明磊落,深受民眾的尊重和愛戴。後來,鄉村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好官,在每年秋節,余公的祭日,舉辦福主廟會活動,以表達對余公的懷念之情。廟會活動,一般都有60餘人參加。每人穿戴黃色、紅色、白色服飾,頭扎毛巾,手持各種古代兵器,舉著旌旗、幡旗、錦傘,四人抬著余公塑像出會。余公像上,身著官袍,滿臉通紅,兩眼突出,鬍鬚飄然,面目慈祥。跟隨余公的康、羅二將,站立兩側,出會前方由迴避、肅靜官牌開道,眾人敲鑼打鼓,笙樂齊鳴,巡遊各村各戶,所到之處,家家均擺放香案、祭品、燃放鞭炮,圍觀民眾數千人。普查時,對活動所需道具和其它類進行了登記,各種顏色的旗子50面,18般兵器模具,傘4把,官袍1件,鑼鼓3班共12人,嗩吶1人。
天官賜福,同樣受時間限制,在固定的時間內開展,整場活動都是為了紀念東至洪方人,明吏部尚書鄭三俊為官清廉的多個感人事跡,由於這項活動的規模大,人數眾多,已有近二十年沒有舉辦過,給詳細調查帶來了一定困難。目前,只普查到線索。
堯鄉燈會。堯鄉一名取自於堯帝遊歷東至的傳說,堯鄉燈會的形成可追溯到清末,首先是民眾自發,正月里,為營造喜慶氣氛,各地組成燈隊歡聚一起,慶豐收,度節日。後來,由自發形成變成了有組織的舉辦,舉辦期間,堯城內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婚嫁習俗。在東至縣,婚嫁習俗分為山區婚嫁習俗和湖區婚嫁習俗。目前,已普查到線索,今後將抽調專業人員進行挖掘、整理。
喪葬習俗。目前,已普查到了線索。
②、分布狀況: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的福主廟會主要流傳於本村境內的元甲山村民組、茶園社區等自然村莊,另有本縣的龍泉、堯渡鎮及鄰省江西等地,但均未傳承。天官賜福主要流傳於葛公鎮的洪方、葛公等地;堯鄉燈會主要在縣城(堯渡鎮)舉辦,燈種來自各鄉鎮。
③、主要價值:福主廟會、天官賜福傳承久遠,規模龐大,是集民間信仰、音樂、工藝等於一體,有著積極向上的文化意義。從活動的開展,以及發展過程中,充分反映了每個歷史時期的人文情結,風俗習慣和地域文化的繁榮程度。
④、傳承人名錄: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種類
金熙平

