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文脈

東至文脈

東至縣是江南古郡,建城2400餘年。由皖南旅遊文化的發源地東流、皖南商業的發祥地至德、皖南農業的發祥地建德三區合併而成。自古有著堯舜之鄉的美譽。痴醉於這裡的文人墨客也數不勝數:梅堯臣許世英朱熹堯帝舜帝等。東至文脈主要有堯舜傳說、梅城文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至文脈
  • 外文名:Dongzhi context
  • 地點:東至縣
  • 屬性:江南古郡
歷史源頭,崇儒學府,

歷史源頭

三皇五帝時期,堯舜二帝曾親臨東至這片古老的土地。相傳,虞舜躬耕歷山,堯帝訪賢,五過堯河,翻越歷山,與虞舜相會,兩個皇帝的大手在這方土地上緊緊相握,演繹了禪讓帝位的千古佳話。堯舜之道,輝同日月,東至人為祀先帝的浩恩和厚德,在邑境內建起了堯祠、舜祠,這是一段獨特的歷史。氏族社會尚無文字記載,只有靠口耳流傳,所以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至今。有人曾對這個傳說將信將疑,因為山西、山東等地也有地名叫歷山,考古發現舜城在山西襄汾(遠古的平陽),怎么舜耕山跑到安徽省東至歷山上來了呢?其實只要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我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大的移民運動,中原人大量移居南方,地隨人傳,所以山東、山西、安徽等地叫相同的地名也就多起來。正如《至德縣誌》中馮寧《歷山記》所云:“自古名區勝地借人以傳而為後世所假託者何可勝數,其在吾池杏花村系杜牧舊治,不容他議,而皖江金陵各有指名,皆未必不借樊川以資佳話。他如復洲之赤壁與黃州之濮陽之赤壁,後世亦互相引據,紛紛辯論,豈獨歷山哉。余安知山東歷山云為歷山,余又安知余邑歷山非歷山耶。”其實,真實的歷史到底如何,只有讓史學家們去評說,而余邑的歷山附近有許多與堯舜相關的地名,如堯渡河、堯渡街、舜封橋、舜封嘴、留駕灣等,以及舜居於斯、耕於斯、漁於斯的故事傳說,這是不爭的事實,僅憑這一點,我們東至人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稱余邑為堯舜之鄉。
東至地處長江南岸,是八百里皖江的西南起點,長江沿岸線有83公里。根據華龍洞和棗林灣的考古發現,距今20萬年前,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和動物的生存,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漁人、獵人的生產活動,到了三皇五帝時期,先民們開始重視農耕。春秋戰國時期,楚、越、吳相爭不息,邑境內的東流始為吳楚境,後為越地,戰國時並為楚境,至德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地處吳頭楚尾。所以這塊土地是中原文化與吳楚文化夾帶巴蜀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地方,到了唐宋以後,特別是明清時期,由於邑境毗鄰徽州,又與安慶對江,深受徽學文化和古皖文化的影響,故逐漸形成了南徽北皖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的物質表現是稻米種植和漁獵活動,其精神文化的表現是崇尚鬼神和膜拜自然,所以古時東至的文化土壤基本上是農耕文化,邑境內象徵圖騰的儺戲、目蓮戲和鬧花燈等民間文娛活動,以及唐宋以後盛行茶文化、佛教文化就是一個明證。我們現在說東至歷史悠久、文化古老即源於此。
南溪古寨南溪古寨

崇儒學府

梅城文廟始建於唐肅宗至德2年(公元757)那一年,始建至德縣。文廟中有規模宏大的大成殿,是大唐風範在這個山區小縣落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史載安史之亂後,李白、杜甫等大詩人都曾來過至德文廟。到了宋代,一位大詩人來到這裡,他就是梅堯臣,他來到這裡不是馬上就走,而且坐下來做了幾年縣令,自稱自己是“採茶官”,寫了不少詩文留存,至德縣的黎民蒼生最記得他,把縣治改為梅城。梅城文廟歷經千年風雨,多番重建,到了晚清和民國時期,至德縣出了個名門望族——周馥家族,周馥和其子周學熙都是朝廷大官,父子倆分別於1895年和1924年兩次捐資重修文廟大成殿,即學宮。學宮內有泮池、欞星門、戟門、名宦門、鄉賢祠、明倫堂、文昌殿、大成殿、尊經閣、訓導署、泮宮坊等。大成殿兩層平台,東西兩側各有兩排廟宇式建築。內層東西兩邊供奉孔子得意門生——顏回、曾參等72賢人畫像及牌位。外層西邊為明倫堂,擺放孟軻、董仲舒、朱熹等諸位大儒的畫像和牌位,外層東廂為儒學,是縣學生員們讀書聽課的地方。
歷山歷山
明清時期從這個學宮裡攻讀八股試帖考中進士的有32人,其中武進士4人,舉人157人,其中武舉人49人;拔、歲、恩、副、選、優和曾辟共772人。著名的有明代三京官:孔貞運、鄭三俊、檀武臣,晚清的周馥家族中“同門雙進士”——周學海、周學銘和民國時期的國務總理許世英等。
以周馥家族為例,這個家族興盛於清代洋務運動,老太爺周馥官至兩江、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第二代人,以四子周學熙為代表,做官兼經商,曾任兩任民國財政總長,是我國著名的民族實業家,被人號稱為“北國工業巨子”;到了第三代這個家族開始轉為經商兼做學問,餘事收藏,第四、五、六代人幾乎都是做學問,真正實現了中國人的“家學淵源”、“代有人出”的傳統思想。這個家族的通顯發達和持續風光一百多年,得益於徽皖儒風的孕育和影響。徽皖各地,自古崇尚孔孟的儒家之道,程朱理學尤其是朱子學說在徽州、安慶一帶廣泛傳播,影響深遠,周氏子孫,自幼就接受朱子學說的教育,他們在闖蕩世界的的過程中,無不以朱子的誠、信、義、仁四大要則要求自己,逐漸形成了以誠信待人,以信接物,以義為利,仁心為質,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他們每住一地,都擁有自己的家塾,建有孝友堂(即支祠)、師古堂(講學之所)、藏書樓(即圖書館)、刻書局,一直貫穿著“新知識和舊道德”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始終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把儒、道、佛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教育,充分體現了周氏家族的家學淵源和文採風流。周馥、周學熙父子國學底蘊深厚、勤於筆耕,多有詩文存世,其子孫,大多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從事的專業幾乎遍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不少人成為教授、學者和學科技術的帶頭人。從周馥家族幾代人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徽皖文化“以文載道”和“經世濟用”的價值取向、對外開放、對內融通的理念,以及愛國奉獻和崇尚氣節的理想人格,充分體現了徽皖儒風薰陶的結果和魅力。
江南水鄉江南水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