41歲
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
福主廟會
王建康

53歲
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
福主廟會
王慶奎

74歲
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
福主廟會
陳正方

48歲
東至縣葛公鎮
天官賜福
吳 煒

48歲
東至縣文化館
堯鄉燈會

民間手工技藝

普查過程:第一步採取面上了解,下村上戶調查技藝的名稱以及其它叫法,它們的功用,技藝的特點在哪裡及影響程度。葛公豆腐手工技藝:由鮮豆腐、醬豆腐乾、豆腐千張、豆腐油、豆腐乳、油炸豆腐果等系列產品的製作工藝組成。葛公鎮“張恆記豆腐坊”和“謝天昌豆腐坊”均首創於清康熙年間(1662——1700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家傳歷史。以家族作坊形式流傳,其基本工藝流程為撿選、淘洗黃豆、浸泡發脹、石磨磨漿、沖漿、煮漿、加石膏點鹵,布包入木榨、壓制脫水成形。在這之前,要強調原料的純淨,要用手工揀除大沙粒、壞豆子、僵死豆子,再用篾絲籮反覆淘洗,除盡泥沙,確保豆腐純鮮味嫩。
紅茶製作技藝:這種技藝有一千多年歷史,據《東至縣誌》記載:“葛公、洪方茶葉久負盛名,特別是紅茶的色、香、味俱佳,是祁紅的發源地。”歷史上“同春茶號”極為出名。1958年公社建隊時,即以“同春茶號”之“同春”二字作為大隊名,沿用至今。紅茶按季節分春茶和夏茶,按製作工藝分為粗茶和精茶,按乾濕度分乾茶和“大紅袍”濕坯。製作工藝從鮮葉採摘分級到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原始初制,用布袋裝進萎凋葉,用腳先輕後重逐漸用力踩揉,布袋同時旋轉扭緊(俗稱打皮球),葉片成條,接著渥推發酵,等坯九成乾時,上篾籠先打毛火,再用文火促乾提高香氣。
昭潭土菜製作技藝:目前,普查到的土菜細分為餃子粑製作、豬腸糊製作、糟菜製作、麥魚製作等項。餃子粑的傳承歷史很長,所用原料隨時隨地可以採購,一年四季都能製作,它的主要成份為大米,配其它作料即可,但製作流程很難撐握,先將大米洗清、濾乾,再放入飯甑內用大火蒸熟,起鍋後冷卻,再磨粉,待粉揉成麵團後,捏成約2—3毫米厚的薄片,10—12厘米直徑大小為好,包其餡子,放入蒸籠蒸熟即可;豬腸糊的製作原料是豬的大、小腸、生料米粉,佐料為植物油、黃酒、香醋、蔥、薑末、大蒜、辣椒粉、味素、食鹽等。一般製作流程,普查時均有影像記錄和圖片;糟菜製作分為糟魚、糟豬肉、糟豬腸子、糟蘿蔔絲等乾菜類,製作所需器具為瓷缸、蒸籠、廣口盆,另還要具備釀製糯米酒等技術,製作過程,普查時均作有影像記錄和圖片攝製。
麥魚製作技藝:其過程比較繁複,由於季節性強,普查時沒蒐集到文本資料和圖片攝製,聽當地年齡大的老人述說,此項製作流程很複雜。麥魚上市季節,捕撈人用破成兩半的毛竹筒放在水溝中,上方用設有倒扣的竹籠按放,麥魚進入篾籠中就無法再走。收穫麥魚後,洗淨,先用鐵鍋加植物油預熱,再用文火加上獨特的製作輔料將麥魚烤成半乾,讓麥魚吸取輔料和油份,取出後再曬,曬出體內的自然油份,曬乾成品後上市,消費者喜愛程度極高。
木塔土菜木塔地處山區,與江西省相鄰,鄉域內自然特色十分突出、文化底蘊深厚。木塔的竹筍糊、風乾肉燒梅乾菜、玻璃肉、萵株豆腐等製作技藝十分獨特,經過數十年的加工、食用,已形成較有影響的土菜系列產品。由於地理環境的優勢,木塔土菜越來越受過往商客的喜愛,稱讚不已。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影響,土菜製作技藝缺乏繼承人,有些土菜製作技藝還到了面臨失傳的境地。
②、分布狀況:葛公豆腐製作技藝分布在東至縣葛公鎮境內;紅茶手工技藝主要分布在東至縣葛公鎮的雙蓬、葛源、梅樹、同春、紅旗嶺及仙寓山等地;土菜製作分布在昭潭鎮及周邊的龍泉、青山、泥溪、木塔等山區鄉鎮;麥魚製作分布地唯有張溪鎮境內;木塔土菜分布在木塔鄉境內。
③、主要價值:葛公豆腐製作是民間工藝,家傳絕活,講究純淨、適量、精細和衛生,豆腐成品色澤純白,口感鮮嫩、微甜、弱鹼性,高含蛋白質,特別是中老年保持酸鹼平衡,易於消化吸收的健康食品;紅茶手工製作是一項傳統技藝,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又是祁紅的發源地,影響度極高,紅茶的功效有著多項研究價值;土菜製作是普遍且傳承久遠的一項技藝。製作時,一要撐握季節性,二要撐握其它類製作技術。在飲食、消費方面,有著極深的文化內涵;麥魚製作,麥魚,顧名思義,魚類似麥粒大小,製作不規範就很難達到市場及消費者要求。麥魚成品影響面大,國家及省、市的有關報刊都曾有過報導。
④、傳承人名錄: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種類
張孝賓

52歲
東至縣葛公鎮葛公村
葛公豆腐製作技藝
謝木權

40歲
東至縣葛公鎮葛公村
葛公豆腐製作技藝
謝應發

53歲
東至縣葛公鎮葛公村
葛公豆腐製作技藝
謝小權

52歲
東至縣葛公鎮葛公村
葛公豆腐製作技藝
劉紹武

74歲
東至縣葛公鎮同春村
紅茶手工製作技藝
劉士林

84歲
東至縣葛公鎮同春村
紅茶手工製作技藝
李海雲

51歲
東至縣昭潭鎮昭潭村
土菜製作技藝
余錦程

44歲
東至縣昭潭鎮昭潭村
土菜製作技藝
陶高鵬

53歲
東至縣昭潭鎮昭潭村
土菜製作技藝
汪和平

54歲
東至縣張溪鎮
麥魚製作技藝
胡松旺

40歲
東至縣木塔鄉
木塔土菜技藝

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這項內容,地域性很強,在東至縣境內曾經流傳的民歌很多,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現存的只有勝利民歌、張溪民歌、官港民歌、十番鑼鼓和打夯號子。
①、普查過程:民間音樂,多為自發性和不固定性,為了調查到現存的本縣境內的民歌和十番鑼鼓,在下去普查前就作了各項錄音準備,但蒐集到的音、像資料卻很少。在勝利、張溪普查時,知道的人很多,而能演唱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歌的傳唱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瀕危,遺存下來的只有年數大的個別人能唱,官港民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十分有影響,當時的安徽日報就曾報導過,還收錄於書,如“新月彎彎掛樹梢,顆顆銀星頭上笑。山村夜靜人不靜,攻讀科技興致高。興致高——科學種田露幾招。”、“文化室里真紅火,山鄉村民興致勃。讀書看報查信息,學習科技好場所。創作民歌練書法,宣傳圖片頌英模。伴著胡琴唱織女,到底人間歡樂多。”等,這兩首是在官港秧畈村普查到的。十番鑼鼓,流傳的地方較多,在東至縣只有香隅、青山、勝利一帶還略有傳承演出。十番鑼鼓是延用民間打擊樂曲牌,普遍用兩套鑼鼓器具演出,曲牌有:八哥洗澡、流水、一枝花等。
②、分布狀況:民間音樂在東至縣仍傳承不斷的區域有勝利、張溪、官港、青山及大渡口等地。
③、主要價值:民間音樂,是廣大民眾在生活生產中不斷創造出來的藝術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播及面。同時,又是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社會文化、社會生活的反映。
④、傳承人名錄: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種類
胡秀英

61歲
東至縣勝利鎮檀村村
勝利民歌
張小女

63歲
東至縣張溪鎮東田村
張溪民歌
施鐵君

65歲
東至縣官港鎮秧畈村
官港民歌
汪結木

61歲
東至縣勝利鎮汪埠村
十番鑼鼓
阮學法

50歲
東至縣香隅鎮金雞村
十番鑼鼓
徐炳喜

45歲
東至縣青山鄉雙河村
十番鑼鼓

民間文學

東至縣境內有“舜曾躬耕於此”的傳說,歸納為大曆山的傳說,南溪古寨的傳說和海瑞德政碑的傳說。
①、普查過程:大曆山的傳說,其中故事性較強制的有二、三十則,都是圍繞東至縣境內風景名勝區——大曆山而發生的,所涉及的範圍雖小,但故事卻豐富多彩,神詭奇譎,具有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普查時,作了記錄,對其中的舜耕歷山、堯帝訪賢、堯池舜井、留架地、堯舜對奕等傳說故事作了詳細記錄。傳說的故事很長,由於普查報告的需要,在報告中就不一一羅列。
南溪古寨的傳說。東至縣花園鄉有個藏在深山峽谷里的村莊南溪村,據說有著一千二百年歷史的古老村寨,全村姓金,有人從其族譜上發現該村金姓的鼻祖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二是,這個古老村寨被人稱著“最後一個匈奴部落”。據《南溪金氏家乘》記述:金氏系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事漢武帝,賜金姓,封候。自漢而後,代有聞人。至李唐時,進士官徽之別駕,名廷烈者,居歙之黃墩。廷烈公曾孫名僑者,避黃巢亂,由黃墩遷建德之南溪。明洪武時,仲謙公名璧者,秉鐸東魯,文教大興,遂為建之望族。這已經把南溪金氏的來歷說得再清楚明白不過了。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是金氏修譜時追溯的遠祖,南溪金氏真正的始祖叫金僑,是唐時避黃巢亂從徽州歙縣遷來南溪定居的。據金長志說,除了祭祀祖先,每年正月十三,金氏一族至今還保留祭天地、拜日月的遺風。
海瑞德政碑的傳說。在普查時只蒐集到微少資料。只見到一塊刻有“海瑞德政碑”的碑石,其它的還沒有普查出來,下一步將再次赴昭潭、永豐等地調查。
②、分布狀況:傳說故事的分布地域在堯渡、東流、張溪、花園裡鄉、昭潭等鄉鎮。
③、主要價值:大曆山傳說是緊緊圍繞辛勤耕耘的民眾,長期以來,把他們對大自然、對社會的理解和感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情懷,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一草一木、一景一境和發生的一切健康向上的故事上,為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健康、美麗動人的傳說。
④、傳承人名錄:
姓名
性別
年齡
地址
種類
唐禮友

66歲
東至縣堯渡鎮
大曆山的傳說
王慶雲

70歲
東至縣堯渡鎮
大曆山的傳說
金長志

64歲
東至縣花園鄉
南溪古寨的傳說

民間曲藝

①、普查過程:根據史料記載,“江南大鼓”在東至縣乃至全省影響都很大。東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小組赴葛公、官港等鄉鎮進行了7天時間的普查,但由於老藝人相繼辭世,無法普查到詳實資料。
②、分布狀況:據史料記載的地方有葛公、官港、泥溪、大渡口等鄉鎮。
③主要價值:解放前,縣內曲藝活動貧乏,解放後有新的發展。葛公丁幫青、官港陳烈、泥溪陶伯奎、大渡口聞發春等民間藝人以牙板、書鼓伴奏說唱,統稱“江南大鼓”。1964年,鼓書盲藝人丁幫青出席了全國盲、聾、啞人代表會議,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目前僅保存一張與周總理合影的集體照片。
9、民間美術
剪紙、蘆桿紙紮曾是東至縣較有影響的藝術活動,普查小組多次開展工作,根據線索尚未蒐集到實際的藝術成果、詳實的歷史資料及實物,目前蒐集工作仍在進行中。

有關構想

採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使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正常有序、富有成效地開展。
(一)建立保護機制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長遠規劃、分布實施、職責明確、開成合力”的原則,縣政府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城鄉建設規劃,落實保護工作的專項經費,專門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工作委員會,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和“十一·五”期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
(二)廣泛開展宣傳
運用報紙、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和牆報等多種形式,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任務和作用,遏止損毀、破壞文化遺產的不法行為;通過公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遺產保護氛圍。
(三)加強隊伍建設
舉辦普查工作培訓班、推薦專業骨幹到有關部門學習等,建立一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人才隊伍;實施鼓勵民間藝人帶傳藝等措施,加強民間藝術的傳承力度,培養一批新型的民間藝術傳承者。
(四)深入挖掘研究
對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民間信仰、民間音樂、民間文化、民間曲藝、民間美術共9大類,計40小項極具東至文化特色的重點項目,進行深入挖掘,把還沒有申報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經過挖掘、整理,積極申報,編寫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著等。
(五)動靜結合保護
通過科學論證,運用文學、錄音、攝影、錄像、數位化多媒體等多種方式,逐步建立文化遺產資料庫、資料庫等檔案和網路服務平台,不斷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形成其保護管理與土地開發、文物保護、生態保護、觀光旅遊的互動格局,促進全縣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四級保護項目建立
東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東至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對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蒐集、挖掘和整理,基本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國家級一項,省級二項,市級九項,縣級二十五項(已做標牌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